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建筑外墙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的革新,以及大家对具有艺术形态美感的建筑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许多设计建筑设计师们不在满足相对于规整、中庸的建筑方案。各种建筑幕墙逐步从单一化、规整化向建筑物的造型日趋复杂,形状多异的外立面装饰转变。
3.一般通过多块曲面
铝板进行拼接安装,以形成异形外装饰面,但是由于曲面铝板大多较轻薄,因此曲面铝板在生产或者运输过程中会出现形变,该形变易导致相邻曲面铝板之间形成拼接缝隙,影响异形外装饰面的整体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异形外装饰面的整体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包括
骨架、支撑体和铝板,多个
所述骨架紧密排布,多个所述支撑体均匀设置在骨架上,多个所述支撑体高度不一,所述铝板下表面外边缘与多个支撑体顶部进行连接,所述骨架通过连接组件与支撑体进行固定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高度不一支撑体对具有形变性的铝板进行支撑,让进行组合形成形状多异的外立面,即通过支撑体,以对异形的铝板的边缘处的易形变处进行固定限位,以重新纠正铝板的形态,从而提高相邻铝板安装精度,确保相邻铝板连接处平滑过渡。
7.可选的,所述铝板下表面边缘固定有连接杆,所述支撑体顶部设置有容纳连接杆下部的活动槽,所述支撑体外部螺纹连接有贯穿到活动槽内部的锁止
螺栓,所述连接杆下部设置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表面设置有锁止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连接杆在活动槽中进行调整所在高度,并进行锁止,达到一个上方相邻铝板不会出现高度差,从而避免拼接间隙。
9.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骨架上的连接台、固定连接在支撑体底部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两侧均设置有弯折成型有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末端延伸设置三角凸条,所述连接台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台由上表面向内弯折形成与第一折边相匹配的第二折边,所述三角凸条与第二折边末端进行卡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组件中的第二折边与支撑体底部的第一折边及其三角凸条相配合,可直接将支撑体通过插入方式即可与骨架进行固定连接,即实现支撑体与骨架之间的快速安装。
11.可选的,所述连接台为圆柱体,所述骨架表面螺栓连接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
中部垂直向上设置有圆柱凸台,所述圆柱凸台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台底部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后期个别支撑体损坏时,可将旧的支撑体通过连接台与圆柱凸台拧开从而与骨架进行分离,再进行安装新的支撑体。
13.可选的,所述支撑体底面设置有与连接片固定连接的滑动连接组件,所述滑动连接组件包括与连接片连接的滑动台,所述滑动台上部设置有倒t形滑槽,所述支撑体底面固定有与倒t形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倒t形滑槽两端均竖直贯穿有卡槽,所述滑块在倒t形滑槽中滑动连接,所述卡槽中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上螺栓连接有限位螺栓,两侧挡块的限位螺栓的端部同时抵接于滑块的两相对侧上。
14.当安装完毕,但相邻铝板之间仍然存在较小的间隙时,该间隙极大可能是加工误差而非运输过程的形变误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与倒t形滑槽的配合,以实现支撑体沿相邻铝板方向上的滑动,此时,支撑体将带动铝板的边缘位置进行小范围移动,以强制带动铝板进行微小形变,如拉长等,以微小形变弥补加工带来的误差,从而极大消除该拼接间隙,最后利用限位螺栓的抵接以完成滑块和支撑体的限位即可。
15.可选的,所述铝板下方两个相邻支撑体之间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支撑体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杆的设置,对同一铝板下方两相邻的支撑体进行支撑,从而对上方铝板弯曲形变力的进行一定承载。
