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理论+实验课)

阅读: 评论:0

集成电路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适应对象: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
课程代码:25E01626
学时分配:44=28(理论)+16(实践)
赋予学分:2.5
先修课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
后续课程: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电子类课程.集成电路的使用不仅大大简化了电路的设计,而且可以使系统及设备的性能指标有很大提高。随着半导体集成和微电子设计技术的迅速发展,集成电路的品种和数量与日俱增,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电子类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加强对集成电路基本原理及应用知识
的学习,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进行一定的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应用。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集成电路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常用集成电路內部电路的构成和基本原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进而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在模拟信号处理(精密放大、模拟运算、电压比较、有源滤波、信号发生与变换等)电路中应用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其他几种常用模拟集成电路(模拟乘法器、定时电路、接口电路、电压调整器等)的基本应用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一)理论教学内容与安排油纸电容式套管
第一章集成运放的基础知识(6课时)
教学内容:
1.1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电路
草地悠波球1.2  集成运放的基本构成和表示符号
1.3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和分类
1.4  集成运放的等效模型
1.5  实际运放与理想运放的误差
1.6  运放电路的稳定性及其判断
1.7  集成运放的相位补偿技术
教学要求:
本章介绍有关集成运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fto导电玻璃第二章模拟集成电路的线性应用(4课时)
教学内容:
2.1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放大电路
2.2  积分电路
2.3  微分电路
2.4  集成仪器放大器
2.5  动态校零型斩波放大器
轻触开关电路
教学要求:
本章讨论模拟集成电路的线性应用。介绍基本放大电路、积分电路、微分电路、集成仪器放大器。
第三章模拟集成电路的非线性应用(4课时)
教学内容:
3.1  对数器和指数器
3.2  乘法器及其应用
3.3电压比较器及其应用
教学要求:
介绍模拟集成电路的非线性应用,输出与输入之间呈非线性关系。
第四章集成变换器及其应用(2课时)
教学内容:
4.1  阻抗变换器
4.2  U/I变换器和I/U变换器
4.3  U/F变换器和P/U变换器
4.4精密T/I和T/U变换器
4.5 D/A转换器
4.6 A/D转换器
升降柱cncame
教学要求:
连续性变换器是模拟量间的不间断性变换,周期性变换器必须经过一个周期后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变换过程。
第五章集成信号发生器(4课时)
教学内容:
5.1  模拟集成函数发生器
5.2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
5.3  基于FPGA的DDS任意波形发生器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模拟集成函数发生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基于FPGA的DDS任意波形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第七章集成稳压电源(6课时)
教学内容:
7.1线性集成稳压器
7.2新型低压差集成稳压器
7.3开关型稳压电源
7.4新型单片开关电源
教学要求:
掌握典型集成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和典型应用。
第八章语音和图像集成电路(2课时)
教学内容:
8.1语音集成电路
8.2功放集成电路
8.3 电视机及图像处理集成电路
教学要求:
本章介绍语音和图像集成电路的典型芯片。
(二)实验教学内容与安排
实验一集成运算放大器Ua741仿真实验(3学时)
实验内容:
1.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仿真方法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仿真方法。
实验要求:
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方法
实验二基于Multisim的仪器放大器的设计(3学时)
实验内容:
1.掌握仪器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2.采用运算放大器设计并构建仪器放大器。
实验要求:
提手加不
1.理解仪器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
2.熟悉仪器放大器的调试功能
3.掌握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毫伏表信号发生器等虚拟仪器的使用。
实验三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发生电路(3学时)
实验内容:
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实验要求:
1.掌握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2.熟悉信号发生器的调试功能。
3.掌握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四开关电源仿真(3学时)
实验内容:
并联升压开关电源电路设计及仿真。
实验要求:
1.掌握开关电源原理。
2.掌握开关电源其设计方法。
3.掌握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五集成音频功率放大器(4学时)
实验内容:
集成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实验要求:
1.掌握TDA2822M应用。
2.熟悉集成功放电路的基本性能及工作原理。
3.掌握集成功放电路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
五、教学设备与设施
要求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课程考核与评估
本课程考核形式为考查,成绩评定方法为:期评成绩=期末项目设计×40%+实验成绩×30%+平时成绩×3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课堂表现,实验成绩为单次实验成绩的平均值,单次实验成绩=实验操作×50%+实验报告×5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谭博学、苗汇静. 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参考书:
王卫东.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本文发布于:2023-07-27 19:56: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48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集成   电路   模拟   应用   课程   运放   方法   基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