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件应急与调度研究国内外背景

阅读: 评论:0

交通事件应急与调度研究国内外背景

交通事件应急与调度研究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交通作为城市的生命线,不仅是城市现代化法杖的一个基础条件,也是保证城市防灾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保驾手段。虽然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政府集中人力财力在不断在建设和改造道路基础设施,但是仍不能适应汽车的快速增长和城市人口的激增,交通工序矛盾仍然突出,另一方面是由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不完善,一些道路交通危机事故得不到及时的救助。城市市区内人口高密度聚集,早晚高峰期间大多数道路交通流量处于饱和或超饱和状态,再加上有的城市冰冻天气,多雨以及台风等恶劣天气,道路交通网络十分脆弱,稍有扰动和不利影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和交通拥挤,已严重影响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甚至关系到社会的,从而为城市带来负
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目前城市交通突发事件已经进入高发期,探索从交通系统的疏导能力及指挥系统如何从容应对突发事件是当前城市交通管理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城市交通事件的频繁发生,增加了交通灾害,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增强城市交通应急反应和防灾、减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较少突发事件对城市交通的不利影响,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人物之一。因而迫切需要构筑与城市布局相结合、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交通系统,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三明治面料二、国外交通应急研究现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交通事件的管理都经历对突发交通事件的随机管理到集中有序管理的过程。例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的一些国家都已经建立了运行良好的应急管理管理体制,包括应急管理法规、管理法规、管理机构、指挥系统、应急队伍、资源保障和公民知情权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应急管理系统、并且逐渐建立标准化应急管理体系(SEM)方向发展,使整个应急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1、美国
美国早在1979年就成立了联邦应急管理署(Federai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简称FEMA),它是一个直接向总统报告的专门负责灾害应急的独立机构,融合了许多分散的与灾害相关的职责,吸收合并了联邦保险办公室、国家防火办公室、国家气象服务计划、联邦救灾办公室等机构,并且民防工作也从国防部的民防署转到了FEMA。
基于1998年形成的美国国家ITS体系结构,美国的紧急事件管理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电视监控系统、紧急事件呼叫系统、车辆卫星定位系统、通讯调度系统、交通控制系统和Internet信息系统等。紧急事件管理,由最初的交通电视监控和报警等人工管理方式,最终实现自动化管理,它以实时交通数据处理系统为基础,集成了商业关系数据管理系统和一个专家系统。专家系统实用动态交通信息数据库做专家决策,决定如何管理交通事件和其它紧急事件。ca3420
另外,美国交通管理紧急救援系统还实现了与社会灾害紧急救援管理系统的集成,这使得美国交通管理紧急救援系统不仅为交通事故提供检测、分析和处理手段,而且为社会灾害如天灾、恐怖活动等提供有序的交通组织管理。美国交通管理紧急救援系统的发展得利于
这回灾害紧急救援系统的发展。美国于1992年有过会批准,出台了《美国联邦灾害紧急救援法案》,这是一部极具美国灾害救援管理系统特的权威性法律。它以大发的行驶定义了美国灾害紧急救援管理的基本原则、救助的范围和形式,政府各部门、军队、组织、,美国公民等在灾害紧急救援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美国政府与州、郡政府的紧急救援权限,同时对灾害救援资金和物资的保证也作出了明确规定。美国在灾害紧急救援系统中,拥有统一高效的指挥协调机构,拥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地球气象卫星,资源卫星等遥感技术早已运用于灾害监测、预警和跟踪,建立了一支庞大的职业化和半职业化的紧急救援队伍。
2、日本
基于日本的ITS框架体系,日本的交通管理紧急救援系统,实现紧急事件检测,分析与处理等功能。当灾害、事故等发生时,采用各种方式将紧急事件信息通知紧急救援部门,缩短确定灾害、事故发生地点所需要的时间,实施迅速、有效的救助。同时可以迅速地收集状况的情报,对于一般车辆的行驶进行限制和对救援车辆进行引导、优先通行控制,以确保即使灾害地情报通讯设施完全遭到破坏的情况下,紧急车辆支援系统仍可以发挥备用功能
tt42的作用。实践通报流程为:当事故发生后,向HELP中心报告车辆的位置,车辆登录号等数据,说明伤亡人数及负伤情况;HELP中心确认事故救援方案;HELP中心向交通管制中心、警察部门和消防部门通报。