17.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两端端部均固定设置有挂片,所述支撑体外部固定有挂槽,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设置有滑接部,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内部设置有供滑接部滑动的滑接槽,所述第二支撑杆外部螺栓连接有贯通到滑接槽内部的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与所述滑接部表面相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铝板的间隙之后,这时对第一支撑杆上的滑接部在滑接槽内滑动,直至支撑杆两端顶住两相邻支撑体,通过拧动锁紧螺栓,对第一支撑杆的滑接部在第二支撑杆内的滑接槽中位置的固定,从而确保支撑杆对两个相邻支撑体的支撑。
19.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一端设置为螺杆,所述支撑体外部设置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固定有旋转凸圆,所述另一支撑体上设置有与旋转凸圆相匹配的旋转槽。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支撑杆从而螺杆在螺纹孔中位置,从而确保支撑杆对两个相邻支撑体的支撑,并且通过支撑杆的不同旋动程度,以对相邻两支撑体之间的间距进行微调,以便于更好适应相邻两铝板之间的拼接缝隙的调整。
21.可选的,所述支撑体与所述骨架通过预应力组件进行连接,所述预应力组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弹簧,所述支撑体的侧壁和骨架的表面均设有抵接槽体,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相离端均设有插入对应抵接槽体内的钢球;所述第二杆体的远离钢球的一端设有套筒,所述第一杆体的远离钢球的一端插入套筒内且与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杆体的中部设有承台,所述弹簧套设于第一杆体上,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承台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套筒的端面。
22.当支撑体强制铝板形变(拉长或压短),铝板的形变恢复的反作用力将施加于支撑
体上,从而具有迫使支撑体进行复位移动的趋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动第二杆体,以调整弹簧的弹力,然后利用钢球与抵接槽体的抵接,以将该弹力施加于支撑体上,从而对支撑体的复位移动趋势进行制止和抵御,以确保相邻铝板的拼接效果,而第二杆体的旋动圈数不同,弹簧的弹力也不同,以适应于不同的铝板的形变恢复的反作用力。
2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的施工方法,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工作,制作不同高度的支撑体、铝板及骨架,并在场外进行定制加工;s2:在外立面上搭设骨架;s3:将各个不同高度的支撑体按照设计间距安装在骨架上;s4:将铝板与相对应高度的支撑体进行连接,并与相邻的铝板进行对接。
24.s5:调整相邻铝板之间的间隙。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支撑体,以对异形的铝板的边缘处的易形变处进行固定限位,以重新纠正铝板的形态,从而提高相邻铝板安装精度,确保相邻铝板连接处平滑过渡。
26.2.通过对支撑体的水平位置的调整,以强制带动铝板进行微小形变,如拉长等,以微小形变弥补加工带来的误差,从而极大消除该拼接间隙。
27.3.通过设置调整弹簧的弹力,以将该弹力施加于支撑体上,从而对支撑体的复位移动趋势进行制止和抵御,以确保相邻铝板的拼接效果,而第二杆体的旋动圈数不同,弹簧的弹力也不同,以适应于不同的铝板的形变恢复的反作用力。
附图说明
28.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的爆炸图;图2是实施例1的用于体现连接杆与支撑体之间连接关系的爆炸图;图3是实施例1的用于体现支撑体与骨架之间连接关系的爆炸图;图4是实施例1的连接台连接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的滑动连接组件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的支撑杆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a处放大图;图8是实施例3的支撑杆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4的预应力组件