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开涉及车辆,并且更特定来说涉及用于双马达驱动单元的停车系统。
背景技术:
2.车辆可以包括停车系统以停止驱动单元内部的移动部件的旋转。然而,期望最小化由驱动单元和停车系统占据的大小,并且最小化零件计数以促进制造。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最小化其在车辆中占据的空间的停车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公开描述一种包括连接两个马达的
差速器的车辆。通过借助于差速器连接两个马达,车辆采用一个停车系统来停止这两个马达的旋转。停车系统的棘爪输入到差速器的停车
齿轮中以使两个马达接地,从而使车轮停止。在正常操作期间,这两个马达能够独立地实施其相应功能。
4.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一种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
机器轴;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机器轴;以及将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互连的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包括停车齿轮。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被配置成接合所述差速器的所述停车齿轮以同时停止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两者的旋转的停车系统。所述停车系统可以是单个停车系统。所述停车系统包括可相对于停车齿轮在接合位置与脱离位置之间移动的棘爪。所述棘爪可以是单个棘爪。所述棘爪在脱离位置中与所述差速器的所述停车齿轮间隔开以允许所述停车齿轮旋转。所述棘爪在接合位置中与所述差速器的所述停车齿轮接触以阻止所述停车齿轮的旋转,从而阻止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机器轴和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机器轴旋转。
5.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机器轴直接耦接到所述差速器。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机器轴直接耦接到所述差速器。当所述单个棘爪处于接合位置中时,所述单个棘爪与所述差速器的所述停车齿轮直接接触。所述差速器是开式差速器。
6.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所述第一机器轴和所述第二机器轴中的每一者可彼此独立地旋转。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围绕所述第一机器轴耦接的第一机器齿轮和围绕所述第二机器轴耦接的第二机器齿轮。
7.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传送轴,所述第一传送轴耦接到所述第一机器轴使得转矩从所述第一电机传送到所述第一传送轴。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传送轴,所述第二传送轴耦接到所述第二机器轴使得转矩从所述第二电机传送到所述第二传送轴。所述第一传送轴和所述第二传送轴可相对于彼此独立旋转。所述第一传送轴和所述第二传送轴彼此同轴。所述第一机器轴沿着第一机器轴线延伸。所述第二机器轴沿着第二机器轴线延伸。所述第一机器轴线与所述第二机器轴线同轴。所述第一传送轴沿着第一传送轴线延伸。所述第二传送轴沿着第二传送轴线延伸,所述第一传送轴线与所述第二传送轴线同轴,并且所述第一机器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传送轴线。
8.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围绕第一轴齿轮耦接的第一轴齿轮。所述第一轴齿轮与所述第一机器齿轮啮合使得转矩从所述第一电机传送到所述第一传送轴。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围绕所述第二轴齿轮耦接的第二轴齿轮。所述第二轴齿轮与所述第二机器齿轮啮合使得转矩从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轴齿轮传送。
9.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所述第一传送轴包括第一内齿轮。所述第二传送轴包括第二内齿轮。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彼此同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包括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内齿轮啮合,使得转矩从所述第一传送轴传送到所述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包括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二内齿轮啮合,使得转矩从所述第二传送轴传送到所述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可彼此独立地旋转。
10.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所述差速器可以是转矩偏置差速器。
11.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耦接到所述第一电机或所述第二电机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组。
12.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所述第一机器轴和所述第二机器轴不同轴。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通过所述差速器连接所述第一机器轴和所述第二机器轴的链条。
13.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传送齿轮和第二传送齿轮。所述第一传送齿轮将所述差速器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传送齿轮将所述差速器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机器轴和所述第二机器轴不同轴。
14.本公开还描述一种车辆系统。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所述车辆系统包括车辆车身和安置在所述车辆车身内部的驱动单元(如上所述)。
