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里叶红外光谱与吡啶红外光谱

阅读: 评论:0

傅里叶红外光谱吡啶红外光谱
橡塑发泡保温材料>无菌车间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简称FTIR)与吡啶红外光谱(Pyridine Infrared Spectroscopy)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两种技术。其中,FTIR是一种非破坏性、快速并且可定量地分析物质组成的方法。而吡啶红外光谱则是一种表征固体酸性和催化活性的方法。本文将从理论原理、实验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两种光谱技术。
一、傅里叶红外光谱
(一)理论原理
傅里叶红外光谱,又称为红外光谱或红外光谱分析,是指利用分子振动引起的红外吸收现象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的一种光谱技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是在原始的非相干红外光源发射红外辐射时,样品通过吸收部分红外光所引起的振动产生的信号,经光谱仪的检测系统测量,并将红外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的光谱。这种技术利用了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可以将时域信号转化为频域信号。
分子中的振动模式主要有伸缩振动引起的单一波数和转动振动带。
(二)实验方法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常分为脱气、样品成膜、校准、检测等步骤。实验前,需要进行仪器校准,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粉末冶金轴承1. 脱气
将需要分析的样品放入真空挥发器中进行高温脱气,去除样品中的水分和气体杂质。然后,将样品置于样品室中。
2. 样品成膜
石墨转子取少量待测物质,放在KBr压缩片上,先用粗研磨器粗磨放置在压片器中压制成按压片。再在压片器中进行细磨,将样品托住,加压压制成薄片。
3. 校准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范围和参考样品。检测范围应该包括需要分析的物质吸收峰波数。参考样品通常选择空盘和维坦。
双向丝杆
4. 检测
样品成像后,将样品秉流放在仪器中,打开红外光源进行检测,记录光谱图。
(三)应用
双电源控制器傅里叶红外光谱广泛应用于质谱分析、药物研究、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准确性高、检测速度快、样品量小、可以实时采集数据等优点。
二、吡啶红外光谱
(一)理论原理
吡啶红外光谱是一种表征固体酸性和催化活性的方法。吡啶分子中的N-H基团可以被表征为Brnstead酸性,所以吡啶在吸附或与固体催化剂反应中可以与Lewis酸基部位发生反应。
(二)实验方法
1. 样品制备
将未处理的固体催化剂与液态吡啶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将其中的凝胶分离出来,用乙醇洗涤,将产物拉成薄膜。
2. FT-IR测试
预热样品3 h后,放在离子钟中加热至250°C,停留10~20 min。测试方法与傅里叶红外光谱相似,包括校准、检测等步骤。
(三)应用
吡啶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研究催化剂的表征、反应动力学和活性中心等方面。通过对吡啶分子振动特征的研究,可以获得与Lewis酸有关的吸附强度和表征各种催化剂对不同反应的选择性等化学性质方面的信息。
总结
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吡啶红外光谱分别是表征物质结构和酸性的技术,两者在实验方法和应用等方面也有诸多差异。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通过对分子振动引起的红外吸收现象的研究,
预示了广泛的应用范围,其中包括药物研究、石油化学、化妆品研发等。吡啶红外光谱技术则主要用于研究固体酸性和催化活性等性质。无论是傅里叶或者吡啶,本质上都是红外光谱,不同的只是应用领域和一些细节步骤的差异。

本文发布于:2023-07-30 01:29: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78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样品   光谱   检测   吡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