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风力发电机机组的防雷装置检测

阅读: 评论:0

谈风⼒发电机机组的防雷装置检测
防雷(www.zhaofanglei)
定位:防雷⾏业产业链垂直电商交易平台
使命:服务防雷产业链,助防雷企业发展
模式:1、信息交互+⾃营交易+撮合交易+产品委托送检+供应链管理+智能⼯⼚解决⽅案、⼯业互联⽹+跨境电商 2、⾃营交易+撮合服务+⼤宗采购+委托外包+⾮标定制+服务推荐+专家咨询+供应链⾦融
价值:实现供应链价值交互和⽣态共赢
摘要
本⽂通过对风⼒发电机组防雷装置常规检测的介绍,指出风⼒发电机组防雷检测⼯作的重点。通过本⽂的阐述对风电企业制定合理的年度检测计划,防雷检测企业编制防雷检测⽅案具有有指导作⽤。
引⾔固定铁丝网
由于我国能源结构中⽕电所占⽐重较⾼,⾯对⽇益严峻的环保压⼒,为了扭转这种不合理的局⾯。风能
、太阳能等新型可再⽣能源得到国家的⼤⼒扶持,各地风⼒发电站的建设项⽬很多。由于风电设备的⾃⾝特点,使得雷击灾害频发,损失较⼤。风电企业对雷电的防护普遍重视,但是风电企业、防雷检测企业对需要检测什么?如何选取检测检测,应该的把握不到位,对于风电的检测还只是停留在接地电阻的测试上,现在的突出问题是防雷检测内容,检测⽅法的不合理,造成的后果是防雷检测这项⼯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
本⽂通过对风电设备的雷击风险特点,风电防雷装置的检测⽅法、内容的介绍。为风电设备的⽣产,运营,检测等企业提供参考。
⼀、风⼒发电机组的雷击风险分析:
风⼒发电机组的雷击风险有:(1)风⼒发电设备的雷击风险、(2)35KV电⼒传输线路的雷击风险、(3)升压站的雷击风险。
1.1、风⼒发电设备的雷击风险
风⼒发电设备的⾼⼤结构特点,⼤⾯积分布的特点,造成了雷击概率的增⼤,各转动部件之间的电⽓连接不良,且连接不良点位较多,风机基础接地电阻⼤多达不到设计要求,周围⼟壤电阻率较⾼,不利于雷电流的泄放等因素,造成的直接后果有:
雷达信号
A直击雷对风机扇叶的物理损坏
B巨⼤雷电流对各类线缆的电磁感应,造成线缆绝缘的损坏。
C电⼦设备的电源SPD、信号SPD等防雷装置的失效,当检查不及时,有着巨⼤的安全隐患。
安全门卡
对设备的正常运⾏不利,是雷电防护、检测⼯作中的重点。
1.2、35KV电⼒传输线路的雷击风险
砂洗风⼒发电机通过整流,逆变等过程,输出的电能通过升压变压器---35KV电⼒传输线路---升压站升压到110KV---电⽹。输电线路的分为架空敷设和埋地敷设;雷击事故多出现在架空敷设的输电线路。输电线路穿越的地形多种多样,地⾯⼟壤情况也不同,项⽬设计之初也没有综合考虑,天⽓,地理环境,⽽考虑的重点是⼯期,成本等因素,往往对输电线路的敷设不太重视。造成的直接后果有如下⼏点:
A架空线路极易遭受直接雷击、架空线路顶部没有全程敷设避雷线,有雷击熔断的情况。
B架空线路杆塔的接地⽹散流⾯积达不到,且接地电阻达不到设计要求,不利于泄流。
C架空线路的线路避雷器安装位置、数量、接地线的连接不良等现象。
D升压变压器的接地电阻不合格,避雷器没有安装熔断器造成雷击避雷器短路,不能正常切断⼯频续流,造成变压器爆裂等事故。
1.3、升压站的雷击风险
电⼒升压站的雷电防护是较为受到重视的,站内接地电阻都能达到设计要求,周围架设有接闪塔,进站线路顶部有避雷线。能对雷电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在雷击事故中出现的情况多为雷击断电的运⾏故障,对于⼀次设备的损坏较少,但是站内的低压设备,控制设备的损坏情况还是存在的。总的来说,升压站的雷击损失相对较⼩。
升压站的地⽹检测参考DL475-2017的规范,对其接地阻抗,电⽓完整性,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电位梯度等参数有选择的进⾏测量。
