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调度电话IAD接入方案研究

阅读: 评论:0

42
I
nternet  Technology
互联网+
调度交换网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上级调度中心与下一级调度中心、发电厂、变电站等部门的调度联系。对于调度电话需要通过远端延伸方式接入调度交换网的厂站,普遍采用PCM 方式接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国外及原国内主流PCM 设备厂商已不再生产PCM 设备,PCM 设备暴露出故障率高、维护困难、供货不足的情况,导致调度电话可靠性受到影响。因此研究调度交换网中PCM 设备替代技术是有必要的[1],本文将从调度电话的远端延伸技术展开讨论,并给出变电站调度电话远端接入的典型配置。防止冷凝水
一、变电站调度电话远端接入现状
1.1变电站调度电话PCM 接入方式
河南省调度交换系统于2009年建成投运,采用电路交换技术体制,覆盖省调、地调和各级厂站的调度交换网,按
变电站调度电话IAD 接入方案研究
□周月浩    赵晓静  张毓琪    徐红    党丽薇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摘要】    变电站调度电话的远端接入大多通过PCM 设备实现,为解决调度交换网中PCM 设备替代改造问题,在不改变调度交换网电路交换技术体制的基础上,研究并验证了调度电话以“IP 用户板+IAD 设备”的接入可行性,给出了变电站调度电话IAD 接入的典型配置,并从协议标准、设备功能及性能、网络管理及安全等方面比较了调度交换主流厂家的IAD 设备,为PCM 设备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力    调度交换    PCM    IAD
三级汇接交换方式进行组网,组成统一信令、统一编号、统一管理的交换网络。对于需要通过远端延伸方式接入调度交换网的变电站,河南省内普遍采用PCM 方式接入。以220kV 站点为例,根据调度所属关系,220kV 变电站通过PCM 设备进行远端延伸,接入所属地调调度交换机,形成地调至各220kV 站点的至少2路调度电话通道。接入方式详见图1。
1.2 PCM 接入原理
PCM 接入方式基于64K 电路时隙交换技术实现远端放号[2]。局端通过调度程控交换机E1中继板和DN2设备[3],
柴油车尾气处理将30
路64K 语音信号封装并交叉分配至下行E1 64K 时隙内;站端PCM 接入设备将上行E1 64K 语音信号转换为模拟语音信号;互联信令采用数字线路信号和双音多频信号(DL1/DTMF)。原理结构详见图2。
图1 PCM 接入系统图Fig.1 System diagram of PCM access
图2 PCM 接入原理图
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PCM access
43
汽车报警系统I
nternet  Technology
幼儿园门禁
互联网+技术
二、变电站 调度电话远端接入替代方案
2.1  变电站调度电话IAD 接入方式
河南针对省内500kV 站点、110kV 及以下县域站点达到运行年限的PCM 设备进行改造,以“IP 用户板+IAD 设备”方式实现远端放号[2]。以110kV 及以下县域站点为例,在地调调度交换A、B 机各新增IP 用户板(板卡数量根据接入容量和站点规模确定),为远端站点提供号码分配及终端注册功能。在每个110kV、35kV 站点新增2套IAD 设备,实现调度电话“双设备、双路由”接入。远端站点调度电话“IP 用户板+IAD”方式接入系统详见图3。
图3 IAD 接入系统图Fig.3 System diagram of IAD access
2.2  IAD 接入原理
“IP 用 户板+IAD”接入方式基于IP 软交换技术实现远端放号[4]。局端在现有调度程控交换机用户槽位内新增IP 用户板,将64K 电路语音信号转换为IP 语音包,站端配置IAD 设备将IP 语音包转换为模拟语音信号,IP 用户板与IAD 设备之间采用SIP 协议。原理结构详见图4。
图4 IAD 接入原理图
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IAD access
2.3  通道组织
站端IAD 设备采用以太网方式上联,通过SDH/PTN 设备“2M”以太网通道传输。传输链路利用SDH 和PTN 网络分别开通不同的通道,使2套IAD 设备的业务路由承载在不同的光纤电路上,形成地调至各站点的两条调度电话通道。
2.4  数据配置
变电站调度电话IAD 接入的数据配置如下:
带宽:每个接入站点占用SDH/PTN 设备以太网板业务带宽为2M。
接口:站端IAD 设备与SDH/PTN 以太网板的电口对接。VLAN: 各县域通过VLAN 划分进行隔离,SDH/PTN 通道需透传VLAN 标签。
IP 地址:站端IAD 设备IP
地址分配划分应遵循“统一
规划、统一分配”原则,使网络互通而不影响。
三、IA D 设备技术比较
3.1协议标准
由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中心组织并开展对广哈、远东通信和塔迪兰三个主流调度交换设备厂商的调度交换网替代 PCM 放号系统的测试验证工作。根据测试结果,三家“IP 用户板+IAD 设备”均采用分组交换(广哈SIP 协议、远东专用调度信令协议、塔迪兰MGCP/SIP 协议),三家IAD 设备注册认证和调度功能信令有差异,IAD 设备相互不兼容。
3.2 设备功能及性能
广哈、远东通信和塔迪兰三家产品均具备DLT-795规定的语音通话基本功能和强插、、录音等调度电话专用功能。三家IP 用户板最大用户容量128-200线(广哈128线、远东128线、塔迪兰200线),呼叫处理能力BHCA 大于6000次/小时,系统可靠性MTBF >3万小时、MTTR <3分钟。三家IAD 设备模拟用户4-32口(广哈8-32口、远东8-32口、塔迪兰4-24口),支持双归属。
3.3 网络管理及安全
广哈、远东通信和塔迪兰三家产品均支持分权分域的集中网管部署,具备设备配置管理、告警管理和业务管理等,告警实时监测和查询功能有差异。三家IAD 设备注册IP 用户板具备安全认证机制;IP 用户板软件模块化设计,进程自
保护,具备非业务数据包过滤,防Ping、Telnet、SSH 功能;IP 用户板和IAD 设备配置数据备份有差异。
3.4 产品的自主可控与支撑服务广哈、远东通信和塔迪兰三家产品均均为厂家自研设备,拥有全部知识产权,关键进口芯片备货6年。三家产品均无停产停服计划,承诺稳定供货至2028年,视市场需求延长供货及服务时间。
四、变电站
调度电话IAD 接入成效4.1推动调度交换网的地县一体化
钢板桩引孔基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组网,利用IP 用户板的良好扩展性和兼容性,将县域内110kV、35kV 站点接入调度交换网,实现了河南调度交换网的全覆盖,充分实现地县一体化建设。
4.2提升调度交换网设备的装备水平PCM 设备即将停产,难以维护,而IAD 设备替代接入后,可以采用Web 界面进行维护,便于维护与管理。
4.3降低调度交换网建设经济成本
按照30个站点单调度电话配置投资测算,广哈、远东、塔迪兰三家“主站IP 用户板、站端IAD 设备”配置方案折算单站价0.48-0.77万元(不同厂商的价格略有差异),均低于PCM 单端配置价3.6万元。
五、结束语
经试点应用和技术经济比较,验证了IAD 替代PCM 接入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和适用性。“IP 用户板+IAD 设备”接入方案技术成熟,设备运行稳定,用户接入灵活,建设成本较低,但由于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需要采取专用网络和部署安全防护策略控制网络安全风险影响,同时传输需要具备