15.结合附图,根据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用于执行本教示的一些最佳模式和其它实施例的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容易显而易见到本教示的以上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
16.本发明还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17.技术方案1. 一种驱动单元,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机器轴;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机器轴;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将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互连,其中,所述差速器包括停车齿轮;停车系统,所述停车系统被配置成接合所述差速器的停车齿轮以同时停止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两者的旋转;其中,所述停车系统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停车齿轮在接合位置与脱离位置之间移动的棘爪;其中,所述棘爪在脱离位置中与所述差速器的停车齿轮间隔开以允许所述停车齿轮旋转;并且其中,所述棘爪在接合位置中与所述差速器的停车齿轮接触以阻止所述停车齿轮的旋转,从而阻止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机器轴和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机器轴旋转。
18.技术方案2.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所述停车系统是单个停车系统,所述棘爪是单个棘爪,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机器轴直接耦接到所述差速器,所述第二电
机的第二机器轴直接耦接到所述差速器,当单个棘爪处于接合位置中时,所述单个棘爪与所述差速器的停车齿轮直接接触,并且所述差速器是开式差速器。
19.技术方案3.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机器轴和所述第二机器轴中的每一者能够彼此独立地旋转,并且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围绕所述第一机器轴耦接的第一机器齿轮和围绕所述第二机器轴耦接的第二机器齿轮。
20.技术方案4.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驱动单元,其进一步包括第一传送轴,所述第一传送轴耦接到第一机器轴使得转矩从第一电机传送到第一传送轴,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传送轴,所述第二传送轴耦接到第二机器轴使得转矩从第二电机传送到第二传送轴,所述第一传送轴和所述第二传送轴能够相对于彼此独立地旋转,所述第一传送轴和所述第二传送轴彼此同轴,所述第一机器轴沿着第一机器轴线延伸,所述第二机器轴沿着第二机器轴线延伸,所述第一机器轴线与所述第二机器轴线同轴,所述第一传送轴沿着第一传送轴线延伸,所述第二传送轴沿着第二传送轴线延伸,所述第一传送轴线与所述第二传送轴线同轴,并且所述第一机器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传送轴线。
21.技术方案5.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驱动单元,其进一步包括围绕所述第一轴齿轮耦接的第一轴齿轮,所述第一轴齿轮与第一机器齿轮啮合使得转矩从第一电机传送到第一传送轴,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围绕所述第二轴齿轮耦接的第二轴齿轮,所述第二轴齿轮与第二机器齿轮啮合使得转矩从第二电机和第二轴齿轮传送。
22.技术方案6.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传送轴包括第一内齿轮,所述第二传送轴包括第二内齿轮,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彼此同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包括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第一内齿轮啮合使得转矩从第一传送轴传送到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包括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与第二内齿轮啮合使得转矩从第二传送轴传送到第二输出轴,并且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能够彼此独立地旋转。
23.技术方案7.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所述差速器是转矩偏置差速器。
24.技术方案8.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驱动单元,其进一步包括耦接到所述第一电机或所述第二电机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组。
25.技术方案9.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机器轴和所述第二机器轴不同轴,并且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通过差速器连接第一机器轴和第二机器轴的链条。
26.技术方案10.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驱动单元,其进一步包括第一传送齿轮和第二传送齿轮,其中,所述第一传送齿轮将差速器连接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传送齿轮将差速器连接到第二电机,并且所述第一机器轴和所述第二机器轴不同轴。
27.技术方案11. 一种车辆系统,其包括:车辆车身;安置在所述车辆车身内部的驱动单元,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机器轴;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机器轴;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将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互连,其中,所述差速器包括
