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LED灯丝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可调led灯丝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颜可调和/或温可调的led灯丝。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这种led灯丝的改型灯泡。


背景技术:



2.白炽灯正迅速被基于led(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解决方案所替代。然而,用户可以理解和期望具有改型灯,改型灯具有白炽灯泡外观。针对此目的,可以简单地利用用于生产基于玻璃的白炽灯的基础结构,并且用发射白光的led代替灯丝。灯的外观是非常好的,因为它们看起来是高度装饰性的。
3.led灯丝的示例在us20170130906a1(图26)中被公开,其中管状封壳在led器件上具有正好一个单一层。光散射粒子与纳米粒子和磷光体粒子一起被分散在整个粘合剂材料中的(波长转换)层中。根据us20170130906a1,粘合剂材料与磷光体粒子的折射率匹配减少了波长转换层内的散射,这不利地影响了led灯丝中温分布的均匀性,由此光散射粒子用于减轻这种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目前led白炽灯不是颜可控的。用于生产具有颜和/或温控制的led白炽灯可以在半透明(例如透明)衬底上使用rgb或cw-ww led。然而,针对良好的外观,期望具有良好的颜混合和/或改进的光分布。
5.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
6.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这个和其他目的通过一种颜可调和/或温可调的发光二极管(led)灯丝来被实现,led灯丝包括:一种细长载体,细长载体包括第一主表面和与第一主表面相对布置的第二主表面,在细长载体的第一表面上以至少一个线性阵列布置的多个led,其中多个led包括不同颜和/或不同温的led,覆盖第一表面上的多个led并且还至少部分地覆盖第一主表面的第一细长透明或基本透明层,以及被布置为至少部分地覆盖第一透明或基本透明层的第一细长光散射层。
7.本发明基于理解:第一(基本)透明层和第一细长光散射层可以用于led灯丝级上的混合室的目的,在该混合室中不同颜和/或不同温的光可以被混合,以实现全方向并且均匀的光发射。这又意味着具有均匀外观的颜和/或温可调的led白炽灯可以被获得。
8.第一细长光散射层的外表面可以被认为是led灯丝的第一出射表面。此外,第一细长透明或基本透明层可以限定上述混合室的内部容积。术语“基本透明层”在此可以被解释为具有小于8%或小于5%的反射率的层。
9.根据led灯丝的实施例,细长载体的第二主表面至少部分地由第二细长透明或基本透明层覆盖,第二细长透明层具有厚度t2,其中第二细长光散射层被布置为至少部分地覆盖第二细长透明或基本透明层。这可以提供对称发射。第二细长光散射层的外表面可以
形成led灯丝的第二出射窗。
10.t2可以是在0.5mm至5mm的范围内,优选地是在0.8mm至4mm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地是在1mm至3mm的范围内。
11.根据led灯丝的另一实施例,细长载体的第二主表面至少部分地被第二细长光散射层覆盖,由此前述第二细长(基本)透明层被省略。这可以导致更紧凑的led灯丝,同时仍然提供有用的混合。
12.第一(和第二)细长透明或基本透明层以及第一(和第二)细长光散射层可以由具有高热和光学性质的聚合物(例如硅酮)制成。此外,第一(和第二)细长透明或基本透明层以及第一(和第二)细长光散射层可以是柔性的。此外,第一细长(和第二)光散射层可以包括散射粒子,诸如al2o3、baso4、tio2或硅酮粒子。散射粒子可以被布置在基体中,优选地被布置在聚合物基体中,诸如但不限于硅酮。层可以例如通过悬浮/印刷技术或通过浸涂或喷涂技术来被应用。
13.此外,本发明的led灯丝可以具有圆形或椭圆形横截面(例如,具有第二细长透明或基本透明层和第二细长光散射层的实施例),或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特别是沿长轴分开的)横截面(例如,没有第二细长透明或基本透明层的实施例)。圆形横截面在美学上更优选。
14.细长载体可以是半透明的,优选是透明的。以此方式,由led发射并且由第一细长光散射层反射回来的光可以穿过与led相邻的细长载体并且在其背面出射led灯丝(例如通过细长载体的上述第二主表面或通过上述第二出射窗)。(透明的)细长载体可以例如由玻璃、蓝宝石、石英、陶瓷材料、或备选地诸如聚酰亚胺(pi)的聚合物制成。
