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试管刷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实验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试管刷。


背景技术:



2.在生物、化学领域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试管、容量瓶等器皿,一般在实验完成后,需要对这些器皿进行清洗,以方便下次使用,因此试管刷是实验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传统的试管刷分为毛刷和刷杆两个部分组成,在清洗试管时,需要将试管刷从器皿中拿出来,再进行清洗,操作繁琐影响工作效率。试管刷基本上是固定的形状,因此在洗刷不同规格的器皿时,如烧瓶、锥形瓶等,若采用传统的试管刷清洗非常困难,需要更换试管刷,一方面,这些器皿的口径较窄,试管刷不易伸入,另一方面,即使伸入了,因为瓶口处旋转不开,并且刷头面积较小,也无法将器壁清洗干净,并且由于容量瓶下部是向外凸出的圆弧状玻璃器皿,不容易被清洗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试管刷不适用于口径较窄的器皿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清洗不同规格实验器皿的试管刷。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试管刷,包括刷杆、圆筒形毛刷、定位凸起和卡扣,n个所述定位凸起固定于所述刷杆的不同高度位置上,且定位凸起的外周突出于所述刷杆的外壁,所述圆筒形毛刷的首端固定于所述刷杆的首部,尾端由所述卡扣进行定位,所述卡扣为具有侧开口的套筒结构,所述卡扣的长度与相邻两个定位凸起之间的间距相同以固定于相邻的两个定位凸起之间,所述圆筒形毛刷包括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之间的平行排布的多条刷条,所述圆筒形毛刷为弹性材料,所述第一定位环固定于所述刷杆的首部,所述第二定位环由所述卡扣定位。
6.在上述方案中,卡扣的材料为弹性材料,所述卡扣为具有侧开口的套筒结构,所述卡扣可拆卸的套装在所述刷杆上,所述卡扣的两端由相邻的两个定位凸起定位。
7.在上述方案中,n大于等于3。
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凸起的材质为弹性材质,所述定位凸起为具有中心通孔的球形结构,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径与所述刷杆的直径相同,所述定位凸起套在所述刷杆上并粘合固定于所述刷杆的相应高度位置上。
9.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环可拆卸的装配于所述刷杆的首部。
10.在上述方案中,刷杆首部开设用于卡装所述第一定位环的凹槽,所述凹槽环周设置于所述刷杆的首端。
11.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环的材质为弹性材质,所述第一定位环自然状态下的内径大于等于凹槽的直径,小于刷杆的外径,所述第一定位环弹性状态下的内径大于所述刷杆的外径。
12.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刷杆的尾端固定设有手柄,手柄的材质为铁,所述手柄中间镂空,形状为长椭圆形。
13.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刷杆的材质为不锈钢,刷杆为圆柱形或圆筒形结构。
14.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刷杆的直径不超过5mm,长度不超过30cm,所述定位凸起的直径不超过2mm,相邻两个定位凸起间距不超过10cm。
15.本实用新型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的试管刷,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作,加工成本低,便于市场化推广应用。
17.2.刷头可在挤压程度不同的情况下改变刷头的直径,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器皿的清洗,避免试管或其他器皿由于使用常规试管刷留有卫生死角产生污染影响实验数据。
18.3.刷头可以根据使用时间和损耗情况可以单独更换刷头,减少成本,减少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试管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试管刷的圆筒形毛刷的纵向截面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试管刷的圆筒形毛刷的横向截面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试管刷的卡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试管刷的卡扣的俯视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试管刷的圆筒形毛刷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其中:
26.1:刷杆,2:圆筒形毛刷,3:卡扣,4:定位凸起,4-1:第一定位凸起,4-2:第二定位凸起,4-3:第三定位凸起,5:手柄,6:凹槽,7:第一定位环,8:第二定位环,9:刷条,10:侧开口。
27.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以图1为例,图1下方位置为试管刷的首端,图1上方位置为试管刷的尾端。
30.实施例一
31.参见附图,一种试管刷,包括刷杆1,卡扣3和圆筒形毛刷2,所述刷杆上设置有3个用于固定卡扣3的位置的定位凸起4,从刷杆1的尾部到刷杆1的首部依次为第一定位凸起4-1、第二定位凸起4-2和第三定位凸起4-3,每相邻两个所述定位凸起4间的间距等于卡扣3长度,卡扣3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定位凸起4之间。所述圆筒形毛刷2套在刷杆1上,圆筒形毛刷2包括第一定位环7、第二定位环8和固定在第一定位环7和第二定位环8之间的多个具有弹性的刷条9,所述第一定位环7固定在刷杆1的首部,第二定位环2内径大于定位凸起4的外径,可在刷杆1上上下滑动,第二定位环8外径小于卡扣3外径,卡扣3可限制第二定位环8的位置。所述卡扣3是侧面设有侧开口10的圆筒形结构,卡扣3是弹性材料,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发
生形变,卡扣3自然状态下,所述侧开口10宽度小于刷杆1的直径,可使得卡扣3良好的固定在刷杆1上,卡扣3在弹性状态,所述侧开口10打开,所述侧开口10的宽度大于刷杆1直径,可将卡扣3从刷杆1上拆卸和安装,所述卡扣3的内径小于所述大于定位凸起4的外径,由此将所述卡扣3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定位凸起4之间。
