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船舶装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
背景技术:
2.船舶上使用的栈桥用于连接不同高度的甲板,全回转拖船上使用的栈桥,在顶推作业过程中,人员在首楼甲板的使用频率比较高。通常船员在拖轮上由桥楼甲板或者驾驶甲板到达首楼甲板时经常需要首先经锚机平台前部的斜梯进入到锚机平台上,再由锚机平台后部的斜梯进入首楼甲板上进行作业,其通畅效率方面比较低,影响拖轮作业效率;并且全回转拖轮对不同吨位船舶顶推过程中,或者对船舶不同部位顶推过程中,需要调整栈桥的高度,以防止栈桥护栏触碰到被拖船舶上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4.一种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包括:
5.前侧
桥面收放件,其设置在桥楼甲板上,其包括前侧
卷绕动力件、前侧卷绕传动件和卷绕桥面件,
所述前侧卷绕动力件设置在所述桥楼甲板上,所述前侧卷绕传动件在所述前侧卷绕动力件上对所述卷绕桥面件进行收放;
6.后侧桥面收放件,其设置在所述首楼甲板上,其包括后侧卷绕动力件和后侧卷绕传动件,所述后侧卷绕动力件在所述首楼甲板上通过传动与所述卷绕桥面件连接的所述后侧卷绕传动件来完成所述卷绕桥面件的收放;
7.栈桥防护收放件,其设置在所述前侧桥面收放件和所述后侧桥面收放件上,以对所述卷绕桥面件两侧进行防护。
8.优选地,所述前侧卷绕动力件包括前侧卷绕架、前侧卷绕轴和前侧卷绕电机,所述前侧卷绕架设置在所述桥楼甲板侧面上,所述前侧卷绕轴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前侧卷绕轴贯穿设置在所述前侧卷绕架上,所述前侧卷绕电机设置在所述前侧卷绕架上,并且所述前侧卷绕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前侧卷绕轴一端传动连接。
9.优选地,所述前侧卷绕传动件包括前侧卷绕传动管和前侧卷绕
横向移动件,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套装在所述前侧卷绕轴上,并且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内壁上的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一滑动槽配合。
10.优选地,所述前侧卷绕横向移动件包括前侧横向移动电机、前侧横向移动轴和前侧横向移动传动块,所述前侧横向移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前侧卷绕轴自由端上,所述前侧横向移动轴一端设置在所述前侧横向移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前侧横向移动轴另一端插入所述前侧卷绕轴上的前侧横向移动孔;所述前侧横向移动传动块一端套装在所述前侧横向移动轴上,并且所述前侧横向移动传动块与所述前侧横向移动轴在套装处啮合;所述前侧横
向移动传动块另一端穿过所述前侧横向移动孔与所述前侧卷绕轴外壁之间设置的前侧横向移动长条通孔后与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内壁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卷绕桥面件包括桥面钢索、桥面支撑板、位置锁定件和桥面挤紧件,所述桥面钢索一端连接缠绕在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一端上,两个所述桥面钢索分别位于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两端;所述桥面支撑板呈矩形板状,所述桥面支撑板一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桥面支撑板另一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块配合,所述桥面支撑板两端侧面分别水平套装在两个所述桥面钢索上,并且所述桥面支撑板能够在所述桥面钢索上滑动;多个所述桥面支撑板沿所述桥面钢索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12.优选地,所述位置锁定件包括位置锁定管、磁力线圈和位置锁定轴,所述位置锁定管一端设置在位于端部的所述桥面支撑板一端面上,所述磁力线圈嵌装在所述位置锁定管内,所述位置锁定轴嵌装在所述位置锁定管内。
13.优选地,所述桥面挤紧件包括中继板和中继扣置板,所述中继板设置在位于端部的所述桥面支撑板底面上,所述中继扣置板呈圆弧板状,所述中继扣置板设置在所述中继板上。
14.优选地,所述后侧卷绕动力件包括后侧卷绕架、后侧卷绕轴和后侧卷绕电机,所述后侧卷绕架设置在所述首楼甲板侧面上,所述后侧卷绕轴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后侧卷绕轴设置在所述后侧卷绕架上,所述后侧卷绕电机设置在所述后侧卷绕架上,并且所述后侧卷绕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后侧卷绕轴一端连接;
