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离子型
稀土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
背景技术:
2.离子型稀土矿(也称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离子型稀土因为配分齐全,尤其是附加值较高的中重稀土含量高,因而受到广泛重视。离子型稀土矿浸矿的原理是:吸附在离子型稀土矿中的re3+,在遇到化学性质更加活泼的阳离子(如h+、nh4+、na+、k+)的情况下,能被其交换浸出。当离子型稀土矿用盐类电解质溶液浸出时,黏土矿物上的re3+与溶液中的离子进行等电荷等化学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被交换到黏土类矿物上,re3+浸出到溶液中。
3.在对离子型稀土浸矿作业时,目前的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大多不便于对
滤布安装或者拆卸,在滤布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影响滤布的使用效果,也会影响稀土浸出液排出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大多不便于对滤布安装或者拆卸,在滤布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影响滤布的使用效果,也会影响稀土浸出液排出的效率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包括圆形的底座和浸矿池,
所述浸矿池的底端外壁开设有呈环形且等距分布的多个排液孔,所述浸矿池的外壁经固定件设有位于排液孔外部的滤布,所述固定件包括设在滤布首端的勾面和设在滤布尾端并与勾面相粘接的毛面,所述底座的外壁设有导液筒,所述导液筒的底端连通有排液斗。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外壁设有呈环形且等距分布的多个限位撑板,限位撑板的顶端设有竖直向上的弹性杆。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浸矿池的外壁设有位于相邻两个限位撑板之间并用于压紧滤布底边呈弧形的第一弹簧压片。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浸矿池的外壁设有位于相邻两个弹性杆之间并用于压紧滤布顶边呈弧形的第二弹簧压片。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液筒的内部设有两个向下倾斜并首首相连接和尾尾相互连接呈弧形的导流板,排液斗连通设在导流板的最底端。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浸矿池的内腔底端设有锥形的导流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多个支撑腿,排液斗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的底端经密封轴承连接有排液管。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该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在对离子型稀土进行浸矿时,将离子型稀土置于浸矿池的内部,并将浸矿剂倒入浸矿池的内部,并维持浸矿剂液面高于稀土原矿,离子型稀土在浸泡一段时间后,稀土浸出液通过排液孔排出,并在滤布的过滤作用下过滤,稀土浸出液进入到导液筒的内部,并从排液斗排出,在滤布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使滤布首端的勾面和滤布尾端的毛面相分离,可以对滤布进行清洗或者更换,也便于对滤布进行拆卸或者安装,确保离子型稀土的浸矿效果;也提高了稀土浸出液排出的效率,也便于对稀土浸出液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的主视结构剖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的俯视结构剖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的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的排液斗和排液管连接结构剖视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的第一弹簧压片和第二弹簧压片压紧滤布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底座;2、浸矿池;3、排液孔;4、滤布;5、勾面;6、毛面;7、导液筒;8、排液斗;9、限位撑板;10、弹性杆;11、第一弹簧压片;12、第二弹簧压片;13、导流板;14、导流锥;15、支撑腿;16、连接套管;17、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包括圆形的底座1和浸矿池2,所述浸矿池2的底端外壁开设有呈环形且等距分布的多个排液孔3,所述浸矿池2的外壁经固定件设有位于排液孔3外部的滤布4,所述固定件包括设在滤布4首端的勾面5和设在滤布4尾端并与勾面相粘接的毛面6,所述底座1的外壁设有导液筒7,所述导液筒7的底端连通有排液斗8,在对离子型稀土进行浸矿时,将离子型稀土置于浸矿池2的内部,并将浸矿剂倒入浸矿池2的内部,并维持浸矿剂液面高于稀土原矿,离子型稀土在浸泡2小时后,稀土浸出液通过排液孔3排出,并在滤布4的过滤作用下过滤,稀土浸出液进入到导液筒7的内部,并从排液斗8排出,在滤布4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使滤布4首端的勾面5和滤布4尾端的毛面6相分离,可以对滤布4进行清洗或者更换,也便于对滤布4进行拆卸或者安装,确保离子型稀土的浸矿效果;也提高了稀土浸出液排出的效率,也便于对稀土浸出液进行收集。
