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并联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并联机器人动
平台接线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2.并联机器人大多包括静平台和动平台,通过固定在静平台上的多个电机、连杆等结构,驱动动平台运动,完成指定动作,但是在工作期间,为了将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到动平台上,从而控制动平台的运动和位置信息,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动平台的自身的位置信息储存在动平台内部的内存上,同时为动平台上搭在的抓具供电,需要将相关的
线材通过公插头与动平台上预设的母插头连接,但是在使用中发现,在线材与公插头的连接部位的强度较弱,由于并联机器人在工作中的运动幅度和速度往往较大,同时可能伴随转动、平移等多角度运动,导致线材的外皮在接口处发生断裂,对机器人的数据、供电等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当突然断电之后,动平台的位置信息丢失,恢复供电之后需要重新校准位置,才能继续工作,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并联机器人动平台接线保护结构,以对线材进行保护,提高线材使用寿命。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并联机器人动平台接线保护结构,包括动平台本体,其一侧设有连接端口,且连接端口正上方固设有保护架,
所述保护架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片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保
护套,且保护套套设于线材外部,保护套与连接端口之间留有安全间距,所述保护套顶部向外延伸出翻边,翻边的下表面能紧抵于固定组件的上表面。
6.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底部向外延伸出夹紧边,且所述夹紧边的上表面能进抵于固定组件的下表面。
7.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架包括安装部和固定部,所述安装部与动平台本体固接,安装部向外延伸出第一板件,所述固定部与安装部固接,且固定部顶部设有与第一板件向对应的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边缘分别开有相对应的豁口,所述固定孔为两相对的豁口组成。
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块能插入定位槽内。
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与第一板件之间留有容纳空间,所述保护套的夹紧边置于容纳空间内。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中部向安装部方向延伸出加强块,所述定位槽开设于加强块上。
11.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块两侧设有避让空间。
12.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开有贯穿固定部的通孔,一螺钉穿过通孔与定位块螺接。
13.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的一侧开有切口,且保护套为柔性材料制成。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并联机器人动平台接线保护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5.本实用新型采用与端口之间留有间距的保护架,使得线材与端口连接之后,通过保护架固定下方的线材,在动平台运动过程中,保持保护架下方的线材不动,防止线材与端口连接位置的强度薄弱处由于大幅度晃动导致线材外皮疲劳,出现破损,同时利用保护套将保护线材与保护架之间的连接位置,避免线材外皮与保护架接触磨损,延长线材的使用寿命;
16.采用保护套,并通过保护套的翻边和夹紧边固定保护架附近的线材,防止线材窜动与保护架出现磨损。
附图说明
17.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为保护结构整体示意图;
19.图2为保护架结构爆炸示意图
20.图3为动平台的连接端口与安装部之间关系示意图;
21.图4为固定部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动平台;11-连接端口;2-线材;3-保护架;31-安装部;311-定位块;312-容纳空间;313-第一板件;314-豁口;32-固定部;321-加强块;322-定位槽;323-第二板件;324-避让空间;4-保护套;41-翻边;42-夹紧边;5-安全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并联机器人动平台1接线保护结构,包括动平台1本体,其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端口11,且连接端口11正上方固设有用于固定线材2的保护架3,且保护架3与连接端口11之间留有安全间距5,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端口11为母接头,线材2端部与公接头连接,当公接头与母接头连接后,线材2的中部可通过保护架3固定,且线材2靠近连接端口11的部分置于安全间距5内,当动平台1运动时,安全间距5内的线材2姿态保持不动,防止由于线材2与公接头的连接位置由于外皮强度较弱导致材料疲劳,保护架3上方的线材2整体随动平台1运动,从而增加了线材2的使用寿命,优选的,通过保护架3的固定使得线材2在安全间距5内保持笔直状态,防止线材2抖动。
29.具体的,所述保护架3包括安装部31和固定部32,所述安装部31与动平台1本体固接,固定部32与安装部31固接,所述安装部31向固定部32方向延伸出第一板件313,固定部32向安装部31方向延伸出第二板件323,且第一板件313和第二板相对设置,当固定部32与安装部31连接后,两板件相互拼合,形成固定组件,在两板件相邻的边缘处开有半圆形的豁口314,且豁口314相对设置,使得两板件上的豁口314在固定组件上组成通孔,线材2能穿过通孔。所述线材2在于固定组件接触的位置套设有保护套4,所述保护套4的顶部向外延伸出翻边41,翻边41的下表面能紧抵于固定组件的上表面,所述保护套4底部向外延伸出夹紧边42,且所述夹紧边42的上表面能进抵于固定组件的下表面,通过夹紧边42和翻边41固定保护套4的位置,防止动平台1运动过程中保护套4发生窜动,同时利用保护套4柔性的夹紧线材2,在动平台1运动过程中,保护架3上方的线材2整体运动,而不影响保护架3下方的线材2。
