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二氧化碳惰化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储能站建设的越来越多,储能电池使用的频次越来越高,储能电池在长时间、多频次使用后,电池会持续老化,系统安全性能下降,同时会发生发热现象,进而形成热失控以及热失控扩展,存在安全隐患,需要配置储能方舱的消防系统。传统的储能方舱灭火介质形态单一,这样对于储能方舱在遇到不同安全隐患时所能采取的方式比较单一,灵活性不够,同时,储能方舱内需要单独配置空调系统,造成内部设备过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二氧化碳惰化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二氧化碳惰化装置,包括
液态二氧化碳储罐,
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储罐连接有主排液管,所述主排液管连接有第一排液分管和第二排液分管,所述第一排液分管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分隔为分流腔、换热腔、缓冲腔,所述第一排液分管与分流腔连接,所述分流腔和缓冲腔之间通过换热管连接,所述换热管位于换热腔的内部,所述换热腔的一侧安装有换气扇,所述换热腔的另一侧安装有网格栅栏,所述缓冲腔通过第一
排气管与液态二氧化碳储罐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管的管段上安装有二氧化碳冷凝器,所述缓冲腔通过第二排气管与第二排液分管连接,所述第二排液分管连接有主管,所述主管上安装有喷头。
6.优选的,所述主排液管的管段上安装有主电动关断阀和电动流量调节阀,所述主排液管的末端设置有管堵。
7.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液分管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一电动关断分阀,所述第二排液分管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二电动关断分阀。
8.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气管的管段上安装有单向阀、第四电动关断分阀、第三电动关断分阀,所述单向阀、第四电动关断分阀位于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和二氧化碳冷凝器之间,所述第三电动关断分阀位于二氧化碳冷凝器和壳体之间。
9.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气管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五电动关断分阀。
10.优选的,所述换热管为s形。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中,主电动关断阀、第二电动关断分阀打开,第一电动关断分阀关闭,液态的二氧化碳会依次流过主排液管、第二排液分管、主管并从喷头喷出在储能方舱内,通过液态二氧化碳的释放并气化,可快速吸收储能方舱内的热量,同时,通入气化后的
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将内部的可燃性气体和氧气排出,让着火条件变得更加苛刻,从而可延缓或杜绝内部因高温可能造成的火灾隐患,通过电动流量调节阀可调节从液态二氧化碳储罐输出的二氧化碳流体的流量。
13.2、本实用新型中,主电动关断阀、第一电动关断分阀、第五电动关断分阀打开,第二电动关断分阀、第三电动关断分阀关闭,液态的二氧化碳会依次流过主排液管、第一排液分管并进入分流腔,通过分流腔进入换热管,通过换热管进入缓冲腔,通过缓冲腔进入第二排气管,通过第二排气管进入第二排液分管,通过第二排液分管进入主管并从喷头喷出在储能方舱内,这样可直接通入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将内部的可燃性气体和氧气排出,形成惰化条件,让着火条件变得更加苛刻。
14.3、本实用新型中,主电动关断阀、第一电动关断分阀、第四电动关断分阀、第三电动关断分阀打开,第五电动关断分阀、第二电动关断分阀关闭,液态的二氧化碳会依次流过主排液管、第一排液分管并进入分流腔,通过分流腔进入换热管,通过换气扇可带动储能方舱内气体流动并通过换热管与内部流体状的二氧化碳进行热交换,这样可对储能方舱的内部实现降温,起到制冷空调的效果,通过换热管进入缓冲腔,通过缓冲腔进入第一排气管,气化后的二氧化碳在通过二氧化碳冷凝器冷凝液化后重新存储在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内,实现循环利用。
15.综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现场要求直接将液态二氧化碳或者将气态二氧化碳喷洒在储能方舱内,实现对储能方舱内部快速降温或形成惰化氛围,同时,可对内部进行智能,作为制冷空调用,此时二氧化碳可循环利用,非常节约环保。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氧化碳惰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氧化碳惰化装置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液态二氧化碳储罐、2主电动关断阀、3电动流量调节阀、4第一排液分管、5主排液管、6第五电动关断分阀、7管堵、8第二电动关断分阀、9第二排液分管、10喷头、11主管、12换热腔、13换热管、14网格栅栏、15第二排气管、16缓冲腔、17第二隔板、18第一排气管、19二氧化碳冷凝器、20单向阀、21第四电动关断分阀、22第三电动关断分阀、23换气扇、24壳体、25第一隔板、26第一电动关断分阀、27分流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参照图1-2,一种二氧化碳惰化装置,包括液态二氧化碳储罐1,液态二氧化碳储罐1连接有主排液管5,主排液管5的管段上安装有主电动关断阀2和电动流量调节阀3,主排液管5的末端设置有管堵7,主排液管5连接有第一排液分管4和第二排液分管9,第一排液分管4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一电动关断分阀26,第二排液分管9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二电动关断分阀8,第一排液分管4连接有壳体24,壳体24的内部通过第一隔板25和第二隔板17依次分隔为分流腔27、换热腔12、缓冲腔16,第一排液分管4与分流腔27连接,分流腔27和缓冲腔16之间
