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用于
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生产消毒液时,需要对其稳定进行控制,但是目前的温度不便于控制,从而造成使用不方便。
3.怎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并且可以控制温度的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并且可以控制温度的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用于调节容器体内消毒液的温度,至少包含一个
测温主体和将
所述测温主体固定在所述容器体上的固定件,所述测温主体一端位于所述容器体内,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测温主体包含加热部和控制部,所述加热部用于对消毒液进行加热,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部的温度,所述加热部一端与所述控制部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件且位于所述容器体内,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上部;
7.沿所述容器体的轴向方向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容器体的上部,且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容器体一侧的端面与所述容器体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均匀设有配合固定所述测温主体的固定孔。进一步,所述加热部与所述控制部通过电性线连接,且所述控制部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进一步,所述控制部包含控制器和外壳,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通过电路板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进一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加热部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且以数字形式显示在所述外壳的显示屏上。
8.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外形为圆柱体形状,且外壳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孔的内径。
9.进一步,所述加热部周向表面设有保
护套,所述保护套内壁与所述加热部表面存在均匀间隙,且所述保护套为两端相通内部设有通道的结构。进一步,所述保护套一端与所述控制部连接,所述保护套表面设有散热孔。进一步,所述测温主体的数量为a,其中1≤a≤10。进一步,所述固定件为带孔圆板结构。
10.进一步,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容器体一侧的表面设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与所述固定件表面紧贴,且两者通过粘结剂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用于调节容器体内消毒液的温度,至少包含一个测温主体和将所述测温主体固定在所述容器体上的固定件,所述测温主体一端位于所述容器体内,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测温主体包含加热部和控制部,所述加热部用于对消毒液进行加热,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部的温度,通过设置的
控制器从而对温度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的结构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的结构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件的结构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套的结构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件和耐腐蚀层的结构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加热部、2控制部、3固定件、4固定孔、5控制器、6外壳、7电路板、8显示屏、9保护套、10散热孔、11耐腐蚀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实用新型内容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精神与范围。
20.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相同或类似标号的元件/构件是用来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
21.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
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也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22.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创作。
23.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24.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25.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大致”、“约”等,用以修饰任何可以微变化的数量或误差,但这些微变化或误差并不会改变其本质。一般而言,此类用语所修饰的微变化或误差的范围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2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1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5%或是其他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前述提及的数值可依实际需求而调整,并不以此为限。
26.某些用以描述本技术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技术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2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用于调节容器体内消毒液的温度,至少包含一个测温主体和将所述测温主体固定在所述容器体上的固定件,所述测温主体一端位于所述容器体内,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测温主体包含加热部1和控制部2,所述加热部1用于对消毒液进行加热,所述控制部2用于控制所述加热部1的温度,所述加热部1一端与所述控制部2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件且位于所述容器体内,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上部;
28.沿所述容器体的轴向方向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容器体的上部,且所述固定件3靠近所述容器体一侧的端面与所述容器体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固定件3上设有均匀设有配合固定所述测温主体的固定孔4。进一步,所述加热部与所述控制部通过电性线连接,且所述控制部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
29.具体的说:由于用于调节容器体内消毒液的温度,至少包含一个测温主体和将所述测温主体固定在所述容器体上的固定件,所述测温主体一端位于所述容器体内,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测温主体包含加热部和控制部2,所述加热部1用于对消毒液进行加热,所述控制部2用于控制所述加热部1的温度,通过设置的控制器2从而对温度进行控制。
3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加热部1与所述控制部2通过电性线连接,且所述控制部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从而确保控制部2能够控制加热部,所述控制器2用于接收所述加热部1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且以数字形式显示在所述外壳的显示屏8上,通过设置的显示屏可以直观的看到具体的温度。
31.具体的,所述控制部包含控制器和外壳,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通过电路板7与所述外壳6的内壁连接,通过设置的外壳6,可以有效的包括控制器,具体的,所述外壳6的外形为圆柱体形状,且外壳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孔的内径。
32.另外,所述加热部周向表面设有保护套9,所述保护套9内壁与所述加热部1表面存在均匀间隙,且所述保护套9为两端相通内部设有通道的结构,所述保护套一端与所述控制部5连接,所述保护套9表面设有散热孔10,通过设置的保护套9,从而可以加热部1不会被灰尘杂质而破坏,同时可以加热部1加热均匀。另外,所述测温主体的数量设置为5个,所述固定件为带孔圆板结构,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容器体一侧的表面设有耐腐蚀层11,所述耐腐蚀层11与所述固定件表面紧贴,且两者通过粘结剂连接,通过耐腐蚀层11可以保护固定件3。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用于调节容器体内消毒液的温度,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个测温主体和将所述测温主体固定在所述容器体上的固定件,所述测温主体一端位于所述容器体内,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测温主体包含加热部和控制部,所述加热部用于对消毒液进行加热,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部的温度,所述加热部一端与所述控制部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件且位于所述容器体内,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上部;沿所述容器体的轴向方向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容器体的上部,且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容器体一侧的端面与所述容器体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固定件上均匀设有配合固定所述测温主体的固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与所述控制部通过电性线连接,且所述控制部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含控制器和外壳,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通过电路板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加热部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且以数字形式显示在所述外壳的显示屏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形为圆柱体形状,且外壳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孔的内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周向表面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内壁与所述加热部表面存在均匀间隙,且所述保护套为两端相通内部设有通道的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一端与所述控制部连接,所述保护套表面设有散热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主体的数量为a,其中1≤a≤1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带孔圆板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容器体一侧的表面设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与所述固定件表面紧贴,且两者通过粘结剂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种用于消毒液生产的自动温控装置,用于调节容器体内消毒液的温度,至少包含一个测温主体和将所述测温主体固定在所述容器体上的固定件,所述测温主体一端位于所述容器体内,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测温主体包含加热部和控制部,所述加热部用于对消毒液进行加热,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部的温度,所述加热部一端与所述控制部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件且位于所述容器体内,所述控制部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上部,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热速度块。块。块。
技术研发人员:
张晓微 付一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沈阳光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8.25
技术公布日:
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