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复合成型
模具。
背景技术:
2.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是目前已经普遍使用的雨、污排水管,该类管材由于采用了不同的结构壁设计形式,具备节约原材料、高环刚度、长使用年限、质量稳定可靠、连接方便、密闭性好等优势,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一般通过模具注塑成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常见的管道模具不具备便捷脱模的功能,脱模的过程中,还需操作者对模具进行拆卸处理,脱模的效率较低,且对体力的消耗也较大;
4.2、常见的管道模具不具备快速成型的功能,注塑完成后,还需等待铸液自然冷却,等待时间较长,影响管道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复合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复合成型模具,包括成型处理框,
所述成型处理框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主体,所述成型处理框的外壁上焊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成型处理框内腔的拐角处焊接有加固件,所述成型处理框的内腔中设置有便捷脱模机构和快速成型机构。
8.所述便捷脱模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安装在成型处理框内壁的两侧,所述电动伸缩杆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拼接壳体模具,两个所述拼接壳体模具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成型处理框的顶部焊接有抬升架,所述抬升架的顶部设置有
钢索提升结构。
9.所述快速成型机构包括降温仓,所述降温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弯管,两个所述弯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空心不锈钢板,所述空心不锈钢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所述降温仓的左侧螺纹连接有陶瓷纤维过滤球。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索提升结构包括钢索主体,所述钢索主体的底部与降温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降温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
柱状模具。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拼接壳体模具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磁力块一,所述拼接壳体模具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契合槽,所述柱状模具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磁力块二,所述磁力块二活动连接在契合槽的内腔中。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降温仓的左侧螺纹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降温仓的一端与柱状模具的顶部螺纹连接,位于底部的所述弯管的中部设置有风机主体。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位于底部的所述弯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引流气管,所述引流气管的底部与降温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降温仓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散热槽。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柱状模具的内部开设有进气腔、排气腔和降温腔,所述进气腔、排气腔均延伸至柱状模具的顶部,所述输气管的内腔与进气腔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进气腔、排气腔之间通过降温腔相互连通。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柱状模具的内部开设有减重腔,所述柱状模具的内部焊接有位于减重腔内腔中的内撑架。
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复合成型模具,采用钢索提升结构、钢索主体、拼接壳体模具、电动伸缩杆和柱状模具的结合,控制钢索提升结构工作,来对钢索主体进行收卷,进而促使柱状模具的高度被提升并从拼接壳体模具的内腔中移出,然后控制两个电动伸缩杆同时收缩,促使两个拼接壳体模具之间相互远离,即解除对成型管道的封闭状态,实现便捷脱模的功能,避免需操作者对模具进行拆卸处理的问题,提升脱模的效率,增加本装置的便捷性。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复合成型模具,采用空心不锈钢板、半导体制冷器、风机主体、输气管和降温腔的结合,控制半导体制冷器工作对空心不锈钢板内腔中的空气进行降温,控制风机主体工作抽取空心不锈钢板内的低温空气,然后由输气管输送至进气腔的内腔中,低温空气会随之通过降温腔的内腔流动,通过对柱状模具整体进行降温,实现对铸液进行快速降温的功能,缩短铸液冷却成型的时间,提升管材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成型处理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a处放大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降温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柱状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成型处理框;11、加固件;2、支撑底座;3、控制器主体;
25.4、便捷脱模机构;41、电动伸缩杆;42、拼接壳体模具;421、磁力块一;422、契合槽;423、磁力块二;43、抬升架;44、钢索提升结构;45、钢索主体;46、柱状模具;
26.5、快速成型机构;51、降温仓;52、弯管;53、空心不锈钢板;54、半导体制冷器;55、陶瓷纤维过滤球;56、输气管;57、风机主体;58、引流气管;59、散热槽;591、进气腔;592、排气腔;593、降温腔;594、减重腔;595、内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实施例1
29.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复合成型模具,包括成
型处理框1,成型处理框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主体3,成型处理框1的外壁上焊接有支撑底座2,成型处理框1内腔的拐角处焊接有加固件11,成型处理框1的内腔中设置有便捷脱模机构4和快速成型机构5,便捷脱模机构4包括电动伸缩杆41,电动伸缩杆41固定安装在成型处理框1内壁的两侧,电动伸缩杆41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拼接壳体模具42,两个拼接壳体模具42之间活动连接,成型处理框1的顶部焊接有抬升架43,抬升架43的顶部设置有钢索提升结构44,快速成型机构5包括降温仓51,降温仓51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弯管52,两个弯管52之间固定连接有空心不锈钢板53,空心不锈钢板5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54,降温仓51的左侧螺纹连接有陶瓷纤维过滤球55,控制钢索提升结构44工作,来对钢索主体45进行收卷,进而促使柱状模具46的高度被提升并从拼接壳体模具42的内腔中移出,然后控制两个电动伸缩杆41同时收缩,促使两个拼接壳体模具42之间相互远离,即解除对成型管道的封闭状态,实现便捷脱模的功能,通过加固件11的设计,提升成型处理框1的稳固性,控制器主体3用于控制本装置的电力组件进行工作。
30.实施例2
31.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钢索提升结构44包括钢索主体45,钢索主体45的底部与降温仓51的顶部固定连接,降温仓5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柱状模具46,拼接壳体模具4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磁力块一421,拼接壳体模具4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契合槽422,柱状模具4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磁力块二423,磁力块二423活动连接在契合槽422的内腔中,通过磁力块一421和磁力块二423之间的磁力,可使磁力块二423顺利移动至契合槽422内,提升柱状模具46在拼接壳体模具42内腔中的稳定性,保障管材的质量。
