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发光器件及发光器件制作方法与流程

阅读: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墨、发光器件及发光器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器(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evice,qled)具有域高、自发光、启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固态照明、平板显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正在成为目前非常热门的研究方向。
3.目前研究的qled器件大多采用宽带隙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锌(zno)等作为电子传输层材料,其不仅具有优异的电子传输能力和高的可见光透过性,而且材料来源丰富、合成方法简单,被广泛用于qled器件研究。而目前在制作电子传输层时,采用纯溶剂配制的zno纳米颗粒溶液的稳定性较差,容易产生团聚,极大地影响到其墨水的稳定性及其成膜均匀性,并造成像素成膜均匀程度随打印批次而变化,进而影响qled器件品质稳定性。
4.所以,目前用于制作电子传输层的油墨存在溶液稳定性差、容易团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墨、发光器件及发光器件制作方法,用于解决目前制作电子传输层的油墨存在的溶液稳定性差、容易团聚的技术问题。
6.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墨,其包括:
7.无机纳米材料;
8.温敏性聚合物所述温敏性聚合物至少包括酰胺基和烃基;以及
9.至少一种有机溶剂。
10.在本技术的油墨中,所述油墨在25摄氏度的粘度为0.5cps至60cps,和/或
11.所述油墨在25摄氏度的表面张力为20mn/m至60mn/m。
12.在本技术的油墨中,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至30%;
13.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至40%;
14.所述有机溶剂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40%至99.8%。
15.在本技术的油墨中,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包括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n-正丙基丙烯酰胺、聚n-乙基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16.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包括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钽、氧化锆、氧化镍、氧锂钛、氧铝锌、氧镁锌、氧铍锌、氧锡锌、氧锂锌、氧锡铟、碳酸铯氟锂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17.所述有机溶剂包括脂肪醇类溶剂。
18.在本技术的油墨中,所述油墨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包括电荷传输剂和分散剂。
19.在本技术的油墨中,所述电荷传输剂包括聚吡啶、聚吡咯、聚吡啶的衍生物及聚吡咯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20.所述分散剂包括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两性表面活性剂。
21.在本技术的油墨中,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硫酸盐表面活性剂、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磷酸盐表面活性剂、膦酸盐表面活性剂、氧化胺表面活性剂、以及阴离子氟化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22.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季铵化合物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胺氧化物表面活性剂、乙氧基脂肪胺表面活性剂和咪唑啉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23.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含氟表面活性剂。
24.在本技术的油墨中,所述油墨由所述无机纳米材料、所述温敏性聚合物、所述有机溶剂、以及助剂组成;
25.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至30%;
26.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至40%;
27.所述有机溶剂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40%至99.8%;
28.所述助剂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至10%。
29.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光器件,其包括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包括无机纳米材料以及温敏性聚合物,所述温敏性聚合物至少包括酰胺基和烃基。
30.在本技术的发光器件中,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包括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n-正丙基丙烯酰胺、聚n-乙基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31.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包括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钽、氧化锆、氧化镍、氧锂钛、氧铝锌、氧镁锌、氧铍锌、氧锡锌、氧锂锌、氧锡铟、碳酸铯氟锂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32.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和所述温敏性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400至300:1。
33.本技术还一种发光器件制作方法,其包括:
34.配制如上所述的油墨;
