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泄漏引发的反思——小心,环境诱变剂出没!

阅读: 评论:0

小心,环境
诱变剂出没!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赵娟/李衍
日本核泄漏引发的反思——
3月以来,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不断升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恐慌,同时也让一个新名词走入公众的视野——这就是“环境诱变剂”。其实,不止是核辐射,生活中的环境诱变剂还有许许多多,像室内装修释放的甲醛、室内的香烟烟雾、室外石油和煤炭燃烧产生的多环芳烃类化学物、工业排放的各种有毒气体、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紫外线,等等。它们虽然没有核辐射这样危害迅猛,但也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那么,在这诸多的环境诱变剂环顾之下,现代人应该如何自保?!
【专家简介】
曹佳 知名的卫生毒理学专家。国际环境诱变剂协会理事,亚洲环境诱变剂协会副主席。现任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
汽车尾气、烧烤食品中也有环境诱变剂
环境诱变剂的来源非常广泛,人体最常接触的环境诱变剂主要来源于食物、空气和水。
食品中残留的农药或重金属、食品发生变质后产生的毒素都可能是诱变剂,食品加工中所添加的一些添加剂,如亚硝酸盐、苋菜红等偶氮染料也是诱变剂。此外,食品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诱变物质,比如烧烤食品时会产生多环芳烃类诱变剂。近年来一些不法商贩在食品中添加的一些本不应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化学品,如苏丹红、甲醛等,这些都增加了人们接触环境诱变剂的几率。
空气中诱变剂种类比较繁多,如室内装修释放的甲醛、室内的香烟烟雾、室外石油和煤炭燃烧产生的多环芳烃类化学物、工业排放的各种有毒气体、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紫外线等。
灯头量规水中的诱变剂主要是一些氯化消毒的副产品,此外,大气中的一些诱变剂也可通过环境传播进入水中。另外,其他一些接触途径也可能使
人体暴露于环境诱变剂,如职业接触、药物的使用等。
癌症和新生儿畸形都与环境诱变剂有关
环境诱变剂对人体的损害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诱变剂本身毒性(诱变力)的大小,二是人体的接触剂量和接触时间。
长期接触环境诱变剂最典型的后果是致癌,比如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中受辐射的人乳腺癌、甲状腺癌、白血病的发生率都显著增高。
液压一体升降柱
如果是人体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受到诱变剂的影响发生了突变,则可能引起不育或子代流产、死胎、新生儿死亡、活胎畸形等严重后果,例如日本广岛长崎爆炸后1年内新生儿畸形率显著上升,还有美国在越战时期喷洒的落叶剂中混杂的二噁英引起当地新生儿畸形率显著上升。目前研究还发现,环境诱变剂对人类的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衰老等疾病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5条建议应对环境诱变剂威胁
流行病学研究认为,人类疾病的发生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以癌症为例,国际癌症研究所指出,89%~90%的人类癌症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约占90%以上。从专业角度出发,给大家几点建议: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均证实,吸烟和饮酒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如吸烟引发肺癌,饮酒导致脂肪肝、肝硬化等。
cng撬装加气站
弩的结构图2.选择食品需慎重,谨防病从口入。发霉变质食品、腌渍食品、烧烤食品中都含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此外食品添加剂使用较多的食品也尽量不要选择。
3.从自身做起,保护生态环境。比如少开车不仅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可以减少多环芳烃类诱变剂的排放。金属净洗剂
4.做好自身职业和生活方面的防护。比如室内装修完毕后要等甲醛等有害物质挥发一段时间,达标后再居住;高紫外线辐射地区出门做好紫外线防护;从事放射或其他高危职业人做好职业防护等。
5.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
积极应对各种环境诱变剂我们知道,地球作为一个循环的生态系统,是有一定自净能力的。大气、水、土壤等具有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使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然而,现代工业社会的高度发达使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预防不力,导致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
2008年,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7名国内顶级专家与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本刊编委钟南山教授在论坛上指出,根据临床和手术统计数据显示,因吸入污染物过多,广州人一旦
超过50岁,肺部就变成了黑!“珠三角正面临着复合型大气污染的威胁!”钟南山说,复合型污染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光化学污染和灰霾天增多,并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危害。
你的肺脏是黑的!闻听此言,谁不会悚然心惊?可以确信的是,以钟南山院士的专业素养,他作出的判断绝非危言耸听!
太白参
光化学烟雾污染、酸雨污染和大气灰霾污染已经成为珠江三角洲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谁又能断言,这种严酷的景况只是珠三角的悲怆现实?“天上灰蒙蒙,地上脏兮兮,耳边轰隆隆”,这一幕幕,我们不是都很熟悉吗?
据2008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二氧化硫排放达到2600万吨,超出环境容量1倍;酸雨的覆盖率达到国土面积的1/3;70%的江河湖泊受到污染,90%流经城市的河流严重污染;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每年有1500万人因此患上呼吸道疾病。这是多么让人哀伤的现实。滚滚红尘,饮食男女,生活在这方热土之上,你不能不呼吸,你也不能不喝水,在空气和水源受到严重污染的现实环境下,我们还能逃到那里去!
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在各种环境诱变剂的危害下,学会自保,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己的健康,就显得极为重要。
空气污染——生命的隐形“杀手”
空气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两类。
大气污染
工业 工业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有的是烟尘,有的是气体。
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 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炉灶和供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特别是在冬季采暖时,往往使污染地区烟雾弥漫,呛得人咳嗽,这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交通运输 城市中的汽车,量大而集中,排放的污染物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对城市的空气污染很严重,成为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室内空气污染
甲醛是一种无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刨花板、密度板、胶合板等人造板材、胶粘剂和墙纸是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要来源,释放期长达3~15年。甲醛可经呼吸道吸收,对人体的危害具长期性、潜伏性、隐蔽性等特点。
苯是一种无、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气体。胶水、油漆、涂料和黏合剂是空气中苯的主要来源。
氡是一种无、无味、无法察觉的惰性气体。水泥、砖沙、大理石、瓷砖等建筑材料是氡的主要来源,地质断裂带处也会有大量的氡析出。
氨是一种无而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主要来源于混凝土防冻剂等外加剂、防火板中的阻燃剂等。

本文发布于:2023-07-31 00:18: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91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环境   污染   食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