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知识要点

阅读: 评论:0

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态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物的分类:按化学性质分为:有机固体废物和无机固体废物;按照污染物特性可将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以及放射性固体废物;按固体废物的来源可将其分为: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物。
3.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即具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性、易爆性)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减量化(是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一方面减少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另一方面减少固体废物容量),无害化(是指通过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如热解技术、分离技术、焚烧技术、生化好氧或厌氧分解技术等),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资源化(是指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加快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术和方法。它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
转换)。
5.压实又称压缩,指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少固体废物表观体积,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6.破碎是指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
7.根据废物组成中各种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及弹性的差异,将机械分选方法分为筛选、重力分选、光电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和摩擦与弹跳分选。
8.筛分原理:依据固体废物的粒度不同,利用筛子将物料中小于筛孔的细粒透过筛面,而大于筛孔的粗粒物料留在筛面上完成粗、细分离的过程。在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的处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9.重力分选概念:根据固体废物不同物质颗粒的密度差异,在运动介质中受到重力、介质动力和机械力的作用,使颗粒产生松散分层和迁移分离,从而得到不同密度产品的分选过程。运动介质:水、重液、重介质(湿式重选)、空气(干式重选)
10.各种重选过程具有的共同工艺条件:(1)固体废物中颗粒间必须存在密度差异;(2)分选过程都是在运动介质中进行的;(3)在重力、介质动力及机械力的综合作用 下,使颗粒松散并按密度分层;(4)分好层的物料在运动介质流的推动下互相迁移,彼此分离,并获得不同密度的最终产品。
11.电力分选: 基本原理:电选是利用固体废物中各种组分在高压电场中电性的差异而实现分选的种方法。物质根据其导电性,分为导体、半导体和非导体三种、大多数固体废物属于半导体和非导体,因此,电选实际是分离半导体和非导体的固体废物的过程。
12.电选必须具备的条件:必须有高压电场;必须使颗粒物带电(摩擦带电、感应带电、 电晕放电电场带电、接触带电)
13.磁力分选概念:是利用固体废物中各种物质的磁性差异的在不均匀磁场中进行分选的方法。
14.浮选是根据不同物质被水润湿程度的差异而对其进行分离的过程。
15.浮选原理:浮选是通过在固体废物与水调成的料浆中加入浮选药剂扩大不同组分可浮性
的差异,再通入空气形成无数细小气泡,使目的颗粒黏附在气泡上,并随气泡上浮于料浆表面成为泡沫层后刮出,成为泡沫产品;不上浮的颗粒扔仍留在料浆内,通过适当处理后废弃。
16.捕收剂指能够选择性地吸附在欲选的颗粒上,使目的颗粒表面疏水,增加可浮性,使其易于向气泡附着的药剂。捕收剂有黄药、油酸、脂肪烃等。无菌检测系统
17.起泡剂是指能够促进泡沫形成,增加分选界面的药剂。常用起泡剂有松醇油,脂肪酸。
18.调整剂是用于调整捕收剂的作用及介质条件的药剂。调整剂包括活化剂、抑制剂、PH调整剂、絮凝剂、分散剂。
18.调整剂捕收剂起泡剂
19.溶剂浸出是用适当的溶剂与废物作用使物料中有关的组分有选择性地溶解的物理化学过程。'
19.稳定化是指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的物质的过程。
鼓芯
20.固化是指在危险废物中添加固化剂,使其转变为不可流动固体或形成紧密固体的过程。
21.目前常用的固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水泥固化、石灰固化、沥青固化、塑性材料固化、有机聚合物固化、自胶结固化、熔融固化(玻璃固化)和陶瓷固化等        125是重点。
21.好氧堆肥的基本原理:好氧堆肥是好氧微生物在与空气充分接触的条件下,使堆肥原料中的有机物发生一系列放热分解反应,最终使有机物转化为简单而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同化和异化作用,把一部分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出能量,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供微生物生长繁殖。
22好氧堆肥过程:潜伏阶段,中温阶段,高温阶段,腐熟阶段流水工艺品
22.好氧堆肥的影响因素:供氧量,含水率,温度和有机物含量,颗粒度,C/N比和C/P集成搜索比
23.厌氧消化原理:三个阶段即水解阶段、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两个阶段即酸性发酵阶段和碱性发酵阶段。
23.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1)厌氧条件;(2)原料配比;(3)温度;(4pH;(5电源延时器)添加物和抑制物;(6)接种物;(7)搅拌
24.微生物浸出:
25.焚烧原理:可燃物质燃烧,特别是生活垃圾的焚烧过程,是一系列十分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通常可将焚烧过程划分为干燥、热分解、燃烧三个阶段。焚烧过程实际晒干燥脱水、热化学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作用过程。
26.焚烧的影响因素:固体废物性质,焚烧温度,停留时间,供氧量和物料混合程度。
27.焚烧工艺:前处理系统,进料系统,焚烧炉系统,空气系统,烟气系统
28.热解和焚烧的区别,焚烧是需氧氧化反应过程,热解是无氧或缺氧反应过程;焚烧是放热的,热解是吸热的;焚烧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热解的产物主要是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焚烧产生的热能一般就近直接利用,而热解的生成的产物诸如可燃气、油以及炭黑等可以储存及远距离输送。
28.与焚烧相比,固体废物热解的主要特点是可将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以燃料气,燃料油和炭黑为主的储存性能源锁接头由于是无氧或缺氧分解,排气量少,因此,采用热解工艺有利于减轻对大气环境的二次污染废物中的硫、重金属等有害成分大部分被固定在炭
黑中由于保持还原条件,3价的Cr不会转化为6价的Cr⑤氮氧化合物的产生量少。

本文发布于:2023-07-30 14:56: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85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物质   过程   焚烧   分选   阶段   固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