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打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光束传输扫描模组。
背景技术:
2.激光振镜是一种光束传输扫描模组,其工作原理是将激光束入射到两反射镜(扫描镜)上,用计算机控制反射镜的反射
角度,这两个反射镜可分别沿x、y轴扫描,从而达到激光束的偏转,是具有一定功率密度的激光聚焦点在达标材料行按所需的要求运动,在材料表面上留下永久的标记。
3.传统的激光振镜,一般包括
壳体,壳体内限定形成内腔,内腔内设置有驱动板、振镜片和驱动振镜片摆动的振镜电机。这种激光振镜只能实现简单的二维打标功能。但对应一些封闭的工作环境,需要实时观察激光振镜的打标过程并在打标处进行投射光源,传统的激光振镜功能单一,需要额外架设辅助设备,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同时传统激光振镜仅仅依靠软件进行聚焦,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光束传输扫描模组,结构紧凑,能适用于封闭环境,并能根据不同产品调节。
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光束传输扫描模组,包括振镜本体,
所述振镜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供激光线投射的场镜;照明机构,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环绕场镜设置的发光带,所述发光带与壳体固定;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辅助壳和设置在辅助壳内的摄像装置,所述辅助壳可拆卸连接在壳体设置场景的一侧,所述摄像装置包括角度调节组件和在角度调节组件驱动下进行角度调节的摄像头,所述辅助壳上开设有与摄像头匹配的第一安装孔。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增设在场镜处的发光带,可以照射待加工产品,适用于封闭的工作环境时。同时增设的摄像头可对产品进行摄像,且摄像头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角度,以适用多种产品,提高通用性。
7.进一步来说,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辅助壳内的聚焦装置,所述聚焦装置包括相对场镜轴向对称的两个红外探头,所述红外探头的角度可调,且所述辅助壳上开设有与红外探头匹配的第二安装孔。红外探头发射的红外线能穿过第二安装孔,当两个红外探头发射的红外线重合时,表示场镜聚焦完成。在原有场镜自带的聚焦基础上,增加红外探头,提高场镜聚焦的精度。而红外探头,可根据实际产品,调节角度,实现不同高度的聚焦。
8.进一步来说,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水平固定在辅助壳内;转板,所述转板套设在转轴外并能沿转轴转动,所述摄像头固定在转板上;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转轴上,且所述扭簧一端与辅助壳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转板抵接,所述扭簧为转板提供向下摆动的作用力;调节件,所述调节与转接板抵接,并能为转板提供向上摆动的作用力。利用扭簧和调节件的配合,快速定位转板,只要调节调节件,就可调节转板的转动角度,即摄像
头的角度。
9.进一步来说,所述调节件包括与辅助壳螺纹连接的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与转轴垂直,且顶紧螺栓的端部始终与转板抵接。从辅助壳外部调节顶紧螺栓,快速限定调节转板摆动范围,进而实现摄像头的角度调节。
10.进一步来说,所述红外探头为球形结构,所述红外抬头能在第二安装孔内转动,所述第二安装孔处设置有能将红外探头固定在第二安装孔内的压板。
11.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为阶梯结构,包括同轴且至今依次直径依次减小的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上段设置辅助壳远离壳体的一侧,所述下段的半径小于红外探头的半径,所述中段的半径大于红外探头的半径,所述压板能嵌设在上段内并与红外探头抵接。
12.进一步来说,所述压板与辅助壳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所述压板上开设有半径小于红外探头半径的通孔。
13.进一步来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驱动板,所述摄像头和红外探头均与驱动板通过线缆连接。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16.图3为图2中沿a-a向的剖视图;
17.图4为图2中沿b-b向的剖视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18.图5为图2中沿c-c向的剖视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19.图中:
20.1、壳体;11、驱动板;2、场镜;3、发光带;4、辅助壳;41、第一安装孔;42、第二安装孔;5、摄像头;6、红外探头;71、转轴;72、转板;73、扭簧;74、调节件;8、压板;9、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2.实施例
23.参见附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化光束传输扫描模组,包括振镜本体、照明机构和辅助机构。振镜本体用于射出激光对待加工产品打标,照明机构用于待加工产品的照明,辅助机构包括摄像装置和聚焦装置,摄像装置用于对待加工产品摄像,聚焦装置用于振镜本体的聚焦辅助。
24.振镜本体为传统振镜,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驱动板11、振镜片和驱动振镜片摆动的振镜电机(图中未示),壳体1上还有设置有供激光线投射的场镜2。
25.参见附图1所示,照明机构包括环绕场镜2设置的发光带3,所述发光带3与壳体1固定。发光带3与驱动板11电连,由驱动板11为发光带3供电,当在封闭的工作环境时,发光带3可点亮,照射待加工产品。
26.摄像装置和聚焦装置共同设置在一个辅助壳4内,述辅助壳4可拆卸连接在壳体1设置场景的一侧,辅助壳4和壳体1之间限定形成放置腔,摄像装置和聚焦装置设置在放射至腔内。
27.参见附图1所示,所述摄像装置包括角度调节组件和在角度调节组件驱动下进行角度调节的摄像头5,所述辅助壳4上开设有与摄像头5匹配的第一安装孔41。摄像头5的镜头能穿过第一安装孔41进行拍摄,而角度调节组件的设置,便于快速调节摄像头5的角度,便于根据实际场景调节摄像头5和场镜2轴线的夹角,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
28.参见附图1所示,所述聚焦装置包括相对场镜2轴向对称的两个红外探头6,所述红外探头6的角度可调,且所述辅助壳4上开设有与红外探头6匹配的第二安装孔42。红外探头6发射的红外线能穿过第二安装孔42,当两个红外探头6发射的红外线重合时,表示场镜2聚焦完成。两个红外探头6起到辅助聚焦的作用,在原有场镜2自带的聚焦基础上,增加红外探头6,提高场镜2聚焦的精度。而红外探头6,可根据实际产品,调节角度,实现不同高度的聚焦,满足不同的产品的需求。
29.本技术在传统的振镜本体上增加了照明机构和辅助机构,满足了封闭场所的应用,结构简单,便于调节角度的摄像头5和红外探头6,可适用多种场所。
