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车轮转运夹具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轮转运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路车轮转运夹具


背景技术:



2.目前铁路车轮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铁路车轮运送到指定位置,由于铁路车轮体积大、重量大,搬运不方便,往往需要转运设备配合转运夹具进行转运。
3.在对压出中心孔后的铁路车轮毛坯转运过程中,常见的转运方式为车轮横置转运车轮,具体需要采用专用的夹具才能够实现对横置车轮平稳的水平转运。
4.现有的横置转运铁路车轮吊运夹具在实际使用中,将夹具挂载在行车或者吊车的吊钩上,对轮毂进行吊装时,吊起轮毂后水平横向或纵向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吊索会率先移动并对夹具施加一个斜向力,在吊运的过程中以及吊运到指定位置想要停止时,都易出现晃动的情况,当晃动幅度较大时会产生较大的风险,且在使用夹具时,需要手动对夹具进行锁定,以便使夹具处于平稳的吊装状态,在将车轮吊运至所需位置后,需要手动解除夹具的锁定状态并将夹具从车轮中取出,在靠近刚刚完成吊运的车轮手动解除夹具的锁定状态时,由于不能够保证车轮的稳定性,需要冒着较大的风险,易对工作人员产生伤害。
5.因此,现有的铁路车轮转运夹具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不易平稳便捷的吊运铁路车轮。


技术实现要素:



6.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车轮转运夹具,以解决现有的铁路车轮转运夹具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不易平稳便捷的吊运铁路车轮的技术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车轮转运夹具,包括筒体和吊环,所述筒体底端转动连接有多组夹爪,且内部上下滑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夹爪为倾斜结构,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盘,所述底盘的顶面与多组夹爪的内表面相接触,多组所述夹爪的重心皆在自身转轴的轴线朝向地面的正投影平面内,所述连接柱的顶端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吊环,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升降盘,所述升降盘的顶端连接有两组相互正交的转轴结构,相互正交的转轴结构处于不同高度且相互连接,转轴结构的端部还设置有阻尼结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稳定提起吊运铁路车轮的目的,进而便捷的转运铁路车轮,且由于夹具夹持的部位为车轮的中心,在对车轮进行转运时更为灵活,夹具体积小,没有额外延伸部分,不易发生碰撞,同时也不会对车轮的滚动面造成损伤,通过两组相互正交的设置在转轴内的阻尼结构,使转运铁路车轮的过程更为平稳。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顶端的边缘设置有卡槽结构,所述升降盘的一侧设置有与卡槽结构配合的卡接结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槽结构与卡接结构相互配合实现自动解除对多组夹爪限位的目的。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的内壁不同高度固定有多组限位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组限位架使得连接柱只能够沿轴线上下滑动。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爪具体为底部平行于地面的弧板结构,且以筒体的轴线旋转呈锥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部平行的夹爪能够在扩张的情况下增大与铁路车轮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转运过程的稳定性。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的顶面为倾斜的光滑表面,所述夹爪的内壁同样为光滑的表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滑的接触面使得夹具在到达指定位置后,底盘能够顺利的上升。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爪以筒体的轴线呈环形均匀分布。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多组夹爪受力更为均匀,更进一步的提升了夹具夹持的稳定性。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爪的顶部设置有延伸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部在夹爪受力的时能够挤压筒体的外壁,起到分担一部分夹爪转轴载荷的作用。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顶端的卡槽结构呈环形。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的卡槽结构使得连接柱在下降的过程中无论如何转动,卡接结构皆能够平稳的卡在卡槽结构内。
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盘的直径与筒体相同。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升降盘边缘安装的卡接结构能够更为稳定的与筒体上部的卡槽结构相配合。
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吊起时自动扩张的夹爪结构,将夹具伸入铁路车轮中心的通孔内,吊起夹具即可使夹爪张开,夹具继续上升直至扩张的夹爪稳定夹持铁路车轮,达到稳定提起吊运铁路车轮的目的,进而便捷的转运铁路车轮,且由于夹具夹持的部位为车轮的中心,在对车轮进行转运时更为灵活,夹具体积小,没有额外延伸部分,不易发生碰撞,同时也不会对车轮的滚动面造成损伤;
2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自动卡死结构,在车轮吊运到所需位置后,降下夹具使卡死结构相互卡死,在卡死结构卡死的状态下,吊起夹具,多组夹爪结构以各自的转轴受自身重力旋转相互靠拢,此时便可便捷的从车轮中取出夹具;
28.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故障率低,无需外接电源以及控制器,单纯的机械结构不仅造价低廉,后期使用的维护成本也很低,尤其适合在铁路车轮生产过程中对铁路车轮进行转运;
29.4、本实用新型通过铁路车轮自身重力实现对铁路车轮的夹紧,扩张后的夹爪结构在持续受力的状态下不易收拢,且夹爪对不同直径的车轮夹持的多个夹持点分布也较为均衡,不易出现车轮朝向一侧倾倒的情况,极大的提升了转运铁路车轮的安全性;
30.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组相互正交的阻尼转轴结构,在对铁路车轮吊起后的启运与停止的过程中,削减铁路车轮受惯性晃动的幅度,进而使多组夹爪结构受力均衡,延长
夹具的使用寿命的同时,更进一步的使铁路车轮被稳定的转运。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运铁路车轮状态立体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释放铁路车轮状态立体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的放大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立体图;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的放大图;
3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图。
37.图中:1、筒体;2、铁路车轮本体;3、夹爪转轴;4、夹爪;5、加强筋;6、卡环;7、升降盘;8、连接柱;9、底盘;10、卡扣;11、第一转轴座;12、第一转轴;13、第二转轴座;14、第二转轴;15、吊环;16、旋转阻尼器;17、限位架。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9.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40.一种铁路车轮转运夹具,如图1-6所示,包括筒体1和吊环15,筒体1底端转动连接有多组夹爪4,且内部上下滑动连接有连接柱8,夹爪4具体设置有四组,且通过夹爪转轴3转动连接在筒体1的底端,夹爪4为倾斜结构,连接柱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盘9,底盘9的顶面与多组夹爪4的内表面相接触,多组夹爪4的重心皆在自身转轴的轴线朝向地面的正投影平面内,连接柱8的顶端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吊环15,在对铁路车轮本体2进行夹持时,将夹具放入铁路车轮本体2中心孔内,摁下卡扣10使其脱离与卡环6的卡接,同时控制吊机提起夹具,底盘9在一系列连接结构的带动下上升,在底盘9上升的过程中,底盘9的上表面与夹爪4的内表面接触,进而使多组夹爪4以与其对应的夹爪转轴3为轴转动张开,再继续提起夹具的过程中,底盘9与夹爪4之间接触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多组夹爪4向外扩张的力也越来也大,站在铁路车轮本体2被提起之前,夹具就已经稳定的对其实现了夹持,连接柱8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升降盘7,升降盘7的顶端连接有两组相互正交的转轴结构,相互正交的转轴结构处于不同高度且相互连接,转轴结构的端部还设置有阻尼结构,升降盘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座11,第一转轴座11上横向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上纵向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座13,第二转轴座13上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14,第二转轴14与第一转轴12皆同轴设置有旋转阻尼器16,且在转轴结构的两端皆有设置,通过两组相互正交的设置在转轴内的阻尼结构,使转运铁路车轮的过程更为平稳。
