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一)栓剂的概念与特点 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 栓剂的特点: 1.栓剂应有适宜的硬度和韧性,无刺激性; 2.引入腔道后,在体温条件下应能熔融、软化或溶解,且易与分泌物混合,逐渐释放药物; 3.栓剂可作为局部,通常将润滑剂、收敛剂、局麻剂、甾体、抗菌药物制成栓剂,起通便、止痛、止痒抗消炎作用。 4.全身作用的栓剂,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二)栓剂的种类 按其使用腔道不同可分为:直肠栓、尿道栓、鼻用栓、耳用栓等,其形状与重量各不相同。 (三)质量要求 1.药物与基质应混合均匀,外形完整、光滑、无刺激性; 2.进入腔道后应能融化,软化或溶解,并与分泌液混合,逐渐释放药物,产生局部与全身作用; 3.有适宜的硬度,便于包装、储存与使用。 二、栓剂基质 (一)基质的质量要求: 1.室温时具有适宜的硬度,塞入腔道时不致变形或碎裂,在体温下易软化,融化或溶解; 2.与药物混合后不起反应,不影响主药的作用与含量测定; 3.对粘膜无不良影响(刺激、毒性、过敏)。局部作用栓剂应缓慢释药,全身作用栓剂应快速释药; 4.基质性质稳定,贮藏过程中不发生理化性质变化,不易霉变等; 5.具有润湿或乳化性质,能容纳较多的水; 6.适用于热熔法及冷压法制备栓剂; 7.油性基质的酸价应在0.2以下,皂化价应在200~245之间,碘价低于7,熔点与凝固点之差要小。 (二)油性基质 1.可可豆脂: (1)天然产物,化学组成为脂肪酸甘油酯,无刺激性,可塑性好,在体温下迅速熔化; (2)具有多晶型(α、β、γ),加热与冷却速度快结晶转型,熔点降低,故使用时应缓慢加热至2/3的可可豆脂熔化,让余热使其全部熔化,以防止晶型转化,降低熔点; (3)每100g可可豆脂可吸收20电脑美甲机 ~30g的水分(可可豆脂的水值)。 晶型 | 熔点 | 稳定性 | α | 22℃ | 不稳定 | β | 34℃ | 稳定 | γ | 18℃ | 不稳定 | | | |
2.各种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酯(椰油酯、棕榈酸酯、硬脂酸丙二醇酯)。 最佳选择题 关于可可豆脂的错误表述是 A.可可豆脂具同质多晶性质 B.β晶型最稳定 C.制备时熔融温度应高于40℃ D.为公认的优良栓剂基质 E.不宜与水合氯醛配伍 [答疑编号501242050101:针对该题提问] 多项选择题 常用的油脂性栓剂基质有 A.可可豆脂 B.椰油酯 C.山苍子油酯 D.甘油明胶 E.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类 [答疑编号501242050102:针对该题提问] (三)水溶性基质 1.甘油明胶: (1)塞入腔道后可缓慢溶于分泌物中延长药物的疗效。 (2)常用量为水:明胶:甘油=10:20:70;其溶出速度与甘油、明胶、水的用量有关。 (3)易霉变,应加入抑菌剂,不能与鞣酸、重金属盐等配伍。 2.聚乙二醇(PEG): (1)低熔点基质:PEG1000∶碳素消字灵PEG4000(96∶4) (2)高熔点基质:PEG1000∶PEG4000(75∶25) (3)为避免刺激性可加入20%的水 (4)不能与银盐、鞣酸、氨替比林、奎宁、水杨酸、乙酰水杨酸、苯佐卡因、氯碘喹啉、磺胺类配伍。水杨酸使其软化,乙酰水杨酸与其形成复合物,钠等许多药物可在聚乙二醇中析出。 3.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 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类(Myri52)与泊洛沙姆(Poloxamer)188。 (四)附加剂 1.表面活性剂:增加药物的亲水性; 2.抗氧剂:抗氧化作用; 3.防腐剂:含水性溶液的栓剂的防腐抑菌; 4.硬化剂:加入白蜡、鲸蜡等调节硬度; 5.乳化剂:乳化作用; 6.着剂:着; 7.增稠剂:常用氢化植物油、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铝等; 8.