上述是对风⼒发电系统雷击特点的论述,通过不同部分的雷击特点,指导以后的雷电防护及雷电检测⼯作,根据雷击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挑选有侧重点的检测内容及检测参数。
⼆、风电机组防雷装置检测的重点
2.1、风⼒发电机组防雷装置的检测重点
风⼒发电机组的防雷装置检测重点包括:风电机组接地⽹接地电阻的测量,风电机组各部位的连接过渡电阻的测试,风电机组SPD的性能测试。
A、风电机组接地电阻测量
风机地⽹接地电阻的测试,除了对接地测试的⽅法有要求外,对测试仪器的的测量电流也要尽可能的⼤。(规范要求不⼩于3A,异频45HZ/55Hz)。虽然风机的地⽹达不到⼤地⽹的规模,但是地⽹周围覆⼟状况较差,接地⽹中存在⼯作电流,会对测量的精度产⽣很⼤的影响,为了提⾼测量的质量,需要增⼤测试电流。
B、风电机组各部位连接过渡电阻测量
雷电流要经过风机扇叶后,要通过风机扇叶内的接地线与桨毂连接,桨毂与主轴连接,再通过主轴碳刷与风机偏航装置连接,偏航装置通过塔筒与风机底座连接才能泄放⼊地。
扇叶与桨毂之间的变桨电机,主轴碳刷与偏航装置之间,偏航装置与塔筒的连接为滑动连接。这三处滑动连接点的过渡电阻值的测量是风⼒发电设备的防雷检测的重点。
其中塔筒与塔筒、塔筒与基础直接的连接靠的是重⼒,且每个连接点处都有⾦属跨接线,⼀般情况下只要⾁眼检查其连接情况即可。
对于风机泄流通道的检测要分段进⾏,各段加测值分别记录。只要这样才会发现接触不良的部位。通过对不同部位检测数据的分析,才能发现问题。如果不分段进⾏,⼀旦存在问题将不知道问题的所在,仍要分段排查。
通过对风机过渡电阻的测量,存在的隐患点有:
风机扇叶叶尖与叶根之间的接地线断裂。且该部位的检测需要⾼空作业,采⽤吊篮或者蜘蛛⼈,危险系数⼤,耗时长,在检测报价中要有所考虑。
碳刷(三处)与主轴之间的电⽓连接最差,造成的原因有碳刷磨损严重,缺少维护更换,碳刷与主轴之间有油污,造成接触不良。其它连接部位的过渡电阻多在⼗⼏毫欧之间。
接触不良。其它连接部位的过渡电阻多在⼗⼏毫欧之间。
由于每台风机都要通过光缆与升压站内的中控室通信,光纤本⾝不导电,但是为了加强光缆的抗拉强度,光缆内有⼀⾦属加强芯,该⾦属加强芯要做接地处理。否则会造成光纤熔断的风险,在检测中要加强检测,不要忽视。
接地⼲线与基础的接地通过---均压环连接。接地⼲线多为铜缆,接地为热镀锌扁钢。在检测中发现,铜缆与均压环的连接处多发⽣锈蚀,虽然有的涂油处理,但是连接过渡电阻过⼤,这是因为不同⾦属
之间的电化学腐蚀造成的。如果该处维护不到位,造成直接后果是过渡电阻值过⼤,影响雷电流的泄放,在检查过程中要重点关注。
C、风电机组SPD性能参数的测量
由于电源SPD,信号SPD是对线路内的雷电过电压进⾏限制的元器件,存在,⽼化,损坏等风险,除了每年的常规检测外,在雷⾬季节也要加强⽇常的巡查,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换。⽽不能寄希望于每年的常规检测。并建⽴巡查的记录台账,在制度上保证设备的正常运⾏。
2.2、35KV电⼒传输线路的防雷检测重点
35KV电⼒传输线路分为埋地敷设和架空敷设。
埋地敷设的电缆多为铠装缆。在检测中对于铠装层的接地处理要做为重点,要求保证铠装层的电⽓联通,且每段要两点接地。
架空线路的检测,除对杆塔接地电阻的检测外,每条引下线与接地系统的连接过渡电阻做为重点,升压变压器的最近杆塔与风机地⽹的共地连接情况也是需要进⾏检测的重点。通过使⽤等电位测试仪,对杆塔接地与升压变压器接地的导通测量。
2.3、升压站的防雷检测重点
升压站的检测分为站内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检测和变电站的⼤地⽹参数的检测两部分。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检测在这⾥不做赘述。
