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填空
1、由于腰部的凹陷状,在服装结构上表现为上装的 造型。
1、 结构制图的主要依据是人体;服装放松量的主要依据是人体的运动因素。 2、 人体体型也属于“型”的范围,以胸腰落差为依据把人体划分为Y、A、B、C四种体型。
3、 服装制图的尺寸标注应按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进行,在标注尺寸是要做到:准确、规范、完整、清晰。
4、 服装原料大都由经纬纱线交织而成;在整匹原料中长度方向称为经向,宽度方向称为纬向。
5、 画线顺序原则上是先横后竖、定点画弧、定位。
6、 做一条无卷脚的男西裤臀围不超过113cm采用门幅为144cm的面料,其算料公式为裤长+6。
7、 在西裤制图时,一般应掌握五个控制部位的数值,他们是裤长、臀围、腰围、脚口、上裆长。
8、 衬衫一般作为制图依据的控制部位有:衣长、袖长、前后腰节长,领围gpu虚拟化、腰围、胸围和肩围。
9、 服装号型的号是指高度,型是指 。
10、 一购衣者身高为165cm,净胸围为88cm,体型属B型,其号型标志为165/88B.
11、 号型系列设置是以中间标准体为中心,向两边依次递增或递减。
12、 服装材料是构成服装制图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在服装制图前必须先弄清服装材料的几个因素,它们是:材料的质地性能、材料缩率、梭织衣料的经纬丝缕等。
13、 人体的长度、宽度、围度的尺寸,是服装制图的直接依据。
14、 人体的运动因素是作为制定服装放松量的主要依据之一。
15、 “服装号型系列”是设计成品规格的来源和依据。
16、 梭织衣料由于丝缕方向不同,其性能也不同,直丝缕的特点是强度高、不易伸长变形;横丝缕的特点是强度稍差、沙质柔软;斜丝缕的特点是伸长性大、有弹性、能弯曲变形。
17、 填写下列常用的英文服装代号:胸围 、腰围 、臀围 、领围 、胸高点 、领肩点 、袖窿 、胸围线 、肘围线 。
18、 根据人体曲线,有规则的折叠或收拢的部分称作裥。
19、 服装各部位和零部件的实际大小以图上所注尺寸数值为准。图纸中的尺寸一律以厘米为单位。
20、 38cm等于11.4寸;电暖画2尺7寸等于90cm;1码等于3英尺;35英尺等于88.9cm。
21、 服装制图是通过线条来表现的,它的优劣决定了服装效果图的质量。花
22、 服装制图基础是指服装制图前和具体制图时应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法及国家标准对服装制图的有关规定等。
23、 30市寸等于39.3英寸;29市寸等于96.75cm;25cm等于7.5市寸。
24、 识别织物正反面的方法可以根据织物的①织纹识别;②花纹、泽识别;③提花、提条花纹识别;④布边识别;⑤出厂印章识别。 25、 合理排料应做到排列紧凑、减少空隙。
26、 一件胸围为110cm的男长袖衬衫,采用90门幅面料,其算料方法为衣长×2+袖长。
27、 单件裁剪的特点是按照人体特点及穿着者的要求裁剪。
28、 裤腰围的放松量一般在0.5~1cm之间。适身形裤臀围放松量为7~10cm之间。
29、 男女西裤制图中,横的基本线条有上平线、裤长线、横裆线、臀围线、中裆线、上述基本线条均与布边垂直。
30、 使后裆缝拼接后腰口顺直的先决条件是起后翘。
31、 女衬衫的局部造型与变化主要表现在衣身、衣袖、和衣领。 32、 女上衣分别有领胸省、肩胸省、腋胸省、侧胸省等四种胸省。
33、 影响成品衣袖达不到规格长度的原因有垫肩、穿着厚度、袖山头收缩和袖口收裥等。
34、 女衬衫衣领的变化有无领、坦领、立领、翻驳领等
35、 胸省的纸型折叠转换法是在纸型上将要收省处,向着胸高点剪开,把基型上原有的省份折叠,剪开处就会自然张开。
36、 连衣裙的款式可分为腰围剪接式与腰围无剪接式两种。
37、 女西服袖窿深计算公式为B/6+2,应从肩端点量下。 38、 女西服袖前偏袖大为3cm,后偏袖大为2cm,袖肥大为计算公式是B/5-0.3;袖山深可由袖山斜线确定,袖斜线长度为AH/2+0.3。
39、 男西服前胸宽、后背宽、袖窿宽的计算公式分别为:B/6+1.5、B/6+2.5、B/6-4+省大。
40、 男西服后衣片上平线比前衣片上平线应长2.5cm,而女西服前后衣片上平线可保持平齐。
41、 男西服若开背衩,背衩高一般是腰节线下4cm纸币识别器左右,背衩宽为4~5cm。
42、 西服的变化虽然很多,但主要表现在局部变化,例如:摆角、纽数、叠门、驳头、袋型、开衩位置轧辊堆焊。
