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术语以及名词解释

阅读: 评论:0

传感器参数
额定容量 生产厂家给出的称量范围的上限值。
额定输出(灵敏度) 加额定载荷时和无载荷时,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差值。由于称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所加的激励电压有关,所以额定输出的单位以mV/V来表示。并称之为灵敏度。
灵敏度允差 传感器的实际稳定输出与对应的标称额定输出之差对该标称额定输出的百分比。例如,某称重传感器的实际额定输出为2.002mV/V,与之相适应的标准额定输出则为2mV/V,则其灵敏度允差为:((2.002 – 2。000)/2.000)*100% = 0.1%
非线性 由空载荷的输出值和额定载荷时输出值所决定的直线和增加负荷之实测曲线之间最大偏差对于额定输出值的百分比。
滞后允差 从无载荷逐渐加载到额定载荷然后再逐渐卸载。在同一载荷点上加载和卸载输出量的最大差值对额定输出值的百分比。
竹炭颗粒 重复性误差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对传感器反复加荷到额定载荷并卸载。加荷过程中同一负荷点上输出值的最大差值对额定输出的百分比。
蠕变 在负荷不变(一般取为额定载荷),其它测试条件也保持不变的情形下,称重传感器输出随时间的变化量对额定输出的百分比。
移动商铺 零点输出 在推荐电压激励下,未加载荷时传感器的输出值对额定输出的百分比。 
折叠桶绝缘阻抗 传感器的电路和弹性体之间的直流阻抗值。
寡核苷酸探针 输入阻抗 信号输出端开路,传感器未加负荷时,从电源激励输入端测得的阻抗值。
输出阻抗 电源激励输入端短路,传感器未加载荷时,从信号输出端测得的阻抗。
温度补偿范围 在此温度范围内,传感器的额定输出和零平衡均经过严密补偿,从而不会超出规定的范围。
零点温度影响 环境温度的变化引起的零平衡变化。一般以温度每变化10K时,引起的零平衡变化量对额定输出的百分比来表示。
水力模块 额定输出温度影响 环境温度的变化引起的额定输出变化。一般以温度每变化10K引起额定定输出的变化量额定输出的百分比来表示。
使用温度范围 传感器在此温度范围内使用其任何性能参数均不会产生永久性有害变化
二、在《OIML60号国际建议》中采用的术语。 以《OIML60号国际建议》92年版为基础,参考《JJG669--90称重传感器检定规程》新的技术参数大致有:
称重传感器输出 被测量(质量)通过称重传感器转换而得到的可测量。
米勒板 称重传感器分度值 称重传感器的测量范围被等分后其中一份的大小。
称重传感器检定分度值(V) 为了准确度分级,在称重传感器测试中采用的,以质量单位表达的称重传感器分度值。
称重传感器最小检定分度值(Vmin) 称重传感器测量范围可以被分度的最小检定分度值勤
最小静负荷(Fsmin) 可以施加于称重传感器而不会超出最大允许误差的质量的最小值.
最大称量 可以施加于称重传感器而不会超出最大允许误差的质量的最大值.
非线性(L)称重传感器进程校准曲线与理论直线的偏差。
滞后误差(H)施加同一级负荷时称重传感器输出读数之间的最大差值;其中一次是由最小静负荷开始的进程读数,另一次是由最大称量开始的回程读数.
蠕变(Cp) 在负荷不变,所有环境条件和其它变量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称重传感器满负荷输出随时间的变化。
最小静负荷输出恢复植(CrFsmin)负荷施加前,后测得的称重传感器最小静负荷输出之间的差值。
重复性误差(R) 在相同的负荷和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使连续数次进行实验所得的称重传感器输出读数之间的差值。
温度对最小静负荷输出的影响(Fsmin) 由于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最小静负荷输出之间的变化。 *温度对输出灵敏度的影响(St) 由于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输出灵敏度的变化。
称重传感器测量范围 被测量(质量)值范围,测量结果在此范围内不会超出最大允许误差。 *安全极限负荷 可以施加于称重传感器的最大负荷,此时称重传感器在性能特征上,
不会产生超出规定值的永久性漂移。
温湿度对最小静负荷输出影响(FsminH) 由于温湿度变化而引起的最小静负荷输出的变化。
温湿度对输出灵敏度的影响 由于温湿度变化而引起的输出灵敏度的变化。
此外,在《JJG699—90称重传感器检定规程》中,还列出了一个技术参数,即
最小负荷(Fmin) 力发生装置能达到的最接近称重传感器最小静负荷的质量值。 正是因为传感器测量时,总要在测力机上进行,而又很难直接测量最小静负荷点性能。再要说明一点,《OIML60号国际建议》是专门为称重传感器而制定的,它对称重传感器的评定的出发点就是要适应衡器的要求。当传感器用于其它目的时,这种评估方式不一定最合适。

