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组件、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壳组件、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外壳一般设有气孔,气孔可用于平衡可穿戴设备内外的气压,气孔的设置降低了可穿戴设备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壳组件,可用于可穿戴设备,以提升可穿戴设备的防水性能。

一种壳组件,包括:

壳体,开设有安装槽及连通所述安装槽与外界的气孔;

防水透气膜,设于所述安装槽且覆盖所述气孔;及

支架,开设有卡孔,所述支架抵压所述防水透气膜,且所述支架通过所述卡孔扣合于所述壳体。

上述壳组件在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时,由于壳体设有气孔,气孔被防水透气膜覆盖,防水透气膜具有防水、透气的性能,因此气孔既能平衡可穿戴设备内外的气压,又能使得可穿戴设备保持较高的防水性能。支架扣合于壳体且抵压防水透气膜的设置,保证了防水透气膜的工作可靠性,且支架与壳体的组装较为便捷、装配的尺寸链较短,既能够简化装配步骤、提升生产效率,又能够保证配合精度、提升产品良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于第一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安装槽于第一方向的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凸起,所述支架的远离所述卡孔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支架通过所述卡孔与所述凸起相扣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本体及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本体的远离所述卡孔的一端,且所述限位部向所述防水透气膜所在侧凸出于所述本体,所述限位部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一体成型于所述本体的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所述搭接部向所述防水透气膜所在侧凸出于所述本体,所述卡孔从所述本体延伸至所述搭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与所述凸起相对的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缺口间隔设置,所述支架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本体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容置于所述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于第二方向设有凸台,所述支架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凸台伸入所述第二限位槽以限制所述支架在第二方向的移动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于第二方向的相对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凸台,所述支架的相对的两端均开设有所述第二限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于第二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卡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于背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绑带的沉槽,所述气孔开设于所述沉槽的槽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与所述防水透气膜之间的缓冲件,所述支架抵压所述缓冲件并通过所述缓冲件抵压所述防水透气膜。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可用于可穿戴设备,以提升可穿戴设备的防水性能。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模组和上述的壳组件,所述壳体形成安装空腔,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安装空腔的腔壁,所述显示屏模组覆盖于所述安装空腔的一端。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防水性能。

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绑带和上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绑带连接于所述壳体且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电子设备佩戴至用户的手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左视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壳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电子设备的壳组件的爆炸图;

图6为图4所示电子设备的壳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电子设备的壳组件沿b-b处的剖视图;

图8为图7所示电子设备的壳组件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电子设备的壳组件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的壳组件的支架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壳组件的支架的主视图;

图12为图11所示壳组件沿d-d处的剖视图;

图13为另一实施例的壳组件的支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可穿戴设备;100、电子设备;200、绑带;110、壳组件;110a、安装空腔;110b、沉槽;110c、安装槽;110d、气孔;110e、第一限位槽;110f、缺口;111、壳体;111a、凸起;111b、凸台;113、防水透气膜;115、支架;115a、卡孔;115b、贯穿孔;115c、第二限位槽;1151、本体;1152、限位部;1153、搭接部;1154、延伸部;117、缓冲件;117a、通孔;120、显示屏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参考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包括电子设备100和绑带200,绑带200安装于电子设备100且能够通过绑带200将电子设备100穿戴至用户的手腕。结合图3,电子设备100包括壳组件110及安装于壳组件110的电路板、电池等电子元器件,壳组件110可以包括壳体111以及安装于壳体111的功能按键或其他器件。结合图4,壳体111形成安装空腔110a,电路板、电池等电子元器件设于安装空腔110a内。壳体111可以由塑胶、橡胶、硅胶、木材、陶瓷或玻璃等非金属材质制成,壳体111也可以由不锈钢、铝合金或镁合金等金属材质制成。壳体111还可以为金属注塑件,即利用金属材质保证壳体111的结构刚性,金属体的内表面则通过注塑形成凸起、凹槽、螺纹孔等用于装配定位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结合图1,穿戴设备10为智能手表,安装空腔110a设有电池、电路板、显示屏模组120、生物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电路板可以集成可穿戴设备10的处理器、存储单元、通信模块等电子元器件,电池可以为电路板、显示屏模组120及其他电子元器件供电。显示屏模组120覆盖安装空腔110a的一端并连接于壳体111,其可用于显示信息并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显示屏模组120可以进一步包括显示屏和覆盖显示屏的盖板,显示屏可以为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屏或者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屏等,盖板可以为玻璃盖板或者蓝宝石盖板等。盖板呈透明状且具有相对较高的透光率,例如,盖板的透光率在80%以上。显示屏模组120可以具备触控功能,但触控功能不是必须的,且显示屏模组120也不是必须的。生物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生物数据例如心率、呼吸率、血压或者体脂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生物传感器还可用于检测运动状态例如用于计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可以为智能手环等。