30.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附图3和4所示,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转轴71、转板72、扭簧73和调节件74,所述转轴71水平固定在辅助壳4内,辅助壳4内设置有供转轴71两端穿过的转轴71座。所述转板72套设在转轴71外并能沿转轴71转动,所述摄像头5固定在转板72上。所述扭簧73套设在转轴71上,且所述扭簧73一端与辅助壳4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转板72抵接,所述扭簧73为转板72提供向下摆动的作用力。调节件74,所述调节与转接板抵接,并能为转板72提供向上摆动的作用力。转板72在扭簧73的弹力作用下,始终向下摆动,当当转板72与辅助壳4抵接时,此时转板72无法继续往下摆动。但通过调节件74,可以对转板72施加向上摆动的作用力,即调节件74与扭簧73施加的作用力相反,调节调节件74,可调节转动板的转动角度,即可调节摄像头5的角度。
31.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附图3所示,所述调节件74包括与辅助壳4螺纹连接的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与转轴71垂直,且顶紧螺栓的端部始终与转板72抵接,顶紧螺栓的端部位于转板72和辅助壳4之间。转动顶紧螺栓,调节顶紧螺栓伸入放置腔内的长度,以推动转板72并固定转动。由于转板72在扭簧73作用下始终向下翻转,顶紧螺栓起到限位作用,限定转板72的转动角度,通过顶紧螺栓限位的位置调节,调节转板72的转动角度。
32.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附图5所示,所述红外探头6为球形结构,所述红外抬头能在第二安装孔42内转动,所述第二安装孔42处设置有能将红外探头6固定在第二安装孔42内的压板8。松开压板8,可转动红外探头6调节角度。当红外探头6角度调节到位后,固定压板8,将红外探头6固定。
33.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附图5所示,所述第二安装孔42的内壁为阶梯结构,包括同轴且至今依次直径依次减小的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上段设置辅助壳4远离壳体1的一侧。所述下段的半径小于红外探头6的半径,红外探头6的外壁能与下端和上端交接处形成阶梯抵接。所述中段的半径大于红外探头6的半径,红外探头6能在中段内转动。所述压板8能嵌设在上段内并与红外探头6抵接。所述压板8与辅助壳4通过固定螺栓9固定,所述压板8上开设有半径小于红外探头6半径的通孔。通孔与红外探头6的外壁抵接,将红外探头6压紧在第
二安装孔42内,此时红外探头6不会发生转动。
34.壳体1内设置有驱动板11,所述摄像头5和红外探头6均与驱动板11通过线缆连接。
35.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化光束传输扫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振镜本体,所述振镜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供激光线投射的场镜;照明机构,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环绕场镜设置的发光带,所述发光带与壳体固定;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辅助壳和设置在辅助壳内的摄像装置,所述辅助壳可拆卸连接在壳体设置场景的一侧,所述摄像装置包括角度调节组件和在角度调节组件驱动下进行角度调节的摄像头,所述辅助壳上开设有与摄像头匹配的第一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光束传输扫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辅助壳内的聚焦装置,所述聚焦装置包括相对场镜轴向对称的两个红外探头,所述红外探头的角度可调,且所述辅助壳上开设有与红外探头匹配的第二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体化光束传输扫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水平固定在辅助壳内;转板,所述转板套设在转轴外并能沿转轴转动,所述摄像头固定在转板上;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转轴上,且所述扭簧一端与辅助壳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转板抵接,所述扭簧为转板提供向下摆动的作用力;调节件,所述调节与转接板抵接,并能为转板提供向上摆动的作用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光束传输扫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与辅助壳螺纹连接的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与转轴垂直,且顶紧螺栓的端部始终与转板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光束传输扫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头为球形结构,所述红外抬头能在第二安装孔内转动,所述第二安装孔处设置有能将红外探头固定在第二安装孔内的压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光束传输扫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为阶梯结构,包括同轴且至今依次直径依次减小的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上段设置辅助壳远离壳体的一侧,所述下段的半径小于红外探头的半径,所述中段的半径大于红外探头的半径,所述压板能嵌设在上段内并与红外探头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光束传输扫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与辅助壳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所述压板上开设有半径小于红外探头半径的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光束传输扫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驱动板,所述摄像头和红外探头均与驱动板通过线缆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光束传输扫描模组,包括振镜本体,振镜本体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供激光线投射的场镜;照明机构,照明机构包括环绕场镜设置的发光带,发光带与壳体固定;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辅助壳和设置在辅助壳内的摄像装置,辅助壳可拆卸连接在壳体设置场景的一侧,摄像装置包括角度调节组件和在角度调节组件驱动下进行角度调节的摄像头,辅助壳上开设有与摄像头匹配的第一安装孔。结构紧凑,能适用于封闭环境,并能根据不同产品调节。节。节。
技术研发人员:
陈 严高徐 周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苏州金橙子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3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