15.此外,细长载体可以是刚性的(例如由玻璃、蓝宝石或石英制成)或柔性的(例如箔)。
16.多个led的光输出表面与第一细长光散射层之间的最大距离d(在细长载体的第一主表面的法线方向上)可以在0.5mm至5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0.8mm至4mm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地在1mm至3mm的范围内。换言之,d表示从led的光输出表面到第一细长光散射层开始处的第一细长(基本)透明层的(最大)厚度。较大的d值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改进光混合,而另一方面驱动灯丝的外观远离典型的灯丝。类似地,较小的d值可以使led灯丝的美观性更接近于常规灯丝的美观性,同时降低其混合效率。虽然d通常应该大于零,但是上述范围所获得的效果对于改进的混合和模仿(白炽灯的)灯丝是最佳的。
17.本发明的led灯丝的颜控制以及颜和温控制可以用rgb led被实现。温控制也可以用冷(更冷)白led和暖(更暖)白led被实现。本led灯丝还可以包括rgb和白led两者。值得注意的是,灯丝内使用的led的种类(例如不同颜和/或温)越多,混合可能需要越好。这可以通过例如增加(多个)透明层的厚度(较大的d和t2),和/或增加(多个)散射层的反射率来被实现。
18.根据led灯丝的实施例,多个led包括绿led、红led和蓝led,其中多个led被布置为三个并联且可单独寻址的线性阵列,并且其中三个并联且线性阵列中的一个阵列包含绿led,三个并联且线性阵列中的另一阵列包含红led,以及三个并联且线性阵列中的第三阵列包含蓝led。这提供了低成本的设计。
19.根据led灯丝的另一实施例,多个led包括以单个线性阵列交替被布置的绿led、
红led和蓝led,其中绿led提供绿通道,其中红led提供红通道,其中蓝led提供蓝通道,并且其中绿通道、红通道和蓝通道可单独寻址。这提供了改进的颜混合,因为所有led可以对称地和中心地(横向地)布置在至少由第一(基本)透明层和第一细长光散射层形成的混合室中。不同的led在此可以使用例如跳线或用于将相同颜的led彼此连接的双cu层来被电连接。
20.绿led的数量(每个灯丝)优选为至少五个,更优选为至少八个,最优选为至少十个。红led的数量(每个灯丝)优选为至少五个,更优选为至少八个,并且最优选为至少十个。蓝led的数量(每个灯丝)优选为至少五个,更优选为至少八个,最优选为至少十个。此外,在灯丝上,绿led、红led和蓝led的数量可以相等。led灯丝例如可以具有十个绿led、十个红led和十个蓝led。
21.根据led灯丝的又一实施例,多个led包括以单个线性阵列交替布置的冷(更冷)白led和暖(更暖)白led,其中冷白led提供冷白通道,其中暖白led提供暖白通道,并且其中冷白通道和暖白通道可单独寻址。类似于前面提到的实施例,这提供了改进的颜(温度)混合,因为所有的led可以对称地和中心地被布置在混合室中。冷白led的温优选地大于2700k,更优选地大于3000k,最优选地大于3300k。暖白光led的温优选小于2500k,更优选小于2300k,最优选小于2200k。
22.第一细长光散射层的反射率可以在30%至90%的范围内,优选地在50%至90%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地在60%至90%的范围内。这可以提供良好的颜混合,防止斑点,同时获得良好的效率。
23.第一细长光散射层可以具有在反射率的角度梯度,使得反射率在基本平行于细长载体的第一主表面的第一细长光散射层的一部分中最高。换句话说,从横向于led灯丝的纵向方向看,第一细长光散射层的顶部/远端部分处的反射率可以高于第一细长光散射层的侧部处的反射率。在led灯丝具有椭圆形或半椭圆形横截面的情况下,具有最高反射率的部分可以在(上)顶点处,而具有低(更低)反射率的侧面部分可以在所谓的共顶点处。由于与在其它角度方向上发射的光相比,基本上正交于光输出表面发射的来自led的光可以具有更高的强度,因此为了实现更有效的光混合和更好的全方位均匀光分布,在反射率方面具有上述角度梯度可能是有用的。
24.第一细长光散射层可以具有比第二细长光散射层更高的反射率。这可以导致改进的颜和/或温混合和对称发射。原因是第一细长光散射层接收来自led的直接光,而第二细长光散射层接收led的间接光(即,已经被第一细长光散射层散射/反射的光)。第一细长光散射层和第二细长光散射层的反射率的差可以例如通过与第二细长光散射层相比增加第一细长光散射层中的散射粒子的浓度和/或通过与第二细长光散射层相比增加第一细长光散射层的厚度和/或通过与第二细长光散射层相比在第一细长光散射层中使用具有较高反射率的散射粒子来被实现。第一散射层和第二散射层的反射率的差优选为至少20%,更优选为至少30%,最优选为至少40%。第二细长光散射层可以例如具有在8%至35%的范围内的反射率,优选地在10%至32%的范围内的反射率,并且更优选地在12%至30%的范围内的反射率。
