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球游艺机及其回收循环系统与控制方法与流程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游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球游艺机及其回收循环系统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在目前市场上射球游戏机以双人版为主,为提高儿童乐园电玩游戏机互动体验感,提升场地人气,增加银收,可以两人以上同时游戏的射球游戏机逐渐进入市场。这种多人位射球机相对于双人版射球机需要的球的数量更多,容易出现卡球、回球速度慢的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收循环系统,以防止卡球、回球速度慢等问题,改善用户体验。
4.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回收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射球游艺机。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回收循环系统,用于回收射球游艺机的各射球机构发射的球并将回收的球循环送回各射球机构,包括:
7.储球装置
8.分拨传送装置,所述分拨传送装置与各所述射球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分拨传送装置包括分球机构、传送机构以及传送轨道,所述传送轨道的入口与所述储球装置的底部连通,所述传送轨道的出口与所述射球机构连通,所述分球机构包括两个分球拨轮以及与所述分球拨轮一一对应传动连接的分拨驱动装置,两个所述分球拨轮相互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储球装置与所述传送轨道的入口连通处,两个所述分球拨轮能够在各自对应的所述分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同时反向转动或同时同向转动。
9.可选地,所述储球装置包括:
10.回球斜坡装置;
11.储仓,所述储仓在所述回球斜坡装置的最低位与所述回球斜坡装置连通,各所述分拨传送装置的所述传送轨道与所述储仓的底部连通。
12.可选地,所述储仓内设置有用于将球导向各所述分拨传送装置的导向结构。
13.可选地,所述储仓沿所述回球斜坡装置的最高位至最低位方向为所述储仓的宽度方向,所述储仓的宽度方向尺寸大于或等于球的直径且小于球的直径的两倍。
14.可选地,所述储仓在水平面内与所述储仓的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为所述储仓的长度方向,所述导向结构包括:
15.所述储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导向侧壁,两个所述导向侧壁之间的间距沿所述储仓的顶部至底部方向渐缩;
16.相邻两个所述分拨传送装置之间两个导向斜面,两个所述导向斜面的最高位相互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斜面的最低位分别向相邻两个所述分拨传送装置延伸。
17.可选地,所述储仓与所述传送轨道的入口连通处间隔设置有两个容槽,两个所述分球拨轮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容槽内,所述分球拨轮与对应的所述容槽之间的间隙小于球的直径。
18.可选地,所述回球斜坡装置包括:
19.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为斜面;
20.挡板,两个所述挡板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倾向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两侧,所述挡板的顶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同方向倾斜,和/或,两个所述挡板的顶面从相互远离的一侧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向下倾斜;
21.顶板,所述顶板架设于两个所述挡板的顶面,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两个所述挡板围成所述回球斜坡装置与所述储仓连通的出球口。
22.可选地,所述分球拨轮的周向均布有多个与球适配的凹槽。
23.可选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24.传送拨轮,所述传送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传送轨道内,所述传送拨轮的周向均布有多个与球适配的凹槽;
25.传送驱动装置,所述传送驱动装置与所述传送拨轮传动连接。
26.一种射球游艺机,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收循环系统。
27.一种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收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28.1)获取射球游艺机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的数量,若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的数量小于或等于1,则与各所述射球机构对应的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的两个分球拨轮向传送轨道的入口内侧转动以将储球装置内的球逐一送入传送轨道,若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的数量大于1,则进入步骤2);
29.2)获取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与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的相对位置关系;
30.若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仅一侧有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则与该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的两个分球拨轮向传送轨道的入口内侧转动以将储球装置内的球逐一送入传送轨道,与该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的两个分球拨轮向该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同向转动以将储球装置内的球拨向与该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
