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保温常见问题防治措施指南
1、现象描述
外墙外保温装饰面层开裂是目前施工质量的常见问题,不仅影响建筑物外观质量,且随着裂缝发展,雨水渗入,外墙装饰面层或保温层出现空鼓甚至脱落(如图1.1所示)。同时外墙裂缝也是雨水渗入室内,造成内墙面发霉、脱落的主要原因(如图1.2所示)。
2、原因分析
2.1 保温板、胶粘剂、锚栓等外墙保温系统所用材料质量不合格。 2.2 保温板粘贴面积、锚栓数量不满足规范要求;对于较重的复合保温板,当通过胶粘剂和锚栓固定不足以支承保温板重量时,未加设托架。 2.3 外墙砌体上未做保温层基层抹灰,直接将保温板粘贴在砌体上,造成保温板空鼓。
2.4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保温板接缝处、门窗套、凸窗、雨棚、挑台及阴阳角处、外露挂件根部等部位开裂,外墙模板穿墙螺栓孔封堵不密实,引起墙体渗漏。
2.5 抹灰层未按规定加设耐碱玻璃纤维布等防开裂措施。
3、防治措施
3.1 设计措施
3.1.1 外墙外保温设计时,应优先采用保温与结构一体化设计方案。外墙装饰面层宜选用涂料、饰面砂浆等轻质材料,不宜粘贴饰面砖做饰面层。
3.1.2 设计时应根据保温材料单位面积重量,通过计算确定保温层与基层粘贴面积、锚栓规格及单位面积锚栓数量。每平方米锚栓数量尚应符合以下要求:建筑高度20m以下4个、建筑高度20~50m时5个、建筑高度50~90m时9个、建筑高度90m以上11个。尤其是楼间距过小到几米宽的楼间过道部位的山墙及山墙大角两侧,考虑瞬间负风压,应增加锚钉数量。
3.1.3 经计算,通过粘贴、锚栓仍不足以支撑保温材料重量时,应明确采用的托架规格、水平间距及竖向间距。
3.1.4 外墙外保温系统宜采用双层玻纤网,面层胶浆总厚度应为4~6mm。载人行李箱
3.1.5 外墙需安装的设备或管道固定架、承托架应固定到基层上,严禁直接固定在面层或保温层上,固定架、承托架根部应做密封和防水设计。
3.1.6 外墙保温板不应直接粘贴在砌体上,应抹底灰平后再粘贴。抹灰层应采用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抹灰后,应在砌体与混凝土构件的接缝处,刷一道防水材料,沿接缝两侧各150mm宽(如图3.1.6.1所示)。
图3.1.6.1砌体与混凝土构件接缝防水做法示意图
3.1.7 外窗台保温层下部应加设两个角钢托架,并在角钢上部焊接2φ6钢筋
(如图3.1.7.1所示)。
麦克力电气
图3.1.7.1窗台角钢设置示意图
3.1.8 锚栓在基层墙体的有效锚固深度均不得小于50㎜。当采用EPS板粘贴在混凝土基层时,其有效锚固深度不得小于25㎜。最小允许边距应为100mm。且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其抗拉承载力应符合表3.1.8.1的要求:
表3.1.8.1 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在标准试验条件其抗拉承载力
(本表参考《外墙保温用锚栓》JG/T 366-2012)
注:基层墙体类别:A类指普通混凝土基层墙体,B类指烧结普通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砌体以及轻骨料混凝土墙体等实心砌体墙,C类指烧结多孔砖、蒸压粉煤灰多孔砖砌体墙体等多孔砖砌体墙,D类指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空心砌块墙,E类指蒸压加气混凝土墙。
亚克力纸巾盒3.1.9 应明确外墙外保温板的粘贴技术要求,粘贴挤塑聚苯板(XPS)应采用满粘法,粘贴模塑聚苯板(EPS)可采用框点法或条粘法,防火隔离带保温板应与基层墙体全面积粘贴(如图3.1.9.1所示)。自动甩干拖把
图3.1.9.1保温板满粘法施工示意图
3.1.10 基层与胶粘剂的拉伸粘结强度不应小于0.3Mpa,并且脱开面积应不大于50%;胶粘剂与保温板的拉伸粘结强度不应小于0.1MPa,且破坏界面在保温板内。
3.1.11 符合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第3.0.2条要求的地区的建筑外墙宜进行墙面整体防水。 3.1.12 防火隔离带的基本构造应与外墙外保温系统相同,并宜包括胶粘剂、防火隔离带保温板、锚栓、抹面胶浆、玻璃纤维网布、饰面层等。
3.1.13 防火隔离带的宽度不应小于300mm;防火隔离带的厚度宜与外墙外保温系统厚度相同;防火隔离带保温板应与基层墙体全面积粘贴。
3.1.14 防火隔离带保温板应使用锚栓辅助连接,锚栓应压住底层玻璃纤维网布。锚栓间距不应大于600mm,锚栓距离保温板端部不应小于100mm,每块保温板上的锚栓数量不应小于1个。当采用岩棉带时,锚栓的扩压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
3.2 材料选择
3.2.1 在外墙外保温材料选择时不宜采用挤塑板。
3.2.2 外墙涂料应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的弹性涂料。
3.3 施工措施
3.3.1 保温板施工前应做出排板图,并对门窗套、凸窗、雨棚、挑台及阴阳角等复杂部位做出施工大样图。
3.3.2 对凸出墙面的构件处进行保温层施工时,应遵循上面压侧面、侧面压下面的顺序作业,避免出现朝天缝。
3.3.3 外墙外保温施工前,外墙基层应进行冲洗平,平整度不得超出5mm。
3.3.4 保温岩棉板应六面进行界面处理,其它保温板应双面进行界面处理。外墙外保温系统后置锚固件固定严禁用锤钉必须拧紧。
3.3.5 基层与胶粘剂、胶粘剂与保温板的粘接强度及后置锚固件锚固力应进行现场拉拔检验,且应在保温板粘贴24小时后才能进行。每个检验批不少于五处。墙体面积不大于1000
bimp㎡划分为一个检验批。现场拉拔检验点应随机抽取。
3.3.6 在外露饰件的根部,应使用密封胶进行专项封闭。
接地母排 3.3.7 穿墙对拉螺栓孔应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添加防水剂及膨胀剂)充满填实。在孔洞外侧周边直径100mm范围内涂刷防水材料(进行墙面整体防水的除外)(如图3.3.7.1所示)。
图3.3.7.1穿墙对拉螺栓孔封堵处理
3.3.8 飘窗顶部,应在基层涂刷一遍JS防水层,在墙面上泛起高度300mm,或者采用聚合
物防水砂浆进行基层防水处理。
3.3.9 保温板与其它构件(混凝土结构、窗框或辅框、穿保温支架等)接触部位缝隙用发泡胶填充密实,达到“软连接”,防止开裂和窜水,并应满足消防验收规范中的过火时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