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蹬腿
训练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蹬腿训练器一般都应用于健身房,其结构复杂,并且具备精密的部件,比如弹簧。不适于安置在社区内,雨天受潮之后,训练器的弹簧容易失效,需要经常检修。并且社区用的蹬腿训练器,一般用力踩,通过升降健身人员本身,达到健身效果;重量难以调节,老人、儿童都很难达到训练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蹬腿训练器。该训练器在不需要弹簧,通过与重力相抗,起到健身的目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蹬腿训练器,包括配重块和支撑柱,
所述支撑柱垂直固定于地面;还包括承重杆、h型架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柱的同一侧设有均与其垂直的上铰接
枝节和下铰接枝节;所述下铰接枝节的末端与承重杆的一端铰接,所述配重块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承重杆的另一端;所述上铰接枝节的一端通过铰接柱与h型架的两
水平枝节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对应的水平枝节的末端,连接杆另一端铰接承重杆的中间位置;
6.与铰接柱连接的水平枝节的铰接端还分别连接有下压杆,且下压杆通过过渡弧杆与水平枝节连接,过渡弧杆的一端连接对应的水平枝节,另一端连接下压杆;所述过渡弧杆与连接在同一过渡弧杆上的水平枝节和下压杆在同一竖直面内;所述下压杆与水平枝节之间的夹角为90
°
至100
°
之间;所述支撑柱的另一侧设有座椅;所述下压杆的末端设有朝于座椅的脚踩板。
7.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为环状结构,且在承重杆的另一端两侧均设有用于安装配重块的配重柱;在运动时,所述配重块套装于配重柱上。
8.进一步的,所述配重柱的非连接端倾斜向上。
9.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杆的下方还设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一端连接承重杆的铰接端的底部,加固杆另一端连接在承重杆另一端的底部。
10.进一步的,所述座椅的两侧设有扶手。
11.进一步的,所述座椅的靠背外侧还设有用于放置未使用配重块的放置柱;所述放置柱非连接端倾斜向上。
12.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在承重杆铰接端的旋转环35、下铰接枝节末端的u型槽37、位于旋转环内的限位块32、限位轴36和旋转轴31;所述旋转环中心轴处设有用于安装旋转轴的旋转轴套,旋转轴套33的外壁通过三个支撑连接板与旋转环的内壁连接;所述限位块上设有沟槽,并且限位块由沟槽分为两部分;所述限位块通过沟槽卡在对应的支撑连接板34上,且同一限位块的两部分分别位于相邻的弧形区域内;所述
限位轴设有三个,均固定在u型槽的两对置的夹板之间并贯穿对应的旋转环内的弧形区域。
13.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杆、过渡弧杆和h型架为一体式结构。
14.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健身人员坐在坐凳上,手扶扶手;脚踩在踏板上,大腿用力前蹬,保持脚底板和踏板平行;通过杠杆的作用对配重块施加提升的力,达到健身的目的;该健身器材,不需要弹簧等精密部件,使用周期长,更适于在露天的社区中;并且通过配重块的调节,改变训练重量,提高训练效果。
16.2、本实用新型的通过限位结构,将容易夹手的结构密封于内部,整个结构没有夹手缝隙,在社区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下铰接枝节,2、铰接柱,3、上铰接枝节,4、h型架,5、承重杆,6、连接杆,7、加固杆,8、下压杆,9、过渡弧杆,10、支撑柱,11、座椅,12、扶手,31、旋转轴,32、限位块,33、旋转轴套,34、支撑连接板,35、旋转环,36、限位轴,37、u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包括配重块和支撑柱、承重杆、h型架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柱垂直固定于地面;支撑柱的同一侧设有均与其垂直的上铰接枝节和下铰接枝节;所述下铰接枝节的末端与承重杆的一端铰接,所述配重块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承重杆的另一端;所述上铰接枝节的一端通过铰接柱与h型架的两水平枝节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对应的水平枝节的末端,连接杆另一端铰接承重杆的中间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配重块为环状结构,且在承重杆的另一端两侧均设有用于安装配重块的配重柱;在运动时,所述配重块套装于配重柱上。配重柱的非连接端倾斜向上。承重杆的下方还设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一端连接承重杆的铰接端的底部,加固杆另一端连接在承重杆另一端的底部。
23.与铰接柱连接的水平枝节的铰接端还分别连接有下压杆,且下压杆通过过渡弧杆与水平枝节连接,过渡弧杆的一端连接对应的水平枝节,另一端连接下压杆;所述过渡弧杆与连接在同一过渡弧杆上的水平枝节和下压杆在同一竖直面内;所述下压杆与水平枝节之间的夹角为90
°
至100
°
之间;所述支撑柱的另一侧设有座椅;所述下压杆的末端设有朝于座椅的脚踩板。所述下压杆、过渡弧杆和h型架为一体式结构。
24.所述座椅的两侧设有扶手;座椅的靠背外侧还设有用于放置未使用配重块的放置柱;所述放置柱非连接端倾斜向上。
25.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在承重杆铰接端的旋转环35、下铰接枝节末端的u型槽37、位于旋转环内的限位块32、限位轴36和旋转轴31;所述旋转环中心轴处设有用于
