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底内容:
一、主要材料及设备要求
2、刻度尺:用于测量水位
3、试验用水
4、警示牌、维护设施:用于安全警示
5、照明灯具:用于夜间照明及安全警示
1、闭水区域防水施工及其他隐蔽分项验收已完成
2、闭水范围内挡水墙及其他预留管、洞等部位已封闭
3、现场水源满足闭水需要并不影响其他部位用水
4、各种设备已购置,材料已到位
5、观测平台及维护已搭设,并符合安全要求
6、地下室外墙防水构造做法:
100厚砖砌墙,M2.5水泥砂浆砌筑
1.5厚PET防水卷材
1.5厚JS地脚锚栓防水涂料
刷隔离剂处理基层层
地下室砼面缺陷处理,丝杆防锈
钢筋混凝土自防水结构侧板
三、施工顺序
划定区域→完成隐蔽验收→封闭预留洞口→砌筑挡水墙→准备水源→搭设安全维护→闭水→保持水位→记录观察→申请报验→ 验收合格→排水回填。
四、试水准备:
电动液控闸阀1、清除杂物:
试水前先将现场清除干净,凿去地面从剪力墙溢出的浮浆,清除木板铁钉及其它杂物。先将人防门进行封堵,砌筑材料选用灰砂砖,抹水泥防水砂浆,将口部砌成封闭的蓄水池。 剪力墙对拉螺栓处直径约4cm,深约1cm的砼凿去,然后齐砼面将拉杆用氧割割除,打磨光滑并防锈处理。
2、口部(内墙)封堵
由于要时刻测试水区域水面变化,而又要满足试水设计高度,因而在封堵门上口正中设一观测孔,水位至门上口下20cm,封堵前先剔除地面铁丝、浮浆,然后用MU10、240水泥砖砌筑,砂浆采用M10防水砂浆外加5%膨胀剂,灰缝必须饱满符合要求,在地面20cm处
清理块预埋带翼D50排水管,外加闸阀四周用水泥砂浆灌实。每层砌体进行灌浆,确保墙体密实,砌体分多次进行,内墙随砌随抹先直至墙顶,然后把外墙抹光,并在外侧每隔1m用架子管打斜支撑进行加固处理。
3、外墙试水
本工程分两个人防单元,在地下室外围先取有代表性三处进行闭水试验,在选定的位置(12-13/A轴、21/D-P轴、20/K-R轴)砌筑0.5m宽,3.5m长,3.25m高(与地下室同高)水池,水池用240水泥砖+M10防水砂浆砌筑,下部1.5m墙厚370mm,上部1.75m墙厚240mm,内侧用防水沙浆抹灰收光。外侧每隔1m用架子管打斜支撑进行加固处理。
样式如下图:
外墙试水蓄水池形式
4、细部处理
由于洗消等室内有地漏,因此先将地漏中放入篦子,然后再在其上用塑料薄膜隔离后用砂浆覆盖。
五、试水
1、当砌体砌筑养护约7天后便可开始进行注水试验,试水时将水管接到区域内灌水,灌水速度控制在每小时不超过0.3m连续试水至结束时间为7天。
2、试水高度
内墙(口部)(洗消间、扩散室、密闭通道、防毒通道、除尘滤毒室等房间):为门上口下200mm,水深2000mm。
外墙:为顶板以下500mm,水深2750mm。
变形缝钢筋六、 检查与验收
1、灌水时派专人在灌水过程中对其中进行监控,如出现异常情况随时上报,以便及时处理。
2、灌水完毕保持该水位一周,并每日观察水位情况,墙体渗漏情况三次,每天观察后做好记录。
3、常见的渗漏现象一般分为慢渗、快渗、急流、高压急流等,在修堵前,出渗漏水点的准确位置,渗水量大的部位可直接观察到,慢渗可按以下方法进行检查。
(1)把渗水部位擦干,立即在漏水处薄薄地撒上一层干水泥,表面上与湿点或湿线处就是漏水的孔或缝。
(2)也可用水泥胶浆(水泥:促凝剂1:1)在漏水处均匀涂一薄层,并立即在表面上均匀撒上一薄层干水泥,干水泥表面的湿线处为渗漏点,即时用油漆做好标记,记录并注明部位。
(3)灌水试验达到一周后,如无异常情况,即请相关部门办理验收手续。
七、试验程序
根据相关验收规范,闭水试验应满足下列要求:
降弓
1、闭水试验应按设计要求及试验方案进行
2、试验区域应由相关监督部门划分确定,并满足验收规范要求石墨电极加工
3、确认闭水时间(7d)并做好相关记录
4、保证相关设备正常运转,确保试压水位高度达到预定水位
八、 检验标准及渗漏处理
1、根据地下室工程抗渗一般要求及标准,满足以下规定,视为合格。
A、砼表面允许有少量毛细孔漏水点,但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B、单个毛细孔隙水点的漏水量不得大于20L/d。
C、砼表面允许有小面积湿渍,但单个面积不得超过0.3m2,任意100m2防水砼不得超过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