停车齿轮;停车系统,所述停车系统被配置成接合所述差速器的停车齿轮以同时停止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两者的旋转;其中,所述停车系统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停车齿轮在接合位置与脱离位置之间移动的棘爪;其中,所述棘爪在脱离位置中与所述差速器的停车齿轮间隔开以允许所述停车齿轮旋转;并且其中,所述棘爪在接合位置中与所述差速器的停车齿轮接触以阻止所述停车齿轮的旋转,从而阻止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机器轴和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机器轴旋转。
28.技术方案12.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车辆系统,其中,所述停车系统是单个停车系统,所述棘爪是单个棘爪,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机器轴直接耦接到所述差速器,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机器轴直接耦接到所述差速器,当单个棘爪处于接合位置中时,所述单个棘爪与差速器的停车齿轮直接接触,并且所述差速器是开式差速器。
29.技术方案13. 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的车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机器轴和所述第二机器轴中的每一者能够彼此独立地旋转,并且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围绕第一机器轴耦接的第一机器齿轮和围绕第二机器轴耦接的第二机器齿轮。
30.技术方案14. 根据技术方案13所述的车辆系统,其进一步包括第一传送轴,所述第一传送轴耦接到第一机器轴使得转矩从第一电机传送到第一传送轴,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传送轴,所述第二传送轴耦接到第二机器轴使得转矩从第二电机传送到第二传送轴,所述第一传送轴和所述第二传送轴能够相对于彼此独立地旋转,所述第一传送轴和所述第二传送轴彼此同轴,所述第一机器轴沿着第一机器轴线延伸,所述第二机器轴沿着第二机器轴线延伸,所述第一机器轴线与所述第二机器轴线同轴,所述第一传送轴沿着第一传送轴线延伸,所述第二传送轴沿着第二传送轴线延伸,所述第一传送轴线与所述第二传送轴线同轴,并且所述第一机器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传送轴线。
31.技术方案15. 根据技术方案14所述的车辆系统,其进一步包括围绕第一轴齿轮耦接的第一轴齿轮,所述第一轴齿轮与所述第一机器齿轮啮合使得转矩从第一电机传送到第一传送轴,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围绕第二轴齿轮耦接的第二轴齿轮,所述第二轴齿轮与所述第二机器齿轮啮合使得转矩从第二电机和第二轴齿轮传送。
32.技术方案16. 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车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传送轴包括第一内齿轮,所述第二传送轴包括第二内齿轮,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彼此同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包括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第一内齿轮啮合使得转矩从第一传送轴传送到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包括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与第二内齿轮啮合使得转矩从第二传送轴传送到第二输出轴,并且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能够彼此独立地旋转。
33.技术方案17.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车辆系统,其中,所述差速器是转矩偏置差速器。
34.技术方案18.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车辆系统,其进一步包括耦接到所述第一电机或所述第二电机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组。
35.技术方案19.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车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机器轴和所述第
二机器轴不同轴,并且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通过差速器连接第一机器轴和第二机器轴的链条。
36.技术方案20.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车辆系统,其进一步包括第一传送齿轮和第二传送齿轮,其中,所述第一传送齿轮将差速器连接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传送齿轮将差速器连接到第二电机,并且所述第一机器轴和所述第二机器轴不同轴。
附图说明
37.将结合以下附图描述本公开,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
38.图1是包括具有停车齿轮的驱动单元的车辆的示意性侧视图。
39.图2是图1的驱动单元的示意性截面侧视图。
40.图3是用于图1的驱动单元的停车系统的示意性透视图。
41.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驱动单元的示意性截面侧视图,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转矩偏置差速器。
42.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驱动单元的示意性截面侧视图,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差速器和靠近于差速器以降低电机的输出速度的行星齿轮组。
43.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驱动单元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差速器和与差速器间隔开以降低电机的输出速度的行星齿轮组。
44.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驱动单元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差速器和耦接在电机之间的链条。