31.若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两侧均有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则与该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的两个分球拨轮向传送轨道的入口内侧转动以将储球装置内的球逐一送入传送轨道,与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的两个分球拨轮向其中一侧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同向转动以将储球装置内的球拨向与该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或者,与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的两个分球拨轮分别向相邻侧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
32.若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两侧没有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则与该处于未
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的两个分球拨轮与相邻的其他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的两个分球拨轮保持相同的运动状态。
33.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回收循环系统,该回收循环系统用于回收射球游艺机的各射球机构发射的球并将回收的球循环送回各射球机构,包括储球装置以及分拨传送装置,其中,储球装置用于容纳射球机构发射的球,分拨传送装置与各射球机构一一对应设置,分拨传送装置包括分球机构、传送机构以及传送轨道,传送轨道的入口与储球装置的底部连通,传送轨道的出口与射球机构连通,分球机构包括两个分球拨轮以及与分球拨轮一一对应传动连接的分拨驱动装置,两个分球拨轮相互间隔地设置于储球装置与传送轨道的入口连通处,两个分球拨轮能够在各自对应的分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同时向传送轨道内侧反向转动以使储球装置内的球逐一进入对应的传送轨道或同时向传送轨道外侧反向转动以阻止储球装置内的球进入该传送轨道并将球拨向两侧,或者,两个分球拨轮能够在各自对应的分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同时同向转动以将储球装置内的球拨向相邻的分拨传送装置,传送机构用于将传送轨道内的球送入射球机构;在应用时,上述由两个分球拨轮构成的分球机构既能够对储球装置内的球起到搅动的作用,防止卡球,同时可以通过调整分球机构两个分球拨轮的转动方向,实现其将球逐一送入传送轨道或者将球拨向相邻分球机构以达到提高回球速度的目的,进而实现改善用户体验的目的。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分拨传送装置与射球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第一视角局部示意图;
3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第一视角局部主视图;
4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第二视角局部示意图;
41.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分球机构的第一种工作方式示意图;
42.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分球机构的第二种工作方式示意图;
43.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分球机构的第三种工作方式示意图;
44.图10(a)~图10(g)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三人版射球游艺机的各分球机构的工作过程图;
45.图11(a)~图11(k)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四人版射球游艺机的各分球机构的工作过程图。
46.其中:
47.1为储球装置;110为回球斜坡装置;111为底板;112为挡板;113为顶板;120为储仓;121为竖向挡板;122为侧向挡板;底部支撑板123;2为射球机构;3为分拨传送装置;310
为分球机构;311为分拨驱动装置;312为分球拨轮;320为传送轨道;330为传送机构;331为传送拨轮;332为传送驱动装置;4为触感显示屏;5为传送软管;6为球。
具体实施方式
48.本发明的核心之一是提供一种回收循环系统,该回收循环系统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达到防止卡球、回球速度慢等问题,改善用户体验的目的。
49.本发明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回收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射球游艺机。
5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1.请参阅图1至图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分拨传送装置与射球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第一视角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第一视角局部主视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第二视角局部示意图。
52.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回收射球游艺机的各射球机构2发射的球并将回收的球循环送回各射球机构2的回收循环系统,该回收循环系统可以用于单人版射球游艺机、双人版射球游艺机,也可以用于多人版(三人及以上)射球游艺机,该回收循环系统包括储球装置1以及分拨传送装置3。
53.其中,储球装置1用于容纳射球机构2发射的球6,射球机构2发射的球撞到射球游艺机的触感显示屏4上后,掉落到储球装置1内,触感显示屏4连接射球游艺机的主机,射球游艺机的主机通过触感显示屏4将射球结果向用户反馈。
