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见气体实验室和工业制法

阅读: 评论:0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实验室和工业制法
氧气 氢气 氮气 氯化氢 硫化氢 氨气 氧化 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甲烷
1.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
氧气
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2KClO3= 2KCl+3O2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氢气
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
制取方程式--Zn+H2SO4 === H2SO4+H2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点燃,淡蓝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MnO2+4HCl()MnCl2+Cl2+2H2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蓝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
除杂质--通入饱和食盐水(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l2+2NaOH=== NaCl+NaClO+H2O
⑷硫化氢
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制取方程式--FeS+2HCl=== FeCl2+H2S
③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除杂质--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HCl),再通入固体CaCl2(P2O5)(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H2S+2NaOH=== Na2S+H2OH2S+NaOH=== NaHS+H2O
⑸二氧化硫
制取原理人体3d建模--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Na2SO3+H2SO4=== Na2SO4+SO2+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
⑤除杂质--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SO2+2NaOH=== Na2SO3+H2O
⑹二氧化碳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③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质--通入饱和NaHCO3溶液(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⑥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氨气
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NH3+2H2O
③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
除杂质--通入碱石灰(除水蒸气)
收集--向下排气法
氯化氢
制取原理--高沸点酸与金属氯化物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NaCl+H2SO4=Na2SO4+2HCl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通入AgNO3溶液,多媒体控制器产生白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
除杂质--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二氧化氮
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
②制取方程式--Cu+4HNO3===Cu(NO3)纳米除臭装置2+2NO2+2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
④检验--红棕气体,通入AgNO3溶液颜变浅,但无沉淀生成
收集--滤扇向上排气法
尾气处理--3NO2+H2O===2HNO3+NO
NO+NO2+2NaOH===2NaNO2+H2O
⑩一氧化氮
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稀硝酸的氧化-还原;
②制取方程式--Cu+8HNO3()===3Cu(NO3)2+2NO+4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
④检验--无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红棕
收集--排水法
一氧化碳
座便盖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
制取方程式—HCOOH=CO+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检验--燃烧,蓝火焰,无水珠,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质--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⑥收集--排水法
甲烷
制取方程式--CH3COONa+NaOH CH4+Na2CO3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乙烯
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
制取方程式--CH3CH2OH CH2=CH2+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防裂霜除杂质--通入NaOH溶液(SO2,CO2),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收集--排水法
乙炔
制取原理--电石强烈吸水作用
制取方程式--CaC2+2H2O=Ca(OH)2+CH=- CH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
④检验--无气体,能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冒出浓的黑烟
除杂质--通入硫酸铜溶液(H2S,PH3),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

本文发布于:2023-08-11 12:31: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2137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通入   制取   分解   氧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