15.所述后侧卷绕传动件包括后侧卷绕传动管和后侧卷绕横向移动件,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套装在所述后侧卷绕轴上,并且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内壁上的第二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槽配合;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与两个所述桥面钢索另一端缠绕连接;所述后侧卷绕横向移动件与所述前侧卷绕横向移动件结构相同,所述后侧卷绕横向移动件在所述后侧卷绕轴上带动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沿轴向移动。
16.优选地,所述栈桥防护收放件包括前侧防护件、后侧防护件和防护缆绳,所述前侧防护件设置在所述前侧桥面收放件上,所述后侧防护件设置在所述后侧桥面收放件上;所述前侧防护件包括防护座、防护杆、预紧套和防护收缩杆,所述防护座套装在所述前侧卷绕轴上,并且所述防护座通过随动连接杆与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端部弧形滑动连接,所述防护杆一端设置在所述防护座侧面上,所述防护杆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一燕尾槽内嵌装有第一燕尾块,所述防护收缩杆为自动伸缩杆,所述防护收缩杆顶端与所述第一燕尾块连接;所述防护收缩杆底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燕尾块,所述防护收缩杆通过所述第二燕尾块嵌装在所述桥楼甲板上的第二燕尾槽内;所述预紧套内嵌装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在所述预紧套内壁上,所述预紧套套装在所述防护杆另一端上,并且所述扭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杆上。
17.优选地,所述后侧防护件与所述前侧防护件结构相同,所述后侧防护件设置在所述后侧卷绕轴上;所述防护缆绳一端连接缠绕在所述预紧套上,所述防护缆绳另一端连接缠绕在所述后侧防护件的预紧套上。
18.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自动化程度高、使用便捷、能够根据拖船顶推需要自动变换高度和根据需要自动沿拖船横向移动其位置;
20.2)本发明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设置了前侧卷绕动力件、前侧卷绕传动件、卷绕桥面件、后侧卷绕动力件和后侧卷绕传动件,所述前侧卷绕动力件通过所述前侧卷绕传动件和所述后侧卷绕动力件通过所述后侧卷绕传动件配合将所述卷绕桥面件展开和收起,以满足拖船顶推需要和使用便携性;
21.3)本发明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设置了栈桥防护收放件,所述栈桥防护收放件能够根据拖船顶推需要折叠以调整其高度,并且所述栈桥防护收放件在折叠后仍然能够保持防护缆绳绷紧状态,以便于甲板正常作业。
22.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主视图;
24.图2为本发明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俯视图;
25.图3为本发明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前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后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前侧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其中:1-桥楼甲板,2-首楼甲板,3-前侧卷绕架,4-前侧卷绕轴,5-前侧卷绕电机,6-前侧卷绕传动管,7-前侧横向移动电机,8-桥面钢索,9-桥面支撑板,10-连接块,11-位置锁定管,12-中继板,13-中继扣置板,14-后侧卷绕架,15-后侧卷绕轴,16-后侧卷绕电机,17-后侧卷绕传动管,18-后侧横向移动电机,19-防护缆绳,20-防护座,21-防护杆,22-预紧套,23-防护收缩杆,24-后侧防护件,25-锚机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30.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31.根据图1-图5所示,一种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包括前侧桥面收放件、后侧桥面收放件和栈桥防护收放件,所述前侧桥面收放件设置在桥楼甲板1上,所述后侧桥面收放件设置在首楼甲板2上,所述栈桥防护收放件设置在所述前侧桥面收放件和所述后侧桥面收放件上。所述前侧桥面收放件包括前侧卷绕动力件、前侧卷绕传动件和卷绕桥面件,所述前侧卷绕动力件设置在所述桥楼甲板1上,所述前侧卷绕传动件设置在所述前侧卷绕动力件上,所述卷绕桥面件设置在所述前侧卷绕传动件上。所述前侧卷绕动力件包括前侧卷绕架3、前侧卷绕轴4和前侧卷绕电机5。所述前侧卷绕架3呈矩形板状,所述前侧卷绕架3一侧边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桥楼甲板1侧面上,两个所述前侧卷绕架3相互平行分布在所述桥楼甲板1侧面的两侧。所述前侧卷绕轴4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纵向