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铝板;11、延伸部;12、插槽;111、凸条;2、支撑体;21、连接杆;22、活动槽;23、锁止螺栓;26、挂槽;27、螺纹孔;28、旋转槽;3、骨架;31、连接底座;311、圆柱凸台;4、连接片;41、第一折边;411、三角凸条;5、连接台;51、第二折边;6、滑动连接组件;61、滑动台;62、倒t形滑槽;63、滑块;64、挡块;65、限位螺栓;66、卡槽;7、支撑杆;71、第一支撑杆;711、滑接部;72、第二支撑杆;721、滑接槽;722、锁紧螺栓;73、挂片;74、螺杆;75、旋转凸圆;8、预应力组件;81、第一杆体;82、第二杆体;83、弹簧;84、抵接槽体;85、钢球;86、套筒;87、承台。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图1-9,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参照图1,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包括骨架3、支撑体2和铝板1,骨架3用于安装固定于建筑外墙上,两个骨架3上下间隔排布,多个支撑体2均匀设置在两个骨架3上,多个支撑体2高度不一。
32.铝板1具有为至少一段弧面的异形板,其具有一定的可变形性,铝板1下表面的外边缘处与支撑体2顶部通过连接杆21进行连接,骨架3上设置通过连接组件与支撑体2进行固定连接。
33.参照图1和图2,连接杆的上端竖直固定于铝板1下表面的外边缘处,连接杆21与支撑体2顶部进行连接,具体为,支撑体2顶部设置有活动槽22,连接杆21下部可插入活动槽22内,支撑体2外部螺纹连接有贯穿到活动槽22内部的锁止螺栓23,连接杆21下部设置有抵接部211,抵接部211表面设置有锁止齿,可以通过连接杆21在活动槽22中进行调整所在高度,使得相邻的铝板1的边缘处的高度出于齐平状态,并拧动锁止螺栓23对连接杆21的抵接部211位置进行锁止,从而减少因相邻铝板1的高度差所导致的拼接间隙。
34.参照图3和图4,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骨架3上的连接台5、固定连接在支撑体2底部的连接片4,其中,连接片4与支撑体2通过滑动连接组件6进行连接。
35.连接台5为圆柱体,骨架3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底座31,连接底座中部垂直向上设置有圆柱凸台311,圆柱凸台311外侧设置有外螺纹,连接台5底部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从而实现连接台5与骨架3之间的可拆卸安装。
36.连接片4两侧均弯折成型有第一折边41,连接片4为金属片,第一折边41末端延伸设置三角凸条411,连接台5为中空结构,连接台5由上表面向内弯折形成与第一折边41相匹配的第二折边51,三角凸条411与第二折边51末端进行卡接,通过连接组件中的第二折边51与支撑体2底部的第一折边41及其三角凸条411相配合,可直接将支撑体2通过插入方式即可与骨架3进行固定连接。
37.参照图3和图5,滑动连接组件6包括与连接片4连接的滑动台61,滑动台61上部设置有倒t形滑槽62,支撑体2底部设置有与倒t形滑槽62相匹配的滑块63,即支撑体2下方的滑块63在倒t形滑槽62中可以进行滑动,可以通过铝板1下方的支撑体2进行相邻铝板1方向上进行滑动。
38.倒t形滑槽62两端均竖直贯穿有卡槽66,卡槽66中设置有挡块64,挡块64中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65,限位螺栓65沿倒t形滑槽62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限位螺栓65的相对端用于夹持滑块63。
39.在两个相邻铝板1边缘的支撑体2相互固定之后,此时上方两相邻铝板1还存在一定的间隙,调整滑块63在倒t形滑槽62中的位置,直至将上方的两铝板1准确拼接,通过拧动两侧限位螺栓65对滑块63进行固定,从而对上方的铝板1进行固定直至相邻铝板1无间隙准确拼接。
40.实施例1还公开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工作,制作不同高度的支撑体2、铝板1及骨架3,并在场外进行定制加工;s2:在外立面上搭设骨架3;
s3:将各个不同高度的支撑体2按照设计间距安装在骨架3上;s4:将铝板1与相对应高度的支撑体2进行连接,并与相邻的铝板1进行对接,先调整铝板1的高度,首先将支撑体2上的连接杆21调节到两相邻铝板1相同的高度,然后拧动锁止螺栓23对连接杆21进行锁定。
41.s5:调整相邻铝板1之间的间隙,调整滑块63在倒t形滑槽62中的位置,使得支撑体2沿相邻铝板1方向上的滑动,支撑体2将带动铝板1的边缘位置进行小范围移动,以强制带动铝板1进行微小形变,直至将上方的两铝板1准确拼接,然后通过拧动两侧限位螺栓65对滑块63进行固定,从而对上方的铝板1进行固定直至相邻铝板1无间隙准确拼接。