32.实施例3
33.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降温仓51的左侧螺纹连接有输气管56,输气管56远离降温仓51的一端与柱状模具46的顶部螺纹连接,位于底部的弯管52的中部设置有风机主体57,位于底部的弯管5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引流气管58,引流气管58的底部与降温仓5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降温仓5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散热槽59,柱状模具46的内部开设有进气腔591、排气腔592和降温腔593,进气腔591、排气腔592均延伸至柱状模具46的顶部,输气管56的内腔与进气腔591之间相互连通,进气腔591、排气腔592之间通过降温腔593相互连通,柱状模具46的内部开设有减重腔594,柱状模具46的内部焊接有位于减重腔594内腔中的内撑架595,控制半导体制冷器54工作对空心不锈钢板53内腔中的空气进行降温,控制风机主体57工作抽取空心不锈钢板53内的低温空气,然后由输气管56输送至进气腔591的内腔中,低温空气会随之通过降温腔593的内腔流动,通过对柱状模具46整体进行降温,实现对铸液进行快速降温的功能,通过陶瓷纤维过滤球55的设计,可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通过引流气管58的设计,可将风机主体57吹出的部分空气导向散热槽59内,然后通过散热槽59的顶部吹向半导体制冷器54,对其进行散热保护处理,延长半导体制冷器54的使用寿命,通过内撑架595的设计,提升柱状模具46的结构稳定性。
34.下面具体说一下该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复合成型模具的工作原理。
35.如图1-5所示,使用时,向拼接壳体模具42和柱状模具46所形成的环形腔内注入铸液,然后控制半导体制冷器54工作对空心不锈钢板53内的空气进行降温,同时控制风机主
体57工作抽取空心不锈钢板53内的低温空气,输送至降温腔593内,实现对铸液进行快速降温的功能,铸液成型后,控制钢索提升结构44对钢索主体45进行收卷,促使柱状模具46从拼接壳体模具42的内腔中移出,然后控制两个电动伸缩杆41同时收缩使两个拼接壳体模具42之间相互远离,即完成便捷脱模的处理。
36.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复合成型模具,包括成型处理框(1),所述成型处理框(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处理框(1)的外壁上焊接有支撑底座(2),所述成型处理框(1)内腔的拐角处焊接有加固件(11),所述成型处理框(1)的内腔中设置有便捷脱模机构(4)和快速成型机构(5);所述便捷脱模机构(4)包括电动伸缩杆(41),所述电动伸缩杆(41)固定安装在成型处理框(1)内壁的两侧,所述电动伸缩杆(41)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拼接壳体模具(42),两个所述拼接壳体模具(42)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成型处理框(1)的顶部焊接有抬升架(43),所述抬升架(43)的顶部设置有钢索提升结构(44);所述快速成型机构(5)包括降温仓(51),所述降温仓(51)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弯管(52),两个所述弯管(52)之间固定连接有空心不锈钢板(53),所述空心不锈钢板(5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54),所述降温仓(51)的左侧螺纹连接有陶瓷纤维过滤球(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复合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提升结构(44)包括钢索主体(45),所述钢索主体(45)的底部与降温仓(5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降温仓(5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柱状模具(4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复合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壳体模具(4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磁力块一(421),所述拼接壳体模具(4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契合槽(422),所述柱状模具(4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磁力块二(423),所述磁力块二(423)活动连接在契合槽(422)的内腔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复合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仓(51)的左侧螺纹连接有输气管(56),所述输气管(56)远离降温仓(51)的一端与柱状模具(46)的顶部螺纹连接,位于底部的所述弯管(52)的中部设置有风机主体(5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复合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底部的所述弯管(5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引流气管(58),所述引流气管(58)的底部与降温仓(5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降温仓(5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散热槽(5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复合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模具(46)的内部开设有进气腔(591)、排气腔(592)和降温腔(593),所述进气腔(591)、排气腔(592)均延伸至柱状模具(46)的顶部,所述输气管(56)的内腔与进气腔(591)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进气腔(591)、排气腔(592)之间通过降温腔(593)相互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复合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模具(46)的内部开设有减重腔(594),所述柱状模具(46)的内部焊接有位于减重腔(594)内腔中的内撑架(59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复合成型模具,涉及管材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成型处理框,所述成型处理框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主体,所述成型处理框的外壁上焊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成型处理框内腔的拐角处焊接有加固件,所述成型处理框的内腔中设置有便捷脱模机构和快速成型机构,所述便捷脱模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钢索提升结构工作,来对钢索主体进行收卷,进而促使柱状模具的高度被提升并从拼接壳体模具的内腔中移出,然后控制两个电动伸缩杆同时收缩,促使两个拼接壳体模具之间相互远离,即解除对成型管道的封闭状态,实现便捷脱模的功能,避免需操作者对模具进行拆卸处理的问题,提升脱模的效率。提升脱模的效率。提升脱模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詹元喜 张文坤 方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上洋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30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