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极24槽电动机展开

阅读: 评论:0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授课教案
    编号:第
            实训七  电机拆装与检修           
                 
授课日期                           
超导空调
 
 
1.了解电机的结构、拆装步骤
2.基本掌握电机嵌线工艺
3.掌握电机的测试方法
 
电机的结构、拆装步骤、测试方法
 
电机嵌线工艺
授课方式
实训室讲授
 
小型异步电机、摇表、拆装工具、嵌线工具

实训七  电机拆装与检修
一、电机的定义及分类
1、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并输出机械转矩的原动机。
2、分类:
          直流
按电流分        同步
          交流          单相
                异步          绕线式
                        三相
                              鼠笼式
二、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判断
电机常见故障主要分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两大类。
机械故障主要包括轴承、风扇、端盖、转轴、机壳等故障。电气故障主要包括定子绕组、转子绕组和电路故障。
要正确判断电动机发生故障的原因,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电动机在运行时,不同的原因会产生很相似的故障现象,这给分析、判断和查故障原因带来一定难度。为了尽量缩短故障停机的时问,迅速修复电动机,对故障原因的判断要快而准。电工在巡视检查时,可以通过自身韵感官来了解电动机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看,观察电机和所拖带的机械设备转速是否正常;看控制设备上的电压表、电流表批示数值有无超出规定范围,看控制线路中的指示、信号装置是否正常。
    听,必须熟悉电动机启动、轻载、重载的声音特征;学会辨别电动机单相、过载等故障时的声音及转子扫膛、笼型转子断条、轴承故障时的特殊声音,可帮助查故障部位。
    摸,电动机过载及发生其他故障时,温升显著增加,造成工作温度上升,用手摸电动机外壳各部位即可判断温升情况。
    闻,电动机严重发热或过载时问较长,会引起绝缘受损而散发特殊气味;轴承发热严重时也可挥发出油脂气味。闻到特殊气味时,便可确认电动机有故障。
    问,向操作者了解电动机运行时有无异常征兆;故障发生后,向操作者询问故障发生前后电动机及所拖带机械的症状,对分析故障原因很有帮助。
    造成电动机故障的原因很多,仅靠最初查出的故障是不够的,还应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各种仪表(万用表、兆欧表、钳形表及电桥)进行必要的测量检查。除了要检查电动机本身可能出现的故障外,还要检查所拖带的机械设备及供电线路、控制线路。通过认真检查,出故障点,准确地分析造成故障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故障再次发生。
三、电机拆卸
电机绕组被烧毁或老化后,电机就不能再使用了;只有拆除旧绕组更换新绕组后,电机才
能重新使用。电机种类很多,绕组方式也各有差异,但电机绕组的拆除方法是相同的。这里以小功率三相笼式电动机拆卸为例介绍电机的拆除方法与步骤。
1.拆卸前的准备
(1)备齐常用电工工具及拉码等拆卸工具。
(2)查阅并记录被拆电机的型号、外型和主要技术参数。
(3)在端盖、轴、螺钉、接线桩等零件上做好标记。
2.拆卸步骤
小型电机的拆卸应按如下几个基本步骤进行,如图7—1所示。
(1)卸下电动机尾部的风罩。
(2)拆下电动机尾部的扇叶。
(3)拆下前轴承外盖和前、后端盖的紧固螺钉。
(4)用木板(或铜板、铅板)垫在转轴前端,用榔头将转子和后盖从机座敲出,木榔头可直接敲打转轴前端。
(5)从定子中取出转子。
(6)用木棒伸进定子铁心,顶住前端内侧,用榔头将前端盖敲离机座。最后拉下前后
轴承及轴承内盖。
(7)拆除定子绕组。
(8)清槽、整角。
图7-1  小型电机的拆装
3.几个主要部件的拆卸方法
(1)轴承的拆卸。轴承的拆卸可能在两个部位进行。一是在转轴上拆卸,另一种是在端盖内拆卸。在转轴上拆卸轴承有3种方法。
    ①第一种方法如图7—2(a)所示。用两块厚铁板在轴承内圈下边夹住转轴,并用能容纳转子的圆筒或支架支住,在转轴上端垫上厚木板或铜板,敲打取下轴承。
                 