(1)额定载荷:传感器的额定载荷是指在设计此传感器时,在规定技术指标范围内能够测量的最大轴向负荷。但实际使用时,一般只用额定量程的2/3~1/3。
(2)允许使用负荷(或称安全过载):传感器允许施加的最大轴向负荷。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超负荷工作。一般为120%~150%。
(3)极限负荷(或称极限过载):传感器能承受的不使其丧失工作能力的最大轴向负荷。意即当工作超过此值时,传感器将会受到损坏。
(4)灵敏度: 输出增量与所加的负荷增量之比。通常每输入1V电压时额定输出的mV。本公司产品与其它公司产品配套时,其灵敏系数必须一致。
(5)非线性: 这是表征此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与负荷之间对应关系的精确程度的参数。
(6)重复性: 重复性表征传感器在同一负荷在同样条件下反复施加时,其输出值是否能重复一致,这项特性更重要,更能反映传感器的品质。国标对重复性的误差的表述:重复性误差可与非线性同时测定。传感器的重复性误差(R)按下式计算:R=ΔθR/θn×100%。ΔθR -- 同一试验点上3次测量的实际输出信号值之间的最大差值(mv)。
(7)滞后: 滞后的通俗意思是:逐级施加负荷再依次卸下负荷时,对应每一级负荷,理想情况下应有一样的读数,但事实上下一致,这不一致的程度用滞后误差这一指标来表示。国标中是这样来计算滞后误差的:传感器的滞后误差(H)按下式计算:H=ΔθH/θn×1
00%。ΔθH --同一试验点上3次行程实际输出信号值的算术平均与3次上行程实际输出信号值的算术平均之间的最大差值(mv)。
(8)蠕变和蠕变恢复:要求从两个方面检验传感器的蠕变误差:其一是蠕变:在5-10秒时间无冲击地加上额定负荷,在加荷后5~10秒读数,然后在30分钟内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依次记下输出值。传感器蠕变(CP)按下式计算:CP=θ2 - θ3/θn×100%。其二是蠕变恢复:尽快去掉额定负荷(在5~10秒时间内),卸荷后在5~10秒内立即读数,然后在30分钟内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依次记下输出值。传感器的蠕变恢复(CR)按下式计算:CR=θ5 - θ6 /θn×100%。
(9)允许使用温度:规定了此传感器能适用的场合。例常温传感器一般标注为:-20 --- +70。高温传感器标注为:-40 --- 250
(10)温度补偿范围:说明此传感器在生产时已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了补偿。例常温传感器一般标注为-10 - +55
(11)零点温度影响(俗称零点温漂):表征此传感器在环境温度变化时它的零点的稳定性。一般以每10范围内产生的漂移为计量单位。
(12)输出灵敏系数的温度影响(俗称系数温漂):此参数表征此传感器在环境温度变化
时输出灵敏度的稳定性。一般以每10范围内产生的漂移为计量单位。
(13)输出阻抗:本公司传感器与其它厂家传感器并联使用时,必须弄清该公司产品的输出阻抗,此值必须与其一致,否则它会直接影响电子秤的输出特征和四角误差的调试。
(14)输入阻抗:由于传感器的输入端弹模补偿电阻和灵敏系数调整电阻,所以传感器的输入电阻都大于输出电阻,但可通过并联电阻方法使其变化。要求各传感器的输入阻抗一致,若与其它厂家的传感器匹配。则应使输入阻抗与其一致,否则在调试四角误差时会增加工时,因为传感器的输入阻抗对稳压电源而言是一个负载,只有负载一样,同一稳压电源才会提供一样的电源电压。
(15)绝缘阻抗:绝缘阻抗相当于传感器桥路与地之间串了一个阻值与其相当的的电阻,绝缘电阻的大小会影响传感器的各项性能。而当绝缘阻抗低于某一个值时,电桥将无法正常工作。
(16)推荐激励电压:一般为5~10伏。因一般称重仪表内配的稳压电源为5或10伏。
(17)允许最大激励电压:为了提高输出信号,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大皮重)要求利用加大激励电压来获得较大的信号。
(18)电缆长度:它与现场布局有关,定货前必须看清楚公司产品的常规电缆长度。另外,
注意环境是否有腐蚀性、是否有冲击情况、是否高温或低温。
(19)密封防护等级IP67:防浸水影响 ,以规定的压力和时间浸入水中性能不受影响 。灌胶保护的传感器可达到IP67。除可防油、防水外,还可防一般的腐蚀性气体,腐蚀性介质。

本文发布于:2023-08-12 04:37: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2146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传感器   输出   称重   负荷   范围   误差   变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