升压站⼤地⽹的检测按照DL475-2017规范的要求进⾏检测。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地⽹的检测需要使⽤专⽤的⼤地⽹检测的仪器,⽽不能使⽤普通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挤爆胶囊
⼤地⽹的测试参数有接地阻抗,电⽓完整性,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电位梯度等参数。
其中接地阻抗、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电位梯度等参数宜每5-6年检测,⽽没有必要年年检测。
⽽电⽓完整性的检测,需要每年检测⼀次。且检测的结果要按照规范的要求,对检测的结果进⾏分级判定。⽽不是以⼀个参考值为判定依据。通过对不同接触点的过渡电阻的测量,来评估升压站的电⽓完整性参数的性能。
对于升压站地⽹的防雷检测,关注的重点是电⽓完整性参数,⽽对于地⽹的锈蚀状况可以通过对地⽹开挖来直接检查锈蚀情况,对于投⼊使⽤多年的接地⽹,可与通过接地阻抗值,和电位梯度曲线来,验证地⽹的⼯作状况。⽽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测量可以按照规范的要求间隔进⾏。
三、风电机组防雷装置检测的建议
3.1、风机扇叶的检测,我们把检测的重点放在,扇叶本体的直接雷击损伤⽅⾯,可以利⽤新技术,及新的检测设备。如⽆⼈机的挂载摄像机,透视雷达设备,对扇叶的外表及内部损伤进⾏检测。
3.2、风机的检测重点应该放在各连接部位的过渡电阻的检测上。
3.3、SPD的检测要全⾯覆盖,⽽不能是抽检。
3.4、对于风机基础接地与升压变压器的接地、杆塔的接地的共地状况进⾏检测。
3.4、对于风机基础接地与升压变压器的接地、杆塔的接地的共地状况进⾏检测。
3.5、对于⼟壤环境不好的风机及杆塔的接地电阻,可以根据⼟壤电阻率的情况,适当的放宽接地电阻值。⼀味的最求低阻值也是意义不⼤。(主要原因是风机的⾼度⼤,雷电通道的感抗不容忽视)
3.6、架空杆塔的引下线与接地系统的连接过渡电阻,做为检测的重点。
3.7、升压变压站的电⽓完整性测试做为重点。对于投⼊多年的地⽹的检查可以采⽤开挖地⾯检查,结合接地阻抗,电位梯度曲线来印证。
3.8、对于防雷检测报告的数据要做到每年的横向对⽐,和多年的纵向对⽐。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问题。
法兰加工设备
结论
风⼒发电机组防雷装置的检测,有其⾃⾝的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应采⽤有针对性的检测项⽬,选取有针对性的测试参数。把定期的防雷装置的检测⼯作,发挥出最⼤的经济效益。为运维单位,检测单位及安全监管单位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献
《风⼒发电机组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36490-2018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15
《建筑物电⼦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475-2017
作者:河北德创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李云飞
免责声明
2019/4/17
欢迎投稿:邮箱****************

本文发布于:2023-07-30 12:48: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8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检测   防雷   接地   雷击   装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