25.第一细长光散射层和第二细长光散射层可以形成单个全方位光散射层。在此led灯丝的其余部分,包括细长载体的纵向侧表面,可以完全被该单个(管状)全方位散射层包
围。
26.上述最大距离d可以大于第二细长透明或基本透明层的厚度t2。优选地,2*t2》d》1.2*t2。所获得的效果是改进的混和对称发射。原因是(透明)细长衬底可以在光学上是第二透明或基本透明层的一部分。
27.此外,从细长载体的第一主表面到第一细长光散射层的外表面的最大法向距离p1可以是从细长载体的第二主表面到第二细长光散射层的外表面的最大法向距离p2的至少1.5倍。在(透明)细长衬底具有相同或相似折射率的情况下,这可以补偿(透明)细长衬底在光学上可以是第二透明或基本透明层的一部分的事实。
28.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灯泡,包括至少一个根据第一方面的led灯丝、至少部分地围绕led灯丝的透射封壳、被电连接到至少一个led灯丝的控制器、以及用于将灯泡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到插座的连接器。
29.应当注意,本发明涉及权利要求中所述特征的所有可能组合。
附图说明
30.现在将参考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
31.图1示出了包括容纳在封壳内的多个led灯丝的改型灯泡的侧视图。
32.图2a和2b示出了包括第一透明层和散射层的led灯丝的截面图。
33.图3a和3b示出了包括第一透明和散射层以及第二透明和散射层的led灯丝的截面图。
34.图4a和4b示出了led灯丝的散射层的不同实施例。
35.图5示出了具有单个全方位散射层的led灯丝的一个实施例。
36.图6a-6c示出了具有和不具有本发明构思的led灯丝的光分布。
37.图7a-7d示出了led灯丝的载体的不同实施例,不同类型的led以各种配置被布置在该载体上。
38.如图所示,为了说明的目的,层和区域的大小可能被夸大,并且因此被提供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般结构。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39.现在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被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彻底和完整,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传达给技术人员。
40.图1示出了改型灯泡100,其包括容纳在封壳10内的多个led灯丝20、22、24。led灯丝20、22、24(以下更详细地被解释)通过其连接端12和连接线30被连接到控制器50和电(和机械)连接器40。类似于常规白炽灯泡,在此图1中,灯泡100包括电连接器40,在此为诸如e26或e27的螺纹爱迪生连接器,以便将灯10连接到电插座(未示出)。注意在本文中,改型灯泡和灯被用于指代相同的对象,并且可以被互换使用,除非另有说明。
41.led灯丝20、22、24可以被配置为发射白光或具有任何其他颜或光谱的光。led灯丝20、22、24还可以被配置为颜可调和/或温可调(在白光的情况下)。关于后者的更多
细节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然后通过图1所示的控制器50可调性被控制。控制器50可以被配置为单独地控制led灯丝的led 210。
42.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图1所示的照明设备100的led灯丝20、22、24可以描述如下。例如,图2示出了这种led灯丝20的截面图,其中竖直线沿led灯丝20的宽度(图2a)和长度(图2b)切割。led 210被布置在细长载体220上,例如衬底。请注意在本文中,术语“载体”和“衬底”可以被互换使用,并且除非另有说明,意在暗示相同的含义。优选地,led灯丝20、22、24具有长度l和宽度w,其中l》5w。led灯丝20、22、24的宽度w优选地在3mm至10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4mm至8mm的范围内,最优选地在5mm至7mm的范围内。所获得的效果被改进以模仿细丝。led灯丝20,22,24的长度l优选地长于30mm,更优选地长于50mm,最优选地长于100mm。所获得的效果被改进以模仿灯丝。led灯丝20、22、24是细长的,优选地具有长度l除以宽度w或高度h的纵横比为至少10,更优选地至少20,最优选地至少30,例如40或50。led灯丝20、22、24也具有高度h。led灯丝的高度h优选地在3mm至10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4mm至8mm的范围内,最优选地在5mm至7mm的范围内。所获得的效果被改进以模仿灯丝。led灯丝20、22、24可以被布置为以类似于图2b的直配置,或者被布置为以非直配置,诸如例如弯曲配置、2d/3螺旋或螺旋线。
