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钢结构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2.钢结构是一种用型钢或钢板制成基本构件,由于钢结构体系具有安装容易、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在建筑业得到了极为广泛的采用,钢结构在使用中根据使用要求,需要在结构件上打孔,然后通过螺栓或连接件连接等方法,按照一定规律组成承载机构,由于很多结构件比较长,自身也较重,在打孔过程中需要多次搬运定位,效率低的同时,误差也较大,给后期组装过程中造成诸多不便,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结构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
4.该钢结构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
所述工作台中部设置有滚动支撑机构,沿所述滚动支撑机构在所述工作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
压紧机构、送料机构、打孔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
支撑架、第一输送
组件、第二输送组件、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相对设置并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夹紧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一端,用于推动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向所述第二输送组件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夹紧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一端,用于推动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向所述第一输送组件方向运动,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下方,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
5.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压紧轮,所述第一底座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两端,所述压紧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之间的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结构相同。
6.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支撑座、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减速电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驱动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底部,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驱动支撑座内,并相互啮合,所述减速电机设置于所述驱动支撑座底端,其工作端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均通过万向节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均通过万向节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
7.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缸,所述第一伺服电缸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其工作端连接所述第一底座。
8.优选的,所述第二夹紧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缸,所述第二伺服电缸设置于所述支
撑架上,其工作端连接所述第二底座。
9.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支撑架、第一压紧组件、第二压紧组件、第一推送组件和第二推送组件,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和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压紧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推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一端的工作台上,并连接所述第一压紧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向所述第二压紧组件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推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紧组件一端的工作台上,并连接所述第二压紧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向所述第一压紧组件方向运动。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包括导向架、第三伺服电缸、活动座和压紧板,所述导向架滑动设置于所述压紧支撑架上,所述活动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架内,所述第三伺服电缸设置于所述导向架顶端,其工作端连接所述活动座,所述压紧板设置于所述活动座底端,所述第二压紧组件结构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结构相同。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推送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和螺杆,所述螺杆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一端的压紧支撑架上,并与所述导向架螺旋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其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杆,所述第二推送组件结构和所述第一推送组件结构相同。
12.优选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架、第一丝杠滑台、第二丝杠滑台和主轴电机,所述第三支撑架跨设于所述滚动支撑机构两侧的工作台上,所述第一丝杠滑台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架上,所述第二丝杠滑台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杠滑台的工作端,所述主轴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杠滑台的工作端。
13.优选的,所述滚动支撑机构包括直线排列设置的多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顶部均转动设置有滚筒。