线与所述前侧卷绕轴4轴线平行。所述前侧卷绕轴4两端分别水平贯穿设置在所述前侧卷绕架3上,并且所述前侧卷绕轴4能够在所述前侧卷绕架3上转动。所述前侧卷绕电机5设置在所述前侧卷绕架3上,并且所述前侧卷绕电机5的转轴与所述前侧卷绕轴4一端连接,使得所述前侧卷绕电机5能够带动所述前侧卷套轴在所述前侧卷绕架3上转动。
32.所述前侧卷绕传动件包括前侧卷绕传动管6和前侧卷绕横向移动件,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和所述前侧卷绕横向移动件均设置在所述前侧卷绕轴4上。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长度小于所述前侧卷绕轴4长度,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套装在所述前侧卷绕轴4上,并且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内壁上的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一滑动槽配合。使得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滑动块和所述第一滑动槽沿所述前侧卷绕轴4轴向滑动,并且被所述前侧卷绕轴4带着转动。
33.所述前侧卷绕横向移动件包括前侧横向移动电机7、前侧横向移动轴和前侧横向移动传动块,所述前侧横向移动电机7设置在所述前侧卷绕轴4上,所述前侧横向移动轴设置在所述前侧横向移动电机7上,所述前侧横向移动传动块设置在所述前侧横向移动轴上。所述前侧横向移动电机7固定设置在所述前侧卷绕轴4自由端上,并且随所述前侧卷绕轴4转动而转动。作为一种选择,所述前侧横向移动轴为螺杆,所述前侧横向移动轴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前侧横向移动电机7的转轴上,所述前侧横向移动轴另一端插入所述前侧卷绕轴4上的前侧横向移动孔,所述前侧横向移动孔轴线与所述前侧卷绕轴4轴线重合,并且前侧横向移动孔与所述前侧卷绕轴4外壁之间设置有前侧横向移动长条通孔。所述前侧横向移动传动块一端套装在所述前侧横向移动轴上,并且所述前侧横向移动传动块与所述前侧横向移动轴在套装处啮合。所述前侧横向移动传动块另一端穿过所述前侧横向移动长条通孔后与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内壁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前侧横向移动电机7带动所述前侧横向移动轴转动时通过所述前侧横向移动传动块带动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沿在所述前侧卷绕轴4轴向移动。
34.所述卷绕桥面件包括桥面钢索8、桥面支撑板9、位置锁定件和桥面挤紧件,所述桥面钢索8设置在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上,所述桥面支撑板9设置在所述桥面钢索8上,所述位置锁定件和所述桥面挤紧件均设置在所述桥面支撑板9上。所述桥面钢索8设置有两个,一个所述桥面钢索8一端固定连接缠绕在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一端上,另一个所述桥面钢索8一端固定连接缠绕在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另一端上。所述桥面支撑板9呈矩形板状,所述桥面支撑板9一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块10,多个所述连接块10沿轴向均匀分布。所述桥面支撑板9另一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块10对称,多个所述连接槽沿轴向均匀分布。所述桥面支撑板9两端侧面分别水平套装在两个所述桥面钢索8上,并且所述桥面支撑板9能够在所述桥面钢索8上滑动。所述桥面支撑板9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桥面支撑板9沿所述桥面钢索8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桥面支撑板9之间连接有预定长度的绳索,以在展开多个所述桥面支撑板9时保持预定间距。
35.所述位置锁定件包括位置锁定管11、磁力线圈和位置锁定轴,所述位置锁定管11一端固定设置在位于端部的所述桥面支撑板9一端面上,所述磁力线圈固定嵌装在所述位置锁定管11内,所述位置锁定轴嵌装在所述位置锁定管11内,当磁力线圈通入直流电产生磁场时将推动所述位置锁定轴一端紧紧挤压在所述桥面钢索8上,以将位于端部的所述桥面支撑板9锁定在所述桥面钢索8上。
36.所述桥面挤紧件包括中继板12和中继扣置板13,所述中继板12一侧边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桥面支撑板9上,所述中继扣置板13设置在所述中继板12上。所述中继板12呈矩形板状,所述中继板12一侧边垂直固定设置在位于端部的所述桥面支撑板9底面上。所述中继扣置板13呈圆弧板状,所述中继扣置板13弧面固定设置在所述中继板12上。所述桥面挤紧件与所述后侧桥面收放件配合将多个所述桥面支撑板9沿所述钢索移动并挤紧,挤紧相邻的所述桥面支撑板9通过所述连接块10插入连接槽中,以将多个所述桥面支撑板9连接为一体,提高桥面稳定性。
