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火灾救援用火场环境污染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环境监测的主要手段包括物理手段、化学手段和生物手段。
3.目前,由于电器设备的使用,无论是生活还是日常生产都需要做好防火的工作,而一旦发生火灾不仅要及时进行救援,还需要不断地监测现场环境,以防止其他有害物质难度过高而对人体造成伤害,而尽管现有的火灾现场环境监测装置也能够实现环境监测的功能,但由于火灾现场救援的时间有限,而且需要紧急救援,因此就需要快速安放好环境监测装置,而如果监测装置的收纳结构不够灵活就会增加安装时间,从而不利于救援工作的开展,因此也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灾救援用火场环境污染监测装置,具有收纳灵活的优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灾救援用火场环境污染监测装置,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部活动卡接有
检测器本体,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活动铰接有第一
挡板,所述底座顶部的前端活动铰接有位于第一挡板前方的第二挡板,所述底座顶部的后端活动铰接有位于第一挡板后方的折叠板,所述折叠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挡板前方的锁钩,所述第二挡板正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锁钩外部的锁定机构,由于旋转轴的设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检测器本体整体的角度进行旋转,以使其适用于需要的环境角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有锁槽,所述锁槽的背面与第二挡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锁槽内腔前端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锁扣,所述锁扣的右端和锁钩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锁扣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锁槽内腔的左侧和锁扣的左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复位弹簧,可以在其自身有的弹力恢复作用下通过锁槽的配合达到推动锁扣的目的,从而实现将锁扣与锁钩之间再次达到锁定的状态。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杆的左端贯穿锁槽并延伸至锁槽的左侧且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的右侧与锁槽的左侧活动连接,由于拉块的设置,则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拉动拉杆,进而达到移动锁扣的目的,从而实现解除锁扣对锁钩的锁定,即可达到解除第二挡板对盖板的锁定效果。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贯穿限位槽并延伸至限位槽的下方且与锁扣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限位槽和限位块,可以在二者的配合下对锁扣起到限位的效果,进而确保锁扣能够沿着连接块的底部平稳地滑动,从而避免锁扣出现意外偏转的情况。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测器本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探测仪,所述检测器本体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检测器本体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报警器,所述探测仪、显示屏和报警器均通过导线与检测器本体的内置处理器电性连接,进而通过探测仪可以将周围的空气环境进行探测,并将探测结果通过导线传输至内置处理器,然后经过处理再通过导线对显示屏和报警器进行控制启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测器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杆,所述检测器本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所述检测器本体正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显示屏右侧的调节柱,所述检测器本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调节柱下方的
密度计,所述调节杆和传感器之间通过导线进行电性连接,所述调节柱和密度计之间导线进行电性连接,而传感器和密度计同时又通过导线与内置处理器电性连接,这样首先可以通过调节杆和调节柱分别对传感器和密度计进行调节,而通过内置处理器又可以与传感器和密度计之间进行信号传输。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挡板、盖板、锁钩和锁扣,移动拉杆可以达到解除锁扣与锁钩之间的锁定状态,进而实现解除第二挡板对盖板的锁定效果,最后即可将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折叠板完全展开,从而达到方便收纳的功能,以便于降低在火灾现场使用时的安放时间,从而降低损失。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探测仪、显示屏、传感器和密度计,通过内置处理器对探测仪传输信号进处理,可以通过显示屏将一段时间内的数据变化情况进行显示,而通过密度计可以将某一个时刻检测到的数据结果进行显示,从而更加方便工作人员对检测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及时做出应对处理,以便极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流程框图。
19.图中:1、底座;2、旋转轴;3、检测器本体;4、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6、折叠板;7、盖板;8、锁钩;9、锁定机构;901、锁槽;902、连接块;903、锁扣;904、拉杆;905、复位弹簧;10、拉块;11、探测仪;12、显示屏;13、报警器;14、调节杆;15、传感器;16、调节柱;17、密度计;18、限位槽;19、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灾救援用火场环境污染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轴2,旋转轴2的顶部活动卡接有检测器本体3,底座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活动铰接有第一挡板4,底座1顶部的前端活动铰接有位于第一挡板4前方的第二挡板5,底座1顶部的后端活动铰接有位于第一挡板4后方的折叠板6,折叠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7,盖板7的底部与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的顶部均活动连接,盖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挡板5前方的锁钩8,第二挡板5正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锁钩8外部的锁定机构9,由于旋转轴2的设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检测器本体3整体的角度进行旋转,以使其适用于需要的环境角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
22.其中,锁定机构9包括有锁槽901,锁槽901的背面与第二挡板5的正面固定连接,锁槽901内腔前端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连接块902,连接块90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锁扣903,锁扣903的右端和锁钩8的左端活动连接,锁扣90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拉杆904,拉杆904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905,复位弹簧90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锁槽901内腔的左侧和锁扣903的左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复位弹簧905,可以在其自身有的弹力恢复作用下通过锁槽901的配合达到推动锁扣903的目的,从而实现将锁扣903与锁钩8之间再次达到锁定的状态。
23.其中,拉杆904的左端贯穿锁槽901并延伸至锁槽901的左侧且固定连接有拉块10,拉块10的右侧与锁槽901的左侧活动连接,由于拉块10的设置,则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拉动拉杆904,进而达到移动锁扣903的目的,从而实现解除锁扣903对锁钩8的锁定,即可达到解除第二挡板5对盖板7的锁定效果。