43、 中山服胸袋的定位方法是:袋口与第二粒纽平齐,胸袋后角距胸宽线为0.03B,胸戴后角应上翘0.8cm,袋口大为0.05B+6或B/10+0.3,小袋袋长可按袋口大×1.2,袋底应与袋口保持平行,且袋底比袋口达1.5cm左右,小袋前端应与面料直纱保持平行。
44、 中山服大袋的定位方法是:袋口距腰节线1/5腰节长袋口大为B/10+6,大袋前端线按腰节省向止口方向移出2cm,并且与前中线保持平行,大袋袋长为袋口大×1.2,袋底应比袋口大2cm,且袋底和袋口均应与底边线保持平行。
45、 中山服上平线后片比前片高出2.8cm,比西服多处0.3cm。
46、 中山服领属典型的关门领,其领子是由底领和翻领两部分构成。
47、 中山服款式变化主要是指在基本造型不变的前提下,做一些局部的变化,如领、袋型、门襟、下摆等处的变化,主要款式变化有军便服、。
48、 女大衣撇胸为1.5cm,男大衣撇胸为2.5cm。
49、 女大衣臀围线定位方法是按腰节线下17cm。
50、 男大衣的外形是以箱型为主,造型平整简洁,能较好的体现男性阳刚之气。
51、 男大衣后片小肩宽比前片长1cm。
52、 男大衣后衣片上平线比前衣片高出3cm,后直开领为2.5cm,前胸宽计算公式为B/6+1,后背宽计算公式为B/6+2,前偏袖大为3.2cm。
53、 在套肩袖服装制图中,小肩线与袖中线若有夹角,一般应作圆弧处理,使之适应手臂顶端形状,若前片袖中线的倾角为15:x,则后袖中线倾角应为15:0.8x,且后袖中线应比前袖中线长左右。
54、 旗袍的款式特征是立领,前片收侧胸省和腰胸省,后片收腰胸省,偏襟,摆缝装拉链,
开摆衩。
55、 旗袍在量体时,胸围加放4-6cm,腰围加放3-5cm,臀围加放5-7cm,领围加放1-2cm。
二、判断题
1、 同一个人穿者西服和中山服其袖长应该相等。
2、 服装的放松量主要取决于人体的运动,同时也要考虑季节和款式。
3、 服装号型系列中规定的号型不够用时,可扩大号型设置范围。
4、 在服装裁剪中,特别是批量生产中一般不考虑面料的丝缕,以排料紧凑、省料为原则。
5、 服装号型系列只适用于在体型特征上人体各部位发育正常的体型。
6、 服装衣片的实际大小是根据服装制图的图样确定的。
7、 原型制图法和基型制图法的围度均要加放松量。
8、 劈势使之偏出的直线。
9、 横料是指某一块(门幅不完整)原料经纱长于纬纱。
10、 服装零部件的挂面、腰面、袋嵌线一般选择横丝缕。
11、 合理套排是指在保证衣片质量的前提下,节约用料的套排画样。
12、 裤子的基本结构是前裆宽小于后裆宽,这是由人体的结构和人体的运动规律所决定的。
13、 西裤前片在横裆线上,从小裆宽点到侧缝线是衣烫迹线两边平分的,而后裤片在横裆线上从大裆宽点到侧缝线则不是以烫迹线两边平分的。
14、 西裤后片档缝低落数值,主要以与前片下裆缝等长为准。
15、 起翘是使后裆缝拼接后腰口顺直的先决条件,后裆缝斜度越大,起翘越高。
16、 后背中心线,垂直相交于叠门线。
17、 垫肩的厚度与穿着层次的厚度不影响袖长规格的长度。
18、 收省的主要作用是使服装更符合人体表面曲线的变化。
19、 西服裙的腰口劈势一般应等于腰臀差。
20、 有袖连衣裙和无袖连衣裙的袖窿深相等。
21、 女西服属三开身结构,其前胸宽,后背宽和袖窿宽之和应等于1/2胸围。
22、 领口标准圆是以上平线与叠门线交点为圆心,以前横开领减0.8h。为半圆画出的圆。
23、 西服驳口线与领口标准圆的切点位置只与h。有关,当h。确定时,切点位置必然确定。
24、 西服驳口线与标准领口圆的切点位置主要受驳口点的影响,驳口点位置不同,切点位置也不同,进而使驳口线与上平线交点也有所不同。
25、 一般情况下西服领头宽要小于驳头缺口宽。
26、 男、女西服前后横开领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
27、 单排扣平驳领男西服,一般是圆摆。圆摆的画法,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情况适当变化,总的要求是:圆摆造型要美观
28、 各种西服其驳头宽窄及形状都是确定不变的。
29、 虽然平驳头和抢驳头形状不同,但领子的制图方法并没有本质的变化。
遥控飞机制作30、 所有西服领制图方法都是相同的,所以只要打出一个领样,各种西服均可通用。
31、 女大衣也收领胸省,所以领圈和肩端点也需移位,移位的方法与女西服是相同的。
32、 正常情况下,上一类服装摆缝线与底边线相交必须呈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