43.led 210可以被布置为至少一个线性阵列。其中被布置有led210的线性阵列可以在细长载体220的方向上。线性阵列优选为n
×
m个led 210的矩阵,其中n=1(或2,或3),并且m至少为10,更优选至少为15,最优选至少为20,诸如例如至少为30或36个led210。
44.载体220可以是刚性的(例如由聚合物、玻璃、石英、金属或蓝宝石制成)或柔性的(例如由聚合物制成,例如膜或箔)。刚性材料的载体220可以提供led灯丝20的更好的冷却,这意味着由led 210生成的热可以由刚性衬底220分配。由于柔性,柔性材料的载体220可以提供用于设计led灯丝20、22、24的美观性的形状自由度。应当注意,与刚性材料相比,薄的柔性材料的热管理通常可能更差。然而,另一方面,具有刚性材料作为衬底220可能限制led灯丝20、22、24的形状设计。
45.如图2b所示,载体220可以具有第一主表面222和第二主表面224。led 210被布置在这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在图2b和所有以下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led 210被布置在细长载体220的第一主表面222上。载体220可以是反射的或透光的,诸如半透明的并且优选透明的。载体220可以具有t
subs
的厚度。
46.根据本发明,led灯丝20可以包括第一细长透明层230,其被位于(至少部分地)覆盖led 210,并且至少部分地覆盖载体220的第一主表面222。这在图2a和2b的截面图中被示出。第一细长光散射层240被定位以覆盖第一透明层230,使得第一透明层230被夹在载体220与第一散射层240之间。led 210的光输出表面215和第一散射层240之间的正常最大距离d表示从led 210向前发射的光将在第一透明层230中穿过的光路。
47.第一透明层230和第一散射层240的组合效果是其有效地提供了混合室,在该混合室中可以混合工作中从led210发射的光。第一散射层240内的光散射可以使沿led灯丝20的长度l被发射光的位置随机化,因此提供了从led灯丝20的第一出射表面245出射的光的更均匀的外观。一些光可以从第一散射层240向细长载体220反向散射。在细长载体220是透明的情况下,反向散射光可以穿过载体220的体积并且从第二主表面224出射灯丝。
48.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led灯丝22的另一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其中竖直线沿宽度
和长度切割(分别为图3a和3b)。在该图所示的实施例中,led灯丝22包括被定位以(至少部分地)覆盖细长载体220的第二主表面224的第二细长透明层260,以及被定位以(至少部分地)覆盖第二细长透明层260的第二细长光散射层250。第二细长透明层260具有厚度t2。第二透明层260和散射层250的组合的效果是有效地提供混合室,在该混合室中来自第一散射层240的反向散射光和来自led 210的侧面发射光可以被混合,从而针对从led灯丝22的第二出射表面255出射的光提供更均匀的外观。在该实施例中,载体220应该是透光的,否则在载体220的第二主表面224上提供混合室将是多余的。第二透明层260具有厚度t2。优选地,d大于t2。这是为了提供来自led灯丝22的更优化的全方位光分布。而且,从细长载体220的第一主表面222到第一细长光散射层240的外表面的最大法向距离p1可以是从细长载体220的第二主表面224到第二细长光散射层250的外表面的最大法向距离p2的至少1.5倍。
49.透明层230、260和散射层240、250可以通过悬浮/印刷技术被应用。例如,层230、240、250、260可以通过浸涂或喷涂技术被应用于其上被布置有led 210的载体220上。透明层230、260和散射层240、250优选是柔性的,并且优选是硅树脂材料。
50.散射层240、250的散射特性可以通过在这些层中包括光散射粒子242、252来被实现。
