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取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钻芯
装置的升降式多角度调节支架。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它的质量控制方法众多,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进步提升,对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混凝土使用量大,使用结构部位较多,在混凝土实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中,需要对不同部位的混凝土进行取芯后质量检测,取芯机难以满足异形结构垂直方向对混凝土取芯要求,或者在取芯过程中难以绕开大直径的钢筋,导致取芯不能够直接用于混凝土质量判定。
3.针对现有的钻芯机大多只能对平地进行垂直方向的钻孔取芯,且大多钻芯机不便于调节钻芯机构的工作高度和工作角度,使得其工作限制较大,在遇到一些特殊结构时往往工作效率较差或者不能工作,严重影响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钻芯装置的升降式多角度调节支架,以解决在钻芯取土过程中,对需要不同部位的混凝土进行采样难以调整位置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钻芯装置的升降式多角度调节支架,包括,
6.固定底座,
所述固定底座的一端铰接有第一竖向连接板;
7.角度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上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竖向连接板铰接,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带动第一竖向连接板进行角度调整;
8.滑动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竖向连接板侧壁上的第一
导轨以及位于第一竖向连接板上表面的第一
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套设在第一导轨上;
9.动力装置,设置于第一滑板上,所述第一滑板通过动力装置沿第一导轨上下滑动;
10.钻芯装置,钻头朝下地设置于动力装置上。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齿条,设置在第一竖向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齿条的锯齿朝向第一竖向连接板外侧;
12.连接箱,设置于第一滑板的上表面,
13.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连接箱的侧壁上,输出轴沿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输出轴插入连接箱内与沿第一导轨长度方向设置的蜗杆固定连接,蜗杆上啮合有配套的蜗轮,传动轴的一端与蜗轮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传动轴另一端穿出连接箱的下表面,并与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
14.所述钻芯装置设置在连接箱上。
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两个第二导轨,沿固定
底座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于固定底座上,第二导轨上沿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口相对朝外设置;
16.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的下表面两端设有第二竖向连接板,所述第二竖向连接板的末端设有横向插入滑槽的滑块;
17.连接块,设置于第二滑板的下表面中部;
18.丝杆,沿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于两个第二导轨之间;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与丝杆匹配的螺纹通孔,丝杆穿过螺纹通孔与连接块螺纹连接;
19.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固定底座上,输出轴沿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输出轴末端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丝杆的两端设有限位块,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限位块与丝杆固定连接。
2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底座的下表面设有行走轮。
2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角度调节装置对钻芯装置的角度进行调整,适应不同的取土需求;使用滑动装置稳定地调节钻芯装置的高度,调高了装置的效率;在调节时使用蜗轮蜗杆进行配合,精确控制的同时能够进行自锁,提升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滑动装置与第一竖向连接板的连接示意图。
26.图4为连接箱的横截面示意图。
27.图中各标号的释义为:固定底座-1;第一竖向连接板-2;滑动装置-3;第一导轨-31;第一滑板-32;钻芯装置-4;角度调节装置-5;第二导轨-51;第二滑板-52;第二驱动电机-53;丝杆-54;连接块-55;滑槽-56;滑块-57;第二竖向连接板-58;连接杆-6;限位块-7;行走轮-8;动力装置-9;齿条-91;连接箱-92;蜗杆-93;蜗轮-94;传动轴-95;齿轮-96;第一驱动电机-97。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29.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用于钻芯装置的升降式多角度调节支架,包括,
30.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的一端铰接有第一竖向连接板2;
31.角度调节装置5,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1上,所述角度调节装置5上铰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第一竖向连接板2铰接,通过角度调节装置5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带动第一竖向连接板2进行角度调整;
32.滑动装置3,包括设置于第一竖向连接板2侧壁上的第一导轨31以及位于第一竖向连接板2上表面的第一滑板32,所述第一滑板32套设在第一导轨31上;
33.动力装置9,设置于第一滑板32上,所述第一滑板32通过动力装置9沿第一导轨31上下滑动;
34.钻芯装置4,钻头朝下地设置于动力装置9上。
35.在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设置固定底座1形成安装基础,在固定底座1上铰接第一竖向连接板2,在进行取土作业时,通过角度调节装置5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带动第一竖向连接板2调节角度,通过动力装置9使第一滑板32在第一导轨31上进行滑动,带动钻芯装置4向下运动采土,完毕后向上运动取出土样。
36.特别的,所述动力装置9包括,
37.齿条91,设置在第一竖向连接板2的上表面,所述齿条91的锯齿朝向第一竖向连接板2外侧;
38.连接箱92,设置于第一滑板32的上表面,
39.第一驱动电机97,固定在连接箱92的侧壁上,输出轴沿第一导轨31的长度方向设置,输出轴插入连接箱92内与沿第一导轨31长度方向设置的蜗杆93固定连接,蜗杆93上啮合有配套的蜗轮94,传动轴95的一端与蜗轮94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传动轴95另一端穿出连接箱92的下表面,并与齿轮96连接,所述齿轮96与齿条91啮合;
40.所述钻芯装置4设置在连接箱92上。