42.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通过不同高度的支撑体2,以对异形的铝板1的边缘处的易形变处进行初步固定限位,以初步纠正铝板1的形态,然后通过连接杆21对于铝板1的高度进行调整、支撑体2的滑移对铝板1的水平状态进行调整,以强制带动铝板1进行微小形变,如拉长等,以微小形变弥补加工带来的误差,从而极大消除该拼接间隙,确保相邻铝板1连接处平滑过渡。
43.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6、图7,两个相邻支撑体2之间设置有支撑杆7,支撑杆7两端分别与支撑体2连接,支撑杆7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体2侧部进行连接,支撑杆7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体2侧部连接,通过支撑杆7的设置,对同一铝板1下方两相邻的支撑体2进行支撑,以对支撑体2的位置进行进一步限定,从而提高铝板1的安装稳定性。
44.支撑杆7包括第一支撑杆71与第二支撑杆72,第一支撑杆71与第二支撑杆72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杆71与第二支撑杆72的相离端均固定设置有挂片73,支撑体2外表面固定有挂槽26,第一支撑杆71一端设置有滑接部711,第二支撑杆72一端内部设置有供滑接部711滑动的滑接槽721,第二支撑杆72外部螺栓连接有贯通到滑接槽721内部的锁紧螺栓722,锁紧螺栓722与滑接部711表面相抵接,调整铝板1的间隙之后,这时对第一支撑杆71上的滑接部711在滑接槽721内滑动,直至支撑杆7两端顶住两相邻支撑体2,通过拧动锁紧螺栓722,对第一支撑杆71的滑接部711在第二支撑杆72内的滑接槽721中位置的固定,从而确保支撑杆7对两个相邻的不同间距的支撑体2的支撑。
45.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考图8,支撑杆7一端设置为螺杆74,支撑体2外部设置有与螺杆74相配合的螺纹孔27,支撑杆7另一端固定有旋转凸圆75,另一支撑体2上设置有与旋转凸圆75相匹配的旋转槽28。旋转槽28从支撑体2的底部向上贯穿至支撑体2的中部位置,使得支撑杆7的旋转凸圆75可从旋转槽28的槽口处滑移卡入,以完成支撑杆7的一端与支撑体2的连接。
46.支撑杆7一端旋转凸圆75插入到支撑体2中的旋转槽28,另一端螺杆74旋入到支撑体2中的螺纹孔27,通过旋动支撑杆7,以调整螺杆74在螺纹孔27中位置,也同时对相邻两支撑体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以配合滑块63的滑动同步进行,从而确保支撑杆7对两个相邻的不同间距的支撑体2的支撑。
47.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如下设置,参考图9,支撑体2与骨架3通过预应力组件8进行连接,预应力组件8分别位于支撑体2的两侧,预应力组件8包括第一杆体81、第二杆体82和弹簧83,支撑体2的侧壁和骨架3的表面均设有抵接槽体84,第一杆体81和第二杆体82同轴设置,而第一杆体81与支撑体2之间具有夹角,第一杆体81和第二杆体82的相离
端均设有插入对应抵接槽体84内的钢球85;第二杆体82的远离钢球85的一端设有套筒86,第一杆体81的远离钢球85的一端插入套筒86内且与套筒86螺纹连接;第一杆体81的中部设有承台87,弹簧83套设于第一杆体81上,弹簧83的一端抵接于承台87上,弹簧83的另一端抵接于套筒86的端面。
48.当支撑体2迫使铝板1形变(拉长或者压短),以完成相邻铝板1之间的边缘对接时,铝板1的形变恢复的反作用力将施加于支撑体2上,从而具有迫使支撑体2进行复位移动的趋势。如此一来,可初步判断支撑体2的复位移动趋势的方向,然后就该方向的同一侧,安装预应力组件8,具体为,将两个钢球85分别插入抵接槽体84内,然后旋动第二杆体82,以调整弹簧83的弹力,然后利用钢球85与抵接槽体84的抵接,以将该弹力施加于支撑体2上,从而对支撑体2的复位移动趋势进行制止和抵御,以确保相邻铝板1的拼接效果,而第二杆体82的旋动圈数不同,弹簧83的弹力也不同,以适应于不同的铝板1的形变恢复的反作用力。
49.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3)、支撑体(2)和铝板(1),多个所述骨架(3)紧密排布,多个所述支撑体(2)均匀设置在骨架(3)上,多个所述支撑体(2)高度不一,所述铝板(1)下表面外边缘与多个支撑体(2)顶部进行连接,所述骨架(3)通过连接组件与支撑体(2)进行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板(1)下表面边缘固定有连接杆(21),所述支撑体(2)顶部设置有容纳连接杆(21)下部的活动槽(22),所述支撑体(2)外部螺纹连接有贯穿到活动槽(22)内部的锁止螺栓(23),所述连接杆(21)下部设置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表面设置有锁止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