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加热及保温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板。
背景技术:
2.据市场调查和专利检索,现有的大部分保温板在互相连接的状态下只能并排平铺展开,在多人就餐时容易造成不方便。
3.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往保温板在互相连接状态下只能并排平铺展开,造成多人就餐不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折叠形态和不同展开形态的保温板。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板,包括
第一页壳体、第二页壳体、盒体、旋转装置;
所述盒体固定在第二页壳体上,所述第一页壳体通过旋转装置与所述盒体连接;所述第一页壳体通过旋转装置相对于第二页壳体旋转,形成第一展开形态或折叠形态;在第一展开形态下,所述第一页壳体能通过旋转装置相对于盒体旋转,形成第二展开形态。
7.由上所述的一种保温板,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一旋转部中的一端与第二旋转部套接,另一端与第一页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部与盒体铰接;所述第一页壳体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部相对于第二旋转部旋转,以使所述第一页壳体相对于第二页壳体旋转;所述第二旋转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旋转部使第一页壳体相对于盒体旋转。
8.由上所述的一种保温板,所述第一旋转部包括与第一页壳体连接的第一
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的转轴连接座及与所述转轴连接座5-12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二旋转部套接;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不同轴设置。
9.由上所述的一种保温板,所述第一转轴、转轴连接座和第二转轴均内设有相互连通的空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端部均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走线口;所述盒体内的导线能够通过所述空腔穿入至第一页壳体内。
10.由上所述的一种保温板,所述盒体内设放置腔,该盒体一端的第一侧板设有第一开口、垂直连接于第一侧板的第二侧板设有第二开口。
11.由上所述的一种保温板,还包括第三页壳体,所述第三页壳体与所述盒体之间通过所述旋转装置连接;所述第三页壳体和所述第一页壳体分布在第二页壳体的左右两侧。
12.由上所述的一种保温板,在形成折叠形态时,所述第一页壳体通过旋转装置相对于第二页壳体的正面转动,所述第三页壳体通过旋转装置相对于第二页壳体的反面转动。
13.由上所述的一种保温板,所述盒体内设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定在盒体和第二旋转部之间。
14.由上所述的一种保温板,所述盒体内设有智能控制板和电源装置,所述第一页壳
体、第二页壳体、第三页壳体均内设有发热部件及温度控制器。
15.由上所述的一种保温板,所述智能控制板通过有线或无线与所述发热部件和温度控制器连接。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保温板的两页壳体上下两端连接,只能并列平铺展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页壳体通过旋转装置与盒体连接,并相对于盒体旋转,能够形成第一展开形态和第二展开形态,增加了保温板的展开方式,使用时对坐在不同位置的就餐者用餐非常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9.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20.图3为图2的b结构放大图;
21.图4为第一旋转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第二旋转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盒体示意图;
24.图7为加强板与盒体的结构爆炸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形态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展开形态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展开形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29.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保温板,它包括:第一页壳体1、第二页壳体2、盒体4、旋转装置5;所述盒体4固定在第二页壳体2上,所述第一页壳体1通过旋转装置5与盒体4连接;所述第一页壳体1通过旋转装置5相对于第二页壳体2旋转,形成第一展开形态或折叠形态;在第一展开形态下,所述第一页壳体1能通过旋转装置5相对于盒体4旋转,形成第二展开形态。
30.所述旋转装置5包括第一旋转部5-1和第二旋转部5-2;所述第一旋转部5-1中的一端与第二旋转部5-2套接,另一端与第一页壳体1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部5-2与盒体4铰接;所述第一页壳体1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部5-1相对于第二旋转部5-2旋转,以使所述第一页壳体1相对于第二页壳体2旋转;所述第二旋转部5-2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旋转部5-1使第一页壳体1相对于盒体4旋转。
31.所述第一旋转部5-1包括与第一页壳体1连接的第一转轴5-11、与所述第一转轴5-11连接的转轴连接座5-12及与所述转轴连接座5-12连接的第二转轴5-13,所述第二转轴5-13与第二旋转部5-2套接;所述第一转轴5-11与第二转轴5-13不同轴设置。
32.所述第一旋转部5-1中还包括第一线盖5-14、第二线盖5-15,所述第一线盖5-14和第二线盖5-15设于转轴连接座5-12上,三者为分体式结构,以提高转轴连接座的脱模完整
性、增加良品率。所述转轴连接座5-12的外层还能够增加装饰件,增添美感。
33.另外,所述第一转轴5-11、转轴连接座5-12和第二转轴5-13内部均设有相互连通的空腔,所述第一转轴5-11和第二转轴5-13的端口均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走线口,所述盒体4内的导线能够通过所述空腔穿入至第一页壳体1内,同时不影响第一页壳体1的转动,方便使用。
34.所述盒体4内设放置腔,该盒体4一端的的第一侧板4-1设有第一开口4-11,与所述第一侧板垂直连接的第二侧板4-2设有第二开口4-22,所述第一开口4-11和第二开口4-22互相连通,能够给第一旋转部5-1的旋转让位。
