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
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领域技术发展迅速,以循环水养殖为代表的工厂化养殖,带动了整个养殖产业质量、产量的提升。循环水养殖是通过综合运用环境工程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结合先进技术装备的运用,利用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化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残饵、粪便,二氧化碳、氨氮和亚硝酸盐等,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节省土地资源、节省水资源,可实现高密度养殖,实现高产量和高效益,而越来越受产业和养殖生产者的青睐。
3.但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过程中,水体的利用和循环要实现高效便捷,需要引入一些装置。在平时养殖过程中,在不排水的情况下,残留在养殖池中的饵料需要从池中清理出来,靠人工用网捞取,费时费力,还会给鱼造成伤害。同时,在排水时,鱼往往还会通过排水管等逃逸。水体循环时,还会产生一些浮沫,污染养殖池的水体,也需要及时排出。
4.为了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过程中,及时取出残饵,防止所养殖的鱼逃逸,及时将浮沫蓄积排出,需要设计一种专用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中的集防逃、排水、
回水于一体的循环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防逃、排水、回水于一体的循环水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6.一种集防逃、排水、回水于一体的循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逃罩、排水罩、回水管和回水盘;
7.
所述回水盘底部设有排污口和回水口,所述排污口连接排污管;所述排水罩底部敞开、下缘设有透水孔、顶部设有用于连接回水管的开孔;
8.所述防逃罩底部敞开、
侧面设有防鱼逃脱的滤水孔、顶部设有用于连接回水管的穿孔;
9.所述防逃罩扣在排水罩上,所述回水管的下端自所述穿孔穿入防逃罩,并连接于排水罩顶部的开孔;
10.所述回水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回水盘底部的回水口。
11.为了便于更加方便有效收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中的浮沫,还可以在回水管上端侧面设有集污管,且集污管的外端套设有滤污罩;或者于所述回水盘的侧壁设有集污管,且集污管的外端套设有滤污罩。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中,可在日常养殖过程中,结合养殖池侧面切线设置的进水管,带动水体流动,使残饵经回水作用集中到回水盘中,实现日常养
殖过程中残饵的及时排出。也可将浮沫及时清除。在回水时和整体排出养殖池中的水时,经防逃罩的阻拦,避免所养殖的鱼体逃逸。
附图说明
13.图1为装置立体结构图。
14.图2为装置透视结构图。
15.图3为与回水管连接的排水罩立体图。
16.图4为防逃罩立体图。
17.图5为防逃罩透视图。
18.其中,1、防逃罩,2、排水罩,3、回水管,4、回水盘,5、排污口,6、排污管,7、回水口,8、集污管,9、滤污罩,10、透水孔,11、滤水孔,12、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5所示,一种集防逃、排水、回水于一体的循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逃罩1、排水罩2、回水管3和回水盘4;
20.所述回水盘4底部设有排污口5和回水口7,所述排污口5连接排污管6;
21.所述排水罩2底部敞开、下缘设有透水孔10、顶部设有用于连接回水管3的开孔;
22.所述防逃罩1底部敞开、侧面设有防鱼逃脱的滤水孔11、顶部设有用于连接回水管3的开口12;
23.所述防逃罩1扣在排水罩2上,所述回水管3的下端自所述穿孔12穿入防逃罩1,并连接于排水罩2顶部的开孔;
24.所述回水管3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回水盘4底部的回水口7。
25.为了便于更加方便有效收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中的浮沫,还可以在所述回水管3上端侧面设有集污管8,且集污管8的外端套设有滤污罩9;
26.或者于所述回水盘4的侧壁设有集污管8,且集污管8的外端套设有滤污罩9。
27.实施例1
28.设计制作一个直径20cm、高5cm的排水罩2,排水罩2底部敞开、下缘设有透水孔10、排水罩2顶部设有用于连接回水管3的开口;