32.当利用本试管刷刷洗细长结构的器皿时,卡扣3套装在刷杆1上位于第一定位凸起4-1和第二定位凸起4-2之间,圆筒形毛刷2的第一定位环7固定在刷杆1的首部,第二定位环8卡在卡扣3的首端,刷条9呈自然伸展状态贴紧在刷杆上,将试管刷深入到器皿内进行清洗。
33.当利用本试管刷刷洗大直径结构的器皿(比如瓶口细,瓶身宽的器皿)时,自然状态的刷条9难以刷到瓶身内部死角,此时将卡扣3从刷杆1上拆卸下来(刷杆1从所述侧开口10处穿出),将第二定位环8下压穿过第二定位凸起4-2和第三定位凸起4-3,刷条9在挤压状态下发生形变凸起一定弧度,圆筒形毛刷2长度变短,最大直径变大。将卡扣3安装在第二定位凸起4-2和第三定位凸起4-3之间,第二定位环8在刷条9的弹性作用下顶在卡扣3首端,将试管刷深入到器皿内部,进行洗刷试管器皿。
34.实施例二
35.圆筒形毛刷2的首端既可以固定在刷杆1上,也可以拆卸的装配在刷杆1上,如此可方便的更换圆筒形毛刷2,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本实施例采用可拆卸的装配方式。
36.所述刷杆1是采用不锈钢材质的圆柱型或圆筒形结构,直径不超过5mm,长度不超过30cm,刷杆1首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定位环7的凹槽6。所述第一定位环7的内径大于等于凹槽6的直径,小于刷杆1的外径,具有一定弹性,卡装在凹槽6上,在使用时间过长或磨损后可以方便圆筒形毛刷2拆下更换。第一定位环7自然状态下的内径大于等于凹槽6的直径,小于刷杆1的外径,所述第一定位环7弹性状态下的内径大于所述刷杆1的外径。
37.实施例三
38.参见附图,刷杆1的尾部固定有手柄5,手柄5为中间镂空的长椭圆形,目的为减轻试管刷整体重量,形状为长椭圆形,长度不超过10cm,刷杆1连接手柄5后,试管刷整体长度加长,可以清洗更大更深得器皿。
39.参见附图,刷杆1上设置三个定位凸起4,直径不超过2mm,所述定位凸起4的材质为弹性材质,所述定位凸起4为具有中心通孔的球形结构,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径与所述刷杆的直径相同,套在所述刷杆1上并粘合固定于所述刷杆1的相应高度位置上,相邻两个定位凸起4间距不超过10cm。
40.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41.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的试管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刷杆、圆筒形毛刷、定位凸起和卡扣,n个所述定位凸起固定于所述刷杆的不同高度位置上,且定位凸起的外周突出于所述刷杆的外壁,所述圆筒形毛刷的首端固定于所述刷杆的首部,尾端由所述卡扣定位,所述卡扣为具有侧开口的套筒结构,所述卡扣的长度与相邻两个定位凸起之间的间距相同以固定于相邻的两个定位凸起之间,所述圆筒形毛刷包括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之间的平行排布的多条刷条,所述圆筒形毛刷为弹性材料,所述第一定位环固定于所述刷杆的首部,所述第二定位环由所述卡扣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刷,其特征在于,卡扣的材料为弹性材料,所述卡扣为具有侧开口的套筒结构,所述卡扣可拆卸的套装在所述刷杆上,所述卡扣的两端由相邻的两个定位凸起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刷,其特征在于,n大于等于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管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的材质为弹性材质,所述定位凸起为具有中心通孔的球形结构,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径与所述刷杆的直径相同,所述定位凸起套在所述刷杆上并粘合固定于所述刷杆的相应高度位置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管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环可拆卸的装配于所述刷杆的首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管刷,其特征在于,刷杆首部开设用于卡装所述第一定位环的凹槽,所述凹槽环周设置于所述刷杆的首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管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环的材质为弹性材质,所述第一定位环自然状态下的内径大于等于凹槽的直径,小于刷杆的外径,所述第一定位环弹性状态下的内径大于所述刷杆的外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管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杆的尾端固定设有手柄,手柄的材质为铁,所述手柄中间镂空,形状为长椭圆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管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杆的材质为不锈钢,刷杆为圆柱形或圆筒形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杆的直径不超过5mm,长度不超过30cm,所述定位凸起的直径不超过2mm,相邻两个定位凸起间距不超过10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管刷,N个定位凸起固定于刷杆的不同高度位置上,且定位凸起的外周突出于刷杆的外壁,圆筒形毛刷的首端固定于刷杆的首部,尾端由卡扣进行定位,卡扣为具有侧开口的套筒结构,卡扣的长度与相邻两个定位凸起之间的间距相同,圆筒形毛刷包括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以及固定于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之间的平行排布的多条刷条,圆筒形毛刷为弹性材料,第一定位环固定于刷杆的首部,第二定位环由卡扣定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于不同规格器皿的清洗,避免试管或其他器皿由于使用常规试管刷留有卫生死角产生污染影响实验数据。影响实验数据。影响实验数据。


技术研发人员:

何雨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2021.09.22

技术公布日:

2022/11/21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09:2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21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试管   毛刷   直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