37.所述后侧桥面收放件包括后侧卷绕动力件和后侧卷绕传动件,所述后侧卷绕动力件设置在所述首楼甲板2上,所述后侧卷绕传动件设置在所述后侧卷绕动力件上。所述后侧卷绕动力件包括后侧卷绕架14、后侧卷绕轴15和后侧卷绕电机16。所述后侧卷绕架14呈矩形板状,所述后侧卷绕架14一侧边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首楼甲板2侧面上,两个所述后侧卷绕架14相互平行分布在所述首楼甲板2侧面的两侧。所述后侧卷绕轴15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纵向线与所述后侧卷绕轴15轴线平行。所述后侧卷绕轴15两端分别水平贯穿设置在所述后侧卷绕架14上,并且所述后侧卷绕轴15能够在所述后侧卷绕架14上转动。所述后侧卷绕电机16设置在所述后侧卷绕架14上,并且所述后侧卷绕电机16的转轴与所述后侧卷绕轴15一端连接,使得所述后侧卷绕电机16能够带动所述后侧卷套轴在所述后侧卷绕架14上转动。
38.所述后侧卷绕传动件包括后侧卷绕传动管17和后侧卷绕横向移动件,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17和所述后侧卷绕横向移动件均设置在所述后侧卷绕轴15上。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17长度小于所述后侧卷绕轴15长度,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17套装在所述后侧卷绕轴15上,并且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17内壁上的第二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槽配合。使得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17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滑动块和所述第二滑动槽沿所述后侧卷绕轴15轴向滑动,并且被所述后侧卷绕轴15带着转动。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17与两个所述桥面钢索8另一端固定缠绕连接,同时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17半径不大于所述中继扣置板13内径。
39.所述后侧卷绕横向移动件包括后侧横向移动电机18、后侧横向移动轴和后侧横向移动传动块,所述后侧横向移动电机18设置在所述后侧卷绕轴15上,所述后侧横向移动轴设置在所述后侧横向移动电机18上,所述后侧横向移动传动块设置在所述后侧横向移动轴上。所述后侧横向移动电机18固定设置在所述后侧卷绕轴15自由端上,并且随所述后侧卷绕轴15转动而转动。作为一种选择,所述后侧横向移动轴为螺杆,所述后侧横向移动轴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后侧横向移动电机18的转轴上,所述后侧横向移动轴另一端插入所述后侧卷绕轴15上的后侧横向移动孔,所述后侧横向移动孔轴线与所述后侧卷绕轴15轴线重合,并且所述后侧横向移动孔与所述后侧卷绕轴15外壁之间设置有后侧横向移动长条通孔。所述后侧横向移动传动块一端套装在所述后侧横向移动轴上,并且所述后侧横向移动传动块与所述后侧横向移动轴在套装处啮合。所述后侧横向移动传动块另一端穿过所述后侧横向移动长条通孔后与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17内壁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后侧横向移动电机18带动所述后侧横向移动轴转动时通过所述后侧横向移动传动块带动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17沿所述后侧卷绕轴15轴向移动。
40.所述栈桥防护收放件包括前侧防护件、后侧防护件24和防护缆绳19,所述前侧防护件设置在所述前侧桥面收放件上,所述后侧防护件24设置在所述后侧桥面收放件上。所
述前侧防护件包括防护座20、防护杆21、预紧套22和防护收缩杆23,所述防护座20设置在所述前侧卷绕轴4上,所述防护杆21设置在所述防护座20上,所述预紧套22设置在所述防护杆21上,所述防护收缩杆23设置在所述桥楼甲板1上。所述防护座20呈管状,所述防护座20套装在所述前侧卷绕轴4上,并且所述防护管能够与所述前侧卷绕轴4发生相对转动,同时所述防护座20通过随动连接杆与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端部连接,使得所述防护座20通过所述随动连接杆跟随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沿着所述前侧卷绕轴4轴向移动,并且通过所述随动连接杆与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发生相对转动。具体的,所述随动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座20一侧边上,所述随动连接杆另一端嵌装在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一端面上的环形槽内,所述环形槽轴线与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轴线重合。