45.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驱动单元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差速器和耦接在电机之间的传送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46.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并不旨在限制应用和用途。此外,并不旨在受到在前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或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出的明示或暗示理论的约束。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模块”是指硬件、软件、固件、电子控制部件、处理逻辑和/或处理器设备(单独地或按其组合),包括(但不限于):专用集成电路(asic)、电子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享、专用或组)和存储器、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所描述功能的其它合适部件。
47.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本文中根据功能和/或逻辑块部件以及各种处理步骤来描述。应了解,此类块部件可以由被配置成实施指定功能的多个硬件、软件和/或固件部件实现。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采用各种集成电路部件,例如,存储器元件、数字信号处理元件、逻辑元件、查表等等,其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其它控制设备的控制下执行多种功能。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结合多个系统实践,并且本文中描述的系统仅是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48.为简洁起见,本文中可能不详细描述与信号处理、数据融合、传讯、控制以及系统的其它功能方面(以及系统的单独操作部件)有关的技术。此外,本文中包含的各种附图中所示的连接线旨在表示各种元件之间的示例性功能关系和/或物理耦接。应注意,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能存在替代或额外功能关系或物理连接。
49.参考图1,车辆10包括车辆车身12和耦接到车辆车身12的多个车轮14。每一车轮14可以附接到轮胎16。在所绘示的实施例中,车辆10被配置为轿车。然而,能够想到车辆10可以具有诸如皮卡车、suv等等合适配置。车辆10也可以称为车辆系统,并且包括驱动单元100。
50.参考图2,驱动单元100包括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中的每一者可以充当电动马达,并且因此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然而,能够想到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也可以充当发电机,并且因此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第一电机102包括沿着第一机器轴线m1延伸的第一机器轴106。第二电机104包括沿着第二机器轴线m2延伸的第二机器轴108。第一机器轴线m1和第二机器轴线m2可以同轴以最小化由驱动单元100占据的空间,并且促进驱动单元100的制造。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可以由诸如滚珠轴承的轴承110支撑。驱动单元100可以进一步包括容纳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的壳体112。
51.驱动单元100包括将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互连的差速器114。在所绘示的实施例中,差速器114是开式差速器,并且直接连接到第一机器轴106和第二机器轴108以增强差速器114与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之间的结构连接。驱动单元100可以仅包括一个将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互连的差速器114以最小化零件计数并促进制造。因此,驱动单元100可以仅包括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以最小化零件计数并促进制造。换句话说,驱动单元100可以仅包括两个电机(即,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以最小化零件计数并促进制造,并且因此,驱动单元100可以称为双马达驱动单元。
52.如下文所描述的,驱动单元100包括单个停车系统200,单个停车系统200被配置成将差速器114锁定在适当位置中以分别阻止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的第一机器轴106和第二机器轴108两者的移动。换句话说,驱动单元100并不包括除停车系统200以外的其它停车系统。通过包括单个停车系统200,简化驱动单元100的制造。差速器114包括停车齿轮116,并且停车系统200被配置成接合停车齿轮116以同时停止和分别防止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的第一机器轴106和第二机器轴108的旋转。如下文所论述的,停车系统200包括单个棘爪202,单个棘爪202可相对于停车齿轮116在接合位置(如图2中所示)与脱离位置(如图3中所示)之间移动。当单个棘爪202处于脱离位置中时,棘爪202与差速器114的停车齿轮116间隔开并且不必接触差速器114的停车齿轮116,从而允许停车齿轮116旋转。因此,当棘爪202处于脱离位置中时,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的第一机器轴106和第二机器轴108分别能够自由旋转。当棘爪202处于接合位置中时,棘爪202与差速器114的停车齿轮116直接接触,从而阻止停车齿轮116旋转。因此,当棘爪202处于接合位置中时,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的第一机器轴106和第二机器轴108分别无法旋转。
53.参考图3,停车系统200包括棘爪202,棘爪202被配置成接合停车齿轮116。停车齿轮116可以被配置为正齿轮,并且包括主齿轮主体118和从主齿轮主体118延伸的多个齿120。停车齿轮116限定两个齿120之间的间隔122。停车齿轮116的每一间隔122被设定大小成接收棘爪202的棘爪齿204。棘爪202包括棘爪主体206。棘爪齿204直接从棘爪主体206凸出,并且被设定大小成由停车齿轮116的每一间隔122接收。当棘爪202处于接合位置中时,棘爪齿204安置在停车齿轮116的间隔122中的一者内部以防止停车齿轮116旋转。当停车齿轮116并不旋转时,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的第一机器轴106和第二机器轴108分别也无法旋转。
