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中天山隧道吐鲁番端洞口防护的工程实例,对隧道洞口边坡怎样防护谈了自己的看法,同时简单描述了边坡防护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洞口;边坡防护;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r821.5+1
一、工程概况
中天山特长隧道位于托克逊、和硕间中天山东段的岭脊地区,穿越中天山北支博尔托乌山中山山地,平均海拔1100~2950m,最高海拔为2951.6m。山岭南北两侧地形切割剧烈,山高坡陡,基岩裸露,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植被稀疏,相对高差800~1200m。隧道起讫里程为dk141+593~dk164+042(左线)、dyk141+573~dk164+040(右线),左线全长22449m,右线全长22467m,全隧道为单面上坡,除出口308m混合交换,位于曲线上外,其余均位于直线上。左右线线间距36m。
二、洞口地质情况
轴承装配机
中天山隧道进口平均坡度40°~50°,山坡破面出露志留系下统变质砂岩夹片岩。变质砂岩(smss):青灰,中-细粒变余砂状结构,薄-厚层状构造。岩体受构造影响严重,节理、裂隙发育。片岩(ssc):呈薄层状分布于变质砂岩、板岩之间,灰绿,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岩体受节理切割而比较破碎,局部有挤压、揉皱现象。根据现场情况,洞顶仰坡区域岩体受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山体表层强风化,岩体节理发育,存在大量危石,在自然条件下坡面呈稳定状态。
2硅酸铝纤维毡三、工程处理措施
为保证施工安全及以后运营过程行车安全,对中天山隧道进口采取以下加固防护措施:
清除山体坡面节理、裂隙发育的大块危石,清除应自上而下进行,不留隐患,确保施工、运营安全,高空作业应注意施工安全。对于坡面上的小裂隙及空间,应采取混凝土嵌补回填。从路基至洞顶以上10m(高程1122插床型号)范围内,坡面应采用喷锚网进行加固,φ22砂浆锚杆长2.5m(锚杆深度深入稳定基岩2.0m),间距1.5×1.5m;钢筋网φ8间距25×蜘蛛网结构25cm,喷射c20混凝土厚度10.0cm。从高程1122起至1133,横向以左线为基线左侧16m、右侧50m之间范围,其分布见平面图,坡面采用sns-gps2主动网进行防护,防护网锚杆长度不
小于4.0m,锚杆采用φ22智能分析螺纹钢筋。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洞口坡面观测,如发现不稳定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护。清理出的土石体应运至隧道指定弃碴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