41.在调整好角度,需要进行取土作业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97,第一驱动电机97的输出轴带动蜗杆93与蜗轮94进行转动,蜗轮94的内侧设有传动轴95,将第一驱动电机97的动力传动至齿轮96上,齿轮96与齿条91啮合,带动第一滑板32在第一导轨31上进行上下移动,带动连接箱92上的钻芯装置4下方至地面处进行取土。
42.特别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5包括,
43.两个第二导轨51,沿固定底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固定底座1上,所述第二导轨51的外侧壁向内凹陷有滑槽56;
44.第二滑板52,所述第二滑板52的下表面两端设有第二竖向连接板58,所述第二竖向连接板58的末端设有横向插入滑槽56的滑块57;
45.连接块55,设置于第二滑板52的下表面中部;
46.丝杆54,沿第二导轨5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两个第二导轨51之间; 所述连接块55上设有与丝杆54匹配的螺纹通孔,丝杆54穿过螺纹通孔与连接块55螺纹连接;
47.第二驱动电机53,设置于固定底座1上,输出轴沿第二导轨51的长度方向设置;输出轴末端与丝杆54的一端固定连接。
48.在角度调节装置5需要调节角度时,首先启动第二驱动电机53,第二驱动电机53的输出轴带动丝杆54一同进行旋转,由于丝杆54与连接块55采用螺纹连接,连接块55进行左右移动,滑块57能够在滑槽56内移动,达到第二滑板52沿第二导轨51进行滑动的目的;通过丝杆54带动装置进行滑动能精确控制移动的距离。
49.更进一步的,所述丝杆54的两端设有限位块7,第二驱动电机53的输出轴穿过限位块7与丝杆54固定连接。在丝杆54的两端设置限位块7可以限制第二滑板52的运动,避免第二滑板52沿着丝杆54进行左右运动时滑出丝杆54。
50.特别的,所述固定底座1的下表面设有行走轮8。设置行走轮8可以增加装置的活动性,可以在多个作业区域进行取土作业。
51.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在钻芯装置4进行取土作业时,首先通过角度调节装置5调节第一竖向连接板2的角度,使得钻芯装置4能从不同的角度,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在确定好角度之后,使用第一驱动电机97带动第一滑板32在第一导轨31上进行滑动,稳定地调节钻芯装置4的高度,完成取土作业。
52.本实用新型描述中出现的“连接”、“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加工成型、焊接,也可以机械连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3.本实用新型描述中,出现的术语“中心”、“上”、“下”、“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因此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钻芯装置的升降式多角度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的一端铰接有第一竖向连接板(2);角度调节装置(5),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1)上,所述角度调节装置(5)上铰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第一竖向连接板(2)铰接,通过角度调节装置(5)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带动第一竖向连接板(2)进行角度调整;滑动装置(3),包括设置于第一竖向连接板(2)侧壁上的第一导轨(31)以及位于第一竖向连接板(2)上表面的第一滑板(32),所述第一滑板(32)套设在第一导轨(31)上;动力装置(9),设置于第一滑板(32)上,所述第一滑板(32)通过动力装置(9)沿第一导轨(31)上下滑动;钻芯装置(4),钻头朝地设置于动力装置(9)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钻芯装置的升降式多角度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9)包括,齿条(91),设置在第一竖向连接板(2)的上表面,所述齿条(91)的锯齿朝向第一竖向连接板(2)外侧;连接箱(92),设置于第一滑板(32)的上表面,第一驱动电机(97),固定在连接箱(92)的侧壁上,输出轴沿第一导轨(31)的长度方向设置,输出轴插入连接箱(92)内与沿第一导轨(31)长度方向设置的蜗杆(93)固定连接,蜗杆(93)上啮合有配套的蜗轮(94),传动轴(95)的一端与蜗轮(94)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传动轴(95)另一端穿出连接箱(92)的下表面,并与齿轮(96)连接,所述齿轮(96)与齿条(91)啮合;所述钻芯装置(4)设置在连接箱(92)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钻芯装置的升降式多角度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5)包括,两个第二导轨(51),沿固定底座(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于固定底座(1)上,第二导轨(51)上沿第二导轨(51)的长度方向设有滑槽(56),所述滑槽(56)的槽口相对朝外设置;第二滑板(52),所述第二滑板(52)的下表面两端设有第二竖向连接板(58),所述第二竖向连接板(58)的末端设有横向插入滑槽(56)的滑块(57);连接块(55),设置于第二滑板(52)的下表面中部;丝杆(54),沿第二导轨(5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两个第二导轨(51)之间;所述连接块(55)上设有与丝杆(54)匹配的螺纹通孔,丝杆(54)穿过螺纹通孔与连接块(55)螺纹连接;第二驱动电机(53),设置于固定底座(1)上,输出轴沿第二导轨(51)的长度方向设置;输出轴末端与丝杆(54)的一端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钻芯装置的升降式多角度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4)的两端设有限位块(7),第二驱动电机(53)的输出轴穿过限位块(7)与丝杆(54)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钻芯装置的升降式多角度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下表面设有行走轮(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取芯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钻芯装置的升降式多角度调节支架,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一端铰接有竖向连接板;角度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上,角度调节装置上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竖向连接板铰接,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带动竖向连接板进行角度调整;滑动装置包括设置于竖向连接板侧壁上的第一导轨以及套设在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滑板,第一滑块通过动力装置沿第一导轨上下滑动,动力装置上设有钻头朝下的钻芯装置。使用角度调节装置对钻芯装置的角度进行调整,适应不同的取土需求;使用滑动装置稳定地调节钻芯装置的高度,调高了装置的效率。调高了装置的效率。调高了装置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黄礼维 杨军 李学荣 金钰 胡宗容 何升泽 周贤成 王晓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四川能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06
技术公布日: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