54.分拨传送装置3与各射球机构2一一对应设置,分拨传送装置3包括分球机构310、传送机构330以及传送轨道320,传送轨道320的入口与储球装置1的底部连通,传送轨道320的出口与射球机构2连通,分球机构310包括两个分球拨轮312以及与分球拨轮312一一对应传动连接的分拨驱动装置311,分拨驱动装置311用于驱动对应的分球拨轮312正向或反向转动,两个分球拨轮312相互间隔地设置于储球装置1与传送轨道320的入口连通处,两个分球拨轮312之间的间隙略大于球的直径,以使球能够在两个分球拨轮312之间通过,两个分球拨轮312能够在各自对应的分拨驱动装置311的驱动下向传送轨道320内同时反向转动以使储球装置1内的球逐一进入对应的传送轨道320,如图7所示,即两个分球拨轮312同时对球施加使球落入下方传送轨道320的力,或者,两个分球拨轮312能够在各自对应的分拨驱动装置311的驱动下同时同向转动以将储球装置1内的球拨向相邻的分拨传送装置3,如图8所示,即两个分球拨轮312同时对储球装置1内的球施加单方向的拨动作用,使储球装置1内的球向一侧的另一个分拨传送装置3方向移动,或者,两个分球拨轮312还能够在各自对应的分拨驱动装置311的驱动下向传送轨道320外同时反向转动以使储球装置1内的球向该分球机构310两侧移动,如图9所示,即两个分球拨轮312同时对储球装置1内的球施加向上的
作用力以阻止其进入下方的传送轨道,同时对球施加向两侧的拨动作用,使球向两侧的分拨传送装置3方向移动。
55.传送机构330用于将传送轨道320内的球送入射球机构2,传送机构330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球进行传送,比如传送机构330可以采用气动方式,利用气压将球送出,或者传送机构330可以利用离心力的方式将球甩出实现传送。
56.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循环系统的由两个分球拨轮312构成的分球机构310既能够对储球装置1内的球起到搅动的作用,防止卡球,同时可以通过调整分球机构310的两个分球拨轮312的转动方向,实现其将球逐一送入传送轨道320或者将球拨向相邻分球机构310以达到提高回球速度的目的,进而实现改善用户体验的目的。
57.作为优选地,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储球装置1包括回球斜坡装置110以及储仓120,其中,回球斜坡装置110具有坡度,以使球能够沿坡滚入储仓120内,储仓120在回球斜坡装置110的最低位与回球斜坡装置110连通,各分拨传送装置3的传送轨道320与储仓120的底部连通,射球机构2发射的球6落入回球斜坡装置110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回球斜坡装置110滚入储仓120内,然后受分拨传送装置3作用循环回射球机构2。
58.进一步地,储仓120内设置有用于将球导向各分拨传送装置3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用于使储仓120内的球始终保持有向各分拨传送装置3移动的趋势,以避免有球始终停留在储仓120内。
59.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储仓120沿回球斜坡装置110的最高位至最低位方向为储仓120的宽度方向,储仓120的宽度方向尺寸大于或等于球的直径且小于球的直径的两倍,更有选的方案是,储仓120的宽度方向尺寸仅略大于球的直径,以使球在储仓120内上下单层分布,使储仓120具有整理球的作用,更好地避免球6在储仓120内卡滞。
60.作为优选地,上述储仓120在水平面内与储仓120的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为储仓120的长度方向,导向结构包括储仓1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导向侧壁以及相邻两个分拨传送装置3之间两个导向斜面,两个导向侧壁之间的间距沿储仓120的顶部至底部方向渐缩,两个导向斜面的最高位相互连接,两个导向斜面的最低位分别向相邻两个分拨传送装置3延伸,通过上述导向结构,球6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始终保持向各分拨传送装置3移动的趋势。
61.作为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储仓120与传送轨道320的入口连通处间隔设置有两个容槽,两个分球拨轮312分别设置于两个容槽内,分球拨轮312与对应的容槽之间的间隙小于球的直径。
62.如图2所示,上述回球斜坡装置110包括底板111、挡板112以及顶板113,其中,底板111的上表面为斜面,两个挡板112沿底板111的上表面的倾向方向分别设置于底板111上表面的两侧,挡板112的顶面与底板111的上表面同方向倾斜,和/或,两个挡板112的顶面从相互远离的一侧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向下倾斜,顶板113架设于两个挡板112的顶面,顶板113、底板111以及两个挡板112围成回球斜坡装置110与储仓120连通的出球口。
63.基于上述回球斜坡结构,储仓120包括竖向挡板121、底部支撑板123以及两个侧向挡板122,竖向挡板121、底部支撑板123、两个侧向挡板122以及上述底板111的最低位之间围成储仓120,竖向挡板121与底板111的最低位之间的间距为储仓120的宽度方向尺寸,两
个侧向挡板122之间的间距为储仓120的长度方向尺寸,两个侧向挡板122连接在用于开设传送轨道320的底部支撑板123上,底部支撑板123的传送轨道320的末端通过传送软管5连接射球机构2,导向斜面设置于底部支撑板123的顶部,导向侧壁设置于两个侧向挡板122相对的表面。
64.作为优选地,上述分球拨轮312的周向均布有多个与球适配的凹槽,以实现对储仓120内的球6的搅动。
65.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离心力将球6甩出的方式传送,具体地,传送机构330包括传送拨轮331以及传送驱动装置332,其中,传送拨轮331可转动地设置于传送轨道320内,传送拨轮331的周向均布有多个与球6适配的凹槽;传送驱动装置332与传送拨轮331传动连接,传送驱动装置332与上述的分拨驱动装置311均为电机。
6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射球游艺机,该射球游艺机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回收循环系统,由于该射球游艺机采用了上述回收循环系统,因此该射球游艺机的技术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6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回收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68.1)获取射球游艺机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的数量,若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的数量小于或等于1,即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的数量为0或1时,则与各射球机构2对应的各分拨传送装置3的分球机构310的两个分球拨轮312向传送轨道320的入口内侧转动以将储球装置1内的球逐一送入传送轨道320,若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的数量大于1,则进入步骤2);