通过换热管13连接,换热管13为s形,换热管13位于换热腔12的内部,换热腔12的一侧安装有换气扇23,换热腔12的另一侧安装有网格栅栏14,缓冲腔16通过第一排气管18与液态二氧化碳储罐1连接,第一排气管18的管段上安装有二氧化碳冷凝器19,第一排气管18的管段上安装有单向阀20、第四电动关断分阀21、第三电动关断分阀22,单向阀20、第四电动关断分阀21位于液态二氧化碳储罐1和二氧化碳冷凝器19之间,第三电动关断分阀22位于二氧化碳冷凝器19和壳体24之间,缓冲腔16通过第二排气管15与第二排液分管9连接,第二排气管15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五电动关断分阀6,第二排液分管9连接有主管11,主管11上安装有喷头10。
21.工作原理:
22.本实用新型中,主电动关断阀2、第二电动关断分阀8打开,第一电动关断分阀26关闭,液态的二氧化碳会依次流过主排液管5、第二排液分管9、主管11并从喷头10喷出在储能方舱内,通过液态二氧化碳的释放并气化,可快速吸收储能方舱内的热量,同时,通入气化后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将内部的可燃性气体和氧气排出,让着火条件变得更加苛刻,从而可延缓或杜绝内部因高温可能造成的火灾隐患,通过电动流量调节阀3可调节从液态二氧化碳储罐1输出的二氧化碳流体的流量。
23.主电动关断阀2、第一电动关断分阀26、第五电动关断分阀6打开,第二电动关断分阀8、第三电动关断分阀22关闭,液态的二氧化碳会依次流过主排液管5、第一排液分管4并进入分流腔27,通过分流腔27进入换热管13,通过换热管13进入缓冲腔16,通过缓冲腔16进入第二排气管15,通过第二排气管15进入第二排液分管9,通过第二排液分管9进入主管11并从喷头10喷出在储能方舱内,这样可直接通入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将内部的可燃性气体和氧气排出,形成惰化条件,让着火条件变得更加苛刻。
24.主电动关断阀2、第一电动关断分阀26、第四电动关断分阀21、第三电动关断分阀22打开,第五电动关断分阀6、第二电动关断分阀8关闭,液态的二氧化碳会依次流过主排液管5、第一排液分管4并进入分流腔27,通过分流腔27进入换热管13,通过换气扇23可带动储能方舱内气体流动并通过换热管13与内部流体状的二氧化碳进行热交换,这样可对储能方舱的内部实现降温,起到制冷空调的效果,通过换热管13进入缓冲腔16,通过缓冲腔16进入第一排气管18,气化后的二氧化碳在通过二氧化碳冷凝器19冷凝液化后重新存储在液态二氧化碳储罐1内,实现循环利用。
25.综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现场要求直接将液态二氧化碳或者将气态二氧化碳喷洒在储能方舱内,实现对储能方舱内部快速降温或形成惰化氛围,同时,可对内部进行智能,作为制冷空调用,此时二氧化碳可循环利用,非常节约环保。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氧化碳惰化装置,包括液态二氧化碳储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储罐(1)连接有主排液管(5),所述主排液管(5)连接有第一排液分管(4)和第二排液分管(9),所述第一排液分管(4)连接有壳体(24),所述壳体(24)的内部通过第一隔板(25)和第二隔板(17)依次分隔为分流腔(27)、换热腔(12)、缓冲腔(16),所述第一排液分管(4)与分流腔(27)连接,所述分流腔(27)和缓冲腔(16)之间通过换热管(13)连接,所述换热管(13)位于换热腔(12)的内部,所述换热腔(12)的一侧安装有换气扇(23),所述换热腔(12)的另一侧安装有网格栅栏(14),所述缓冲腔(16)通过第一排气管(18)与液态二氧化碳储罐(1)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管(18)的管段上安装有二氧化碳冷凝器(19),所述缓冲腔(16)通过第二排气管(15)与第二排液分管(9)连接,所述第二排液分管(9)连接有主管(11),所述主管(11)上安装有喷头(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惰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液管(5)的管段上安装有主电动关断阀(2)和电动流量调节阀(3),所述主排液管(5)的末端设置有管堵(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惰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液分管(4)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一电动关断分阀(26),所述第二排液分管(9)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二电动关断分阀(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惰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18)的管段上安装有单向阀(20)、第四电动关断分阀(21)、第三电动关断分阀(22),所述单向阀(20)、第四电动关断分阀(21)位于液态二氧化碳储罐(1)和二氧化碳冷凝器(19)之间,所述第三电动关断分阀(22)位于二氧化碳冷凝器(19)和壳体(2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惰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管(15)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五电动关断分阀(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惰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3)为s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惰化装置,包括液态二氧化碳储罐,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储罐连接有主排液管,所述主排液管连接有第一排液分管和第二排液分管,所述第一排液分管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分隔为分流腔、换热腔、缓冲腔,所述第一排液分管与分流腔连接,所述分流腔和缓冲腔之间通过换热管连接,所述换热管位于换热腔的内部,所述换热腔的一侧安装有换气扇。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现场要求直接将液态二氧化碳或者将气态二氧化碳喷洒在储能方舱内,实现对储能方舱内部快速降温或形成惰化氛围,同时,可对内部进行智能,作为制冷空调用,此时二氧化碳可循环利用,非常节约环。非常节约环。非常节约环。
技术研发人员:
洪伟艺 许跃东 谢水生 熊孝新 李毅 程开辉 蓝燕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3.21
技术公布日:
202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