30.为了方便保护架3的安装,所述安装部31还包括定位块311,所述固定部32还包括定位槽322,所述定位块311能插入定位槽322内,所述定位块311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定位槽322的槽底开有贯穿固定部32的通孔,一螺钉穿过通孔与定位块311螺接。所述定位块311与第一板件313之间留有避让空间324,所述保护套4的夹紧边42置于避让空间324内,防止挤压保护套4的夹紧边42导致保护套4变形,同时所述加强块321两侧设有避让空间324,防止对线材2造成影响。
31.为了保证保护架3的强度,所述固定部32中部向安装部31方向延伸出加强块321,所述定位槽322开设于加强块321上。为了方便线材2与保护套4连接,所述保护套4的一侧开有切口,且保护套4为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所述保护套4可以通过切口打开,之后将线材2放入保护套4内,保护套4在弹性作用下恢复成环状。
32.所述安装部31底部开有通孔,安装部31能通过螺算固定在动平台1侧壁上。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并联机器人动平台接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平台本体,其一侧设有连接端口,且连接端口正上方固设有保护架,所述保护架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片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保护套,且保护套套设于线材外部,保护套与连接端口之间留有安全间距,所述保护套顶部向外延伸出翻边,翻边的下表面能紧抵于固定组件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机器人动平台接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护套底部向外延伸出夹紧边,且所述夹紧边的上表面能进抵于固定组件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机器人动平台接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护架包括安装部和固定部,所述安装部与动平台本体固接,安装部向外延伸出第一板件,所述固定部与安装部固接,且固定部顶部设有与第一板件相对应的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边缘分别开有相对应的豁口,所述固定孔为两相对的豁口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并联机器人动平台接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部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块能插入定位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联机器人动平台接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块与第一板件之间留有容纳空间,所述保护套的夹紧边置于容纳空间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联机器人动平台接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部中部向安装部方向延伸出加强块,所述定位槽开设于加强块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并联机器人动平台接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强块两侧设有避让空间。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并联机器人动平台接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块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开有贯穿固定部的通孔,一螺钉穿过通孔与定位块螺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机器人动平台接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护套的一侧开有切口,且保护套为柔性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联机器人动平台接线保护结构,包括动平台本体,其一侧设有连接端口,且连接端口正上方固设有保护架,保护架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片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有保护套,且保护套套设于线材外部,保护套与连接端口之间留有安全间距,保护套顶部向外延伸出翻边,翻边的下表面能紧抵于固定组件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在端口与保护架之间留设空间,使得线材与端口连接之后,通过保护架和保护套固定下方的线材,在动平台运动过程中,保持保护架下方的线材不动,防止线材与端口连接位置的强度薄弱处由于大幅度晃动导致线材外皮疲劳,出现破损,延长线材的使用寿命。延长线材的使用寿命。延长线材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
边云峰 张晟铭 齐飞 郭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天津超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4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