壳体111大致呈矩形框状,矩形的四个角可以经过倒角工艺处理成圆弧过渡,以使可穿戴设备10具有较好的外观特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壳体111也可以呈圆形框状。壳体111的外表面可以设有用于安装绑带200的配合结构,绑带200能够通过壳体111的配合结构与壳体111形成可靠的连接,以将电子设备100可靠地穿戴至用户的手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绑带200还能够比较便捷地从壳体111拆离,以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更换绑带200。例如,用户可以购买多种款式的绑带200,并根据使用场景更换绑带200,以提升使用的便利性。例如,在正式场合时用户可以使用较为正式的绑带200,在休闲娱乐的场合则使用休闲款式的绑带200。参阅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包括两段绑带200,电子设备100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沉槽110b,两段绑带200各有一端连接电子设备100,两段绑带200的背离电子设备100的一端可以相扣合形成收容空间,以通过绑带200将电子设备100穿戴至用户的手腕。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绑带200可以为一整段式的结构,绑带200的两端分别连接电子设备100,绑带200可通过其他结构例如扣环、卡扣、弹性伸缩等方式调整收容空间的尺寸,以方便用户佩戴。

参阅图3、图5,壳组件110的壳体111开设有安装槽110c及连通安装槽110c与外界的气孔110d,安装槽110c开设于安装空腔110a的腔壁。在本实施方式中,气孔110d开设于安装槽110c的槽底。换言之,壳体111的内表面的某一区域形成与安装空腔110a连通的安装槽110c,安装槽110c的槽底开设有连通安装空腔110a与外界的气孔110d。壳组件110还可以包括防水透气膜113和支架115,防水透气膜113设于安装槽110c且覆盖气孔110d。支架115开设有卡孔115a,支架115抵压防水透气膜113,且支架115通过卡孔115a扣合于壳体111。防水透气膜113的微观结构使其具有防水、透气的特性,因而气孔110d既能够用于平衡电子设备100内外部的气压,又能使得电子设备100保持较高的防水性能。进一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架115为薄金属片,其可采用冲压折弯工艺成型,加工较为便捷。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架115可以为塑胶片。支架115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占用空间小,在成本方面有较大优势,能够满足消费电子产品日益轻量化、紧凑化、模块化的发展需求。

进一步,结合图6、图7和图8,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1的用于与绑带200连接的沉槽110b位于壳体111的背离安装槽110c的一侧,气孔110d延伸至沉槽110b的槽底。在绑带200安装于沉槽110b后,绑带200可以遮盖气孔110d,绑带200与壳体111之间的间隙可以保持气孔110d与外界的连通,从而实现电子设备100内外气压的平衡。这种结构设置,可以利用绑带200遮盖气孔110d,以避免气孔110d暴露而对电子设备100的外观整体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提升可穿戴设备10的外观特性。这种利用绑带200遮盖气孔110d的设置,还可以避免尖锐物插入气孔110d导致防水透气膜113被戳穿,进而可以保证防水透气膜113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在参考图5,壳组件110可以包括设于支架115与防水透气膜113之间的缓冲件117,支架115抵压缓冲件117并通过缓冲件117抵压防水透气膜1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件117覆盖防水透气膜113,支架115覆盖并抵压缓冲件117且支架115与壳体111相扣合,以通过缓冲件117抵压防水透气膜113,保持防水透气膜113与壳体111的可靠密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件117为泡棉,其能够消除支架115与防水透气膜113之间的间隙,使得支架115能够更好地将防水透气膜113抵紧于壳体111。进一步,防水透气膜113和缓冲件117之间可以设置黏胶层,以通过黏胶层实现防水透气膜113与缓冲件117的可靠连接,并提升密封、防水性能。进一步,防水透气膜113的背离缓冲件117的一侧也可以设置黏胶层,防水透气膜113通过黏胶层粘接于壳体111。黏胶层可以提升防水透气膜113与壳体111的连接可靠连接,并提升密封、防水性能。