吸收促进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三、栓剂的作用及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一)栓剂的作用及其特点 1.局部作用及局部作用 2.全身作用:栓剂的全身作用主要是通过直肠给药。栓剂引入直肠的深度愈小(距肛门处约2cm)药物在吸收时不经过肝脏的量愈多,一般为总给药量的50%~75%。 3.全身作用栓剂的作用特点: (1)药物不受胃肠pH或酶的破坏; (2)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可用直肠给药; (3)药物从直肠吸收可避免口服时受肝脏对药物首过作用破坏,还可以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和副作用; (4)直肠吸收比口服干扰因素少; (5)栓剂的作用时间比一般口服片剂长; (6)对不能或不愿吞服药物的患者或儿童,直肠给药比较方便; (7)对伴有呕吐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用药途径; 以速释为目的的栓剂有:中空栓剂、泡腾栓剂。 以缓释为目的的栓剂有:渗透泵栓剂、微囊栓剂、凝胶栓剂。 即有速释又有缓释部分的双层栓剂。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1.生理因素: (1)用药部位不同,影响药物的吸收与分布。距肛门约垃圾分类机2cm处,则50﹪-75﹪的药物不经门肝系统,可避免首过作用。 (2)直肠液的pH值7.4,且无缓冲能力,直肠液的pH是由进入直肠的药物决定的。 (3)直肠内无粪便存在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药物在直肠保留时间越长,吸收越完全。 2.药物的理化性质: (1)溶解度:水溶性大的药物吸收较多,难溶性的药物可用其溶解度大的盐类或衍生物制成油溶性基质的栓剂。 (2)粒径:混悬型栓剂,药物的粒径小有利于吸收,因此应将药物微粉化。 (3)脂溶性与解离度:脂溶性好、不解离的药物最易吸收;弱酸物pKa﹥4.3,弱碱物pKa﹤8.5吸收均较快,但弱酸物pKa﹤3,弱碱物pKa﹥10吸收则慢;而药物的解离度与溶液的pH有关,故降低酸物的pH或升高碱物的pH均可增加吸收。 3.基质与附加剂 全身作用栓剂,要求药物在腔道内能从基质中迅速释放、扩散、吸收,实验证明,基质的溶解特性与药物相反时,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增加吸收。即水溶选择油溶性基质、脂类或脂溶性选择水性基质,释药快,则吸收快。 另外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促进吸收,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促进吸收的程度是不同的,如以乙酰水杨酸为模型药,以半合成的脂肪酸酯为基质,分别加入几种表面活性剂制成栓剂,由动物体内生物利用度数据证明,促进吸收的顺序为十二烷基硫酸钠(0.5%)>聚山梨酯80>十二烷基硫酸钠(0.1%)>司盘80>烟酸乙酯。 最佳选择题 1.关于栓剂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固体制剂 B栓剂可以发挥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C.当基质的溶解特性与药物相反时,有利于药物的释放与吸收 D.栓剂用药时塞得越深越有利于吸收 E.若直肠无粪便存在时,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答疑编号501242050103:针对该题提问] 2.有关栓剂的不正确表述是 A.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 B.最常用的是肛门栓和阴道栓 C.直肠吸收比口服吸收的干扰因素多 D.栓剂给药不如口服方便 E.甘油栓和洗必泰栓均为局部作用的栓剂 [答疑编号501242050104:针对该题提问] 3.