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普发生器的常识1.

阅读: 评论:0

为什么只有生成物为难或微溶于水的气体反应才可以用启普发生器进行反应 ? 启普发生器是通过导管上的开关来调节内部气压大小从而达到控制反应发生与停 止的。如果生成物为易溶于水的气体,生成以后它都溶于溶液的水里了,启普发 生器内气压就无法增大,就无法使液体与固体反应物分离,也就无法控制反应的 发生与停止了。
制乙炔为什么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CaC遇水会散开,反应过于剧烈
1.此反应大量放热 nand闪存.会损坏启普发生器
2.生成的氢氧化钙是糊状物 太阳能充电背包.会堵塞反应容器 .使水面难以升降
3.因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 ,应选用分液漏斗 ,以便控制水的流速
老化仪4.为了获得平稳的乙炔气流 ,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与电石反应制取乙炔
5.由于电石中含有与水反应生成其他气体的杂质 ,所以制得的乙炔有难闻的味道 启普发生器为什么不能用于制反应时放热的气体? 先纠正你的说法,启普发生器可用于制氢气,而只氢气的反应也是放热的。我想 你想问的应该是制乙炔气体时不能用启普发生器的原因里
为什么有反应放热吧。 由于制乙炔的反应太剧烈,气体生成较多,而此反应放热较多,温度升高气体膨 胀,使得启普发生器内气压骤然增大,易发生爆炸。
为什么 SO2 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 实验室制二氧化硫使用的药品是 Na2SO370%的硫酸,反应虽不需要加热,但 由于 Na2SO3粉末不是块状固体且溶于水,所以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否则粉末漏 于容器底部,一直与酸接触,不断产生 SO2,使反应无法控制。 启普在实验室中常用于制取哪些气体 ?
常用于制取 :H2,CO2,H2S 等气体 .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虽不需要加热,但高锰酸钾多是粉末状而不是块状,故 也不太合适。 哪些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具体有哪些?要注意什么? 可以制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而且必须用固体(制备氢气,要用锌粒不能用 锌粉),它的原理是连通器,要有带活塞的导气管。
注意细节:一要产物(气体)难溶;二要固体难溶;三要反应不剧烈 ;多数固液 不加热的气体,如氢气, CO2 注意:生成物不能是微溶,比如不能用硫酸制 CO2,因为 CASO4 微容,容易堵 塞回流管;反应过于激烈的也不行,比如 CaC2与水。 用启普发生器制硫化氢气体后,应该如何排去残留气体? 用醋酸锌吸收即可。
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适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难溶的气体 ,如氢气 ,硫化氢等。块状固 体在反应中很快溶解或变成粉末时 ,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只要生成的气体难溶于反 应液才可 ,如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但难溶于盐酸 ,故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 时可用 启普发生器。
若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硫化氢气体,则制取气体的原料可选用( ) A. 稀硫酸与硫化亚铁 B.氢氧发生器稀硝酸和硫化亚铁
C.稀硫酸与硫化钠 D.稀盐酸与硫化亚铁 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 服务器压力测试,药品必须是固体和液体; A:H2SO4()+FeSH2S+FeSO4, 生置换反应 ,故对 B:硝酸有氧化性 ,限时保护氧化了 S2-,故得不到 H2S
C:硫化钠是粉末 ,会堵塞气体
D:可以制得 H2S,原理同 A的置换,但是会有 HCl 杂质 高中阶段,什么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为什么? 一般是三种: 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碳酸钙与盐酸制二氧化碳 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
启普发生器应用的条件是: 块状固体与液体的反应制气体,不需加热。 ,如果是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则不合适,因为需要加热;如果是高锰酸 钾与浓盐酸反应,虽不需要加热,但高锰酸钾多是粉末状而不是块状,故也不太 合适。
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硫化氢气体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与硫化钠? 因为硫化钠是细小的颗粒结晶,而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的要求之一是固体反应 物必须是块状的。
为什么启普发生器不能用作会生成易溶气体的反应的反应容器?
若气体易溶 ,就会溶于反应溶液中 ,装置内的压强就不会有太大变化 ,那就不能做到 随做随停了。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能用简易启普发生器吗? 不能
原因:在二氧化锰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剧烈,会产生大量泡沫,极易冲入玻璃 导管中,再者反应中释放出大量的热,启普发生器有炸裂的危险。因此一般采用 圆底烧瓶(或锥形瓶)、分液漏斗的反应装置。
不能,启普发生器只能装块状固体,而二氧化锰是粉磨状,启普发生器在这种情 况下不能起到控制反应速率的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07-26 20:25: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35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反应   气体   启普   不能   制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