(a)木板敲击法              (b)铜棒敲击法                (c)拉码法
                          7-2拆卸轴承的简易方法
    ②第二种方法如图7—2(b)所示。用端部呈楔形的铜棒以倾斜方向顶着轴承内圈,然后用锤子敲击。注意不能用力过猛,以防损坏工具和轴承。敲击时,应沿着四周均匀用力敲
击。
    ③第三种方法如图7—2(c)所示。用拉码等专用拆卸工具拆卸。这种方法简单、实用,专用工具的尺寸可随轴承直径任意调节,只要转动手柄,轴承就被拉出。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拉脚的拉钩应钩住轴承的内圈,不能钩在外圈上,因为拉外圈达不到拆卸目的,还可能损坏轴承。
  b.拉轴承时轴承拉脚与地面的高度一定要用木块或其他东西垫得适当,使拉脚螺杆对准轴承的中心孔,不要歪斜,并要随时注意拉钩与轴承的受力情况,不要把轴承的螺杆拉坏。
  c.要防止拉脚的拉钩滑脱,如果滑脱会使轴承的外圈或其他机件损坏。
(2)转子的取出。在抽出转子前,应在转子下面气隙和绕组端部垫上厚纸板,以免抽出转子时碰伤绕组或铁心,对于3kg以内的转子,可直接用手抽出,如图7—3所示。对于大型电机,可用钢管加长轴后吊起抽出。
(3)端盖的拆卸。先拆下后轴承外盖,再旋下后端盖的紧固螺钉,最后,将前端盖拆下,如图7—489c2051所示。为了便于校正,在端盖与机座的接缝处要做好标记,两个端盖的记号应有所区别。拆卸时应注意:
    ①可用旋具(即螺丝刀、改锥)或铲沿缝口四周轻轻撬动,再用铁锤轻轻敲打端盖与机壳的接缝处,但不可用力过猛。
    ②对于容量较小的电机,只需拆下后盖,而前盖将连同风扇与转子一起抽出。
    ③拆端盖时,应先拆除负荷侧端盖。
图7-3  转子的取出                      图7-4  端盖的拆除
永磁铁氧体
(4)旧绕组拆除。旧绕组拆除是电机拆装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为了易于修复,保持原来电动机的性能,在旧线圈的拆除过程中,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详细记录电机的铭牌数据和绕组数据。
    ②在小型电动机中,一般采用半封口式线槽,拆卸绕组比较困难,大多数情况下必须先将线圈的一端铲断,然后从另一端用钳子把导线拉出来。方法是用一把锋利的带斜度的扁铲,将铲的斜面平放在槽口上,用铁锤敲击,便可以将导线一根一根地铲断,操作时用力不要太猛,以防把铁心铲坏。注意拆线过程中应保留一个完整的绕组以便量取其各部分的数据。
    tf2o③对于双层绕组,先拆除上层导线,再拆除下层导线;对同心绕组,先拆除外层导线,再拆里层导线。
    ④对于难以取出的线圈,可以用加热法将旧线圈加热到一定温度,再将定子绕组从槽楔中拉出来。常用的加热方法有:用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加热法;通电加热法;用木柴直接燃烧法等。
(5)清槽与整角。拆除旧的线圈后,定子槽内留有残余的绝缘物和杂质。为保证电机的性能,必须清理定子槽。在清理过程中不准用锯条、凿子在槽内乱拉乱划,以免产生毛刺,影响嵌线质量。应轻轻剥去绝缘物,再用皮老虎或用压缩空气吹去槽内灰尘、杂质。
    如果铁心边缘局部胀开,或用火烧法拆除线圈时因敲打、拉凿引起槽齿变形,必须对定子槽进行整角。
四、绕组的绕制与嵌线
  1.绕线专用工具介绍
  (1)绕线机。在工厂中绕制线圈都采用专用的大型绕线机。对于普通小型电机的绕组,可用小型手摇绕线机。
  (2)绕线模。绕制线圈必须在绕线模上进行,绕线模一般用质地较硬的木质材料或硬塑料制成,不易破裂和变形。
光纤探头
    不锈钢镀锌如果极相组是由几个线圈连在一起组成的,就需制作几个相同的模子。这样,整个极相
组就可以一次绕成,中间没有接头。这种做法虽然嵌线稍麻烦些,但外形美观,并且避免了发生个别线圈反接的可能,如图7-5所示。
图7-5  绕线模
    (3)划线板。由竹子或硬质塑料等制成,如图7-6所示,划线端呈鸭嘴形或匕首形,划线板要光滑,厚薄适中,要求能划入槽内23处。
    (4)压线板。一般用黄铜或低碳钢制成,形状如图7—7所示,当嵌完每槽导线后,就利用压线板将蓬松的导线压实,使竹签能顺利打入槽内。
 
图7-6  划线板                            图7-7  压线板
2.定子绕组展开图的绘制
  现以424槽单层绕组的三相笼式异步电机为例来说明定子绕组展开图的绘制过程。什么是展开图呢?设想用纸做一个圆筒来表示定子的内圆,用画在圆筒内表面上的相互平行的直线表示定子槽内的线圈边,用数字标明槽的号数,如图7—8(a)所示。然后,沿1号槽与最末一个槽之问的点划线剪开,如图7—8(b)所示。展开后就得到如图7—8(c)所示的平面图,把线圈和它们的连接方法画在这个平面图上,就是展开图。
图7-8  定子绕组展开图
(1)定子绕组展开图的绘制步骤。
    ①画槽标号。在纸上等距离地把所修电动机的定子槽画成平行线。因电动机定子为24槽,故画24根平行线代表槽数,并标明每个槽的序号,如图7-9(a)所示。
    ②定极距(分极性)。从第一槽的前半槽起,至最末一槽的后半槽画长线,线的长度代表电动机的总电角度。再按电动机的磁极数来等分,每一等份代表一个极距,相当于180。电角度,然后依次标出极性。极性的排列为NSNS…,如图7-9(b)所示。
    ③标电流方向。按照同一极性下导线的电流方向相同,不同极性下导线的电流方向相反的原则画出电流方向。在图7-9(b)中设N极下各线圈边的电流方向都向上,则S极下各线圈边的电流方向都向下。
④分相带。将每一极划分为3等份,即60度相带,在图7-9(b)中每一相占两槽;假如第1槽为u相的首端,则l27813141920槽均属于u相。V相首端应与u相首端相差120。电角度,即561117182324槽均属V相,其他槽属于w相。最后在每一个三等份(60度相带)上依次重复地标出相序号uVw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0:42: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65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动机   绕组   轴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