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炉结构及特点
我公司锅炉为WNS系列卧式内燃蒸汽锅炉,型号为WNS1.5-1.0-Q.Y,额定蒸发量为1.5t/h,额定蒸汽压力为1.0MPa。 锅炉采用三回程湿背结构,配有国外先进的燃烧装置,运行实现全自动控制。燃料经燃烧器泵至喷嘴雾化点燃燃烧后,火焰充满在炉胆内,通过炉壁传递辐射热量,此为第一回程;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小烟室内汇聚转向180°进入对流管束区,经过流换热后,烟气温度逐渐降低到达前烟箱,此为第二回程;低温烟气在前烟箱转向后进入较低温度的光管管束区,此即为第三回程。随后经后烟箱流入烟囱,最后排向大气。 WNS系列蒸汽锅炉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全扳边对接,降低了热应力,提高了锅炉的安全性;
2.锅炉采用湿背结构,可靠耐用;
3.卧式三回程布置,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设计效率达86%以上;
4.炉型卧式布置,结构紧凑合理;
5.前后烟箱铰链连接,打开方便,利于检修和清灰;
6.密封采用迷宫式双重结构,烟气不易泄露,保证锅炉房清洁卫生;
淀粉牙签7.锅炉整体出厂运输方便,安装周期短;
8.锅炉运行实现全自动化,具有多种保护功能,操作简便。
二、锅炉的使用
1.使用前的准备
1.1检查人孔或头孔、法兰是否严密,附属零件是否安全。
1.2检查蒸汽管路、给水管路、供气管路是否完整。
1.3检查控制箱各控制开关是否置于准备位置。
2.煮炉
2.1新锅炉在使用前应进行煮炉,主要是清除锅内杂质和油污,煮炉时炉内需加入适量的化学药品,使炉水呈碱性炉水,以去除油污等物。
2.2煮炉可用纯碱(Na2CO3)或磷酸三钠(Na3PO4﹒12H2O)等药品,其配量以锅炉水容量每立方计,前者加5Kg,后者为3Kg,配成20%浓度均匀溶液,不得固体药品直接注入锅内。
2.3关闭全部人孔、手孔、主蒸汽阀等,副汽阀不用关闭(或提升开一只安全阀)使有出气的通道。
2.4注入锅内的水应经水处理合格后,按GB1576标准进水,水温一般不低于20℃,上到水位表2/3处,关闭给水阀门待锅内水位稳定后,观察水位有否下降,并检查手孔、法兰及排污阀是否有漏水现象,有之应拧紧螺栓,无泄漏后即可启动锅炉。 煮炉是在低负荷低压力下进行的,压力控制器调整至0.2 - 0.3MPa,燃烧器小火运行,使锅炉均匀地加热,当副汽阀(或安全阀)冒出蒸汽时即可关闭,并注意水位的变化,在0.2 - 0.3MPa左右维持6 - 8小时后停止加热,待压力降至0.1MPa以下时,可开启副汽阀,水温降至70℃以下时可打开排污阀放去炉水。
煮炉时,水位警报器、水位自动调节装置应关闭。
3.运行
锅炉配有新一代全自动电脑控制器,操作简单、直观、智能化程度高,根据控制器上的按钮作用可实现锅炉不同的工作状态。
详细操作可参见下文YLZK-E2系列锅炉电脑控制器使用说明。
4.调整安全阀
安全阀应由当地锅检所或计量所校正到合格的安全开启压力后,在有效期内方能使用。安全阀整定压力按“蒸规”第143条表7-2规定进行,具体如下:
额定工作压力(MPa) | 安全阀整定压力 预埋螺母 |
最低值 | 最高值 |
P≤0.8 | 工作压力加0.03MPa | 工作压力加0.05MPa脉动测速 |
0.8<P≤5.9 | 1.04倍的工作压力 | 1.06倍的工作压力 |
P>5.9 | 1.05倍的工作压力 | 1.08倍的工作压力 |
| | |
5.供汽
5.1将锅炉投入自动运行状态后,当锅炉内压力接近工作压力时,可向外供汽。
茶子粉5.2供汽前锅内水位不宜超过正常水位。
5.3供汽时,应将总汽阀微微开启进行暖管,同时将管路上的泄水管阀开启泄水,暖管时间一般不小于10分钟,暖管时应注意管道的膨胀和支架的情况,待都正常后方可全开主汽阀。
5.4开启时应缓慢进行,同时注意各部件是否有特殊响声,主汽阀完全开启后,应将其退回半圈,以防热胀后不能转动。
5.5锅炉供汽后,再一次检查附属零件、阀门、仪表有无漏水、漏汽等情况。在锅炉正常运行下,即可达到额定压力和出力。
6.锅炉的日常管理
6.1给水要求:水质应符合GB1576《低压锅炉水质》;
6.2锅炉水位:注意水位变化,不得高于最高水位或低于最低水位,水位表面如发现水位静止不动。则水位表有可能阻塞应立即冲洗。水位表每班至少冲洗一次,如发现隐患应及时处理,每台锅炉的水位计若发现损坏,应立即停炉修理。待修复后方可运行。ras同步适配器
6.3给水设备:应在每班(或交接班)时进行检查,如有故障立即检修。
