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
1. 了解边梁式车架、无梁式车架的构成,结构特点。 2. 了解转向驱动桥的作用及结构。
3. 理解转向轮定位的四个内容、基本作用及其获得方法。
4. 掌握转向驱动桥的拆装方法。
5. 掌握车架、车桥的检修方法。
教学难点:
1. 转向驱动桥结构与拆装方法。
2. 转向轮定位概念理解。
学时分配:
序号 | 内 容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1 | 行驶系概述 | 1 | |
2 | 课题一:车架构造与检修 | 2 | 2 |
3 | 课题二:转向桥结构与拆装 | 2 | 2 |
4 | 课题三:转向桥结构与拆装 | 2 | 2 |
5 | 课题四:车轮定位 | 2 | |
6 | 本节小结与习题 | 1 | |
7 | 本节总学时 | 16 |
| zyzq | | |
行驶系概述
一、 行驶系作用
1.汽车行驶系的主要作用
(1)接受由发动机经传动系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附着作用,转化为汽车行驶的驱动力。
(2) 将全车各部件连成一个整体,支承汽车的总质量。
(3) 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种力及其力矩。
(4) 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和振动,保证汽车平稳行驶。(图3-1)。
图3-1
二、行驶系类型
行驶系中直接与路面接触的部分是车轮的称为轮式行驶系。
行驶系中直接与路面接触的部分是履带的称为履带式行驶系。
行驶系中直接与路面接触部分有车轮和履带的称为半履带式行驶系。
1. 轮式汽车行驶系(图3-1)
轮式汽车行驶系一般由车架、车桥、悬架、车轮及轮胎等组成。车架是全车的装配基体,将汽车的各相关总成连接成一个整体;前后车轮分别支承从动桥和驱动桥;为了减少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车身所受到的冲击和振动,车桥又通过前后悬架与车架相连。
2. 半履带式汽车行驶系(图3-3)
图3-3
半履带式汽车行驶系结构特点是前桥装有滑撬或车轮,用来实现转向,后桥上装有履带,以减小对地面的单位压力,控制汽车下陷,同时履带上履刺也加强了附着作用,具有很高的通过能力,主要用在雪地或沼泽地带行驶。
如果汽车前后桥上装有履带,则称为全履带式汽车,如图3-2所示。
图3-2
§3-1 车架与车桥
课题一:车架的构造与检修
车架的作用是支承连接汽车的各零部件,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车架是整个车的
装配基体,汽车的绝大多数部件和总成都通过车架来固定其位置上,并使它们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
一、车架类型与结构
现有的车架种类有边梁式、无梁式、铝合金车架及特殊材料一体成型式等。
(一)边梁式车架
边梁式车架是由两根位于两边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用铆接法或焊接法将纵梁与横梁连接成坚固的刚性构架。(图3-4)
图3-4
优点:承载能力和抗扭刚度强,结构简单,工艺要求较低。
缺点:钢制边梁质量沉重,边梁纵贯全车,影响整车的布局和空间利用率,且使整车重心偏高。
多用于货车、中、大型客车。
(二)无梁式车架 (图3-5)
图3-5
也称作承载式车架。是用金属制成坚固的车身,再将发动机、悬架等机械零件直接安装在车身上,车身承受所有的载荷,充当车架,称为承载式车身。
优点:车架和车身合二为一,重量轻,可利用的空间大,重心低,操控反应好,而且传递的震动、噪音都较少。
电水壶温控器缺点:对设计和工艺的要求都很高,大鼠解剖刚度(尤其是抗扭刚度)不足。
多用于轿车。
(三)铝合金车架
仍属于无梁式车架,伞型齿轮只是将铝合金条梁焊接、铆接或贴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框架。
优点:质量轻。
缺点:成本高,承载能力比钢制小。
用于少数跑车上。
(四)未来木醋液车架
在承载式结构的车厢底部增加了独立的钢框架,可以认为是简化的边梁结构,在保证刚度的同时,重量和重心又比边梁式结构大为下降。
电压跟随电路
二、车架的检修
(一)车架变形的检验 (教师演示操作讲解,学生观察)
1.车架宽度的检验 用卷尺和专用游标卡尺测量,车架宽度应不超过基本尺寸±3mm。
2.纵梁直线度检验 用拉线法或直尺检查车架纵梁上平面及侧面纵向的直线度,在任意1m长度上的直线度应不大于3mm;在全长上的直线度误差应不大于车架长度的1/1000。
3.纵、横梁垂直度的检验 用专用角尺进行测量,车架纵梁侧面对上平面的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纵梁高度的1/100;车架各主要横梁对纵梁的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横梁长度的2/1000。
4.钢板弹簧支架销孔中心距及对角线的检验 用拉线法或卷尺直接进行测量,各段对角线长度差不大于5mm,钢板弹簧支承销孔轴心线之间的距离,左右两侧相关不得超过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