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抓手。
背景技术:
2.随着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各类结构的电池都纷纷脱颖而出。其中,圆柱电池就是该行业比较有代表性的电池之一。圆柱电池最难且问题较多的工序在组装段,其工艺也较为复杂。
3.圆柱电池的结构包括:外壳、盖帽、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垫圈、安全阀等。一般电池外壳为电池的负极,盖帽为电池的正极,电池外壳采用镀镍钢板。从卷绕开始一直道后面模组包装段,其电池均为圆柱形,在很多工序都需要对电池进行定位或搬运,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定位工装夹具和机械手,而现在行业内采用的都是单爪机械手或多驱动控制,其结构复杂,并且抓取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抓手,结构简单,提高了抓取的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抓手,包括定位板;夹持件,具有安装部和夹持部,
所述安装部可活动的设于所述定位板的两
侧壁,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定位板的侧壁构成夹持区域。连接机构,设于所述定位板,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移动的设于所述定位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部连接。当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夹持区域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定位板的分离,当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夹持区域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定位板合拢。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抓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抓手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通过在定位板的两侧壁分别设置夹持件,夹持件与定位板的两侧壁分别构成夹持区域用来夹持电池,连接机构连接夹持件,用于带动夹持件运动实现夹取,从而提高抓手的抓取效率。
7.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
铰链和铰链盘;所述铰链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活动连接,所述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铰链盘连接。
8.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铰链盘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用于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为所述连接机构提供动力。
9.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定位板;所述连接轴和所述铰链盘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
10.可选的,还包括安装板和导向轴套;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连接轴设置;所述导向轴套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连接轴通过所述导向轴套与所述铰链盘连接。
11.可选的,所述夹持部上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朝向所述定位板的侧壁。
12.可选的,所述夹持部为弧形结构,所述缓冲垫设于所述弧形结构的内侧面。
13.可选的,所述定位板的两侧壁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夹持部构成所述夹
持区域。
14.可选的,还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夹持区域内是否夹持有物体。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抓手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
17.定位板10、定位槽11、夹持件20、安装部21、夹持部22、连接机构30、铰链31、铰链盘32、连接轴33、固定板34、安装板40、导向轴套50、缓冲垫60、感应器70、电池80。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1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抓手,参考图1所示,该抓手包括定位板10、夹持件20、连接机构30。其中,二个所述夹持件20分别可活动的设于所述定位板10的两侧壁。所述夹持件20具有安装部21和夹持部22,所述安装部21与所述定位板10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夹持部22与所述定位板10的侧壁构成夹持区域。所述连接机构30设于所述定位板10,所述连接机构30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移动的设于所述定位板10,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部21连接。
20.当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夹持区域的方向移动时,所述连接件推动所述安装部21转动,使所述夹持部22与所述定位板10分离。当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夹持区域的方向移动时,所述连接件拉动所述夹持件20,使所述夹持部22与所述定位板10合拢,完成夹持动作。
2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定位板10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所述夹持件20,所述夹持件20与所述定位板10的两侧壁分别构成夹持区域用来夹持电池80,所述连接机构30连接夹持件20,用于带动夹持件20运动实现夹取,从而提高抓手的抓取效率。并且该抓手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组合实现抓手的抓取功能,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22.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铰链31和铰链盘32。所述铰链3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21活动连接,所述铰链31的另一端与所述铰链盘32连接。
2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30还包括连接轴33,所述连接轴33的一端与所述铰链盘32连接,所述连接轴33的另一端用于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为所述连接机构30提供动力。
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连接轴33依次与所述铰链盘32和所述铰链31连接,所述连接轴33用于带动所述铰链盘32和所述铰链31移动。
25.可选的,该抓手所述连接机构30还包括固定板34,所述固定板34设于所述定位板
10,所述连接轴33和所述铰链盘32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34的两侧,所述固定板34用于分别固定所述定位板10和所述连接机构30。
26.进一步的,该抓手还包括安装板40和导向轴套50。所述安装板40设于所述固定板34,且所述安装板40靠近所述连接轴33设置。所述导向轴套50设于所述安装板40,所述连接轴33通过所述导向轴套50与所述铰链盘32连接。
2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安装板40用于安装导向轴套50,保证抓手抓取时的可靠性。
28.可选的,所述夹持部22上设有缓冲垫60,所述缓冲垫60朝向所述定位板10的侧壁。并且,所述夹持部22为弧形结构,所述缓冲垫60设于所述弧形结构的内侧面,
29.另外,为了适应圆柱形电池80的抓取,在所述定位板10的两侧壁均设有定位槽11,所述定位槽11与所述夹持部22构成所述夹持区域。
3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11内还设有感应器70,所述感应器70用于检测所述夹持区域内是否夹持有物体。
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缓冲垫60在抓取电池80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可有效保护电池80,避免抓取时的结构损坏。另外,在所述定位槽11内设置所述感应器70,可准确判断出抓手是否抓取成功,提高了抓取时的可靠性。
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技术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夹持件,具有安装部和夹持部,所述安装部可活动的设于所述定位板的两侧壁,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定位板的侧壁构成夹持区域;连接机构,设于所述定位板,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移动的设于所述定位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部连接;当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夹持区域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定位板的分离,当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夹持区域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定位板合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铰链和铰链盘;所述铰链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活动连接,所述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铰链盘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铰链盘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用于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为所述连接机构提供动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定位板;所述连接轴和所述铰链盘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抓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和导向轴套;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连接轴设置;所述导向轴套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连接轴通过所述导向轴套与所述铰链盘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上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朝向所述定位板的侧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为弧形结构,所述缓冲垫设于所述弧形结构的内侧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的两侧壁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夹持部构成所述夹持区域。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抓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夹持区域内是否夹持有物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抓手,包括定位板;夹持件具有安装部和夹持部,安装部可活动的设于定位板的两侧壁,夹持部与定位板的侧壁构成夹持区域。连接机构,设于定位板,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移动的设于所述定位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部连接。当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夹持区域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定位板的分离,当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夹持区域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定位板合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位板的两侧壁分别设置夹持件,夹持件与定位板的两侧壁分别构成夹持区域用来夹持电池,连接机构连接夹持件,用于带动夹持件运动实现夹取,从而提高抓手的抓取效率,该抓手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成本较低。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
张卫龙 李进华 周中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5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