41.其中筒体1顶端的边缘设置有卡槽结构,升降盘7的一侧设置有与卡槽结构配合的卡接结构,通过卡槽结构与卡接结构相互配合实现自动解除对多组夹爪4限位的目的,升降盘7的一个具体转动连接有卡扣10,卡扣10的转轴内设置有复位扭转弹簧,卡扣10包括转轴以下的卡接部分以及转轴以上的推动部分,卡接部分常态朝向地面,在触碰到筒体1的顶端时会因筒体1顶端的圆倒角以及卡接部分的圆弧而转动,继续向下运动后受自身扭转弹簧
弹力复位,进而使卡接部分卡入卡环6内。
42.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筒体1的内壁不同高度固定有多组限位架17,多组限位架17使得连接柱8只能够沿轴线上下滑动。
43.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升降盘7的直径与筒体1相同,使升降盘7边缘安装的卡接结构能够更为稳定的与筒体1上部的卡槽结构相配合。
44.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夹爪4具体为底部平行于地面的弧板结构,且以筒体1的轴线旋转呈锥形,底部平行的夹爪4能够在扩张的情况下增大与铁路车轮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转运过程的稳定性,同时减小对铁路车轮本体2夹持面的单位面积压力,进而减轻对铁路车轮本体2的损伤。
45.为了底盘9上升的过程出不会现卡顿,导致夹具的夹爪4结构还未张开就被从铁路车轮本体2的中心孔内提出,底盘9的顶面为倾斜的光滑表面,夹爪4的内壁同样为光滑的表面,光滑的接触面使得夹具在到达指定位置后,底盘9能够顺利的上升。
46.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夹爪4以筒体1的轴线呈环形均匀分布,使得多组夹爪4受力更为均匀,更进一步的提升了夹具夹持的稳定性。
47.为了进一步提高夹具夹持铁路车轮本体2的稳定性,夹爪4的顶部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在夹爪4受力的时能够挤压筒体1的外壁,起到分担一部分夹爪转轴3载荷的作用。
48.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筒体1顶端的卡槽结构呈环形,环形的卡槽结构使得连接柱8在下降的过程中无论如何转动,卡接结构皆能够平稳的卡在卡槽结构内。
49.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设置张开式的卡爪结构,避免了现有的铁路车轮转运夹具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不易平稳便捷的吊运铁路车轮的缺点;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吊起时自动扩张的夹爪结构,将夹具伸入铁路车轮中心的通孔内,吊起夹具即可使夹爪张开,夹具继续上升直至扩张的夹爪稳定夹持铁路车轮,达到了稳定提起吊运铁路车轮的目的,进而便捷的转运铁路车轮,且由于夹具夹持的部位为车轮的中心,在对车轮进行转运时更为灵活,夹具体积小,没有额外延伸部分,不易发生碰撞,同时也不会对车轮的滚动面造成损伤,通过两组相互正交的设置在转轴内的阻尼结构,使转运铁路车轮的过程更为平稳。
5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铁路车轮转运夹具,包括筒体(1)和吊环(15),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底端转动连接有多组夹爪(4),且内部上下滑动连接有连接柱(8),所述夹爪(4)为倾斜结构,所述连接柱(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盘(9),所述底盘(9)的顶面与多组夹爪(4)的内表面相接触,多组所述夹爪(4)的重心皆在自身转轴的轴线朝向地面的正投影平面内,所述连接柱(8)的顶端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吊环(15),所述连接柱(8)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升降盘(7),所述升降盘(7)的顶端连接有两组相互正交的转轴结构,相互正交的转轴结构处于不同高度且相互连接,转轴结构的端部还设置有阻尼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轮转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顶端的边缘设置有卡槽结构,所述升降盘(7)的一侧设置有与卡槽结构配合的卡接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轮转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不同高度固定有多组限位架(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轮转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4)具体为底部平行于地面的弧板结构,且以筒体(1)的轴线旋转呈锥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轮转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9)的顶面为倾斜的光滑表面,所述夹爪(4)的内壁同样为光滑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轮转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4)以筒体(1)的轴线呈环形均匀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轮转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4)的顶部设置有延伸部。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车轮转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顶端的卡槽结构呈环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车轮转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盘(7)的直径与筒体(1)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车轮转运夹具,涉及铁路车轮转运领域,包括筒体和吊环,所述筒体底端转动连接有多组夹爪,且内部上下滑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夹爪为倾斜结构,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盘,所述底盘的顶面与多组夹爪的内表面相接触,多组所述夹爪的重心皆在自身转轴的轴线朝向地面的正投影平面内,连接柱的顶端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吊环。本实用新型达到了稳定提起吊运铁路车轮的目的,夹具体积小,没有额外延伸部分,不易发生碰撞,同时也不会对车轮的滚动面造成损伤,设置两组相互正交的阻尼转轴结构,更进一步的使铁路车轮被稳定的转运。的转运。的转运。


技术研发人员:

颜特强 张庆军 陈俊宇 郑轶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河南速轮精密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06

技术公布日:

2022/12/30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10:25: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506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车轮   夹具   转轴   结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