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操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用减震连接杆。
背景技术:
2.在飞行器操纵系统中用连接杆来传递操纵力和位移,较长的连接杆容易受飞机震动的影响产生共振从而影响操纵指令的传递,“拉杆长度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m),以保证拉杆的压杆稳定性和自震频率要求”(《飞机设计手册第12册飞行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设计》57页)。因此在操纵跨度大的操纵系统中通常采用多根连接杆与摇臂组合使用来传递操纵指令,由于拉杆和摇臂数量增加,这就导致操纵系统总重量增加、操纵摩擦力和间隙增大,给操纵品质带来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航空用减震连接杆,避免拉杆受飞机震动时产生共振,这就可以在操纵系统中使用长度更长的拉杆来减小拉杆和摇臂的总数量,从而降低操纵系统的总重量,降低操纵摩擦力和操纵间隙,提升飞行品质;解决了飞行操纵系统用长拉杆受飞机震动产生共振的问题。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空用减震连接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
主体、限位块、刚心和
橡胶套;
6.
所述刚心为金属棒,橡胶套包裹于刚心的外围构成减震
组件;
7.所述连接杆的中部为中空结构,减震组件同轴安装于连接杆的空腔内,并与连接杆内壁为间隙配合;
8.两个限位块分别通过铆钉固定于连接杆空腔内、并位于减震组件两端,用于减震组件的轴向限位。
9.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减震组件外径比连接杆空腔内径小1mm~2mm。
10.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两个所述限位块内侧端面之间距离比减震组件的轴向长度长2mm~3mm。
11.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限位块为圆形回转体,其端面为圆形板,圆形板的外端面沿周向设置有圆环结构;所述圆环结构上开有径向通孔,与连接杆主体周壁上的径向通孔相对设置,铆钉沿径向插入连接杆主体的径向通孔和限位块的径向通孔,将限位块固定。
12.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杆的空腔径向截面为圆形。
13.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刚心为圆柱金属棒。
14.有益效果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安装在连接杆主体空腔内的减震组件与连接杆主体内壁或限位块发生撞击,产生的变形来抵消连接杆受到的振动激振力、消耗振动能
量,即避免长拉杆受飞机振动产生共振影响操纵指令的传递,可以在操纵系统中使用长度更长的拉杆,在同样的操纵距离下减少拉杆和摇臂的数量,从而减轻操纵系统的总重量、降低操纵摩擦力并减小操纵间隙。
16.通过试验验证,在同样的使用环境下,采用本方案的长度约1.3m的连接杆仍可有效传递操纵指令,较一般的长度不超过1m连接杆长度长;在通过对某机型尾端跨度约12m的操纵系统进行的模拟分析,通过采用具有本方案的技术可使得连接杆和摇臂的数量各减少了两个,重量降低了约15%,操纵摩擦力和操纵间隙分别降低了约5%和6.7%。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航空用减震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杆主体;2-铆钉;3—第一限位块;4-减震组件;5-第二限位块;6-铆钉;41—橡胶套;42—刚心。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1.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航空用减震连接杆,包括连接杆主体1、限位块、刚心42和橡胶套41;刚心42为圆柱金属棒,橡胶套41包裹于刚心42的外围构成减震组件4;
22.所述连接杆主体1的中部为中空结构,空腔截面为圆形;减震组件4同轴安装于连接杆的空腔内,并与连接杆内壁为间隙配合;
23.两个限位块分别通过铆钉固定于连接杆空腔内、并位于减震组件两端,用于减震组件的轴向限位。
24.所述限位块为圆形回转体,其端面为圆形板,圆形板的外端面沿周向设置有圆环结构;所述圆环结构上开有径向通孔,与连接杆主体周壁上的径向通孔相对设置,铆钉沿径向插入连接杆主体的径向通孔和限位块的径向通孔,将限位块固定。
25.以下结合结构示意图(图1)和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对一种航空用减震连接杆进行详述:
26.刚心41为一圆柱金属棒,橡胶套42包裹在刚心41外部组成减震组件4,减震组件4外径比连接杆主体1内径小1mm~2mm;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5分别通过铆钉2和铆钉6固定在连接杆主体1内,用以限制减震组件4在连接杆主体1内轴向移动的距离;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5内侧端面距离较减震组件长2mm~3mm,当飞机的震动传递给杆体1时,减震组件4由于惯性作用与杆体1内壁或第一限位块3、第二限位块5发生撞击产生变形以抵消一部分激振力,消耗一部分震动能量,使连接杆达到减震的目的,避免产生共振。
27.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航空用减震连接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主体、限位块、刚心和橡胶套;所述刚心为金属棒,橡胶套包裹于刚心的外围构成减震组件;所述连接杆的中部为中空结构,减震组件同轴安装于连接杆的空腔内,并与连接杆内壁为间隙配合;两个限位块分别通过铆钉固定于连接杆空腔内、并位于减震组件两端,用于减震组件的轴向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航空用减震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外径比连接杆空腔内径小1mm~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航空用减震连接杆,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块内侧端面之间距离比减震组件的轴向长度长2mm~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航空用减震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为圆形回转体,其端面为圆形板,圆形板的外端面沿周向设置有圆环结构;所述圆环结构上开有径向通孔,与连接杆主体周壁上的径向通孔相对设置,铆钉沿径向插入连接杆主体的径向通孔和限位块的径向通孔,将限位块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航空用减震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空腔径向截面为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航空用减震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刚心为圆柱金属棒。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航空用减震连接杆,属于飞行器操纵系统技术领域;包括连接杆主体、限位块、刚心和橡胶套;所述刚心为金属棒,橡胶套包裹于刚心的外围构成减震组件;所述连接杆的中部为中空结构,减震组件同轴安装于连接杆的空腔内,并与连接杆内壁为间隙配合;两个限位块分别通过铆钉固定于连接杆空腔内、并位于减震组件两端,用于减震组件的轴向限位。本发明利用减震组件与连接杆主体内壁或限位块发生撞击,产生的变形来抵消连接杆受到的振动激振力、消耗振动能量,即避免长拉杆受飞机振动产生共振影响操纵指令的传递,在同样的操纵距离下减少拉杆和摇臂的数量,从而减轻操纵系统的总重量、降低操纵摩擦力并减小操纵间隙。降低操纵摩擦力并减小操纵间隙。降低操纵摩擦力并减小操纵间隙。
技术研发人员:
吴立鹏 杨海斌 石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西安庆安电气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2.24
技术公布日:
202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