29.设计制作一个直径30cm、高10cm的防逃罩1,防逃罩1底部敞开、侧面设有防鱼逃脱的滤水孔11、滤水孔11直径为1cm,可防止较大的鱼逃脱,顶部设有插入用于插入回水管3的穿孔12;
30.设计制作一个直径50cm、高5cm的回水盘4,回水盘4底部设有排污口5和回水口7,所述排污口5连接排污管6,所述回水口7连接回水管3;
31.防逃罩1、排水罩2和回水盘4、回水管3都采用ppr材质一体成型。
32.防逃罩1扣在排水罩2上,回水管3的另一端自所述穿孔12插入防逃罩1扣于排水罩2中。可通过控制液位,收集表层、底部污物。
33.使用时,将防逃罩1自回水管3的上端套在排水罩2上,将排水罩2及防逃罩1扣在设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底部中央的排水孔道上,底部的排水孔道连接养殖池外部的连通管,通过竖起或放倒连通管来控制养殖池中的水位,当连通管立起时,养殖池内的水位高。
养殖池侧面切线设置的进水管,此时养殖池底的残饵可在切向进水带来的水流动力下,自下而上通过回水管3往回水盘4中回水,使得回水盘4中收集大量来自池底的残饵。同时,由于防逃罩1上设有的滤水孔11直径小于鱼体,可防止鱼随着回水逃往回水盘4。
34.当养殖池外侧的连通管放倒或拔出时,养殖池中的水经底部排污孔道往外排出,此时残饵又可经排水孔道排出,而防逃罩1的设置又可阻止所养殖的鱼经排水孔道逃出。
35.实施例2
36.设计制作一个直径20cm、高5cm的排水罩2,排水罩2底部敞开、下缘设有透水孔10、排水罩2顶部设有用于连接回水管3的开口;
37.设计制作一个直径30cm、高10cm的防逃罩1,防逃罩1底部敞开、侧面设有防鱼逃脱的滤水孔11、滤水孔11直径为0.3cm,可防止小鱼逃脱,顶部设有插入用于插入回水管3的穿孔12;
38.设计制作一个直径50cm、高5cm的回水盘4,回水盘4底部设有排污口5和回水口7,所述排污口5连接排污管6,所述回水口7连接回水管3;
39.防逃罩1、排水罩2和回水盘4、回水管3都采用ppr材质一体成型。
40.防逃罩1扣在排水罩2上,回水管3的另一端自所述穿孔12插入防逃罩1扣于排水罩2中。可通过控制液位,收集表层、底部污物。
41.为了便于更加方便有效收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中的浮沫,还可以在回水管3上端侧面设有集污管8,且集污管8的外端套设有滤污罩9。
技术特征:
1.一种集防逃、排水、回水于一体的循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逃罩(1)、排水罩(2)、回水管(3)和回水盘(4);所述回水盘(4)底部设有排污口(5)和回水口(7),所述排污口(5)连接排污管(6),所述排水罩(2)底部敞开、下缘设有透水孔(10)、顶部设有用于连接回水管(3)的开孔;所述防逃罩(1)底部敞开、侧面设有防鱼逃脱的滤水孔(11)、顶部设有用于连接回水管(3)的穿孔(12);所述防逃罩(1)扣在排水罩(2)上,所述回水管(3)的下端自所述穿孔(12)穿入防逃罩(1),并连接于排水罩(2)顶部的开孔;所述回水管(3)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回水盘(4)底部的回水口(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防逃、排水、回水于一体的循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3)上端侧面设有集污管(8),且集污管(8)的外端套设有滤污罩(9)。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防逃、排水、回水于一体的循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盘(4)的侧壁设有集污管(8),且集污管(8)的外端套设有滤污罩(9)。
技术总结
一种集防逃、排水、回水于一体的循环水装置,包括防逃罩、排水罩和回水盘;回水盘底部设有排污口和回水口,排污口连接排污管,回水口连接回水管;排水罩底部敞开、下缘设有透水孔、顶部设有用于插入回水管的开口;防逃罩底部敞开、侧面设有防鱼逃脱的滤水孔、顶部设有用于连接回水管的穿孔;防逃罩扣在排水罩上,回水管的另一端自所述开口插入防逃罩扣于排水罩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中,可在日常养殖过程中,结合养殖池侧面切线设置的进水管,带动水体流动,使残饵经回水作用集中到回水盘中,实现日常养殖过程中残饵的及时排出。也可将浮沫及时清除。在回水时和整体排出养殖池中的水时,经防逃罩的阻拦,避免鱼体逃逸。鱼体逃逸。鱼体逃逸。
技术研发人员:
刘明 宫庆礼 宫凤强 王士俊 李泉城 卢正国 于锦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青岛七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9
技术公布日:
20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