使得所述随动连接杆另一端能够在所述环形槽内相对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发生相对周向转动,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通过所述环形槽和所述随动连接杆拉动所述防护座20沿所述前侧卷绕轴4轴向移动。所述防护杆21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护座20侧面上,所述防护杆21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一燕尾槽内嵌装有第一燕尾块,所述第一燕尾块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燕尾槽长度,使得所述第一燕尾块能够在所述第一燕尾槽内滑动。所述防护收缩杆23为自动伸缩杆,所述防护收缩杆23顶端与所述第一燕尾块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收缩杆23底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燕尾块,所述防护收缩杆23通过所述第二燕尾块嵌装在所述桥楼甲板1上的第二燕尾槽内。使得所述防护收缩杆23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燕尾块和第二燕尾槽沿所述前侧卷绕轴4轴向移动。当所述防护收缩杆23伸长时将通过所述第一燕尾块和所述第一燕尾槽推倒所述防护杆21,以根据需要降低所述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高度,满足拖船顶推要求。
41.所述预紧套22呈桶状,所述预紧套22内嵌装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预紧套22内壁上,所述预紧套22套装在所述防护杆21另一端上,并且所述扭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杆21上。所述前侧防护件设置有两套,两套所述前侧防护件分别位于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6两侧。
42.所述后侧防护件24与所述前侧防护件结构相同,所述后侧防护件24设置在所述后侧卷绕轴15上。所述后侧防护件24设置有两套,两套所述后侧防护件24分别位于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17两侧。所述防护缆绳19一端连接缠绕在所述预紧套22上,所述防护缆绳19另一端连接缠绕在所述后侧防护件24的预紧套22上。
43.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桥面收放件,其设置在桥楼甲板上,其包括前侧卷绕动力件、前侧卷绕传动件和卷绕桥面件,所述前侧卷绕动力件设置在所述桥楼甲板上,所述前侧卷绕传动件在所述前侧卷绕动力件上对所述卷绕桥面件进行收放;后侧桥面收放件,其设置在所述首楼甲板上,其包括后侧卷绕动力件和后侧卷绕传动件,所述后侧卷绕动力件在所述首楼甲板上通过传动与所述卷绕桥面件连接的所述后侧卷绕传动件来完成所述卷绕桥面件的收放;栈桥防护收放件,其设置在所述前侧桥面收放件和所述后侧桥面收放件上,以对所述卷绕桥面件两侧进行防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卷绕动力件包括前侧卷绕架、前侧卷绕轴和前侧卷绕电机,所述前侧卷绕架设置在所述桥楼甲板侧面上,所述前侧卷绕轴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前侧卷绕轴贯穿设置在所述前侧卷绕架上,所述前侧卷绕电机设置在所述前侧卷绕架上,并且所述前侧卷绕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前侧卷绕轴一端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卷绕传动件包括前侧卷绕传动管和前侧卷绕横向移动件,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套装在所述前侧卷绕轴上,并且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内壁上的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一滑动槽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卷绕横向移动件包括前侧横向移动电机、前侧横向移动轴和前侧横向移动传动块,所述前侧横向移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前侧卷绕轴自由端上,所述前侧横向移动轴一端设置在所述前侧横向移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前侧横向移动轴另一端插入所述前侧卷绕轴上的前侧横向移动孔;所述前侧横向移动传动块一端套装在所述前侧横向移动轴上,并且所述前侧横向移动传动块与所述前侧横向移动轴在套装处啮合;所述前侧横向移动传动块另一端穿过所述前侧横向移动孔与所述前侧卷绕轴外壁之间设置的前侧横向移动长条通孔后与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内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桥面件