骨架(3)上的连接台(5)、固定连接在支撑体(2)底部的连接片(4),所述连接片(4)两侧均设置有弯折成型有第一折边(41),所述第一折边(41)末端延伸设置三角凸条(411),所述连接台(5)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台(5)由上表面向内弯折形成与第一折边(41)相匹配的第二折边(51),所述三角凸条(411)与第二折边(51)末端进行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台(5)为圆柱体,所述骨架(3)表面螺栓连接有连接底座(31),所述连接底座(31)中部垂直向上设置有圆柱凸台(311),所述圆柱凸台(311)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台(5)底部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2)底面设置有与连接片(4)固定连接的滑动连接组件(6),所述滑动连接组件(6)包括与连接片(4)连接的滑动台(61),所述滑动台(61)上部设置有倒t形滑槽(62),所述支撑体(2)底面固定有与倒t形滑槽(62)相匹配的滑块(63),所述倒t形滑槽(62)两端均竖直贯穿有卡槽(66),所述滑块(63)在倒t形滑槽(62)中滑动连接,所述卡槽(66)中设置有挡块(64),所述挡块(64)上螺栓连接有限位螺栓(65),两侧挡块(64)的限位螺栓(65)的端部同时抵接于滑块(63)的两相对侧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所述支撑体(2)之间设置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支撑体(2)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两端端部均固定设置有挂片(73),所述支撑体(2)外部固定有挂槽(26),所述支撑杆(7)包括第一支撑杆(71)与第二支撑杆(72),所述第一支撑杆(71)与第二支撑杆(72)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71)一端设置有滑接部(711),所述第二支撑杆(72)一端内部设置有供滑接部(711)滑动的滑接槽(721),所述第二支撑杆(72)外部螺栓连接有贯通到滑接槽(721)内部的锁紧螺栓(722),且所述锁紧螺栓(722)与所述滑接部(711)表面相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一端设置为螺杆(74),所述支撑体(2)外部设置有与螺杆(74)相配合的螺纹孔(27),所述支撑杆(7)另一端固定有旋转凸圆(75),另一支撑体(2)上设置有与旋转凸圆(75)相匹配的旋转槽(28)。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其特征在于:支撑体(2)与骨架(3)通过预应力组件(8)进行连接,预应力组件(8)包括第一杆体(81)、第二杆体(82)和弹簧(83),支撑体(2)的侧壁和骨架(3)的表面均设有抵接槽体,第一杆体(81)和第二杆体(82)
的相离端均设有插入对应抵接槽体内的钢球(85);第二杆体(82)的远离钢球(85)的一端设有套筒(86),第一杆体(81)的远离钢球(85)的一端插入套筒(86)内且与套筒(86)螺纹连接;第一杆体(81)的中部设有承台(87),弹簧(83)套设于第一杆体(81)上,弹簧(83)的一端抵接于承台(87)上,弹簧(83)的另一端抵接于套筒(86)的端面。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工作,制作不同高度的支撑体(2)、铝板(1)及骨架(3),并在场外进行定制加工;s2:在建筑外墙上搭设骨架(3);s3:将各个不同高度的支撑体(2)按照设计间距安装在骨架(3)上;s4:将铝板(1)与相对应的高度的支撑体(2)进行连接,并于相邻的铝板(1)对接;s5:调整相邻铝板(1)之间的间隙。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及其施工方法,其中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外立面异形装饰构件,包括骨架、支撑体和铝板,多个所述骨架紧密排布,多个所述支撑体均匀设置在骨架上,多个所述支撑体高度不一,所述铝板下表面外边缘与多个支撑体顶部进行连接,所述骨架通过连接组件与支撑体进行固定连接。本申请具有通过支撑体,以对异形的铝板的边缘处的易形变处进行固定限位,以重新纠正铝板的形态,从而提高相邻铝板安装精度,确保相邻铝板连接处平滑过渡。滑过渡。滑过渡。
技术研发人员:
郭欣 吴海程 潘雪玲 钟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新艺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0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