在壳组件110的组装过程中,可以先将防水透气膜113与缓冲件117通过黏胶层粘接固定,再贴附于安装槽110c的槽底以使防水透气膜113通过黏胶层粘接于壳体111,再将支架115扣合至壳体111,以通过支架115抵压缓冲件117,并使得防水透气膜113可靠地抵紧壳体111,以保证防水透气膜113的工作可靠性。壳组件110的装配方式简单,与常规的热熔螺钉锁紧方案相比,极大地简化了装配步骤,提升了生产效率。由于防水透气膜113的装配过程只涉及壳体111、防水透气膜113、缓冲件117、支架115的配合,装配的尺寸链较短,保证了配合的精度。且上述装配方式降低了组装过程中防水透气膜113的破坏风险,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和良率,使得产品更具竞争力,并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上述壳组件110在应用于可穿戴设备10时,由于壳体111设有气孔110d,气孔110d被防水透气膜113覆盖,防水透气膜113具有防水、透气的性能,因此气孔110d既能平衡可穿戴设备10内外的气压,又能使得可穿戴设备10保持较高的防水性能。支架115扣合于壳体111且抵压防水透气膜113的设置,保证了防水透气膜113的工作可靠性,相对传统螺钉装配的支架115,上述结构的支架115装配简单、占用空间较小,可大大减少工时和成本。支架115与壳体111的组装较为便捷、装配的尺寸链较短,既能够简化装配步骤、提升生产效率,又能够保证配合精度、提升产品良率、降低成本。

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件117对应气孔110d设有通孔117a。通孔117a呈周向闭合状,且通孔117a与气孔110d的位置对应,即通孔117a的空气能够透过防水透气膜113并进入气孔110d,或者气孔110d的空气能够透过防水透气膜113并进入通孔117a。进一步,通孔117a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大于气孔110d的横截面的面积,以使通孔117a周向的那部分缓冲件117能够环绕气孔110d设置,支架115可以设置为至少能够抵紧该部分缓冲件117,以使得防水透气膜113能够较好地贴附于气孔110d周向的壳体111,以保证防水透气膜113的工作可靠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件117的外轮廓与防水透气膜113的外轮廓形状近似,两者可以均呈圆形片状,支架115可以设置成能够抵紧整个缓冲件117,以保证防水透气膜113与壳体111的连接的可靠性,并保证防水透气膜113的工作可靠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缓冲件117和防水透气膜113的形状可以不同,例如,防水透气膜113可以呈圆形片状,缓冲件117可以呈矩形片状。

参阅图4和图5,以安装空腔110a的深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并以x轴方向表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二方向,并以y轴方向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x轴方向与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平行,y轴方向则与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或长度方向平行。结合图7、图8和图9,安装槽110c于第一方向(x轴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槽110e,安装槽110c于第一方向的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凸起111a,支架115的远离卡孔115a的一端插设于第一限位槽110e,支架115通过卡孔115a与凸起111a相扣合。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x轴方向和y轴方向相互垂直,以垂直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第三方向作为z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第一限位槽110e靠近安装空腔110a的底部设置,且第一限位槽110e呈周向闭合状。换言之,第一限位槽110e呈沉槽状。支架115的远离卡孔115a的一端插设于第一限位槽110e,第一限位槽110e的槽壁及支架115与壳体111的扣合结构可以限制支架115在z轴方向的移动范围。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x轴、y轴、z轴的建立还可以绑带200为参考,在绑带200基本展平的状态下,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绑带200的宽度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绑带20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z轴方向平行。

