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2小题,第小题2分,共24分)
1.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彼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战争爆发于 A.1840年 B.1894年 C.1900年 D.1931年
2.从1915年起,以陈独秀为首的进步知识分子达成共识“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他们高兴“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的文化启蒙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五四运动
3.右图中的建筑物是东北解放纪念碑,它位于沈阳市和平广场。碑文记载了东北三省军民
浴血奋战解放全东北的业绩。下列与东北解放相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公元前399年的一天,30岁的农民帕帕迪去参加公民大会。这天的议题之一是投票选出民主妨碍者。他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写下名字后,交还给了工作人员。这个讲述雅典实行民主制的小故事发生在
A.公元前3世纪 B.公元3世纪
C.公元前4世纪 D.公元4世纪
5.646年(大化改新)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高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6.右图为15世纪的波斯画稿,描绘了朝觐者在麦加克尔白清真寺祈祷的场景。图中朝觐者信仰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7.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增长,一些猎人猎取兽皮卖到中国、欧洲和北美。17世纪,估计每年有20万到30万张紫貂皮从西伯利亚流入世纪市场。无节制地捕杀产毛皮的动物很快使许多物种灭绝或者濒临灭绝,并且永远地改变了这些物种从前生存的环境。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全球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B.物种交流带来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C.动植物品种的交换使世界人口激增 D.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 8.1860~1890年,俄国的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上述材料反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作用是
A.更新了农业生产结构 B.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
C.缩小了城乡差别 D.促进了工业发展
9.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拟定了争取普选权的纲领性文件——《人民宪章》。1839年,通过了《致议会请愿书》。后来,宪章派又提出了废除《救贫法》,限制工时竺要求。这场工人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俄国十月革命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测量电池内阻10.1932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46.2%,有13万家以上工厂倒闭。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了54%,农民的农业净收入从61亿美元降到20亿美元,100多万家农场破产,许多农民流离失所。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生理卫生裤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C.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11.右图为苏联工业化宣传画。画中人物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世界上一流工业强国。他是
太空风洞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12.一台年产20亿千克的标准带钢热轧机,用人工控制,每周最多生产50万千克钢;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每周产量可达5000万千克钢,是人工控制的100倍。以电子计算机贩广泛使用为核心的是
A.三角贸易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工业革命
二、对号入座(本题2小题,13题3分,14题4分,共7分)
13.邮票是时代的象征,它可以从另一个视角留下历史的印迹,让人们支重温往昔。下列三枚邮票均是为了纪念历史事件而发行的。请将纪念邮票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把排序结果用字母符号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排序结果为:
14.17-19世纪,英、法、美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铲除了封建专制主义,实现了政治民主化。请将下列文献前的序号与相关的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把连接结果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①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人权宣言》
②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独立宣言》
③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自由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的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权利法案》
④(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交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美国独立战争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南北战争 D.法国大革命
连接结果为:
三、材料辨析(本题7分)
15.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直观地描述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五则材料,按照题目要求所选材料前的序号及字母符号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材料一: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动了。“运动号”火车头由它的制造者——史蒂芬逊——驾驶带着列车走。火车头上面悬有一面旗,写着:“私人的尝试有益于国家。”
——摘自《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材料三:遵义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工获得了新的生命,处处主动,左右敌人。我军一动,敌又须重摆阵势,因而我军得以从容休息,发动众,扩大红军。 ——的回忆录
材料四:
材料五:跨国 和国家的经济实力比较(1992年统计)
单位:10亿美元
名称 | 年销 售额 | 国家 | 国内生产总值 | 名称 | 年销 售额 | 国家 | 国内生产总值 |
通用汽 车 | 132.4 | 印度尼 西亚 | 126.4 | 艾克森 石油 | 115.7 | 挪威 | 112.9 |
丹麦 | 123.5 | | | 丹麦 | 103.6 |
山体滑坡监测系统福特 | 100.1 | 土耳其 | 99.7 | 牌 | 96.6 | 波兰 | 83.8 |
| | | | | | | |
(1)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应选择的材料是:
(2)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应选择的材料是:
(3)了解古代亚非文明应选择的材料是:
(4)了解经济全球化应选择的材料是:
(5)了解近代交通工具应选择的材料是:
(6)材料四属于材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7)材料五属于材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
四、读图说史(本题2小题,16题5分,17题6分,共11分)
16.丝绸是中华文明鲜明的特征之一。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各民族都会利用自然界的纤维材料制作衣物,唯有中国竟发明出由蚕丝织成的丝绸。
(锦,经过练染的熟蚕丝织造的多重多彩丝织物,是丝织品中最高水平的代表。
纱,经纬线极纤细,平纹,有均匀的方孔,是丝织品中最纤细、稀疏的品种。
绫,质地轻薄,是一经一纬交织成斜纹地、花的单重丝织物。)
(1)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关于丝织品方面的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3分)
信息点一:_____________ 信息点二:_____________ 信息点三:_____________
(2)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推断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2分)
17.19世纪,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使世界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
(1)根据图片内容推断是哪次工业革命?(1分)
(2)请你写出推断的理由。(以信息点的形式呈现,写出两点即可,2分)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3)根据图片内容写出美国人的三项发明。(3分)
五、材料解析(本题2小题,18题5分,19题6分,共11分)
18.“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绎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诗是流传千古的中华文化瑰宝,是唐代文化最为光辉的成就。唐诗创作之繁荣,流派之众多,风格题材之丰富多样,各类时隔体制之完善齐备,皆表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流传至今的宋词有两万多首。明清时期文学是主要成就突出表现于小说,其内容上呈现出世俗化、平民化的趋势,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是通俗文学著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
雨棚信号灯
材料二:
朝代 | 人物 | 成就 | 地位 |
东汉 | 张衡 | 地动仪 | 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早于欧洲1700多年 |
南北朝 | 祖冲之 | 圆周率 |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比欧洲人早了近1000年 |
隋朝 | 李春 | 赵州桥 |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类似的桥早700多年 |
北宋 | 毕升 | 活字印刷术 | 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400年 | 连锁系统
| | | |
材料三: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许多思想流派的基础已经形成。儒家是这一时期的文化高峰之一。汉武帝即位后,“摆出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两宋时期,一种新的儒家体系——程朱理学形成。它在吸引佛教和道教学是基础上,极大地深化了传统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