日本的交通紧急事件报告提供了各种信息收集途径。当事故发生时,按车载机上的紧急通报按钮或者通过车上的冲击传感器自动地通过车载装置通报车辆的位置,用手机或者车载电话向HELP中心通报事故状况。日本的交通紧急事件HELP中心,采用了先进的可视化处理与通信技术。当紧急事件发生时,车辆的位置可以在显示屏上自动显示,可以接听事件的通报,可以迅速与有关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可以指挥救援工作,并听取救援工作汇报等。日本的交通管理紧急救援系统采用先进的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ehicl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VICS水上滚筒,它是目前世界上规模较大、实际实用价值较高的道路交通系统之一。
3、欧洲
在欧洲好多国家,城市交通故障预警和紧急事件处理系统根据车流的排队情况预测事件,提醒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进行跟踪。在计算机中建立专家库,可以提供4500个应急方案,根
据事件发生的情况选择应急方案,通知并指导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事件处理,快速排出事件恢复交通。计算机系统记录了事件处理,快速排出事件恢复交通。计算机系统记录事件情况,并且以事件发生地为圆心在周边相关可变情报板上显示信息,调度交通。在事件解决后自动调整可变情报板,恢复正常的交通。
在英国,还提出了建立多层次的紧急应变体制,以地方政府、紧急救助机构和医院等部门为“核心层”,其任务是负责拟定应变计划,向公众发布警告,提供信息以及确保经济运行等;第二层则是基础设施部门,负责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与“核心层”合作等。
三、国内交通应急研究现状
最近几年,我国有关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都逐步开始建立适应国际化大城市交通管理发展趋势的应急交通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将GPS巡逻车定位系统与122接处警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将各级指挥中心和执勤民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到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
依照国家安全减灾及应急系统“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各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将应急处理作为一线工作。在长期实践基础上,以中心城市为基础的各省市实行省长、市长负
责制,综合应对上述各类安全减灾和应急事件。基本类型有北京型、联动型、办公厅型和公安型。目前各省市正在努力探索,组建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安全减灾应急系统,并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使之快速、高效、科学地应对各类事件,确保人民安全。冶金石灰
1、南宁市应急指挥系统
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我国第一套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它于2001年11月11日投入试运行;2002年4月系统正式运行。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总的设想是:通过系统集成应能做到“统一接替、资源共享、统一处替、快速反应、联合行动”。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为公安、消防、交替、急救等应急处置机构提供通信与信息保障,全市的报替与求助电话在联动中心进行统一接替和统一处替。遇紧急、突发、特殊事件,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即成为城市统一的协调、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和指挥调度中心。
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一期工程投资1.68亿元,利用集成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通过整合110报替服务台、119火警台、120急救中心、122交通事故报瞥台将应急救助纳入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跨部门、跨替区以及不同替种之间的资源共享,统一指挥协调。市民只要拨打上述任一特服号码,便可得到快 捷、准确的紧急救助服务。110、122、119
、120均为免费拨打的电话号码,并为以后实现统一特服号码作好了准备。
2、上海应急指挥系统
2002年上海市投资0.9亿元建救灾减灾指挥系统,专门建立了上海市民防救灾指挥中心,还为此建造了民防大厦。该中心安装了民防信息中心系统作为上海市防灾减灾指挥的综合协调和指挥中心,将市政府信息中心及来自公安、消防、地展、气象、事发现场等重要信息送至民防信息中心后,将这些各有关部门汇总的图像信息和相关数据信息及时进行分类、判别、处理,供决策指挥人员迅速掌灾情,分析研究、决策指挥。经过试运行,系统性能良好、运行稳定正常。在上海市2002年替报试鸣演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基本符合新一代民防普报综合控制的需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该系统集成相关的10个子系统已全部投入使用。事实证明将防汛、防火、抗展救灾、重大交通事故救援的工作综合在一个机构进行应急指挥,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1:51: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65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应急   系统   救援   城市   交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