35.使用所述油墨在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或阴极上形成原始层;
36.通过干燥工艺,去除所述原始层中的有机溶剂,形成电子传输层。
3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墨、发光器件及发光器件制作方法,所述油墨包括无机纳米材料、温敏性聚合物和至少一种有机溶剂,所述温敏性聚合物至少包括酰胺基和烃基,所述油墨利用所述温敏性聚合物中的亲水性的酰胺基和疏水性的烃基实现其温敏特性,并且使其稳定性和成膜的均匀性得到提升,降低油墨发生团聚的风险,提升油墨的存储性能和使用性能。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由无机纳米材料和温敏性聚合物组成的电子传输层,使得所述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能力与空穴传输能力相匹配,提高能效。所述发光器件制作方法包括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油墨制作电子传输层,提升了制得的电子传输层的膜层均匀性和一致性,进而提升了发光器件的品质稳定性。
附图说明
38.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3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器件制作方法流程图。
4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墨、发光器件及发光器件制作方法,所述油墨包括无机纳米材料、温敏性聚合物和至少一种有机溶剂,所述温敏性聚合物至少包括酰胺基和烃基,所述油墨利用所述温敏性聚合物中的亲水性的酰胺基和疏水性的烃基实现其温敏特性,并且使其稳定性和成膜的均匀性得到提升,降低油墨发生团聚的风险,提升油墨的存储性能和使用性能。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由无机纳米材料和温敏性聚合物组成的电子传输层,使得所述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能力与空穴传输能力相匹配,提高能效。所述发光器件制作方法包括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墨制作电子传输层,提升了制得的电子传输层的膜层均匀性和一致性,进而提升了发光器件的品质稳定性。
45.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墨,所述油墨包括无机纳米材料、温敏性聚合物和至少一种有机溶剂,所述温敏性聚合物至少包括酰胺基和异丙基。
46.其中,所述酰胺基的结构式如下:
[0047][0048]
所述酰胺基具有亲水特性,所述烃基具有疏水特性;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同时具有亲水基团酰胺基和疏水基团烃基,从而使得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具有温度敏感特性,即所述温敏性聚合物随着温度的变化,其粘度和流动性会发生明显改变。
[0049]
所述油墨中配置有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因而具有温敏特性;在进行油墨的配制和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调控温度条件,可以使所述油墨达到较佳的粘度,从而使所述油墨具有满足存储和使用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例如,利用所述油墨,采用喷墨打印技术形成显示器中的电子传输层的过程中,通过调控油墨的温度,使所述油墨具有与喷墨打印条件相匹配的粘度和流动性;并在成膜过程中,控制成膜温度,使得所述油墨的流动性和表面张力与成膜条件相匹配,进而提升电子传输层的成膜均匀性;在油墨存储过程中,通过调控存储温度,使所述油墨达到较好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团聚问题。
[0050]
并且,油墨中的无机纳米材料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存在,其表面会存在大量的缺陷态,导致无机纳米材料在油墨中容易出现团聚。而本实施例中,油墨中包含的温敏性聚合物可以对无机纳米材料表面的缺陷进行修饰,以改变其表面性质,从而改善因无机纳米材料的表面缺陷而导致的团聚问题。
[0051]
进一步地,通过调整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在所述油墨中的含量和种类,使得所述油墨在25摄氏度的粘度达到0.5cps至60cps;并且通过调整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在所述油墨中的含量和种类,使得所述油墨在25摄氏度的表面张力达到20mn/m至60mn/m。在实际的油墨
使用和配制过程中,根据要求配制具有适当粘度和表面张力的油墨。
[0052]
进一步地,关于所述油墨中各成分的含量,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至30%,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至40%,所述有机溶剂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40%至99.8%。
[0053]
可选地,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可以是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所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结构式如下:
[0054][0055]
可选地,所述温敏性聚合物还可以选自:聚n-正丙基丙烯酰胺(pnnpam)、聚n-乙基丙烯酰胺(pnepam)、聚丙烯酰胺(pam)、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pdeam)、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pdmaema)中的一种或多种。
[0056]
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可以选自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氧化锌(zno)、氧化钛(tio2)、氧化锡(sno2)、氧化钽(ta2o3)、氧化锆(zro2)或氧化镍(nio)中的一种或多种,还可以选自氧锂钛(tilio)、氧铝锌(znalo)、氧镁锌(znmgo)、氧铍锌(znbeo)、氧锡锌(znsno)、氧锂锌(znlio)、氧锡铟(insno)或碳酸铯氟锂(lifcsco3)中的一种或多种。
[0057]
所述有机溶剂可以选自脂肪醇类溶剂,比如二乙二醇、乙二醇、1,5-戊二醇、三乙二醇和1-丁醇、正己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58]
