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系统的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液压系统的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2.液压传动系统是指以液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和控制的一种传动方式,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压力能进行能量转换的传动方式,在机械上采用液压传动技术,可以简化机器的结构,减轻机器质量,减少材料消耗,降低制造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可靠性,现有的液压系统中的箱体主要是安装在机架上或平放在地面固定安装,安装在机架上需要占用机架一部分地方,使机器的体积进一步增加,如安装在地面上则会占用地面空间,影响工人操作机器,且现有液压系统中的冷却器通常安装在箱体上,容易被碰撞损坏,大大增加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液压系统的箱体结构,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液压系统的箱体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两侧设置有第一安装边,所述箱体后端面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边,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拉手,所述箱体另一侧设置有冷却风扇,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油箱,所述油箱旁设置有冷却器。
6.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边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边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边与所述第二安装边垂直连接。
7.优选地,所述油箱上设置有清洁盖板,所述清洁盖板上设置有油箱盖,所述清洁盖板旁设置有抽油口,所述油箱上设置有液温计。
8.优选地,所述油箱与所述冷却器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
9.优选地,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冷却风扇连接,所述冷却风扇上连接有防护网。
10.优选地,所述冷却器包括有进油腔体与出油腔体,所述进油腔体与所述出油腔体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散热网。
11.优选地,所述进油腔体设置有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与第三进油口,所述出油腔体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与所述油箱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在箱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边与第二安装边,当箱体固定在机架上或地面上时,使用第一安装边进行固定安装,当箱体固定在墙上或机架的侧面时,使用第二安装边进行固定安装,使箱体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安装更加灵活,通过把冷却器安装在箱体内,能有效避免冷却器受到碰撞,延长冷却器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是箱体结构立体图一;
16.图2是箱体结构立体图二;
17.图3是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冷却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箱体,2-冷却风扇,3-第一进风口,4-液温计,5-清洁盖板,6-油箱盖,7-抽油口,8-第一进油口,9-第一安装边,10-第一安装孔,11-防护网,12-第二进风口,13-冷却器,14-拉手,15-第二安装边,16-第二安装孔,17-油箱,18-散热网,19-第二进油口,20-第三进油口,21-出油口,22-连接管,23-进油腔体,24-出油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系统的箱体结构,包括箱体1,箱体1底部两侧设置有第一安装边9,箱体1后端面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边15,箱体1一侧设置有拉手14,箱体1另一侧设置有冷却风扇2,箱体1内设置有油箱17,油箱17旁设置有冷却器13,第一安装边9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第二安装边15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6,第一安装边9与第二安装边15垂直连接,油箱17上设置有清洁盖板5,设置有清洁盖板5方便清洁油箱17内部的污迹,清洁盖板5上设置有油箱盖6,清洁盖板5旁设置有抽油口7,油箱17上设置有液温计4,液温计4用于测量油箱17的温度,油箱17与冷却器13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进风口3与第二进风口12,箱体1上设置有出风口(图中未画出),出风口与冷却风扇2连接,冷却风扇2上连接有防护网11,设置有防护网11防止风扇转动期间工人误触或杂物进入风扇造成危险,冷却器13包括有进油腔体23与出油腔体24,进油腔体23与出油腔体24通过连接管22连通,连接管22上设置有散热网18,进油腔体23设置有第一进油口8、第二进油口19与第三进油口20,出油腔体24设置有出油口21,出油口21与油箱17连接,本实施例中,在箱体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边9与第二安装边15,第一安装边9上的第一安装孔10为椭圆状,方便箱体1安装时进行前后微调,通过使用第一安装边9可以把箱体1安装在机架上或地面上,第二安装边15上的第二安装孔16为一个大圆与一个小圆组合而成,安装时螺杆先从大圆进入,进入后螺杆卡扣在小圆上,再用螺母锁紧固定箱体1,通过第二安装边15可以把箱体1挂装在墙上或挂装在机架侧面,通过在箱体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边9与第二安装边15,使箱体1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安装更加灵活,箱体1内设置有冷却器13,冷却器13上设置有第一进油管、第二进油管与第三进油管,高温的液压油分别通过第一进油管、第二进油管与第三进油管进入到冷却器13的进油腔体23内,再从进油腔体23经过连接管22进入出油腔体24,当液压油经过连接管22时,热量传递至散热网18上,冷却风扇2转动带动风从第一进风口3与第二进风口12进入到箱体1内,再经过散热网18把热量从冷却风扇2吹出,加快其冷却速度,冷却的液压油从出油腔体24进入油箱17,使油箱17中的液压油达到合适的使用温度,通过把冷却器13安装在箱体1内,能有效避免冷却器13受到碰撞,延长冷却器13使用寿命。
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系统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两侧设置有第一安装边,所述箱体后端面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边,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拉手,所述箱体另一侧设置有冷却风扇,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油箱,所述油箱旁设置有冷却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压系统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边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边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边与所述第二安装边垂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压系统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上设置有清洁盖板,所述清洁盖板上设置有油箱盖,所述清洁盖板旁设置有抽油口,所述油箱上设置有液温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压系统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与所述冷却器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压系统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冷却风扇连接,所述冷却风扇上连接有防护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压系统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包括有进油腔体与出油腔体,所述进油腔体与所述出油腔体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散热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液压系统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腔体设置有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与第三进油口,所述出油腔体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与所述油箱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系统的箱体结构,涉及液压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两侧设置有第一安装边,所述箱体后端面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边,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拉手,所述箱体另一侧设置有冷却风扇,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油箱,所述油箱旁设置有冷却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通过在箱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边与第二安装边,当箱体固定在机架上或地面上时,使用第一安装边进行固定安装,当箱体固定在墙上或机架的侧面时,使用第二安装边进行固定安装,使箱体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安装更加灵活,通过把冷却器安装在箱体内,能有效避免冷却器受到碰撞,延长冷却器使用寿命。冷却器使用寿命。冷却器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

董光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州市骏合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30

技术公布日:

2022/10/25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18:52: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31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箱体   所述   冷却器   油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