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干扰抑制技术概述EMI

阅读: 评论:0

电磁干扰抑制技术概述EMI
    电磁干扰抑制技术概述
    主题词:电磁兼容性(emc)、电磁干扰(emi)、抑制技术。
    全文:本文紧紧围绕电磁干扰三要素,了解了各种相同的电磁干扰遏制技术以及电磁兼容设计思路,特别强调了电子产品在设计初即展开emc研究的重要性。
    提起电磁干扰(emi)这个词,人们或许还感陌生,但emi的影响却是几乎每个人都曾身经历过的。例如,观看电视时,附近有人使用电钻、电吹风等电器,会使电视画面出现雪花点,所声器里发出剌耳的噪声……这类现象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但是电磁干扰的危害却远不止如此。事实上,电磁干扰已使民航系统失效、通信不畅、计算机运行错误、自控设备误动作等,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因此,加强电磁容性(emc)知识的普及,提高emi抑制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
    所谓电磁兼容性就是指电子线路、系统相互不影响,在电磁方面相互相容的状态。对于emc技术的研究,国外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已经开始的,一些国家和国际非政府例如美国联邦
丝网除沫器安装
通信委员会(fcc),德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vde)、国际无线电阻碍特别委员会(cispr)等先后制订了一些指导性文件和规程,目前已构成一套较完整的体系,并获得严格遵守,美国计算机业即为全面继续执行fcc规程。我国电磁兼容性工作起步较晚,有关标准自八十年代才陆续颁布,应用领域方面则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而停步艰困。如何尽快赶上国际一流水平,并使我国电子产品能够满足用户日益紧迫的国内市场需求并在国际市场占到一席之地,已沦为为大家关心的关键性课题。本文愿意就电磁干扰遏制技术谈论一点浅见,抛砖引玉,与各位共同互相切磋。
    电磁干扰的定义,是指由外部噪声和无用电磁波在接收中所造成的骚扰。一个系统或系统内某一线路受电磁干扰程度可以表示为如下关系式:
    n=g×c/i
    g:噪声源强度;
    c:噪声通过某种途径传至受到阻碍处的耦合因素;
    i:受干扰电路的敏感程度。
笛膜胶
    g、c、i这三者形成电磁干扰三要素。电磁干扰遏制技术就是紧紧围绕这三要素所实行的各种措施,归纳起来就是三条:一、遏制电磁干扰源;二、阻断电磁干扰耦合途径;三、减少电磁脆弱装置的敏感性。下面就这三方面分别做出了解。
    一、抑制干扰源
    必须想要缴干扰源,首先必须确认何处就是干扰源,在越紧邻干扰源的地方采取措施,遏制效果越不好。一般来说,电流电压剧变即di/dt或du/dt小的地方就是干扰源;具体来说继电器伸缩、电容电池、电机运转、集成电路控制器工作等都可能将沦为干扰源。另外,市电电源也并非理想的50hz正弦波,而是充满著各种频率噪声,就是个不可忽视的干扰源。遏制方法可以使用低噪声电路、瞬态遏制电路、转动装置遏制电路、稳压电路等;器件的挑选则尽可能使用低噪声、高频特性不好、稳定性低的电子元件。必须特别注意,遏制电路中不适度的器件挑选可能会产生代莱干扰源。
mide-008    二、切断电磁干扰耦合途径声音定位系统
    电磁干扰耦合途径主要为传导和电磁辐射两种。噪声经导线轻易耦合至电路中最常用的。抑
    制传导干扰的主要措施是串接滤波器。滤波器分为低通(lpf)、高通(hpe)、带通(bpf)、带阻(bef)四种,根据信号与噪声频率的差别选择不同类型的滤波器。如果噪声频率远高于信号频率,常采用lc低通滤波器,这种滤波器结构简单,滤除噪声效果也较好。但是对于军用或tempest技术以及要求较高的民用产品,则必须采用穿心式滤波器。
    穿着心式滤波器(feed-thrufilters)也称作横越式滤波器,电路结构存有c型、t型和lc型,其特点是高频特性优良,可以工作在1ghz以上。这就是其“同轴”性质同意的,由于它并无真菌电感,提升了自谐频率。穿着心式滤波器体积小、体积小,容许电流大大,可以广为用作各种相同场合。
    对于通过供电电源线传导的噪声可以用电源滤波器来滤除。只符合vde0871标准的电源滤波器在30k-30mhz范围内插入损耗为20-100db。电源滤波器不仅可以接在电网输入处,也可接在噪声源电路的输出处,以抑制噪声输出,而且交直流两用。电源滤波器端口分高阻和低阻两端,应根据输入及负载阻抗不同来选择正确的接法。连接的原则是依照阻抗最失配,即高阻输入端接滤滤器阻端,低阻负载端接滤波器高阻端;反之亦然。
    对传输线路及印刷电路板的布线设计,应当特别注意进线与出线、信号线与电源线尽量
分离。对于重点线路可以使用损耗线滤波器、三端子电容、磁环等器件展开阻碍遏制。对于USB端的,国外存有拎滤波的d型、圆形、方形连接器产品,这类连接器就是在普通连接器上安装电容或电感,形成滤波电路,其特点就是不挤占。pcb空间,不减少体积,这对于现代元件高密度设计极为重要。最近,国内也存有厂家生产,质量不高于国外水平,可以替代进口。
移动视频监控系统    对于辐射干扰,主要措施是采用屏蔽技术和分层技术。屏蔽技术是一门科学,选择适当的屏蔽材料,在适当的位置屏蔽,对屏蔽效果至关重要。尤其是屏蔽室的设计。可供选择的屏蔽材料种类繁多,有各种金属板、指形铍铜合金、铜丝网、编织铜带、导电橡胶、导电胶、导电玻璃等等。应根据需要选择。屏蔽室的设计应充分考虑门窗、通风口、进出线口的屏蔽与搭接。
    除静电屏蔽外,还须要考量磁屏蔽以及中剧和直奔大地技术。
    三、降低电磁敏感装置的敏感度
    电磁脆弱装置的脆弱就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人们期望发送装置灵敏度低,以提升对信
号的发送能力;另一方面,灵敏低受到噪声影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降额设计、躲避设计、网络熔融、功能熔融等方法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综上所述,对于电磁干扰的抑制方法很多,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综合运用。但不论选择什么方法都应从设计之初就着手系统电磁兼容性的考虑,而不是亡羊补牢。据报道,若在产品开始研制时即进行电磁兼容设计,大约90%的传导和辐射干扰都可以得到控制。根据可靠性、安全性、质量要求、环境控制、效/费权衡,选择适当的电磁干扰抑制技术,这就是电磁兼容性的研究内容。
   
   
5460a

本文发布于:2023-07-30 09:45: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82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导电高聚物
标签:技术   设计   电路   噪声   屏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