14.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滚动支撑机构和送料机构配合,实现钢结构的移动和定位,通过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配合打孔机构对钢结构固定打孔,减小误差,提高精度,便于后期组装。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总装配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实施例的送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实施例的第一输送组件和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实施例的第一压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实施例的打孔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实施例的滚动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21.以上附图所示:1、工作台;2、滚动支撑机构;3、第一压紧机构;4、送料机构;5、打孔机构;6、第二压紧机构;41、支撑架;42、第一输送组件;43、第二输送组件;44、第一夹紧组件;45、第二夹紧组件;46、驱动组件;421、第一底座;422、第一同步轮;423、第二同步轮;424、压紧轮;461、驱动支撑座;462、第一齿轮;463、第二齿轮;464、减速电机;465、第一连杆;466、第二连杆;441、第一伺服电缸;451、第二伺服电缸;31、压紧支撑架;32、第一压紧组件;33、第二压紧组件;34、第一推送组件;35、第二推送组件;321、导向架;322、第三伺服电缸;323、活动座;324、压紧板;341、伺服电机;342、螺杆;51、第三支撑架;52、第一丝杠滑台;53、第二丝杠滑台;54、主轴电机;21、支架;22、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5.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该钢结构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中部设置有滚动支撑机构2,沿所述滚动支撑机构2在所述工作台1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压紧机构3、送料机构4、打孔机构5和第二压紧机构6,所述送料机构4包括支撑架41、第一输送组件42、第二输送组件43、第一夹紧组件44、第二夹紧组件45和驱动组件46,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2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3相对设置并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1上,所述第一夹紧组件44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1靠近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2一端,用于推动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2向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3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夹紧组件45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1靠近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3一端,用于推动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3向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2方向运动,所述驱动组件46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下方,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2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3。
26.在本实施例中,滚动支撑机构2沿直线排列设置于工作台1中部,用于支撑钢结构件,适于使钢结构件沿滚动支撑机构2顶部运动,沿滚动支撑机构2从左至右依次在工作台1上设置有第一压紧机构3、送料机构4、打孔机构5和第二压紧机构6,第一压紧机构3和第二压紧机构6用于在打孔机构5左右两侧将钢结构件压紧,送料机构4用于带动钢结构件在滚动支撑机构2上运动;
27.送料机构4包括支撑架41、第一输送组件42、第二输送组件43、第一夹紧组件44、第二夹紧组件45和驱动组件46,支撑架41顶部设置有两根平行的光轴,第一输送组件42滑动设置于两根光轴的前段,第二输送组件43滑动设置于两根光轴的后段,第一夹紧组件44设置于支撑架41前端,用于推动第一输送组件42向后运动,第二夹紧组件45设置于支撑架41后端,用于推动第二输送组件43向前运动,将中部位于滚动支撑机构2上的钢结构件夹紧,驱动装置带动第一输送组件42和第二输送组件43转动,将钢结构件沿滚动支撑机构2移动,本技术通过滚动支撑机构2和送料机构4配合,实现钢结构的移动和定位,通过第一压紧机构3和第二压紧机构6配合打孔机构5对钢结构固定打孔,减小误差,提高精度,便于后期组装。
28.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2包括第一底座421、第一同步轮422、第二同步轮423、压紧轮424,所述第一底座421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1上,所述第一同步轮422和所述第二同步轮423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421两端,所述压紧轮424转动设置于
所述第一同步轮422和第二同步轮423之间的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同步轮422和所述第二同步轮423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3和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2结构相同。
29.具体的,第一底座421水平滑动设置于支撑架41顶部的两根光轴上,第一同步轮422转动设置于第一底座421顶面左端,第二同步轮423转动设置于第一底座421顶面右端,压紧轮424转动设置于第一同步轮422和第二同步轮423之间,并靠近滚动支撑机构2一侧,第一同步轮422和第二同步轮423通过同步带连接,压紧轮424和同步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3和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2结构相同。
30.工作时,第一同步轮422和第二同步轮423同步转动,压紧轮424跟随转动,同步带和滚动支撑机构2上的钢结构件摩擦,带动钢结构件在滚动支撑机构2上运动,压紧轮424使同步带中部紧贴钢结构件。
31.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46包括驱动支撑座461、第一齿轮462、第二齿轮463、减速电机464、第一连杆465、第二连杆466,所述驱动支撑座461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底部,所述第一齿轮462和第二齿轮463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驱动支撑座461内,并相互啮合,所述减速电机464设置于所述驱动支撑座461底端,其工作端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62,所述第一连杆465的两端均通过万向节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62和所述第一同步轮422,所述第二连杆466的两端均通过万向节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齿轮463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3。
32.具体的,驱动支撑座461垂直设置于工作台1底面,第一齿轮462和第二齿轮463分别水平转动设置于驱动座内,并互相啮合,减速电机464设置于驱动支撑座461底端,其工作端连接第一齿轮462,第一连杆465顶端通过万向节连接第一同步轮422,其底端通过万向节连接第一齿轮462,第二连杆466的底端通过万向节连接第二齿轮463,其顶端通过万向节连接第二输送组件43的其中一个同步轮。
33.工作时,减速电机464带动第一齿轮462转动,第一齿轮462带动第一连杆465转动,第一连杆465带动第一同步轮422转动,从而驱动第一输送组件42转动,第一齿轮462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齿轮463转动,第二齿轮463通过第二连杆466带动第二输送组件43转动,第一连杆465两端的万向节作用是使驱动组件46位置不变的情况下,第一输送组件42可以具有一定的活动范围,第二连杆466两端的万向节同理。
34.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组件44包括第一伺服电缸441,所述第一伺服电缸441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1上,其工作端连接所述第一底座421。
