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技术标准及措施

阅读: 评论:0

防雷技术标准及措施
    接地与均压
1、 接地电阻越小过电压值越低,因此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接地电阻,其要求如表1所示。
1        接地电阻要求
发光墙
序号
接地网名称
接地电阻Ω
一般
高土壤电阻率
1
无线环境监测调度通信综合楼
<1
<5
2
通信站(塔)
自制锅盖天线<5
<10
sdo100
3
独立避雷针
<10
<30
2、 调度通信综合楼内的通信站应与同一楼内的动力装置、建筑物避雷装置共用一个接地网。
大楼及通信机房接地引下线可利用建筑物主体钢筋,钢筋自身上、下连接点应采用搭焊接,且其上端应与房顶避雷装置、下端应与接地网、中间应与各层均压网或环形接地母线焊接称电气上连通的笼式接地系统。
3、 位于发电厂、变电(开关)站的通信站的接地网应至少用两根规格不小于40mm×4mm的镀锌扁钢与厂、站的接地网均压相连。
4、 接地体一般应采用镀锌钢材,其规格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来确定,一般应不小于如下数值:
回程间隙角钢:50mm×50mm×5mm
扁钢:40mm×4mm
圆钢直径:8mm
钢管壁厚:3.5mm
5、 接地体埋深(指接地体上端)一般不小于0.7m。在寒冷地区,接地体宜埋设在冻土层
以下;在水位较高的地区,接地体最好穿透到已知的水位上,以利用饱和区的水源。接地体之间所有的连接点均应进行搭焊接,焊接点(浇灌在混凝土中的除外)应进行防腐处理。
6、 对于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当一般做法的接地电阻值难于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向外延伸接地体、改善土壤的传导性能、深埋电极、以及外引等方式。
7、 通信机房建筑应有防直击雷的接地保护措施,在房顶上应敷设闭合均压网(带)并与接地网连接。房顶平面任一点到均压带的距离均不应大于5m
8、 通信机房内,应围绕机房敷设环形接地母线(简称环母线)。环形接地母线一般应采用截面不小于90mm2的铜排或120mm2的镀锌扁钢。在机房外,应围绕机房建筑敷设闭合环形接地网。机房环形接地母线及接地网和房间闭合均压带间,至少应用4条对称布置的连接线(或主钢筋)相连,相邻连接线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8m
9、 机房内各种电缆的金属外皮、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框架、进风道、水管等不带电金属部分、门窗等建筑物金属结构以及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等,应以最短距离与环形接地母线连接。采用螺栓连接的部位可用含银环氧树脂导电胶粘合。
10、 各类设备保护地线宜用多股铜导线,其截面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确定,一般为2595mm2;导线屏蔽层的接地现截面面积,应大于屏蔽层截面面积的2倍。接地线的连接应确保电气接触良好,连接点应进行防腐处理。
11、 金属管道引入室内前应水平直埋10m以上,埋深应大于0.6m,并在入口处接入接地网。如不能埋入地中,至少应在金属管道室外部分沿长度均匀分布在两处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每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但宜适当增加接地处数。
12、 微波塔同轴馈线金属外皮的上端和下端应分别就近与铁塔连接,在机房入口处与接地体再连接一次;馈线较长时宜再中间加一个与塔身的连接点;室外馈线桥始末两端均应和接地网连接。
13、 微波塔上的航标灯电源线应选用金属外皮电缆或将导线穿入金属管,各段金属管之间应保证电气连接良好(屏蔽连续),金属外皮或金属管至少应在上下两端与塔身金属结构连接,进机房前应水平直埋10m以上,埋地深度应大于0.6m
14、 引入机房的电缆空线对,应在配线架上接地,以防引入的雷电在开路导线末端产生反击。
15、 应用系统集成微波塔接地网应围绕塔基作成闭合环形接地网。铁塔接地网与微波机房接地网至少要用2根规格不小于40mm×4mm的镀锌扁钢连接。
16、 电缆沟道、竖井内的金属支架至少应两点接地,接地点间距离不应大于30m
    屏蔽
1、 为减少外界雷电电磁干扰,通信机房及调度通信综合楼的建筑钢筋、金属地板构架等均应相互焊接,形成等电位法拉第笼。如设备对屏蔽有较高要求时,机房六面应敷设金属屏蔽网,屏蔽网应与机房内环形接地母线均匀多点相连。
2、 架空电力线由站内终端杆引起后应更换为屏蔽电缆,进入室内前应水平直埋10m以上,埋地深度应大于0.6m,屏蔽层两端接地;非屏蔽电缆应穿镀锌铁管并水平直埋10m以上,铁管两端应接地。
3、 室外通信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应接地;对于既有铠带又有屏蔽层的电缆,在机房内应将铠带和屏蔽层同时接地,而另一端只将屏蔽层接地。电缆进入室内前应水平直埋10m以上,埋地深度应大于0.6m。非屏蔽电缆应穿镀锌铁管水平直埋10m以上,铁管两端应接地。
4、 机房内的电力电缆(线)、通信电缆(线)宜采用屏蔽电缆,或敷设在金属管内,屏蔽层或金属管两端必须就近接地。
    限幅
1、 通信电缆进入机房要首先接入保安配线架(箱)。配线架应装有抑制电缆线对横向、纵向过电压的限幅装置。
2、 配线架限幅装置主要包括压敏电阻器、气体放电管、熔丝、热线圈等。对于微电子设备应优先采用压敏电阻器。
3、 高压架空配电线路终端杆杆体金属部分应接地,如距主接地网较远可做独立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杆上三相对地要分别装设避雷器。
4、 配电变压器高、低压侧应在靠近变压器处装设避雷器。变压器在室内时,高压侧避雷器一般应装于户外,且离本体不得超过10m。机房配电屏或整流器入端三相对地亦应装氧化锌避雷器(箱)。
5、 直流电源的“正极”在电源设备侧和通信设备侧均应接地,“负极”在电源机房侧和通信机房侧应接压敏电阻。
6、 各种避雷器件均应尽可能缩短引线,直接装于被保护的电(线)路点上。各种避雷器件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经专用仪器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隔离
1、 不同接地网之间的通信线宜采取防止高、低电位反击的隔离措施,如光电隔离、变压器隔离等。
2、 在电力调度通信综合楼内,需另设接地网的特殊设备,其接地网与大楼主接地网之间可通过击穿保险器或放电器连接,以保证正常时隔离,雷击时均衡电位。
3、 微波塔和天线到周围建筑物的距离,应符合避免对建筑物发生闪络的要求,器距离应大于5m
4、 微波塔上除架设本站必须的通信装置外,不得架设或搭挂会构成雷击威胁的其他装置,如电缆、电线、电视天馈线等。

本文发布于:2023-07-30 10:03: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82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接地   机房   屏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