进一步地,所述油墨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包括电荷传输剂和分散剂等。
[0059]
所述电荷传输剂选自聚吡啶、聚吡咯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0060]
所述分散剂选自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两性表面活性剂。
[0061]
所述助剂包括但不限于电荷传输剂和分散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只要所述油墨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在上述数值范围之内即可。
[006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助剂占所述油墨总重量的0%-1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荷传输剂可以在由所述油墨制备得到电子传输层后,提高电荷传输性能,使得电荷传输更加顺畅有效,降低阈值电压,从而使得电子、空穴可以进行复合辐射发光,优选为聚吡啶、聚吡咯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0063]
在再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用于保证无机纳米材料能够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并使得该分散体系保持稳定,优选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两性表面活性剂。更为具体的,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羧酸盐(例如,醚羧酸盐和磺化琥珀酸盐)、硫酸盐(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磺酸盐(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盐、α-烯基磺酸盐、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脂肪酸牛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磷酸盐(例如,烷基和芳基醇的磷酸酯)、膦酸盐和氧化胺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氟化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季铵化合物、阳离子胺氧化物、乙氧基脂肪胺
和咪唑啉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含氟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0064]
下面以温敏性聚合物材料选自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为例,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墨的配制过程以及使用所述油墨制作电子传输层的过程进行说明。
[0065]
关于油墨的配制:首先,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无机纳米材料分散在溶解有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的溶液中,通过调整各成分的含量,获得具有适当粘度、表面张力的无机纳米材料印刷油墨。其中,所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在最终制得的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至40%,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在最终制得的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至30%,所述有机溶剂在最终制得的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40%至99.8%。
[0066]
关于电子传输层的制作:以上述制得的油墨为打印墨水,选用合适的喷墨打印机进行喷墨打印以形成原始层,所述原始层里面包含所述油墨中的全部成分。然后,对所述原始层进行后期处理,以形成仅含有无机纳米材料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的电子传输层;其中,所述后期处理的方法包括:在加热升温、降温和/或减压真空的作用下,去除所述原始层中的有机溶剂,使得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与无机纳米材料发生配位作用,稳定在无机纳米材料的周围,形成均匀、平整的无机纳米材料/聚合物的杂化膜,即形成电子传输层。
[0067]
具体地,所述后期处理过程中,加热处理温度可以控制在60摄氏度至180摄氏度,加热方法可以采取脉冲加热或者持续加热;降温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可以为0摄氏度至20摄氏度;减压真空处理所采用的真空度可以为1
×
10-6
托到常压。
[0068]
可选地,通过上述方法配制的油墨在25摄氏度的粘度为0.5cps至60cps,并且在25摄氏度的表面张力为20mn/m至60mn/m;最终制得的电子传输膜层的厚度为10纳米至100纳米;所采用的喷墨打印方法可以是压电式喷墨打印或热喷墨打印。
[0069]
为了具体说明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墨制作的电子传输层与采用常规方法制作的电子传输层的区别,下面设置若干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并对各自的成膜特定进行研究:
[0070]
实施例1:
[0071]
采用二乙二醇和乙二醇的混合液作为有机溶剂,对该有机溶剂中的各种成分均进行除水、除氧的处理,使其纯度大于99.9%。
[0072]
采用无机氧化锌纳米粒子作为无机纳米材料,并采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作为温敏性聚合物,进行油墨的配制过程如下:在搅拌的条件下,将以下组分添加到500ml单口烧瓶中,添加顺序为:0.1wt%pnipam,55wt%二乙二醇溶剂,39.9wt%乙二醇,搅拌混合物5小时,得到pnipam溶液,再加入5wt%的氧化锌纳米粒子,得到氧化锌油墨组合物。
[0073]
通过喷墨打印机,打印成20
×
30um,分辨率200
×
200ppi的原始层。
[0074]
在热板上加热到120摄氏度、真空度1
×
10-4
托的条件下,使上述原始层挥发干燥30min,得到氧化锌电子传输层。
[0075]
采用白光干涉仪上述氧化锌电子传输层进行成膜均匀性测试,得到其膜层均匀性。
[0076]
实施例2:
[0077]
采用1,5-戊二醇、三乙二醇和1-丁醇的混合液作为有机溶剂,对该有机溶剂中的各种成分均进行除水、除氧的处理,使其纯度大于99.9%。
[0078]
采用氧镁锌(zn
0.95
mg
0.05
o)纳米粒子作为无机纳米材料,并采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作为温敏性聚合物,进行油墨的配制过程如下:在搅拌的条件下,将以下组分添加到500ml单口烧瓶中,添加顺序为:0.3wt%pnipam,30wt%1,5-戊二醇、40wt%三乙二醇和26.7wt%1-丁醇,搅拌混合物6小时,得到pnipam溶液,再加入3wt%的氧镁锌纳米粒子,得到氧镁锌油墨组合物。
[0079]
通过喷墨打印机,打印成20
×
30um,分辨率200
×
200ppi的原始层。
[0080]
将上述原始层在热板上加热到150摄氏度、氮气流下挥发干燥30min,得到氧镁锌电子传输层。
[0081]
采用白光干涉仪上述氧镁锌电子传输层进行成膜均匀性测试,得到其膜层均匀性。
[0082]
实施例3:
[0083]
采用正己醇和乙二醇的混合液作为有机溶剂,对该有机溶剂中的各种成分均进行除水、除氧的处理,使其纯度大于99.9%。
[0084]
采用无机氧化锌纳米粒子作为无机纳米材料,并采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作为温敏性聚合物,进行油墨的配制过程如下:在搅拌的条件下,将以下组分添加到500ml单口烧瓶中,添加顺序为:0.6wt%pnipam,60wt%正己醇,33.4wt%乙二醇,搅拌混合物6小时,得到pnipam溶液,再加入6wt%的氧化锌纳米粒子,得到氧化锌油墨组合物。
[0085]
通过喷墨打印机,打印成20
×
30um,分辨率200
×
200ppi的原始层。
[0086]
降温到15摄氏度、真空度1
×
10-5
托的条件下,使上述原始层挥发干燥30min,得到氧化锌电子传输层。
[0087]
采用白光干涉仪上述氧化锌电子传输层进行成膜均匀性测试,得到其膜层均匀性。
[0088]
实施例4:
[0089]
采用二乙二醇和乙二醇的混合液作为有机溶剂,对该有机溶剂中的各种成分均进行除水、除氧的处理,使其纯度大于99.9%。
[0090]
采用无机氧化锌纳米粒子作为无机纳米材料,采用聚吡啶作为电荷传输剂,并采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作为温敏性聚合物,进行油墨的配制过程如下:在搅拌的条件下,将以下组分添加到500ml单口烧瓶中,添加顺序为:0.1wt%pnipam,53wt%二乙二醇溶剂,39.9wt%乙二醇,搅拌混合物5小时,得到pnipam溶液,再加入5wt%的氧化锌纳米粒子和2wt%的聚吡啶,得到氧化锌油墨组合物。
[0091]
通过喷墨打印机,打印成20
×
30um,分辨率200
×
200ppi的原始层。
[0092]
在热板上加热到120摄氏度、真空度1
×
10-4
托的条件下,使上述原始层挥发干燥30min,得到氧化锌电子传输层。
[0093]
采用白光干涉仪上述氧化锌电子传输层进行成膜均匀性测试,得到其膜层均匀性。
[0094]
对比例:
[0095]
将0.3克氧化锌与3g克1,5-戊二醇、4克三乙二醇和2.7克1-丁醇溶剂混合搅拌30分钟,并使用0.45μ滤膜过滤得到氧化锌油墨。通过喷墨打印机,打印成20
×
30um,分辨率200
×
200ppi的氧化锌原始层。在热板上加热到150℃、氮气流下使上述氧化性原始层挥发干燥30min,得到氧化锌电子传输层。采用白光干涉仪上述氧化锌电子传输层进行成膜均匀性测试,得到其膜层均匀性。
[0096]
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成膜均匀性测试结果如下:
[0097][0098][0099]
根据该测试结果可知,实施例1至实施例4的成膜均匀性显著大于对比例的成膜均匀性。因此,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墨制备的电子传输层的成膜均匀性有显著提升。
[0100]
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墨包括无机纳米材料、温敏性聚合物和至少一种有机溶剂,所述温敏性聚合物至少包括酰胺基和烃基,所述油墨利用所述温敏性聚合物中的亲水性的酰胺基和疏水性的烃基实现其温敏特性,并且使其稳定性和成膜的均匀性得到提升,降低油墨发生团聚的风险,提升了油墨的存储性能和使用性能。
[0101]
本技术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光器件,请参阅图1,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电子传输层107,所述电子传输层107包括无机纳米材料以及温敏性聚合物,所述温敏性聚合物至少包括酰胺基和异丙基。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子传输层传输电子的能力,使其与空穴传输层传输空穴的能力相匹配,从而使该发光器件的能效提高。
[0102]
具体地,所述发光器件包括阳极103、设置于所述阳极103上的空穴传输层105、设置于所述空穴传输层105上的量子发光层106、设置于所述量子发光层106上的电子传输层107、以及设置于所述电子传输层107上的阴极108。
[0103]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器件中,所述电子传输层107包括无机纳米材料以及温敏性聚合物,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子传输层107传输电子的能力,使其与所述空穴传输层105传输空穴的能力相匹配,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而提升发光器件的能效。
[0104]
可选地,所述温敏性聚合物选自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聚n-正丙基丙烯酰胺(pnnpam)、聚n-乙基丙烯酰胺(pnepam)、聚丙烯酰胺(pam)、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pdeam)、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pdmaema)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结构式如下:
[0105][0106]
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可以选自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氧化锌(zno)、氧化钛(tio2)、氧化锡(sno2)、氧化钽(ta2o3)、氧化锆(zro2)或氧化镍(nio)中的中或多种,还可以选自氧锂钛(tilio)、氧铝锌(znalo)、氧镁锌(znmgo)、氧铍锌(znbeo)、氧锡锌(znsno)、氧锂锌(znlio)、氧锡铟(insno)或碳酸铯氟锂(lifcsco3)中的一种或多种。
[0107]
所述发光器件中的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和所述温敏性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400至300:1,以实现发光器件的最佳能效。
