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织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撞击止动的织针。
背景技术:
2.织针是
针织机上的一种主要成圈机件,由钢丝或钢带经机械加工制成,用于把纱线编织成线圈并使线圈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织针的结构与形状影响针织成圈过程、针织机的生产率和产品的质量,是针织机设计的重要依据,常用的织针有舌针、钩针和复合针三种。
3.针织机在工作时,由于三角部件有裂纹或者发生破裂,各三角部件之间的配合不当或者不合适,织针会发生撞击,可能会导致织针折断,甚至会损坏针织机,造成生产后的产品不合格,而且影响针织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现有的织针撞击会导致织针和针织机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撞击止动的织针。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撞击止动的织针,包括安装座和针体,
所述针体分为上针体和下针体两个部分,所述上针体和下针体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杆、衔接杆、圆杆、断裂片和
螺钉,所述圆杆卡在衔接杆内部转动,所述连接杆置于两个衔接杆之间。
6.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下针体的上表面,所述圆杆固定安装在连接杆的内部,两个所述衔接杆均固定连接在上针体的下表面,两个所述衔接杆以连接杆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杆卡在衔接杆内转动,让衔接杆能够以圆杆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
8.优选地,所述衔接杆的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杆的外表面与圆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上针体和下针体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断裂片滑动插接在卡槽的内部;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断裂片卡在卡槽内,将上针体和下针体进行支撑,保证上针体和下针体保持相对稳定。
10.优选地,所述螺钉螺纹连接在上针体的内部,所述螺钉的外表面与断裂片的内部转动连接;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钉穿过断裂片内部与上针体螺纹连接,让断裂片保持稳定。
12.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
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插接有触动板,所述滑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触动板在滑槽内滑动将控制开关触动,控制开关与针织机的织针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控制织针的启动和关闭。
14.优选地,所述下针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上端与触动板的下表
面固定连接,所述下针体开设有绳槽,所述拉绳置于绳槽的内部;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织针受到撞击时,由于断裂片的承压度不及针体,因此断裂片会先断裂,而圆杆能够在衔接杆内转动,让下针体能够相对上针体摆动,从而让拉绳拉动触动板,使触动板下移将控制开关启动。
16.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7.通过设置连接装置,当织针受到撞击时,由于断裂片的承压度不及针体,因此断裂片会先断裂,针体不会折断,而圆杆能够在衔接杆内转动,进而让下针体能够以圆杆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相对上针体摆动,从而让拉绳拉动触动板,使触动板下移将控制开关启动,控制开关与针织机的织针控制机构电性连接,因此令织针停止运作,达到了防止织针撞击导致织针和针织机损坏的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撞击止动的织针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撞击止动的织针的衔接杆结构立体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撞击止动的织针的安装座结构剖视图。
21.图中:1、安装座;11、滑槽;12、触动板;13、控制开关;2、针体;3、上针体;31、卡槽;4、下针体;41、拉绳;42、绳槽;5、连接杆;6、衔接杆;61、圆孔;7、圆杆;8、断裂片;9、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3,一种可撞击止动的织针,包括安装座1和针体2,针体2分为上针体3和下针体4两个部分,为了方便将上针体3和下针体4相互衔接,上针体3和下针体4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杆5、衔接杆6、圆杆7、断裂片8和螺钉9,圆杆7卡在衔接杆6内部转动,连接杆5置于两个衔接杆6之间。
24.为了保证下针体4能够相对上针体3摆动,连接杆5固定连接在下针体4的上表面,圆杆7固定安装在连接杆5的内部,两个衔接杆6均固定连接在上针体3的下表面,两个衔接杆6以连接杆5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圆杆7卡在衔接杆6内转动,让衔接杆6能够以圆杆7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
25.为了方便将断裂片8进行固定,衔接杆6的内部开设有圆孔61,圆杆7的外表面与圆孔61的内部转动连接,上针体3和下针体4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31,断裂片8滑动插接在卡槽31的内部,断裂片8卡在卡槽31内,将上针体3和下针体4进行支撑,保证上针体3和下针体4保持相对稳定。