35.具体的,第一伺服电缸441水平设置于支撑架41靠近第一输送组件42一端,其工作端连接第一底座421,用于推动第一底座421沿支撑架41上的两根光轴滑动,调整和第二输送组件43之间的距离,用于和第二输送组件43配合夹紧或松开滚动支撑机构2上的钢结构件。
36.优选的,所述第二夹紧组件45包括第二伺服电缸451,所述第二伺服电缸451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1上,其工作端连接所述第二底座。
37.具体的,第二伺服电缸451水平设置于支撑架41靠近第二输送组件43一端,其工作端连接第二底座,用于推动第二底座沿支撑架41上的两根光轴滑动,调节和第一输送组件42之间的距离,用于和第一输送组件42配合夹紧或松开滚动支撑机构2上的钢结构件。
38.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压紧机构3包括压紧支撑架31、第一压紧组件32、第二压紧组件33、第一推送组件34和第二推送组件35,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2和所述第二压紧
组件33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压紧支撑架31上,所述第一推送组件34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2一端的工作台1上,并连接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2,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2向所述第二压紧组件33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推送组件35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紧组件33一端的工作台1上,并连接所述第二压紧组件33,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压紧组件33向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2方向运动。
39.具体的,压紧支撑架31内设置有两根水平且互相平行的导杆,第一压紧组件32滑动设置于两根导杆的前段,第二压紧组件33滑动设置于两根导杆的后段,第一推送组件34设置于压紧支撑架31前端的工作台1上,用于带动第一压紧组件32在压紧支撑架31内的两根导杆上滑动,第二推送组件35设置于压紧支撑架31后端的工作台1上,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压紧组件33向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2方向运动。
40.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2包括导向架321、第三伺服电缸322、活动座323和压紧板324,所述导向架321滑动设置于所述压紧支撑架31上,所述活动座323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架321内,所述第三伺服电缸322设置于所述导向架321顶端,其工作端连接所述活动座323,所述压紧板324设置于所述活动座323底端,所述第二压紧组件33结构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2结构相同。
41.具体的,导向架321垂直设置,其底部滑动设置于压紧支撑架31内的两根导杆上,活动座323水平设置,并垂直滑动设置于导向架321上,第三伺服电缸322垂直设置于导向架321顶端,其工作端连接活动座323,压紧板324水平设置于活动座323底端,工作时,第三伺服电缸322推动活动座323沿导向架321向下运动,使压紧板324将滚动支撑机构2上的钢结构件前侧压紧,第二压紧组件33则将钢结构件的后侧压紧。
42.优选的,所述第一推送组件34包括伺服电机341和螺杆342,所述螺杆342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2一端的压紧支撑架31上,并与所述导向架321螺旋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41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上,其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杆342,所述第二推送组件35结构和所述第一推送组件34结构相同。
43.具体的,螺杆342水平转动设置于第一压紧组件32一端的压紧支撑架31侧壁上,并与导向架321螺旋连接,伺服电机341设置于螺杆342外侧一端的工作台1上,其输出端连接螺杆342,工作时,伺服电机341带动螺杆342转动,螺杆342带动导向架321沿压紧支撑架31内的两根导杆上滑动。
44.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打孔机构5包括第三支撑架51、第一丝杠滑台52、第二丝杠滑台53和主轴电机54,所述第三支撑架51跨设于所述滚动支撑机构2两侧的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丝杠滑台52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架51上,所述第二丝杠滑台53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杠滑台52的工作端,所述主轴电机54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杠滑台53的工作端。
45.具体的,第三支撑架51跨设于滚动支撑机构2两侧的工作台1上,第一丝杠滑台52水平设置于第三支撑架51侧壁,第二丝杠滑台53垂直设置于第一丝杠滑台52的工作端,主轴电机54垂直设置于第二丝杠滑台53的工作端。
46.工作时,第一丝杠滑台52带动第二丝杠滑台53水平运动,第二丝杠滑台53带动主轴电机54垂直运动,主轴电机54用于在滚动支撑机构2上的钢结构件上打孔。
47.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滚动支撑机构2包括直线排列设置的多个支架21,每个所述支架21顶部均转动设置有滚筒22。
48.具体的,多个支架21垂直设置于工作台1上,每个支架21顶部均水平转动设置有滚筒22,钢结构件则沿多个滚筒22的顶面滚动,以减少摩擦力,便于钢结构移动。
4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结构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中部设置有滚动支撑机构(2),沿所述滚动支撑机构(2)在所述工作台(1)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压紧机构(3)、送料机构(4)、打孔机构(5)和第二压紧机构(6),所述送料机构(4)包括支撑架(41)、第一输送组件(42)、第二输送组件(43)、第一夹紧组件(44)、第二夹紧组件(45)和驱动组件(46),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2)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3)相对设置并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1)上,所述第一夹紧组件(44)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1)靠近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2)一端,用于推动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2)向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3)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夹紧组件(45)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1)靠近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3)一端,用于推动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3)向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2)方向运动,所述驱动组件(46)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下方,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2)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2)包括第一底座(421)、第一同步轮(422)、第二同步轮(423)、压紧轮(424),所述第一底座(421)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1)上,所述第一同步轮(422)和所述第二同步轮(423)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421)两端,所述压紧轮(424)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同步轮(422)和第二同步轮(423)之间的所述第一底座(421)上,所述第一同步轮(422)和所述第二同步轮(423)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3)和所述第一输送组件(42) 