69.2)获取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与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的相对位置关系;
70.若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仅一侧有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则与该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3的分球机构310的两个分球拨轮312向传送轨道320的入口内侧转动以将储球装置1内的球逐一送入传送轨道320,与该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3的分球机构310的两个分球拨轮312向该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3的分球机构310所在方向同向转动以将储球装置1内的球拨向与该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3的分球机构310;
71.若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两侧均有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则与该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3的分球机构310的两个分球拨轮312向传送轨道320的入口内侧转动以将储球装置1内的球逐一送入传送轨道320,与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3的分球机构310的两个分球拨轮312向其中一侧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3的分球机构310所在方向同向转动以将储球装置1内的球拨向与该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3的分球机构310,或者,与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3的分球机构310的两个分球拨轮312分别向相邻侧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3的分球机构310所在方向转动;
72.若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两侧没有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则与该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3的分球机构310的两个分球拨轮312与相邻
的其他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2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3的分球机构310的两个分球拨轮312保持相同的运动状态。
73.上述激活状态是指用户通过投币或扫码等方式启动射球游艺机的射球机构2。
7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对上述的控制方法做详细说明。
75.图10(a)~图10(g)中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回收循环系统的三人版射球游艺机,当该三人版射球游艺机有三个射球机构处于激活状态时,与各游戏位(p1、p2、p3)的射球机构相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两个分球拨轮的工作方式如图10(a)所示,两个分球拨轮中位于左侧(图中方位)的一个顺时针转动,两个分球拨轮中位于右侧的一个逆时针转动,从而对球施加向下进入传送轨道的力;当该三人版射球游艺机的第一游戏位p1的射球机构被激活时,与第一游戏位p1对应的两个分球拨轮中位于左侧(图中方位)的一个顺时针转动,两个分球拨轮中位于右侧的一个逆时针转动,第二游戏位p2以及第三游戏位p3对应的各个分球拨轮则逆时针转动,如图10(b)所示,即同时向第一游戏位p1对应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以将球拨向第一游戏位p1对应的分球机构处,当该三人版射球游艺机的第三游戏位p3的射球机构被激活时,工作方式与上述只有第一游戏位p1的射球机构被激活时的工作方式基本一致,如图10(c)所示;当处于中间的第二游戏位p2的射球机构被激活时,与第二游戏位p2对应的两个分球拨轮中位于左侧(图中方位)的一个顺时针转动,两个分球拨轮中位于右侧的一个逆时针转动,位于第二游戏位p2左侧的第一游戏位p1对应的两个分球拨轮可以同时顺时针转动,位于第二游戏位p2右侧的第三游戏位p3对应的两个分球拨轮可以同时逆时针转动,即均向第二游戏位p2对应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以将第二游戏位p2对应的分球机构两侧的球拨向第二游戏位p2对应的分球机构。
76.当上述三人版射球游艺机的第一游戏位p1与第二游戏位p2处于激活状态时,第三游戏位p3对应的分球机构的两个分球拨轮同时逆时针转动,如图10(e)所示,即向第一游戏位p1以及第二游戏位p2所对应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以将球拨向第一游戏位p1以及第二游戏位p2所对应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当第二游戏位p2与第三游戏位p3处于激活状态时,工作方式与上述第一游戏位p1与第二游戏位p2处于激活状态时基本相同,如图10(f)所示。
77.当上述三人版射球游艺机的第一游戏位p1与第三游戏位p3处于激活状态时,与第二游戏位p2对应的两个分球拨轮中靠近第一游戏位p1对应的分球机构的一个逆时针转动,即向第一游戏位p1对应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与第二游戏位p2对应的两个分球拨轮中靠近第三游戏位p3对应的分球机构的一个顺时针转动,即向第三游戏位p3对应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以向球拨向两侧,如图10(g)所示。
78.图11(a)~图11(k)中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回收循环系统的四人版射球游艺机,当该四人版射球游艺机有三个射球机构或四个射球机构处于激活状态时,与各游戏位(p1、p2、p3、p4)的射球机构相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两个分球拨轮的工作方式如图11(a)所示,两个分球拨轮中位于左侧(图中方位)的一个顺时针转动,两个分球拨轮中位于右侧的一个逆时针转动,从而对球施加向下进入传送轨道的力.