51.此外,第一散射层240的散射优选地高于第二散射层250的散射。这用于进一步改进从第一出光面245出射的前向发射光与从第二出光面255出射的后向散射和/或侧向发射光的光混合,使得其具有类似的分布,导致改进的对称性。图4示出了led灯丝22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第一散射层240比第二散射层250相对更散射。在图4a中,第一散射层240的厚度s1通常大于第二散射层250的厚度s2。由此,前向发射的光穿过第一散射层240所需的光路被增加,因此与穿过第二散射层250的光相比,散射事件的平均数将被增加。在图4b中,第一散射层240和第二散射层250的散射粒子242和252的密度和/或材料是不同的。与第二散射层250的散射粒子252相比,包括第一散射层240的散射粒子242的密度和/或材料更高。这可以确保与第二散射层250相比,在第一散射层240中光可能遇到的散射事件的平均数的增加。另外注意,在图4b的实施例中,s1和s2可以是一致的。
52.图1-4所示实施例的细长载体220的第一侧表面226和第二侧表面228是裸露的。注意,穿过载体220的厚度t
subs
的一些光可以通过这些第一侧表面226和第二侧表面228逸出。如上所述,在包括第二透明层260的实施例中(图2-4的实施例),光可以在透明细长载体220的体积内被混合,并且另外在第二透明层260中被混合,其中透明细长载体220可以在光学上被认为是第二透明层260的一部分。另外,为了确保来自灯丝20的更好的全方位光分布,载体220的第一侧表面226和第二侧表面228也被散射层覆盖是有用的。
53.在图5的径向截面图中描绘的led灯丝24的实施例中,载体220的第一侧表面226和第二侧表面228被散射层280覆盖。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散射表面240和第二散射表面250被合并以形成单个、全环绕的散射层280,该散射层280在圆周上包围led灯丝24的其余部分。在图5的实施例中,全方位散射层280的散射特性可以以角度梯度方式逐部分地不同。这又进一步改进了来自灯丝24的均匀的全周光分布。基本平行于led 210的细长载体220/光输出表面215的全方位散射层280的部分228具有最高的散射效应,从而补偿从led 210沿基本正交于led 210的输出表面215的方向发射的较高强度的直接发射光。遵循相同的推理,并且如图5的实施例所示,单个全方位散射层280的角散射梯度通过该散射层280的厚度的逐
渐变化来被实现。此外,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厚度,之后整个单个全环绕散射层280的散射特性,具有围绕正交于细长载体220的长度的轴线x的镜像对称。
54.因此散射的反射率可以相等,并且在单个全方位散射层280的部分r1-r4中最低。后面提到的部分连同其镜像部分在位置上很大程度上与前面实施例的第二散射层250的部分相对应,并且因此不需要散射效应的梯度。这些部分具有优选小于30%的反射率,更优选小于25%的反射率,最优选小于20%的反射率。
55.部分r5-r8的反射率高于r1-r4的反射率,并且在它们的反射率中具有增加的梯度,如下:r5《r6《r7《r8。这些部分连同其镜像部分在位置上基本上对应于先前实施例的第一散射层240的部分,因此,与r1-r4相比这些部分被要求以具有相对较高的散射效应。部分r8具有优选地大于50%的最高反射率,更优选地大于60%的最高反射率,最优选地大于70%的最高反射率。
56.全方位散射层280可以被称为漫射体。散射层(漫射体)280可以例如通过分配或(收缩)管被制成。
57.图6a至6c示出了由不同led灯丝产生的光分布的示意性比较。灯丝16、17和24在图600的中心处垂直于页面的平面。图6a示出了传统led灯丝16的光分布e,其中载体是反射的,因此光不能穿过载体。从发射矢量601和包络光(envelope light)分布e可以看出,从该led发射的光是非均匀的,在与顶部相对的侧面上亮度较低,并且仅从第一出射表面被发射。在图6b中,来自灯丝17的光分布e'被示出,该灯丝17包括透光载体和直接位于透光载体两侧的光散射层。如从发射矢量601和包络光分布e'可观察到的,即使存在来自灯丝17的背面的一些发射,整体分布是不均匀的和非对称的。这是由于灯丝17的光混合较差。图6c示出了来自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全方位光散射层(漫射体)280的灯丝24的光分布e"。从图600可以看出,具有漫射体的灯丝的光分布e"基本上是均匀的,具有全周对称的光分布。
58.图7示出了led灯丝20、22、24的实施例,led 212、214、216、218、219以不同的配置被布置在led灯丝20、22、24上。图7a和7b示出了细长载体220的一部分,其中r 212、g 214和b 216 led被布置在载体220的第一主表面222上。在图7a中,r 212、g 214和b 216 led被布置为三个线性阵列:并行并且可单独寻址的r通道12、g通道14和b通道16各自分别包含r 212、g 214和b 216 led。(r12、g14和b16信道中的每个信道可以被单独地和/或同时地寻址)