35.由上可知,所述第一页壳体1能相对于第二旋转部5-2旋转,从而形成第一展开形态或折叠形态;在第一展开形态下,所述第二旋转部5-2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旋转部5-1使第一页壳体1相对于盒体4旋转,从而形成第二展开形态。此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
36.在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板还包括第三页壳体3、两套相同的所述旋转装置5,第三页壳体3和第一页壳体1分布于第二页壳体2的左右两侧,两套相同的旋转装置5分布于盒体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页壳体3与所述盒体4之间通过所述旋转装置5连接。所述第一页壳体1和第三页壳体3均可通过旋转装置5相对于盒体4旋转,旋转角度为0度至90度,形成如图9所示的第一展开形态或图10所示的第二展开形态。在形成如图8所示的折叠形态时,所述第一页壳体1通过旋转装置5相对于第二页壳体2的正面转动,所述第三页壳体3通过旋转装置5相对于第二页壳体2的反面转动。
37.在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加强板6固定在所述盒体4和第二旋转部5-2和之间,加强板6可以是一块两端设有固定座的板,也可以是两块均设有固定座的小板;所述第二旋转部5-2铰接于盒体4上,通过铰接轴5-3和螺钉5-4固定,所述加强板6加强了所述第二旋转部5-2的固定程度。
38.此外,所述盒体4内设有智能控制板、电源装置,所述第一页壳体1、第二页壳体2、第三页壳体3均内设有发热部件及温度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板通过有线或无线与所述发热部件和温度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保温板能够通过智能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一页壳体1、第二页壳体2、第三页壳体3单独、分组、整体加热和保温食物,更加节省用电。
39.所述盒体4设置在第二页壳体2的上方,电源导线能够直接从盒体4穿入至第二页壳体2中;另外的导线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部5-1中的空腔连通电源装置和所述第一页壳体1、第三页壳体3的电器元件,增强了线路的安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40.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页壳体(1)、第二页壳体(2)、盒体(4)、旋转装置(5);所述盒体(4)固定在第二页壳体(2)上,所述第一页壳体(1)通过旋转装置(5)与所述盒体(4)连接;所述第一页壳体(1)通过旋转装置(5)相对于第二页壳体(2)旋转,形成第一展开形态或折叠形态;在第一展开形态下,所述第一页壳体(1)能通过旋转装置(5)相对于盒体(4)旋转,形成第二展开形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5)包括第一旋转部(5-1)、第二旋转部(5-2);所述第一旋转部(5-1)中的一端与第二旋转部(5-2)套接,另一端与第一页壳体(1)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部(5-2)与盒体(4)铰接;所述第一页壳体(1)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部(5-1)相对于第二旋转部(5-2)旋转,以使所述第一页壳体(1)相对于第二页壳体(2)旋转;所述第二旋转部(5-2)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旋转部(5-1)使第一页壳体(1)相对于盒体(4)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部(5-1)包括与第一页壳体(1)连接的第一转轴(5-11)、与所述第一转轴(5-11)连接的转轴连接座(5-12)及与所述转轴连接座(5-12)连接的第二转轴(5-13),所述第二转轴(5-13)与第二旋转部(5-2)套接;所述第一转轴(5-11)与第二转轴(5-13)不同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5-11)、转轴连接座(5-12)和第二转轴(5-13)均内设有相互连通的空腔,第一转轴(5-11)和第二转轴(5-13)的端部均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走线口;所述盒体(4)内的导线能够通过所述空腔穿入至第一页壳体(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4)内设放置腔,该盒体(4)一端的第一侧板(4-1)设有第一开口(4-11)、垂直连接于第一侧板的第二侧板(4-2)设有第二开口(4-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页壳体(3),所述第三页壳体(3)与所述盒体(4)之间通过所述旋转装置(5)连接;所述第三页壳体(3)和所述第一页壳体(1)分布在第二页壳体(2)的左右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折叠形态时,所述第一页壳体(1)通过旋转装置(5)相对于第二页壳体(2)的正面转动,所述第三页壳体(3)通过旋转装置(5)相对于第二页壳体(2)的反面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4)内设加强板(6),所述加强板(6)固定在盒体(4)和第二旋转部(5-2)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4)内设有智能控制板和电源装置,所述第一页壳体(1)、第二页壳体(2)、第三页壳体(3)均内设有发热部件和温度控制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板通过有线或无线与所述发热部件和温度控制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板,包括第一页壳体、第二页壳体、盒体、旋转装置;所述盒体固定在第二页壳体上,所述第一页壳体通过旋转装置与所述盒体连接;所述第一页壳体通过旋转装置相对于第二页壳体旋转,形成第一展开形态或折叠形态;在第一展开形态下,所述第一页壳体能通过旋转装置相对于盒体旋转,形成第二展开形态。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保温板在互相连接的状态下只能并列平铺展开,造成多人用户就餐不便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
阳恩贵 潘金生 占晋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佛山市顺德区有象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6
技术公布日:
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