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油丹比例一般按每500克油用铅丹195克计算;并注意季节夏季铅丹可用至240克;冬季仅用140克;春秋用210克为宜..经验上亦有比例取油丹16:7;多一斤香油用四至五两丹;冬嫩四些;夏老五些..下丹分火上下丹和离火下丹两种.
黑膏药的老嫩问题: 是我们在制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往往与气候;地域;人为等因素有关;直接影响到临床的疗效和使用;如何有效预防呢 其一;黑膏药过老其主要原因是药油熬的太过;比如熬油时火太大或时间太长;一般情况下用小火熬三个半小时;要随时调整火的大小;要使油温稳定上升.再一个原因就是油丹比例不对;我用的比例是1:0.38~0.45;油是熬完以后的重量;我们不能忽视了麻油的消耗;比如10斤麻油经过泡药后约消耗1~1.5斤;再经过长达3.5小时的高温熬制还会消耗1.5~2斤;最后还剩约6.5~7斤左右的药油;这时候的油丹比例是比较精确的.膏药过嫩一个是油丹比例不对;再一个是药油熬的太嫩;熬的时间不够油温太低;没有达到滴水成珠的最高境界.
其二;如何补救呢在下完丹后丹油反应完毕锅面平静后即进行老嫩试验;用汤勺取少许膏药入冷水中反复揉捏;不粘手;一拉有丝;再拉就断;手上无油;贴在纸上纸背面不能滋油为老嫩合适;如果粘手;太粘;拔丝太长不易断为太嫩;揉捏费力;太硬;一拉即断为太老.太老应加入1/10总量
的麻油继续熬炼;过嫩应直接加热继续熬炼直至老嫩合适.较嫩的膏药一旦出锅冷却后不宜再回锅熬炼;这样会越熬越粘;总之;膏药过嫩是最为常见的情况;补救也较为困难;本人的做法是再熬一锅老的掺一下;虽麻烦但这是最好的补救办法;因此要宁老勿嫩.结合膏药熬制方法谈下膏药老嫩问题..
1使用香油作基质;药油之比1:3 - 5 ..以没盖药材为好..
65mn冷轧钢带 2炼油要老;下丹要少..
abs-210
燃煤助燃剂 3熬膏不要太老;太老膏药时间一长粘贴不牢..
4膏药太嫩加入老膏补救难免有‘水多加面;面多加水’之麻烦且膏质不好影响药效;宜做成条;撒上滑石粉装袋深埋多日;用时洗净即可.
二柔毛水杨梅: 干祖望的制膏药法;有二处与常用方法有所不同;简述如下:
1、药物炸枯后停火静置二天;弃去沉淀的黑渣;取上清油继续熬练..否则影响药效.. 2、反对下细份..原因是会引起过敏..对一些芳香药宁愿贴时撒在膏药上..
个人观点:由于时药材的质地不同;肯定会出现有的药材没炸透有的药材已炸黑的情况..在保证所有药材炸透的情况下;会有一些炭化物存在于油中..干祖望把这些炭化物弃去是有道理的..至于细粉;古方中有很多不加细粉的;也有大量加细粉的..由于膏药是成品;而病情是千变万化的;对症时不加也罢..如有必要;根据病情辩证加入细粉更好..