59.图7b示出了载体220的一部分,其中r 212、g 214和b 216 led交替地被布置在第一主表面222上的单个线性阵列中,其中g led214提供绿通道14,其中r led 212提供红通道12,其中b led216提供蓝通道16。为了具有分离的颜通道,r 212、g 214和b216 led可以使用跳线或双cu层330被连接,用于将相同颜的led连接到另一个上。由于所有led沿宽度方向居中地被布置在灯丝20、22、24的本体内,并且相对于(多个)透明层230、260和(多个)散射层240、250,该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改进颜混合。再次,r、g和b信道12、14、16中的每个信道可以被单独地和/或同时地寻址。
60.图7c示出了载体220的一部分,其中冷白()led 218和暖白()led 219交替地被布置在单个线性阵列中。在该实施例中,暖白led 219提供暖白通道19,冷白led 218提供冷白通道18,使得这些通道18、19可单独寻址,从而提供温可调谐性。
61.图7d示出了其中多个led包括以单个线性阵列交替被布置的红led 212、绿
led 214、蓝led 216和白(例如冷或暖)led217的实施例。
62.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本发明决不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相反,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
63.此外,通过研究附图、公开内容和所附权利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践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时可以理解和实现所公开实施例的变型。在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骤,并且不定冠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叙述某些措施的事实并不表示不能有利地使用这些措施的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颜可调和/或温可调的发光二极管led灯丝(20、22、24),所述led灯丝包括:细长载体(220),所述细长载体包括第一主表面(222)和与所述第一主表面相对布置的第二主表面(224),多个led(210),在所述细长载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以至少一个线性阵列被布置,其中所述多个led包括不同颜和/或不同温的led,第一细长透明或基本透明层(230),所述第一细长透明或基本透明层覆盖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所述多个led,并且还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第一主表面,以及第一细长光散射层(240),所述第一细长光散射层被布置为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第一透明或基本透明层,其中所述细长载体的所述第二主表面至少部分地被第二细长光散射层覆盖,以及其中所述第一细长光散射层具有比所述第二细长光散射层更高的反射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丝(22、24),其中所述细长载体的所述第二主表面至少部分地由第二细长透明或基本透明层(260)覆盖,所述第二细长透明或基本透明层具有厚度(t2),并且其中第二细长光散射层(250)被布置为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第二细长透明或基本透明层。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led灯丝,其中所述细长载体是半透明的,优选地是透明的。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led灯丝,其中所述多个led的光输出表面(215)与所述第一细长光散射层(230)之间的最大距离(d)在0.5mm至5m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0.8mm至4mm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地在1mm至3mm的范围内。