参阅图10、图11和图12,支架115可以包括本体1151及与本体1151一体成型的限位部1152,限位部1152位于本体1151的远离卡孔115a的一端,且限位部1152向防水透气膜113所在侧凸出于本体1151。结合图9,限位部1152插设于第一限位槽110e内。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体1151呈片状,本体1151开设有与气孔110d对应的贯穿孔115b。在壳组件110包括缓冲件117的实施方式中,本体1151抵压缓冲件117,进而通过缓冲件117抵压防水透气膜113。贯穿孔115b与缓冲件117的通孔117a连通。贯穿孔115b、通孔117a的空气能够透过防水透气膜113并进入气孔110d,或者气孔110d的空气能够透过防水透气膜113进入通孔117a、贯穿孔115b。贯穿孔115b连通安装空腔110a,进而可以通过气孔110d平衡电子设备100内外的气压。贯穿孔115b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小于或者等于通孔117a的横截面的面积,以使贯穿孔115b周向的那部分支架115能够有效地抵紧缓冲件117,进而保持防水透气膜113的工作可靠性。当然,贯穿孔115b的横截面的面积也可以大于通孔117a的横截面的面积。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1151大致呈矩形状,其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大致平行。对于外形呈矩形框状的壳体111,支架115的长度方向可以沿壳体111的宽度方向(绑带200的宽度方向)延伸。本申请以壳体111的外形呈矩形框状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壳体111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圆形。气孔110d的孔径可以设置得相对较小,以减小防水透气膜113及支架115的面积,进而减小防水透气膜113及其相关结构所占用的空间,以利于电子设备100的轻薄化设计。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防水透气膜113、缓冲件117及支架115可以呈其他形状。

限位部1152可以通过折弯成型于本体1151的一端,限位部1152插入第一限位槽110e后,能够与第一限位槽110e的槽壁抵接。在支架115的组装过程中,可以先将限位部1152插入第一限位槽110e内,再利用支架115的弹性变形将卡孔115a扣合于壳体111的凸起111a,利用缓冲件117或壳体111对支架115的反作用力,可以使得限位部1152与第一限位槽110e的槽壁保持抵接,再结合凸起111a与支架115的扣合结构,即可使得支架115在z轴方向形成可靠限位。

进一步,参考图11和图12,支架115包括搭接部1153,搭接部1153一体成型于本体1151的远离限位部1152的一端,且搭接部1153向防水透气膜113所在侧凸出于本体1151,卡孔115a从本体1151延伸至搭接部1153。搭接部1153可以通过弯折成型于本体1151。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搭接部1153与本体1151成约90度的夹角。换言之,搭接部1153可以和本体1151垂直设置,卡孔115a从本体1151延伸至搭接部1153。在限位部1152插设于第一限位槽110e后,沿搭接部1153所在端推动支架115沿z轴方向摆动,即可使得搭接部1153越过壳体111的凸起111a,进而使得凸起111a进入卡孔115a内,以使支架115与壳体111形成可靠的扣合。进一步,支架115于第二方向(y轴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卡孔115a,即搭接部1153可以设置两个,且两个搭接部1153沿在y轴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搭接部1153开设有卡孔115a。壳体111的凸起111a对应设置为两个以用于与卡孔115a对应扣合,从而使得支架115与壳体111的扣合较为可靠。

进一步,参考图9,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槽110c的与凸起111a相对的一端开设有缺口110f,第一限位槽110e与缺口110f间隔设置。结合图10,支架115包括一体成型于本体1151的延伸部1154,延伸部1154容置于缺口110f。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部1154由本体1151延伸而出,延伸部1154于z轴方向的两个相对的表面和本体1151的两个相对的表面分别共面。换言之,延伸部1154与本体1151可以视为一个薄片的两部分。延伸部1154于y轴方向的两端均设有上述限位部1152。相应地,壳体111的缺口110f于y轴方向两端均设有上述第一限位槽110e,两个第一限位槽110e间隔设置,两个限位部1152于两个第一限位槽110e一一对应。当然,两个第一限位槽110e也可以连通以简化加工。在限位部1152插入第一限位槽110e后,延伸部1154容置于缺口110f,且延伸部1154可以通过缓冲件117抵压防水透气膜113,以增大支架115与防水透气膜113的挤压面积,从而保证防水透气膜113的工作可靠性。当然,利用缺口110f容置延伸部1154的设置,也可限制支架115在y轴方向的移动范围。可以理解的是,延伸部1154的设置不是必须的,延伸部1154缺省后,缺口110f也可以省略。