膏药之所以能够多种疾病;是有它一定的物质基础与理论依据的..它的处方组成来源于一般中药方剂;与西药中许多外用药、注射剂、口服剂有同一作用;同样可以合剂;分用;此其一..在一般方药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和;加以变化;去其轻淡平温之剂;益以气味俱厚生香引导之味以得其药方此其二..用药数广而多形成大的复方;以适应复杂的病理变化;由于许多药物中含有脂溶性、挥发性及刺激性的药物;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去腐、生肌、收敛等作用;如治痈疖疮、肿疡、溃疡等;风湿寒痹、止痛、壮筋骨、跌打损伤等;此其三..利用丹、油熬膏作赋形剂;以防腐、防燥、保护疮面;保持药效持久;促使药物和经过表皮产生深部和全身作用;此其四..按经络俞穴及身体部位薄贴;发挥药效;促进作用;此其五..贴于患处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产生神经特异性;以调整机理增强组织抗御力量;达到镇静、消炎作用..此外;软膏具有保护局部皮肤的湿润柔软作用;是通过皮肤角质层细胞间隙、毛囊壁、汗腺、皮脂腺;使药物渗透与吸收;对创伤、皮肤疾病、粘膜病变 的;均有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同时;药物穿通皮肤及粘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可产生全身作用..
三: 本方是在民间秘方霍氏骨份膏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骨折的药品;由当归、乳香、没药、血竭花等制成内服药;以五加皮、全土虫、申姜等制成外用药..对各种骨折;经手工复位后用药;只需纱布包扎静卧;不用夹板;牵引等;操作简单;镇痛作用强;愈合迅速..一种对骨折有显着疗效的中药正骨膏;其特征在于:这种药是由当归10-20g;乳香5-15g;没药5-20g;血竭花5-20g;全土虫5-10g;红花5-10g;申姜10-20g;经烘焙炒泡制成内服药剂;以五加皮5-15g;全土虫5-10g;申姜8-20g;牛夕5-15g;植枝10-20g;川芎10-20g;广木香10-15g;制成外用药;配合使用..亦可用上述各成份的重量比进行批量制剂.. 正骨膏
背心袋山东滕州志最早有记载:正骨膏--中华第一膏;原名“济生膏”、“生氏膏药”;“81味中药;组方经典;具有舒筋活血、消肿止痛、软坚散结、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接骨续筋、强筋壮骨、补肾添精等强大功效;为清康熙年间宫廷御医----生作梅老先生首创;疗效显着;自古誉满 京津鲁冀、东北、江苏等地区..”1956年;生作梅先生嫡系第十代子孙将祖传400年的秘方献给国家---当时并入国营企业山东同仁堂大药店;1959年山东同仁堂大药店并入滕州药材集团公司;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山东生氏膏药"正式更名“正骨膏--中华第一膏"..1984年;滕州药材集团公司将正骨膏400年经典配方及生产工艺整理后上报给国家卫生部门、药监部门;并拟定国家质量标准上报国家卫生部;正骨膏被收录到部颁药品标准成方制剂第七册、中华药典第一版..1985年;正骨膏--中华第一膏正式获得国药准字生产文号;形成批量生产;全国推广;生产规模、市场规模不断壮大..2002年;生产车间迁至山东滕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山东锐志药业有限公司;陆续投资4300多万筹建;新公司占地面积300000平方米;配套设施国际一流;完全按照国际最高标准--GMP要求建造;2004年一次性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权威认证.
正骨膏--中华第一膏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接骨续筋;温经散寒等功效..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骨刺;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椎管狭窄、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骨折骨裂等各类骨关节疾病..
正骨膏;又名“中华第一膏”“中华神膏”;始于清代康熙年间;迄今有400多年的历史..为清代名
医-生作梅先生首创;因其疗效独特;历史悠久而誉满齐鲁大地;苏北;华北;东北等地区..其配方用药80余味;产品净重38克;为世界之最其中仅名贵中药材就达20余味;如龟甲;人参;鹿茸;珍珠;麝香;豹骨;木鳖子等;从而奠定了正骨膏各种久治不愈的骨病顽疾的基础.. 正骨膏山东锐志药业为老国营药厂;多年来一直秉承“诚信为人 良心做药 ”的企业宗旨;几十年来专注生产高质量纯正产品正骨膏累计达十亿张;拯救各种骨关节病患者上亿人次;正是源于患者的百年口碑传承;使得正骨膏畅销全国数十年;并被全国各地的老百姓亲切称为“骨病患者手术前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