安装旋转轴的旋转轴套,旋转轴套33的外壁通过三个支撑连接板与旋转环的内壁连接;所述限位块上设有沟槽,并且限位块由沟槽分为两部分;所述限位块通过沟槽卡在对应的支撑连接板34上,且同一限位块的两部分分别位于相邻的弧形区域内;所述限位轴设有三个,均固定在u型槽的两对置的夹板之间并贯穿对应的旋转环内的弧形区域。
26.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健身人员坐在座椅上,双脚放置在踏板上,用力蹬直双膝;再缓慢还原。在运动过程中,配重块随着承重杆绕限位结构转动,转动幅度90
°
左右。其能够增强下肢及腰腹部肌肉力量,提高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改善下肢运动能力。
技术特征:
1.蹬腿训练器,包括配重块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垂直固定于地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重杆、h型架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柱的同一侧设有均与其垂直的上铰接枝节和下铰接枝节;所述下铰接枝节的末端与承重杆的一端铰接,所述配重块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承重杆的另一端;所述上铰接枝节的一端通过铰接柱与h型架的两水平枝节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其中一端铰接对应的水平枝节的末端,连接杆另一端铰接承重杆的中间位置;与铰接柱连接的水平枝节的铰接端还分别连接有下压杆,且下压杆通过过渡弧杆与水平枝节连接,过渡弧杆的一端连接对应的水平枝节,另一端连接下压杆;所述过渡弧杆与连接在同一过渡弧杆上的水平枝节和下压杆在同一竖直面内;所述下压杆与水平枝节之间的夹角为90
°
至100
°
之间;所述支撑柱的另一侧设有座椅;所述下压杆的末端设有朝于座椅的脚踩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蹬腿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为环状结构,且在承重杆的另一端两侧均设有用于安装配重块的配重柱;在运动时,所述配重块套装于配重柱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蹬腿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柱的非连接端倾斜向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蹬腿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杆的下方还设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一端连接承重杆的铰接端的底部,加固杆另一端连接在承重杆另一端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蹬腿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两侧设有扶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蹬腿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靠背外侧还设有用于放置未使用配重块的放置柱;所述放置柱非连接端倾斜向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蹬腿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在承重杆铰接端的旋转环(35)、下铰接枝节末端的u型槽(37)、位于旋转环内的限位块(32)、限位轴(36)和旋转轴(31);所述旋转环中心轴处设有用于安装旋转轴的旋转轴套,旋转轴套(33)的外壁通过三个支撑连接板与旋转环的内壁连接;所述限位块上设有沟槽,并且限位块由沟槽分为两部分;所述限位块通过沟槽卡在对应的支撑连接板(34)上,且同一限位块的两部分分别位于相邻的弧形区域内;所述限位轴设有三个,均固定在u型槽的两对置的夹板之间并贯穿对应的旋转环内的弧形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蹬腿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杆、过渡弧杆和h型架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蹬腿训练器,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该训练器支撑柱的同一侧设有均与其垂直的上铰接枝节和下铰接枝节;下铰接枝节的末端与承重杆的一端铰接,配重块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承重杆的另一端;上铰接枝节的一端通过铰接柱与H型架的两水平枝节的一端铰接;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对应的水平枝节的末端,连接杆另一端铰接承重杆的中间位置;与铰接柱连接的水平枝节的铰接端还分别连接有下压杆,且下压杆通过过渡弧杆与水平枝节连接,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弹簧,通过与重力相抗,起到健身的目的。起到健身的目的。起到健身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
李宝明 张铎 李鑫海 张立军 张子良 王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三河市桂宇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24
技术公布日: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