79.当四个游戏位中只有一个游戏位处于激活状态时,与其余的游戏位对应的各分球拨轮均向与激活状态的游戏位对应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即当第一游戏位p1激活时,第二游戏位p2、第三游戏位p3以及第四游戏位p4的各分球拨轮同时逆时针转动,如图11(b)
所示,当第二游戏位p2激活时,第一游戏位p1对应的两个分球拨轮同时顺时针转动,第三游戏位p3以及第四游戏位p4的各分球拨轮同时逆时针转动,如图11(c)所示,当第三游戏位p3激活时,第一游戏位p1以及第二游戏位p2对应的各分球拨轮同时顺时针转动,第四游戏位p4的各分球拨轮同时逆时针转动,如图11(d)所示,当第四游戏位p4激活时,第一游戏位p1、第二游戏位p2以及第三游戏位p3的各分球拨轮同时顺时针转动,如图11(e)所示。
80.当四个游戏位中有两个游戏位处于激活状态,并且两个激活状态的游戏位相邻时,与其余未被激活的游戏位对应的各分球拨轮则向临近的被激活的游戏位对应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当第一游戏位p1与第二游戏位p2处于激活状态时,第三游戏位p3以及第四游戏位p4所对应的各分球拨轮同时逆时针转动,即同时向第一游戏位p1与第二游戏位p2对应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如图11(f)所示,当第二游戏位p2与第三游戏位p3处于激活状态时,第一游戏位p1对应的各分球拨轮同时顺时针转动,即向第二游戏位p2对应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第四游戏位p4对应的各分球拨轮同时逆时针转动,即向第三游戏位p3对应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如图11(g)所示,当第三游戏位p3与第四游戏位p4处于激活状态时,第一游戏位p1以及第二游戏位p2所对应的各分球拨轮同时顺时针转动,即同时向第三游戏位p3与第四游戏位p4对应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如图11(h)所示。
81.当被激活的两个游戏位不相邻时,未被激活的游戏位所对应的分球拨轮可以同向转动,也可以反向转动,当第一游戏位p1与第三游戏位p3激活时,第二游戏位p2对应的两个分球拨轮可以同时向第一游戏位p1对应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即逆时针转动,也可以使第二游戏位p2对应的两个分球拨轮中靠近第一游戏位p1对应的分球机构的一个逆时针转动,使第二游戏位p2对应的两个分球拨轮中靠近第三游戏位p3对应的分球机构的一个向第三游戏位p3对应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即顺时针转动,由于第四游戏位p4对应的分球拨轮仅左侧有被激活的第三游戏位p3,所以第四游戏位p4对应的两个分球拨轮同时逆时针转动,即向第三游戏位p3所对应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当第二游戏位p2与第四游戏位p4激活时,工作方式基本相同,如图11(j)所示,不再赘述。
82.当第一游戏位p1与第四游戏位p4激活时,第二游戏位p2对应的两个分球拨轮同时逆时针转动,即向第一游戏位p1对应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第三游戏位p3对应的两个分球拨轮同时顺时针转动,即向第四游戏位p4对应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如图11(k)所示。
83.当然除了上述实施例中三人版射球游艺机以及四人版射球游艺机外,上述回收循环系统还可以用于五人版射球游艺机或者可以供更多用户同时使用的射球游艺机,工作方式与上述三人版或四人版射球游艺机的工作方式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8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8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回收循环系统,用于回收射球游艺机的各射球机构发射的球并将回收的球循环送回各射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球装置;分拨传送装置,所述分拨传送装置与各所述射球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分拨传送装置包括分球机构、传送机构以及传送轨道,所述传送轨道的入口与所述储球装置的底部连通,所述传送轨道的出口与所述射球机构连通,所述分球机构包括两个分球拨轮以及与所述分球拨轮一一对应传动连接的分拨驱动装置,两个所述分球拨轮相互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储球装置与所述传送轨道的入口连通处,两个所述分球拨轮能够在各自对应的所述分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同时反向转动或同时同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球装置包括:回球斜坡装置;储仓,所述储仓在所述回球斜坡装置的最低位与所述回球斜坡装置连通,各所述分拨传送装置的所述传送轨道与所述储仓的底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仓内设置有用于将球导向各所述分拨传送装置的导向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仓沿所述回球斜坡装置的最高位至最低位方向为所述储仓的宽度方向,所述储仓的宽度方向尺寸大于或等于球的直径且小于球的直径的两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仓在水平面内与所述储仓的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为所述储仓的长度方向,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所述储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导向侧壁,两个所述导向侧壁之间的间距沿所述储仓的顶部至底部方向渐缩;相邻两个所述分拨传送装置之间两个导向斜面,两个所述导向斜面的最高位相互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斜面的最低位分别向相邻两个所述分拨传送装置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仓与所述传送轨道的入口连通处间隔设置有两个容槽,两个所述分球拨轮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容槽内,所述分球