24.其中,所述底座1的外壁设有呈环形且等距分布的多个限位撑板9,限位撑板9的顶端设有竖直向上的弹性杆10,限位撑板9可以对滤布4限位,避免滤布4向下运动,弹性杆10可以对滤布4压紧。
25.其中,所述浸矿池2的外壁设有位于相邻两个限位撑板9之间并用于压紧滤布4底
边呈弧形的第一弹簧压片11,所述浸矿池2的外壁设有位于相邻两个弹性杆10之间并用于压紧滤布4顶边呈弧形的第二弹簧压片12,第一弹簧压片11可以对滤布4的底边压紧,第二弹簧压片12可以对滤布4的顶边压紧。
26.其中,所述导液筒7的内部设有两个向下倾斜并首首相连接和尾尾相互连接呈弧形的导流板13,排液斗8连通设在导流板13的最底端,导流板13可以使导液筒7内的稀土浸出液从排液斗8排出。
27.其中,所述浸矿池2的内腔底端设有锥形的导流锥14,导流锥14便于使稀土浸出液从排液孔3排出。
28.其中,所述底座1的底端设有多个支撑腿15,排液斗8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套管16,连接套管16的底端经密封轴承连接有排液管17,可以在排液斗8的底端连接有排液管17,便于将稀土浸出液装入容器内。
29.工作时,该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在对离子型稀土进行浸矿时,将离子型稀土置于浸矿池2的内部,并将浸矿剂倒入浸矿池2的内部,并维持浸矿剂液面高于稀土原矿,离子型稀土在浸泡2小时后,稀土浸出液通过排液孔3排出,并在滤布4的过滤作用下过滤,稀土浸出液进入到导液筒7的内部,并从排液斗8排出,在滤布4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使滤布4首端的勾面5和滤布4尾端的毛面6相分离,可以对滤布4进行清洗或者更换,也便于对滤布4进行拆卸或者安装,确保离子型稀土的浸矿效果;也提高了稀土浸出液排出的效率,也便于对稀土浸出液进行收集。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的底座(1)和浸矿池(2),所述浸矿池(2)的底端外壁开设有呈环形且等距分布的多个排液孔(3),所述浸矿池(2)的外壁经固定件设有位于排液孔(3)外部的滤布(4),所述固定件包括设在滤布(4)首端的勾面(5)和设在滤布(4)尾端并与勾面相粘接的毛面(6),所述底座(1)的外壁设有导液筒(7),所述导液筒(7)的底端连通有排液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壁设有呈环形且等距分布的多个限位撑板(9),限位撑板(9)的顶端设有竖直向上的弹性杆(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矿池(2)的外壁设有位于相邻两个限位撑板(9)之间并用于压紧滤布(4)底边呈弧形的第一弹簧压片(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矿池(2)的外壁设有位于相邻两个弹性杆(10)之间并用于压紧滤布(4)顶边呈弧形的第二弹簧压片(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筒(7)的内部设有两个向下倾斜并首首相连接和尾尾相互连接呈弧形的导流板(13),排液斗(8)连通设在导流板(13)的最底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矿池(2)的内腔底端设有锥形的导流锥(1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设有多个支撑腿(15),排液斗(8)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套管(16),连接套管(16)的底端经密封轴承连接有排液管(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子型稀土浸矿装置,涉及离子型稀土相关技术领域,包括圆形的底座和浸矿池,所述浸矿池的底端外壁开设有呈环形且等距分布的多个排液孔,所述浸矿池的外壁经固定件设有位于排液孔外部的滤布,所述固定件包括设在滤布首端的勾面和设在滤布尾端并与勾面相粘接的毛面,所述底座的外壁设有导液筒,所述导液筒的底端连通有排液斗;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滤布首端的勾面和滤布尾端的毛面相分离,可以对滤布进行清洗或者更换,也便于对滤布进行拆卸或者安装,确保离子型稀土的浸矿效果;也提高了稀土浸出液排出的效率,也便于对稀土浸出液进行收集。于对稀土浸出液进行收集。于对稀土浸出液进行收集。
技术研发人员:
柳跃伟 晏南富 崔红敏 石劲松 章力 邹吉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2022.08.31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