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6)包括驱动支撑座(461)、第一齿轮(462)、第二齿轮(463)、减速电机(464)、第一连杆(465)、第二连杆(466),所述驱动支撑座(461)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底部,所述第一齿轮(462)和第二齿轮(463)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驱动支撑座(461)内,并相互啮合,所述减速电机(464)设置于所述驱动支撑座(461)底端,其工作端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62),所述第一连杆(465)的两端均通过万向节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62)和所述第一同步轮(422),所述第二连杆(466)的两端均通过万向节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齿轮(463)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组件(44)包括第一伺服电缸(441),所述第一伺服电缸(441)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1)上,其工作端连接所述第一底座(42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组件(45)包括第二伺服电缸(451),所述第二伺服电缸(451)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1)上,其工作端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机构(3)包括压紧支撑架(31)、第一压紧组件(32)、第二压紧组件(33)、第一推送组件(34)和第二推送组件(35),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2)和所述第二压紧组件(33)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压紧支撑架(31)上,所述第一推送组件(34)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2)一端的工作台(1)上,并连接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2),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2)向所述第二压紧组件(33)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推送组件(35)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紧组件(33)一端的工作台(1)上,并连接所述第二压紧组件(33),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压紧组件(33)向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2)方向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2)包括导向架(321)、第三伺服电缸(322)、活动座(323)和压紧板(324),所述导向架(321)滑动
设置于所述压紧支撑架(31)上,所述活动座(323)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架(321)内,所述第三伺服电缸(322)设置于所述导向架(321)顶端,其工作端连接所述活动座(323),所述压紧板(324)设置于所述活动座(323)底端,所述第二压紧组件(33)结构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2)结构相同。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组件(34)包括伺服电机(341)和螺杆(342),所述螺杆(342)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2)一端的压紧支撑架(31)上,并与所述导向架(321)螺旋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41)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上,其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杆(342),所述第二推送组件(35)结构和所述第一推送组件(34)结构相同。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机构(5)包括第三支撑架(51)、第一丝杠滑台(52)、第二丝杠滑台(53)和主轴电机(54),所述第三支撑架(51)跨设于所述滚动支撑机构(2)两侧的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丝杠滑台(52)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架(51)上,所述第二丝杠滑台(53)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杠滑台(52)的工作端,所述主轴电机(54)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杠滑台(53)的工作端。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支撑机构(2)包括直线排列设置的多个支架(21),每个所述支架(21)顶部均转动设置有滚筒(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中部设置有滚动支撑机构,沿滚动支撑机构在工作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压紧机构、送料机构、打孔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送料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和驱动组件,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相对设置并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第二夹紧组件设置于支撑架靠近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一端,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下方;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滚动支撑机构和送料机构配合,实现钢结构的移动和定位,通过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配合打孔机构对钢结构固定打孔,减小误差,提高精度,便于后期组装。后期组装。后期组装。
技术研发人员:
吴灏斌 张楠祥 孟珊 姚鑫 陈筛 马宇希 郭泽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1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