[0108]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的膜层结构还可以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阴极108、设置于所述阴极108上的电子传输层107、设置于所述电子传输层107上的量子发光层106、设置于所述量子发光层106上的空穴传输层105、以及设置于所述空穴传输层105上的阳极103。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发光器件实现发光的原理相同,且本实施例中各膜层的组成材料与图1所述的发光器件的各膜层组成材料对应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109]
本技术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光器件制作方法,请参阅图3,所述发光器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10]
步骤s101,配制油墨,所述油墨包括:无机纳米材料、温敏性聚合物和至少一种有机溶剂,所述温敏性聚合物至少包括酰胺基和烃基。
[0111]
具体地,所述温敏性聚合物选自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聚n-正丙基丙烯酰胺(pnnpam)、聚n-乙基丙烯酰胺(pnepam)、聚丙烯酰胺(pam)、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pdeam)、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pdmaema)中的一种或多种。
[0112]
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可以选自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氧化锌(zno)、氧化钛(tio2)、氧化锡(sno2)、氧化钽(ta2o3)、氧化锆(zro2)或氧化镍(nio)中的中或多种,还可以选自氧锂钛(tilio)、氧铝锌(znalo)、氧镁锌(znmgo)、氧铍锌(znbeo)、氧锡锌(znsno)、氧锂锌(znlio)、氧锡铟(insno)或碳酸铯氟锂(lifcsco3)中的一种或多种。
[0113]
所述有机溶剂可以选自脂肪醇类溶剂,比如二乙二醇、乙二醇、1,5-戊二醇、三乙二醇和1-丁醇、正己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114]
所述油墨在25摄氏度的粘度为0.5cps至60cps,并且在25摄氏度的表面张力为20mn/m至60mn/m。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至30%;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至40%;所述有机溶剂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40%至99.8%。
[0115]
步骤s102,使用所述油墨在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或阴极上形成原始层。
[0116]
具体地,在所述步骤s102之前,所述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制作该发光器件的其它相应结构。在一实施例中,制作该发光器件的其它结构的方法是:制作阳极;在所述
阳极上制作空穴传输层;在所述空穴传输层上制作发光层;所述原始层形成于所述发光层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制作该发光器件的其它结构的方法还可以是:制作阴极;在所述阴极上制作所述原始层。
[0117]
进一步地,在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或阴极上制作所述原始层的方法为喷墨打印法,所述喷墨打印法可以是压电式喷墨打印或热喷墨打印。
[0118]
步骤s103,通过干燥工艺,去除所述原始层中的有机溶剂,形成电子传输层。
[0119]
具体方法为:对所述原始层进行后期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有机溶剂,所述后期处理的方法包括:在加热升温、降温和/或减压真空的作用下,使所述原始层中的有机溶剂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所述温敏性聚合物与无机纳米材料发生配位作用,稳定在无机纳米材料的周围,形成均匀、平整的无机纳米材料/聚合物的杂化膜,即形成所述电子传输层。
[0120]
具体地,所述后期处理过程中,加热处理温度可以控制在60摄氏度至180摄氏度,加热方法可以采取脉冲加热或者持续加热;降温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可以为0摄氏度至20摄氏度;减压真空处理所采用的真空度可以为1
×
10-6
托到常压。
[012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3之后,所述发光器件制作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制作阴极,或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依次制作发光层、空穴传输层、以及阳极。
[0122]
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器件制作方法使用包含温敏性聚合物的油墨制作电子传输层,提升了制得的电子传输层的膜层均匀性和一致性,进而提升了发光器件的品质稳定性。
[0123]
本技术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请参阅图4,所述显示面板包含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器件。
[0124]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1、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101上的驱动电路层102、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102上的阳极103和像素定义层104、设置于所述阳极103上并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104的开口中的空穴传输层105、设置于所述空穴传输层105上并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104的开口中的量子发光层106、设置于所述量子发光层106上并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104的开口中的电子传输层107、以及设置于所述电子传输层107上的阴极108、以及设置于所述阴极108上的薄膜封装层109。