26.为了保证断裂片8稳定固定,螺钉9螺纹连接在上针体3的内部,螺钉9的外表面与断裂片8的内部转动连接,螺钉9穿过断裂片8内部与上针体3螺纹连接,让断裂片8保持稳定。
27.为了保证触动板12保持水平状态滑动,安装座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的内部滑动插接有触动板12,滑槽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3,触动板12在滑槽11内滑动
将控制开关13触动,控制开关13与针织机的织针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控制织针的启动和关闭。
28.为了方便对控制开关13进行触动,下针体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绳41,拉绳41的上端与触动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针体4开设有绳槽42,拉绳41置于绳槽42的内部,当织针受到撞击时,由于断裂片8的承压度不及针体2,因此断裂片8会先断裂,而圆杆7能够在衔接杆6内转动,让下针体4能够相对上针体3摆动,从而让拉绳41拉动触动板12,使触动板12下移将控制开关13启动。
29.通过设置连接装置,当织针受到撞击时,由于断裂片8的承压度不及针体2,因此断裂片8会先断裂,针体2不会折断,而圆杆7能够在衔接杆6内转动,进而让下针体4能够以圆杆7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相对上针体3摆动,从而让拉绳41拉动触动板12,使触动板12下移将控制开关13启动,控制开关13与针织机的织针控制机构电性连接,因此令织针停止运作,达到了防止织针撞击导致织针和针织机损坏的效果。
30.工作原理:当织针受到撞击时,由于断裂片8的承压度不及针体2,因此断裂片8会先断裂,针体2不会折断,而圆杆7能够在衔接杆6内转动,进而让下针体4能够以圆杆7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相对上针体3摆动,从而让拉绳41拉动触动板12,使触动板12下移将控制开关13启动,控制开关13与针织机的织针控制机构电性连接,因此令织针停止运作。
3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撞击止动的织针,包括安装座(1)和针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2)分为上针体(3)和下针体(4)两个部分,所述上针体(3)和下针体(4)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杆(5)、衔接杆(6)、圆杆(7)、断裂片(8)和螺钉(9),所述圆杆(7)卡在衔接杆(6)内部转动,所述连接杆(5)置于两个衔接杆(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撞击止动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固定连接在下针体(4)的上表面,所述圆杆(7)固定安装在连接杆(5)的内部,两个所述衔接杆(6)均固定连接在上针体(3)的下表面,两个所述衔接杆(6)以连接杆(5)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撞击止动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杆(6)的内部开设有圆孔(61),所述圆杆(7)的外表面与圆孔(61)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上针体(3)和下针体(4)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31),所述断裂片(8)滑动插接在卡槽(31)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撞击止动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9)螺纹连接在上针体(3)的内部,所述螺钉(9)的外表面与断裂片(8)的内部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撞击止动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内部滑动插接有触动板(12),所述滑槽(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撞击止动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针体(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绳(41),所述拉绳(41)的上端与触动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针体(4)开设有绳槽(42),所述拉绳(41)置于绳槽(42)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织针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撞击止动的织针,包括安装座和针体,所述针体分为上针体和下针体两个部分,所述上针体和下针体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杆、衔接杆、圆杆、断裂片和螺钉,所述圆杆卡在衔接杆内部转动,所述连接杆置于两个衔接杆之间。该可撞击止动的织针,当织针受到撞击时,由于断裂片的承压度不及针体,因此断裂片会先断裂,针体不会折断,而圆杆能够在衔接杆内转动,进而让下针体能够以圆杆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相对上针体摆动,从而让拉绳拉动触动板,使触动板下移将控制开关启动,控制开关与针织机的织针控制机构电性连接,因此令织针停止运作。作。作。
技术研发人员:
张永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南通瑞泰针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9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