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2020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竞赛试题

阅读: 评论:0

澄韦高速第一总监办总监办2020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                          部门   试验室            总得分           
一、判断题 (每题0.5分)            应得分10分              实得分(    )
1. 同一种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越高,吸入量越大,则尘肺病的发病率就低。(  )
2.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
停车场闸机
3. 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  )
3. 《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                         
4. 《条例》关于组织事故调查的责任是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
5. 长期接触甲苯、二甲苯可引发神经综合症。 (    )
6. 夏季高温作业人员,出汗时容易消耗体内的水分而不是盐分。 (    )
7. 如果工伤事故责任在伤者,那么它将不享受工伤保险补偿。 (  )
8. 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其它物品代替劳动防护用品。(    )
9. 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
10.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不准用水扑救。(    )
11.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液体速凝剂
12. 运转中的机械设备对人的伤害主要有撞伤、压伤、轧伤、卷缠等。 (    )
13. 火灾发生时,不断向窗外扔鲜艳的衣物并大声呼喊以便得到救援。(    )
压缩空气汽车14. 使用电钻或手待电动工具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可以不穿绝缘鞋。 (    )
15.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时,不得影响被检查单
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
16.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    )
17. 发现有人被机械伤害的情况时,虽及时紧急停车,但因设备惯性作用,仍可造成伤亡。
(    )
18.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19. 单位应当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内部检查、考核、评比内容。(    )
20. 发生火灾时,所有人员应快速有序地从电梯或楼梯等出口撤离。(      )
二、单选题 (每题1分)            应得分40分                实得分(    )
1. 按照预防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下列论述不符合预防原理的是(    )。
A.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
B.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
C.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本质安全的出发点
2. (    )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  )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少。
A.事故预防  劳动保护        B.事故预防  事故控制
玉米割晒机
C.安全生产  事故控制        D.安全生产 劳动保护
3. (    )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A.职业安全    B.劳动保护    C.劳动安全    D.安全生产
4.  从事一般性高处作业脚上应穿(     )。
A.硬底鞋    B.软底防滑鞋    C.普通胶鞋    D.绝缘鞋
5 .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    )人以下的非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但至少应配备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2OO      B .100      C.5OO      D.l000
6. 生产经营用人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
A. 安全宣传标语  B. 安全警示标志  C. 安全提示标志
7.  危险化学品的(    )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
A.商标    B.标志    C.宣传    D.包装
8 . 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    )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A.有关主管部门    B.上级主管部门    C.工商管理部门
9 . 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    )。
A.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    B.安全生产承包责任制
C.安全生产奖励制度      D.安全生产责任制 
10.  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    )应合格、齐备。
A. 穿戴    B. 劳动防护用品    C. 器材    D. 工具
11.  信息符号标志牌的颜含义:绿(通行、安全)、红(    ),黄(注意、警告),蓝(指令),白 (对比)。 铁氧化物
A. 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    B. 警示    C.警告
12 . 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 (    )。
A.穿工作服                B.佩戴呼吸器具   
C.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  D.穿防护服 
13 .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A.行业    B.本单位    C.当地    D.国际
14.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  )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立即处理。
A. 上级主管部门    B.本单位负责人    C.上级安监部门
15 . 硫酸、硝酸等酸类腐蚀物品遇密集射水,会立即沸腾,使酸液四处飞溅。所以发烟硫酸、、浓硝酸等发生火灾后宜用(  )扑救。
A、干粉、化学、一般灭火器  B、雾状水、干沙土、二氧化碳  C、干沙土、二氧化碳
16 . 检查燃气灶具接口处是否漏气,应采用(    )的方法检漏。
A.用明火   B.用肥皂水  C.用鼻子闻    D.专业人员检查
17.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    )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A.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特种作业人员
C.新入厂的电力工人    D.产品质量检验员
18 . 消除或降低粉尘是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采用(    )作业,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对不能采用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方法。
A. 通风    B. 隔离    C. 湿式
19.  人在触电后,有时会有较长时间的“假死”,因此,救护人员应耐心进行抢救,不可轻易中止。但(    )给触电者打强心针。
A. 可以    B. 不可    C. 必须
20.  下列对“本质安全”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包括设备和设施等本身固有的失误安全和故障安全功能
B.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C.可以是事后采取完善措施而补偿的
D.设备或设施含有内在的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21 . 将燃烧物质与附近未燃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质而停止,叫(    )。
A. 窒息灭火法    B.隔离灭火法  C.冷却灭火法
22.  在作业现场发现因呼入有毒性气体如:煤气、过量的二氧化碳、苯气体等造成的中毒,应立即使中毒人脱离毒气场所, 搬运至(    )处.进行抢救和救治。
A.空气新鲜流通      B.无毒气    C.密封环境
23.  《安全生产法》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事故情况不得(    )、谎报或者迟报。 冷冻水产品
A.隐瞒不报    B.越级上报    C.延期缓报
24.  凡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如金属容器内、隧道或矿井内等,所使用的手提照明灯应采用(    )安全电压。
A.  12V    B.  24V    C.  36V
25.  泄漏时,抢修人员必须穿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服,进入现场首先要(    )。
A.加强通风  B.切断气源  C.切断电源  D.防止明火
26.  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    )收发、(    )保管制度。
A.双人  一人  B.一人  双人  C.双人  双人  D、一人  一人 
27.  火灾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烧死    B.窒息或中毒    C.被人践踏    D.被物体砸中
28.  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    )。
A.危险作业  B.高难度作业    C.特种作业  D.特殊技能作业
29.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 如实告知    B. 无须告知    C. 可以告知

本文发布于:2023-07-27 12:29: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44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产   单位   事故   应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