54.停车系统200包括可以被配置为金属框架的固定支撑件208,以及将棘爪202和固定支撑件208互连的枢转销210。因此,棘爪202可相对于固定支撑件208围绕枢转销210沿由双箭头ed指示的方向枢转。停车系统200进一步包括致动轴212,致动轴212耦接到棘爪202并且可相对于棘爪202沿由双箭头fb指示的方向移动以朝向和远离停车齿轮116移动棘爪齿204。停车系统200可以包括诸如螺旋弹簧的偏置构件214以朝向枢转销210沿向前方向偏置致动轴212。
55.返回到图2,驱动单元100包括围绕第一机器轴106耦接的第一机器齿轮124和围绕第二机器轴108耦接的第二机器齿轮126。因此,第一机器齿轮124与第一机器轴106一致地旋转,并且第二机器齿轮126与第二机器轴108一致地旋转。
56.驱动单元100进一步包括第一传送轴128和第二传送轴130,第一传送轴128和第二传送轴130可彼此独立地旋转。第一传送轴128沿着第一传送轴线t1延伸,并且第二传送轴130沿着第二传送轴线t2延伸。第一传送轴线t1和第二传送轴线t2同轴以促进制造。第一机器轴线m1和第二机器轴线m2中的每一者平行于第一传送轴线t1和第二传送轴线t2中的每一者以促进制造。驱动单元100进一步包括围绕第一传送轴128耦接的第一轴齿轮132和围绕第二传送轴130耦接的第二轴齿轮134。因此,第一轴齿轮132与第一传送轴128一致地旋转,并且第二轴齿轮134与第二传送轴130一致地旋转。第一轴齿轮132与第一机器齿轮124啮合。因此,转矩从第一电机102传送到第一传送轴128。第二轴齿轮134与第二机器齿轮126啮合。因此,转矩从第二电机104传送到第二传送轴130。第一传送轴128包括第一内齿轮136,并且第二传送轴130包括第二内齿轮138。
57.驱动单元100进一步包括第一输出轴140和第二输出轴142,第一输出轴140和第二输出轴142中的每一者将转矩递送到车轮14(图1)。第一输出轴140沿着第一输出轴线os1延伸,并且第二输出轴142沿着第二输出轴线os2延伸。在所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输出轴线os1和第二输出轴线os2中的每一者平行于第一传送轴线t1和第二传送轴线t2以促进制造。在所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输出轴线os1和第二输出轴线os2同轴以最小化由驱动单元100占据的空间。第一输出轴140包括第一输出齿轮144,并且第二输出轴142包括第二输出齿轮146。第一输出齿轮144与第一内齿轮136啮合。照此,转矩从第一传送轴128传送到第一输出轴140。然后,转矩从第一输出轴传送到车轮14中的一者(图1)。第二输出齿轮146与第二内齿轮138啮合。照此,转矩从第二传送轴130传送到第二输出轴142。然后,转矩从第二输出轴142传送到车轮14中的一者(图1)。第一输出轴140和第二输出轴142彼此独立地旋转。
58.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驱动单元300。驱动单元300的结构和功能基本上与上文描述的驱动单元100的结构和功能相同,除了下文描述的特征。驱动单元300包括耦接在第一电机102与第二电机104之间的转矩偏置差速器314。偏置差速器314还包括被配置成接合单个棘爪202的停车齿轮116(图2和图3)。当使用转矩偏置差速器314时,一定量的转矩可以从打滑的车轮14偏置到具有更好牵引力的车轮14(图1)。
59.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驱动单元400。驱动单元400的结构和功能基本上与上文描述的驱动单元100的结构和功能相同,除了下文描述的特征。驱动单元400包括耦接到第一电机102的第一行星齿轮组402和耦接到第二电机104的第二行星齿轮组404。第一行星齿轮组402充当第一级减速齿轮以降低第一电机102的输出速度,并且第二行星齿轮组404充当第一级减速齿轮以降低第二电机104的输出速度。驱动单元400并不包括第一传
送轴128(图2)和第二传送轴130(图2)。相反,转矩通过第一行星齿轮组402从第一电机102传送到第一输出轴140,并且转矩通过第二行星齿轮组404从第二电机104传送到第二输出轴142。差速器114包括被配置成接合棘爪202的停车齿轮116(图2和图3)。此配置比图2、图4和图5中所示的其它配置更紧凑。
60.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驱动单元500。驱动单元500的结构和功能基本上与上文描述的驱动单元100的结构和功能相同,除了下文描述的特征。在此实施例中,仅第一行星齿轮组402和第二行星齿轮组404分别用于降低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的输出速度。驱动单元500并不包括第一传送轴128(图2)、第二传送轴130(图2)、第一输出轴140(图2)和第二输出轴142(图2)。差速器114包括被配置成接合棘爪202的停车齿轮116(图2和图3)。
61.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驱动单元700。驱动单元700的结构和功能基本上与上文描述的驱动单元100的结构和功能相同,除了下文描述的特征。在所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02的第一机器轴线m1不与第二电机104的第二机器轴线m2同轴。然而,第二机器轴线m2平行于第一机器轴线m1。驱动单元700包括通过差速器114将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互连的链条702。驱动单元700可以包括耦接到链条702和第一电机102的第一链轮704以及耦接到链条702和差速器114的第二链轮706。第一链轮704围绕第一机器轴线m1旋转,并且第二链轮706围绕第二机器轴线m2旋转。差速器114包括被配置成接合棘爪202的停车齿轮116(图2和图3)。
62.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驱动单元800。驱动单元800的结构和功能基本上与上文描述的驱动单元100的结构和功能相同,除了下文描述的特征。在所绘示的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00包括第一传送齿轮802和第二传送齿轮804。第一传送齿轮802将差速器114连接到第一电机102。第二传送齿轮804将差速器114连接到第二电机104,并且第一机器轴和第二机器轴不同轴。第一传送齿轮802和第二传送齿轮804中的每一者围绕传送齿轮轴线tg旋转,传送齿轮轴线tg平行于第一机器轴线m1和第二机器轴线m2。第一机器轴线m1和第二机器轴线m2不同轴。第一机器轴线m1平行于第二机器轴线m2。差速器114包括被配置成接合棘爪202的停车齿轮116(图2和图3)。
63.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图或附图是对本教示的支持性描述,但是本教示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虽然已经详细描述用于执行本教示的一些最佳模式和其它实施例,但是存在各种替代设计和实施例用于实践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教示。