24.其中,连接块902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18,限位槽18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限位块19,限位块19的底部贯穿限位槽18并延伸至限位槽18的下方且与锁扣903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限位槽18和限位块19,可以在二者的配合下对锁扣903起到限位的效果,进而确保锁扣903能够沿着连接块902的底部平稳地滑动,从而避免锁扣903出现意外偏转的情况。
25.其中,检测器本体3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探测仪11,检测器本体3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12,检测器本体3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报警器13,探测仪11、显示屏12和报警器13均通过导线与检测器本体3的内置处理器电性连接,进而通过探测仪11可以将周围的空气环境进行探测,并将探测结果通过导线传输至内置处理器,然后经过处理再通过导线对显示屏12和报警器13进行控制启动。
26.其中,检测器本体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杆14,检测器本体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传感器15,检测器本体3正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显示屏12右侧的调节柱16,检测器本体3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调节柱16下方的密度计17,调节杆14和传感器15之间通过导线进行电性连接,调节柱16和密度计17之间导线进行电性连接,而传感器15和密度计17同时又通过导线与内置处理器电性连接,这样首先可以通过调节杆14和调节柱16分别对传感器15和密度计17进行调节,而通过内置处理器又可以与传感器15和密度计17之间进行信号传输。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28.当需要达到方便收纳的目的时,首先拉动拉块10则可以通过拉杆904带动锁扣903移动,进而使得锁扣903与锁钩8之间的连接断开,从而达到解除锁扣903对锁钩8的锁定,这时即可将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和折叠板6沿着底座1的底部展开,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其安放在火灾现场,并缩短安放的时间,而当需要将锁扣903和锁钩8再次连接时,则可以在复位弹簧905的弹力恢复作用下使得二者能够紧密连接,从而实现方便收纳的目的。
29.安放完成后,则可以通过探测仪11对周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颗粒浓度进行探测,并通过导线将探测结果传输至检测器本体3的内置处理器,在信号经过处理后,再通过导线利用显示屏12、报警器13、传感器15和密度计17将探测结果进行相应的显示,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及时制定出应对办法,以便于协助消防人员最大程度地降低火灾现场的损失。
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火灾救援用火场环境污染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的顶部活动卡接有检测器本体(3),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活动铰接有第一挡板(4),所述底座(1)顶部的前端活动铰接有位于第一挡板(4)前方的第二挡板(5),所述底座(1)顶部的后端活动铰接有位于第一挡板(4)后方的折叠板(6),所述折叠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7),所述盖板(7)的底部与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所述盖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挡板(5)前方的锁钩(8),所述第二挡板(5)正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锁钩(8)外部的锁定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救援用火场环境污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9)包括有锁槽(901),所述锁槽(901)的背面与第二挡板(5)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锁槽(901)内腔前端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连接块(902),所述连接块(90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锁扣(903),所述锁扣(903)的右端和锁钩(8)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锁扣(90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拉杆(904),所述拉杆(904)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905),所述复位弹簧(90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锁槽(901)内腔的左侧和锁扣(903)的左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灾救援用火场环境污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904)的左端贯穿锁槽(901)并延伸至锁槽(901)的左侧且固定连接有拉块(10),所述拉块(10)的右侧与锁槽(901)的左侧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灾救援用火场环境污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902)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18),所述限位槽(18)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限位块(19),所述限位块(19)的底部贯穿限位槽(18)并延伸至限位槽(18)的下方且与锁扣(903)的顶部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救援用火场环境污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本体(3)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探测仪(11),所述检测器本体(3)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12),所述检测器本体(3)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报警器(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救援用火场环境污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本体(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杆(14),所述检测器本体(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传感器(15),所述检测器本体(3)正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显示屏(12)右侧的调节柱(16),所述检测器本体(3)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调节柱(16)下方的密度计(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监测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火灾救援用火场环境污染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部活动卡接有检测器本体,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活动铰接有第一挡板,所述底座顶部的前端活动铰接有位于第一挡板前方的第二挡板,所述底座顶部的后端活动铰接有位于第一挡板后方的折叠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挡板、盖板、锁钩和锁扣,移动拉杆可以达到解除锁扣与锁钩之间的锁定状态,进而实现解除第二挡板对盖板的锁定效果,最后即可将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折叠板完全展开,从而达到方便收纳的功能,以便于降低在火灾现场使用时的安放时间,从而降低损失。从而降低损失。从而降低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
卢卫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赛飞奇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8.29
技术公布日:
202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