继续参阅图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槽110c于第二方向(y轴方向)可以设有凸台111b,结合图10,支架115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15c,凸台111b伸入第二限位槽115c以限制支架115在第二方向的移动范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槽110c于第二方向的相对的两端可以均设有凸台111b,支架115的相对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15c。在支架115组装于壳体111后,壳体111的凸台111b对应穿设于第二限位槽115c,以利用凸台111b与第二限位槽115c的配合限制支架115在y轴方向的移动范围,以避免支架115在壳体111摆动或晃动,进而提升装配的可靠性并提升防水透气膜113的工作可靠性。

参阅图1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槽115c的设置不是必须的。在第二限位槽115c缺省后,支架115可以具有相对简单的结构从而利于支架115的加工成型。壳体111的凸台111b可以相应的省略,以简化壳体111的结构,进而利于壳体111的加工成型。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在支架115的限位部1152插设于第一限位槽110e,且支架115通过卡孔115a与壳体111的凸起111a扣合后,可以通过点胶工艺实现支架115与壳体111的稳定连接,避免支架115在壳体111轻易摆动或晃动。当然,也可以采用焊接等工艺实现支架115与壳体111的固定连接,以避免支架115在壳体111轻易摆动或晃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开设有安装槽及连通所述安装槽与外界的气孔;

防水透气膜,设于所述安装槽且覆盖所述气孔;及

支架,开设有卡孔,所述支架抵压所述防水透气膜,且所述支架通过所述卡孔扣合于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于第一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安装槽于第一方向的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凸起,所述支架的远离所述卡孔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支架通过所述卡孔与所述凸起相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本体及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本体的远离所述卡孔的一端,且所述限位部向所述防水透气膜所在侧凸出于所述本体,所述限位部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一体成型于所述本体的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所述搭接部向所述防水透气膜所在侧凸出于所述本体,所述卡孔从所述本体延伸至所述搭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与所述凸起相对的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缺口间隔设置,所述支架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本体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容置于所述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于第二方向设有凸台,所述支架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凸台伸入所述第二限位槽以限制所述支架在第二方向的移动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于第二方向的相对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凸台,所述支架的相对的两端均开设有所述第二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于第二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卡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于背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绑带的沉槽,所述气孔开设于所述沉槽的槽底。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与所述防水透气膜之间的缓冲件,所述支架抵压所述缓冲件并通过所述缓冲件抵压所述防水透气膜。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模组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壳组件,所述壳体形成安装空腔,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安装空腔的腔壁,所述显示屏模组覆盖于所述安装空腔的一端。

12.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绑带和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绑带连接于所述壳体且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电子设备佩戴至用户的手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壳组件、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壳组件包括壳体、防水透气膜和支架,壳体开设有安装槽及连通安装槽与外界的气孔。防水透气膜设于安装槽且覆盖气孔,支架开设有卡孔,支架抵压防水透气膜,且支架通过卡孔扣合于壳体。上述壳组件在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时,由于壳体设有气孔,气孔被防水透气膜覆盖,防水透气膜具有防水、透气的性能,因此气孔既能平衡可穿戴设备内外的气压,又能使得可穿戴设备保持较高的防水性能。支架扣合于壳体且抵压防水透气膜的设置,保证了防水透气膜的工作可靠性,且支架与壳体的组装较为便捷、装配的尺寸链较短,既能够简化装配步骤、提升生产效率,又能够保证配合精度、提升产品良率。

技术研发人员:

耿景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0.08.26

技术公布日:

2021.03.30

本文发布于:2022-11-26 15:57: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54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壳体   支架   气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