包括桥面钢索、桥面支撑板、位置锁定件和桥面挤紧件,所述桥面钢索一端连接缠绕在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一端上,两个所述桥面钢索分别位于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两端;所述桥面支撑板呈矩形板状,所述桥面支撑板一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桥面支撑板另一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块配合,所述桥面支撑板两端侧面分别水平套装在两个所述桥面钢索上,并且所述桥面支撑板能够在所述桥面钢索上滑动;多个所述桥面支撑板沿所述桥面钢索长度方向均匀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锁定件包括位置锁定管、磁力线圈和位置锁定轴,所述位置锁定管一端设置在位于端部的所述桥面支撑板一端面上,所述磁力线圈嵌装在所述位置锁定管内,所述位置锁定轴嵌装在所述位置锁定管内。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挤紧件包括中继板和中继扣置板,所述中继板设置在位于端部的所述桥面支撑板底面上,所述中继扣置板呈圆弧板状,所述中继扣置板设置在所述中继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卷绕动力件包括后侧卷绕架、后侧卷绕轴和后侧卷绕电机,所述后侧卷绕架设置在所述首楼甲板侧面上,所述后侧卷绕轴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后侧卷绕轴设置在所述后侧卷绕架上,所述后侧卷绕电机设置在所述后侧卷绕架上,并且所述后侧卷绕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后侧卷绕轴一端连接;所述后侧卷绕传动件包括后侧卷绕传动管和后侧卷绕横向移动件,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套装在所述后侧卷绕轴上,并且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内壁上的第二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槽配合;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与两个所述桥面钢索另一端缠绕连接;所述后侧卷绕横向移动件与所述前侧卷绕横向移动件结构相同,所述后侧卷绕横向移动件在所述后侧卷绕轴上带动所述后侧卷绕传动管沿轴向移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栈桥防护收放件包括前侧防护件、后侧防护件和防护缆绳,所述前侧防护件设置在所述前侧桥面收放件上,所述后侧防护件设置在所述后侧桥面收放件上;所述前侧防护件包括防护座、防护杆、预紧套和防护收缩杆,所述防护座套装在所述前侧卷绕轴上,并且所述防护座通过随动连接杆与所述前侧卷绕传动管端部弧形滑动连接,所述防护杆一端设置在所述防护座侧面上,所述防护杆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一燕尾槽内嵌装有第一燕尾块,所述防护收缩杆为自动伸缩杆,所述防护收缩杆顶端与所述第一燕尾块连接;所述防护收缩杆底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燕尾块,所述防护收缩杆通过所述第二燕尾块嵌装在所述桥楼甲板上的第二燕尾槽内;所述预紧套内嵌装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在所述预紧套内壁上,所述预紧套套装在所述防护杆另一端上,并且所述扭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杆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防护件与所述前侧防护件结构相同,所述后侧防护件设置在所述后侧卷绕轴上;所述防护缆绳一端连接缠绕在所述预紧套上,所述防护缆绳另一端连接缠绕在所述后侧防护件的预紧套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回转拖轮的收缩便捷式栈桥,包括:前侧桥面收放件,其包括前侧卷绕动力件、前侧卷绕传动件和卷绕桥面件,所述前侧卷绕动力件设置在所述桥楼甲板上,所述前侧卷绕传动件在所述前侧卷绕动力件上对所述卷绕桥面件进行收放;后侧桥面收放件,其包括后侧卷绕动力件和后侧卷绕传动件,所述后侧卷绕动力件在所述首楼甲板上通过传动与所述卷绕桥面件连接的所述后侧卷绕传动件来完成所述卷绕桥面件的收放;栈桥防护收放件,其设置在所述前侧桥面收放件和所述后侧桥面收放件上,以对所述卷绕桥面件两侧进行防护。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使用便捷、能够根据拖船顶推需要自动变换高度和根据需要自动沿拖船横向移动其位置。位置。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
杨惠 刘林伟 吕全亮 罗冬冬 费玉磊 朱彦桦 马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14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