[0125]
所述驱动电路层102包括多种驱动走线和薄膜晶体管元件,所述驱动电路层102向所述阳极103和/或所述阴极108提供信号。所述空穴传输层105用于将所述阳极103的空穴传输至所述量子发光层106,所述电子传输层107用于将所述阴极108的电子传输至所述量子发光层106,所述量子发光层106通过将空穴和电子结合实现发光。
[0126]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技术以具体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机纳米材料;温敏性聚合物,所述温敏性聚合物至少包括酰胺基和烃基以及至少一种有机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在25摄氏度的粘度为0.5cps至60cps,和/或所述油墨在25摄氏度的表面张力为20mn/m至60m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至30%;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至40%;所述有机溶剂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40%至99.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包括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n-正丙基丙烯酰胺、聚n-乙基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包括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钽、氧化锆、氧化镍、氧锂钛、氧铝锌、氧镁锌、氧铍锌、氧锡锌、氧锂锌、氧锡铟、碳酸铯氟锂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有机溶剂包括脂肪醇类溶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包括电荷传输剂和分散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传输剂包括聚吡啶、聚吡咯、聚吡啶的衍生物及聚吡咯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剂包括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两性表面活性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硫酸盐表面活性剂、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磷酸盐表面活性剂、膦酸盐表面活性剂、氧化胺表面活性剂、以及阴离子氟化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季铵化合物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胺氧化物表面活性剂、乙氧基脂肪胺表面活性剂和咪唑啉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含氟表面活性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由所述无机纳米材料、所述温敏性聚合物、所述有机溶剂、以及助剂组成;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至30%;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至40%;所述有机溶剂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40%至99.8%;所述助剂在所述油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至10%。9.一种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包括无机纳米材料以及温敏性聚合物,所述温敏性聚合物至少包括酰胺基和烃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性聚合物包括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n-正丙基丙烯酰胺、聚n-乙基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聚
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包括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钽、氧化锆、氧化镍、氧锂钛、氧铝锌、氧镁锌、氧铍锌、氧锡锌、氧锂锌、氧锡铟、碳酸铯氟锂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和所述温敏性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400至300:1。11.一种发光器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制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油墨;使用所述油墨在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或阴极上形成原始层;通过干燥工艺,去除所述原始层中的有机溶剂,形成电子传输层。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油墨、发光器件及发光器件制作方法,该油墨包括无机纳米材料、温敏性聚合物和至少一种有机溶剂,温敏性聚合物至少包括酰胺基和烃基,该油墨利用温敏性聚合物中的亲水性的酰胺基和疏水性的烃基实现其温敏特性,并且使其稳定性和成膜的均匀性得到提升,降低油墨发生团聚的风险,提升油墨的存储性能和使用性能;使用该油墨制作的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能力与空穴传输能力相匹配,有利于提高能效,并提升制作的电子传输层的膜层均匀性和一致性。致性。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

李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5.21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14:20: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26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油墨   丙烯酰胺   聚合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