以太网承载通道。
44
abs-210
I
nternet  Technology
互联网+技术
周月浩(1992-),女,河南济源,硕士,中级工程师,从事电力通信交换技术研究与运维工作;赵晓静(1991-),女,河南濮阳,硕士,中级工程师,从事电力通信传输技术研究与运维工作;张毓琪(1991-),女,河南焦作,硕士,中级工程师,从事电力通信传输技术研究与运维工作;徐红(1993-),女,河南信阳,硕士,初级工程师,从事电力通信交换技术研究与运维工作;党丽薇(1995-),女,河南周口,硕士,初级工程师,从事电力通信交换技术研究与运维工作。
参  考  文  献
[1]曾瑛, 张佩明. 广东电网PCM 设备退运技术研究[J]. 电声技术, 2020, 44(10): 6-11+14.
[2]赵阔,胡浪,刘钊,倪颋.PCM 设备进行IP 化改造方法研究[J].智库时代,2017(17):177-178.
[3]王棨, 孙瑞华, 刘文军. 利用数字交叉复用设备实现调度电话汇聚[C]//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 北京, 中国: 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2011: 124-128.
[4]陈玉杰.基于IP 技术的数字程控调度交换组网模式研究与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3):157-158.[5]罗轩.广西电力调度VoIP 交换系统建设及录音模式探讨[J].广西电力
,2017,40(06):65-68+72.
引言:
经济发展是以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作为基础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交流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收益,只有经济收益的大量累积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所以,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是极其重要的,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技术性产物逐渐增多,直接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于后续的技术发展有极其不利的影响。想要实现社会大众的的通讯交流水平,就要引入科学化的技术手段促进通讯技术的发展,在这当中短距离无线通信体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媒介。
一、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内涵
在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前提下,数据通信也开始逐步完善,其应用范围也愈加广泛,作为通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主要以通信、电报以及电话等传播媒介实现不同位置的交互联系。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引领下,社会大众对于通信的需求变得更为细化,除了远距离的交流之外,近距离的数据交互也开始成为通信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与此对应的科技水平能够满足人们的近距离数据交互需求,由此催生出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促进了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高水平转型。
所以,新的社会环境下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体系开始呈现更适合社会整体发展形势的变化,并且依照各行业的需求
探析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得现代化的数码通讯技术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同时,信息的非介质交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限交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促进了整个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国内通讯领域得到整体提升。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和社会大众生活及通讯关联较大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掌握几种主要的技术内容,由此展开研究总结国内通讯领域和整体产业发展的理论及技术要点。【关键词】    短距离    无线通信    技术    理论    技术
而细化应用,不管是无线技术、红外和蓝牙传输等机制的应用充分展现了其在价格和成本上的优势,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广泛传播。短距离无线传输体系以速度为最明显特征,推动了整个短距离无线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优势
在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促进下,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呈现出极为广泛的应用形势。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节约资金,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短距离信息传输成本的降低,还能够满足基本信息的传输需求,在短距离信息传输过程中引入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可以从投入上实现资本的节约;
其次,更加节省能源,能够提升信息传输效率和速度,在传输的过程中信息的传输距离会影响其发射功率,使整个发射功率降低有效的降低各类能源的消耗;
再有,就是传输的快捷性,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最大的特点展现出对等通信的特点。不同终端之间的信息传输能够促进对等通信的交互,减少了中间环节的作用,进而提升传输的时间和效率,有效的提升传输速度[1]。
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分类
目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是蓝牙,蓝牙本身工作的频率达到2.4GHz,其作用范围能够辐射十米之内的范围。在这个区域内,依靠蓝牙设备进行数据共享和交互的多台设备能够实现有效互联,包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1:49: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65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调度   技术   设备   接入   电话   交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