技术特征:
1.一种驱动单元,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机器轴;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机器轴;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将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互连,其中,所述差速器包括停车齿轮;停车系统,所述停车系统被配置成接合所述差速器的停车齿轮以同时停止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两者的旋转;其中,所述停车系统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停车齿轮在接合位置与脱离位置之间移动的棘爪;其中,所述棘爪在脱离位置中与所述差速器的停车齿轮间隔开以允许所述停车齿轮旋转;并且其中,所述棘爪在接合位置中与所述差速器的停车齿轮接触以阻止所述停车齿轮的旋转,从而阻止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机器轴和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机器轴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所述停车系统是单个停车系统,所述棘爪是单个棘爪,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机器轴直接耦接到所述差速器,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机器轴直接耦接到所述差速器,当单个棘爪处于接合位置中时,所述单个棘爪与所述差速器的停车齿轮直接接触,并且所述差速器是开式差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机器轴和所述第二机器轴中的每一者能够彼此独立地旋转,并且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围绕所述第一机器轴耦接的第一机器齿轮和围绕所述第二机器轴耦接的第二机器齿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单元,其进一步包括第一传送轴,所述第一传送轴耦接到第一机器轴使得转矩从第一电机传送到第一传送轴,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传送轴,所述第二传送轴耦接到第二机器轴使得转矩从第二电机传送到第二传送轴,所述第一传送轴和所述第二传送轴能够相对于彼此独立地旋转,所述第一传送轴和所述第二传送轴彼此同轴,所述第一机器轴沿着第一机器轴线延伸,所述第二机器轴沿着第二机器轴线延伸,所述第一机器轴线与所述第二机器轴线同轴,所述第一传送轴沿着第一传送轴线延伸,所述第二传送轴沿着第二传送轴线延伸,所述第一传送轴线与所述第二传送轴线同轴,并且所述第一机器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传送轴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单元,其进一步包括围绕所述第一轴齿轮耦接的第一轴齿轮,所述第一轴齿轮与第一机器齿轮啮合使得转矩从第一电机传送到第一传送轴,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围绕所述第二轴齿轮耦接的第二轴齿轮,所述第二轴齿轮与第二机器齿轮啮合使得转矩从第二电机和第二轴齿轮传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传送轴包括第一内齿轮,所述第二传送轴包括第二内齿轮,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彼此同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包括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第一内齿轮啮合使得转矩从第一传送轴传送到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包括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与第二内齿轮啮合使得转矩从第二传送轴传送到第二输出轴,并且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能够彼此独立地旋转。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所述差速器是转矩偏置差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单元,其进一步包括耦接到所述第一电机或所述第二电机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机器轴和所述第二机器轴不同轴,并且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通过差速器连接第一机器轴和第二机器轴的链条。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单元,其进一步包括第一传送齿轮和第二传送齿轮,其中,所述第一传送齿轮将差速器连接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传送齿轮将差速器连接到第二电机,并且所述第一机器轴和所述第二机器轴不同轴。
技术总结
一种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机器轴;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机器轴;以及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互连的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包括停车齿轮。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被配置成接合差速器的停车齿轮以同时停止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两者的旋转的单个停车系统。所述停车系统包括可在接合位置与脱离位置之间移动的单个棘爪。所述棘爪在脱离位置中与差速器的停车齿轮间隔开以允许停车齿轮旋转。所述单个棘爪在接合位置中与差速器的停车齿轮接触以阻止停车齿轮旋转。速器的停车齿轮接触以阻止停车齿轮旋转。速器的停车齿轮接触以阻止停车齿轮旋转。
技术研发人员:
D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06
技术公布日:
20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