全身作用的栓剂在直肠中最佳的用药部位在 A.接近直肠上静脉 B.应距肛门口2cm处 C.接近直肠下静脉 D.接近直肠上、中、下静脉 E.接近肛门括约肌 [答疑编号501242050105:针对该题提问] 四、栓剂的制备 (一)处方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1.用药目的(全身与局部作用) 2.药物(可行性):通常栓剂的剂量是口服剂量的1/2~2倍。 3.基质的选用 局部作用栓剂,应选用熔化、液化慢,释药慢、药物不被吸收的基质,如甘油明胶。 全身作用栓剂,水溶选用油溶性基质,脂类或脂溶性选择水性基质,释药快,则吸收快。 4.置换价:是指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为该药物的置换价。计算公式为: f = W/(G-(M-W)) 式中:M:含药栓的平均重量;W:每个含药栓的平均含药重量;(M-W):含药栓中基质的重量;G:纯基质栓的平均栓重量;f:置换价。 则含药栓所需要的基质的重量x x = (G-W/f)×n n表示欲制备栓剂的数量。 例:制备0.2g的鞣酸肛门栓10枚,肛门栓的模型一般为2g,鞣酸的置换价1.6,所以此处方中可可豆脂的重量(x)为: x =(G-W/f) n =(2–0.2/1.6)×10 = 18.75 g 最佳选择题 1.下列有关置换价的正确表述是 A.药物的重量与基质重量的比值 B.药物的体积与基质体积的比值 C.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 D.药物的重量与基质体积的比值 E.药物的体积与基质重量的比值
[答疑编号501242050106:针对该题提问] 2.栓剂中主药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称 A.酸价 B.真密度 C.分配系数 D.置换价 E.粒密度 [答疑编号501242050107:针对该题提问] 3.每枚栓剂模具的栓重为2g,的置换价为0.8,现有4g,欲做20枚这样的栓剂,需可可豆脂多少克 A.50 B.35 C.40 D.25 E.45 [答疑编号501242050108:针对该题提问] 配伍选择题 A.18g B.19g C.20g D.36g E.38g 1.某药的置换价为0.8,当制备栓重2g、平均含药0.16g的10枚栓剂时,需加入基质可可豆脂 [答疑编号501242050109:针对该题提问] 2.某药的置换价为1.6,当制备栓重2g、平均含药0.16g的10枚栓剂时,需加入基质可可豆脂 [答疑编号501242050110:针对该题提问] (二)制备方法 1.主要有冷压法、热熔法 2.药物与基质的混合方法 (1)油物直接加入基质使之溶解,药量大时可加入适量的蜂蜡、石蜡等调节熔距; (2)水溶物,如生物碱等可加少量水制成溶液,用适量羊毛脂吸收后再与油性基质混合均匀; (3)不溶于油、水或甘油药物,制成粉末再与基质混匀。 3.电视升降机热熔法: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4.冷压法:主要应用于油性基质 最佳选择题 制备栓剂时,选用润滑剂的原则是 A.任何基质都可采用水溶性润滑剂 B.水溶性基质采用水溶性润滑剂 C.油溶性基质采用水溶性润滑剂,水溶性基质采用油脂性润滑剂 D.无需用润滑剂 E.油脂性基质采用油脂性润滑剂 [答疑编号501242050111:针对该题提问] 【小结】 五、栓剂的质量评价 质量检查项目与方法 (一)重量差异 (二)融变时限:油性基质30分内全部融化或软化变形或触压时无硬心;水性基质60分内全部溶解。 花生油 (三)微生物限度 (四)体外溶出与体内吸收试验 1.体外溶出速度试验 2.体内吸收试验 最佳选择题 不作为栓剂质量检查的项目是 A.熔点范围测定 B.融变时限检查 C.重量差异检查 D.药物溶出速度与吸收试验 E.稠度检查
[答疑编号501242050112:针对该题提问] 【小结】 颗粒剂 | 胶囊剂 | 栓剂 | 片剂 | 丸剂 | 溶化性 | 崩解时限 | 融变时限手摇三轮车 | 崩解时限 | 溶散时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