拨轮与对应的所述容槽之间的间隙小于球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球斜坡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为斜面;挡板,两个所述挡板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倾向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两侧,所述挡板的顶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同方向倾斜,和/或,两个所述挡板的顶面从相互远离的一侧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向下倾斜;顶板,所述顶板架设于两个所述挡板的顶面,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两个所述挡板围成所述回球斜坡装置与所述储仓连通的出球口。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球拨轮的周向均布有多个与球适配的凹槽。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拨轮,所述传送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传送轨道内,所述传送拨轮的周向均布
有多个与球适配的凹槽;传送驱动装置,所述传送驱动装置与所述传送拨轮传动连接。10.一种射球游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收循环系统。11.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收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获取射球游艺机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的数量,若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的数量小于或等于1,则与各所述射球机构对应的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的两个分球拨轮向传送轨道的入口内侧转动以将储球装置内的球逐一送入传送轨道,若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的数量大于1,则进入步骤2);2)获取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与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的相对位置关系;若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仅一侧有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则与该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的两个分球拨轮向传送轨道的入口内侧转动以将储球装置内的球逐一送入传送轨道,与该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的两个分球拨轮向该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同向转动以将储球装置内的球拨向与该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若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两侧均有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则与该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的两个分球拨轮向传送轨道的入口内侧转动以将储球装置内的球逐一送入传送轨道,与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的两个分球拨轮向其中一侧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同向转动以将储球装置内的球拨向与该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或者,与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的两个分球拨轮分别向相邻侧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所在方向转动;若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两侧没有处于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则与该处于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的两个分球拨轮与相邻的其他未激活状态的射球机构对应的分拨传送装置的分球机构的两个分球拨轮保持相同的运动状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球游艺机及其回收循环系统与控制方法,该回收循环系统包括储球装置及分拨传送装置,储球装置用于容纳射球机构发射的球,分拨传送装置与各射球机构一一对应设置,分拨传送装置包括分球机构、传送机构及传送轨道,传送轨道的入口与储球装置的底部连通,传送轨道的出口与射球机构连通,分球机构包括两个分球拨轮及与分球拨轮一一对应传动连接的分拨驱动装置,两个分球拨轮相互间隔地设置于储球装置与传送轨道的入口连通处;上述分球机构既能够对储球装置内的球起到搅动的作用,防止卡球,同时可以通过调整分球机构两个分球拨轮的转动方向,实现其将球逐一送入传送轨道或者将球拨向相邻分球机构以达到提高回球速度的目的。回球速度的目的。回球速度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

杨建林 徐梓然 何海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山市大成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8

技术公布日:

2022/9/30

本文发布于:2022-11-26 08:30: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46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机构   所述   装置   两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