6.4压力表:压力表弯管每班应冲洗一次,如发现压力表损坏,应立即停炉修理或更换,为了保证
正确性,每半年至少将压力表送交当地计管部门校验一次。
6.5安全阀:为了防止安全阀的阀盘和阀座粘牢,应定期接动安全阀提升手柄,作排汽试验,每隔2-4周作一次排汽试验以校核安全阀作用。
6.6压力控制器:压力控制器上的压力控制值和差动值根据用汽要求由电控人员设定后,不能自行变动。压力控制器的作用应定期检验。
6.7锅炉房内应保持清洁,水位表、压力表的安装位置应有足够的照明。
6.8燃烧机的喷嘴应定期清洗,去除杂物。
6.9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以及运行记录工作。
7.锅炉排污
排污时注意事项:
7.1排污应在低负荷高水位时进行。排污时应密切注意锅内水位,应在水位表最高水位允许范围内进行。
7.2排污阀应缓开速闭,每次排污时间不宜过长。
7.3有二只排污阀串联的锅炉,排污时应先开外面一只,再开靠里面的一只,排污结束后,应先关靠里面的一只,再关外面的一只。
7.4排污完成后应检查排污阀是否关严。
3、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由水位控制、压力控制、安全保护等环节组成,当自动控制发生故障时,方可转入手动操作。
1.水位控制
水位控制采用电极控制器,当水位降到低水位时,泵自动启动给水,当水位继续下降至最低水位时,锅炉自动停炉并发出声光报警;当水位上升至高水位时,泵自动停止给水。
2、压力控制(以二段火燃烧为例)
压力控制由压力控制器完成燃烧器的大、小火的转换,当锅炉内压力升高至某一设定值时,燃烧器停止大火,当压力继续上升至某一设定值时,燃烧器大火、小火均停止燃烧;当锅炉内压力下降至某一设定值时,第一级火启动燃烧,当压力继续下降至某一设定值时,二段火均启动,锅炉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因此为了实现二段火的转换,需配二只压力控制器,可用调整压力控制器的设定值和差动值来实现燃烧器不同的工作状态。
3.汽压过高保护
当锅炉工作压力高于压力开关设定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时,锅炉自动停止燃烧,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4.安全点火保护
锅炉在启动程序控制中,前扫气结束即进入点火程序,点火持续5秒钟,若某种原因使炉膛内火焰仍不能建立,光敏电阻感不到光,则停止燃烧程序,并发出声光报警,进行后扫气后燃烧器停止工作,出原因,并清除故障后再启动。
5.故障熄火保护
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炉膛内突然不正常熄火,光敏电阻阻值增加,则切断燃气保护,并发出声光报警,进行后扫气后燃烧器停止运行,应在故障清除后,才可重新投入运行。
6.光敏电阻失效保护
当光敏电阻阻值变小或光控制器损坏时,控制箱内继电器触点脱开燃烧器无法投入工作,在停炉及火焰尚未建立时,燃烧指示灯亮,说明电阻或光控制器损坏,应予更换。
7.失电压保护
周薄
当锅炉在正常运行时,由于某种原因,突然失电或电压骤降时,锅炉停止运行,当电网电压恢复正常后,机组无法自动启动,以防止不良后果,要重新按“燃烧启动”按钮后,燃烧器才能投入运行。
四、维护保养
1.锅炉运行每隔3 - 6个月后,应停炉进行全面检查维修。
1.1停炉方法
锅炉停止燃烧后,待锅炉内水冷却至70℃以下时,才可以把锅内的水放出,这时必须打开放气阀(或副汽阀)让锅炉内部与大气相通。如需缩短冷却时间,可通过给水管进入冷水,同时通过排污方式放出热水,此时水位不低于正常水位。
1.2检查清洗和维护
1.2.1水位表、阀门、管道、法兰等如有渗漏应予以修复;
1.2.2清理锅内水垢和泥渣,并用水清洗;
1.2.3对锅炉内外进行检查,如发现有严重腐蚀或缺陷,应及时修理;
1.2.4必要时,将外面罩壳、保温层等卸下,以便彻底检查,如有严重缺陷,及时修理;
2.锅炉长期不用,应采取保养措施,停炉一个月以上,应采用干法保养。停炉一个月以下,可采用湿法保养。
2.1干保养法
锅炉停炉后放去炉水,将内部污垢彻底清除冲洗干净,用微火烘干。然后将10 - 30mm块状生石灰分盘放好,放置在锅筒内,不使生石灰与金属接触。生石灰的重量以锅筒容积每立方米8公斤计算,然后将人孔、手孔、阀门关闭,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如生石灰碎成粉状须立即更换,锅炉重新运行时,将生石灰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