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led灯丝,其中所述多个led包括绿led(214)、红led(212)和蓝led(216),其中所述多个led被布置为三个并联并且可单独寻址的线性阵列,并且其中所述三个并联且线性阵列中的一个阵列包含所述绿led,所述三个并联并且线性阵列中的另一阵列包含所述红led,并且所述三个并联且线性阵列中的第三阵列包含所述蓝led;或其中所述多个led包括在单个线性阵列中被交替布置的绿led(214)、红led(212)和蓝led(216),其中所述绿led提供绿通道,其中所述红led提供红通道,其中所述蓝led提供蓝通道,并且其中所述绿通道、所述红通道和所述蓝通道是可单独寻址的。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led灯丝,其中所述多个led包括以单个线性阵列交替被布置的冷白led(218)和暖白led(219),其中所述冷白led提供冷白通道,其中所述暖白led提供暖白通道,并且其中所述冷白通道和所述暖白通道可单独寻址。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led灯丝,其中所述第一细长光散射层具有在30%到90%范围内的反射率,优选地在50%到90%范围内的反射率,并且更优选地在60%到90%范围内的反射率。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led灯丝,其中所述第一细长光散射层具有反射率中的角度梯度,使得所述反射率在所述第一细长光散射层的、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细长载体的所述第一主表面的部分(r8)中最高。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led灯丝,其中所述第二细长光散射层具有在8%到35%范
围内的反射率,优选地在10%到32%范围内的反射率,并且更优选地在12%到30%范围内的反射率。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灯丝,其中所述第一细长光散射层和所述第二细长光散射层形成单个全方位光散射层(280)。11.根据权利要求2和4所述的led灯丝,其中所述最大距离(d)大于所述第二细长透明或基本透明层的厚度(t2)。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灯丝,其中从所述细长载体的所述第一主表面到所述第一细长光散射层的所述外表面的最大法向距离p1是从所述细长载体的所述第二主表面到所述第二细长光散射层的所述外表面的最大法向距离p2的至少1.5倍。13.一种改型灯泡(100),包括: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led灯丝、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led灯丝的透射封壳(10)、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led灯丝的控制器(50)、以及用于将所述灯泡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到插座的连接器(4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颜可调和/或温可调的LED灯丝(20、22、24),上述LED灯丝包括细长载体(220),上述细长载体包括第一主表面(222)和与上述第一主表面相对布置的第二主表面(224),以至少一个线性阵列被布置在上述细长载体的第一表面上的多个LED(210),其中多个LED包括不同颜和/或不同温的LED,第一细长透明或基本透明层(230)覆盖第一主表面上的多个LED并且还至少部分地覆盖上述第一主表面,以及第一细长光散射层(240),其被布置为至少部分地覆盖上述第一透明或基本透明层。覆盖上述第一透明或基本透明层。覆盖上述第一透明或基本透明层。


技术研发人员:

T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2.26

技术公布日:

2022/10/17

本文发布于:2022-11-26 01:02: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38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灯丝   所述   透明   载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