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C S23.060;25.040.40
N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隐蔽式水箱G B/T22137.2 2018
代替G B/T22137.2 2008
性能评定方法
V a l v e p o s i t i o n e r s f o r i n d u s t r i a l p r o c e s s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s
P a r t2:M e t h o d s o f e v a l u a t i n g 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i n t e l l i g e n t v a l v e p o s i t i o n e r s (I E C61514-2:2013,I n d u s t r i a l p r o c e s s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s P a r t2:M e t h o d s
o f e v a l u a t i n g 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i n t e l l i g e n t v a l v e p o s i t i o n e r sw i t h
p n e u m a t i c o u t p u t sm o u n t e do na na c t u a t o r v a l v e a s s e m b l y,MO D)
2018-06-07发布2019-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Ⅲ 引言Ⅴ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设计评审4 4.1 总则4 4.2 定位器标识4 4.2.1 总则4 4.2.2 电源单元4 4.2.3 主传感器/输入组件5 4.2.4 辅助传感器组件5 4.2.5 人机界面
5 4.2.
6 通信接口
5 4.2.7 数据处理单元5 4.2.8 输出子系统5 4.2.9 外部功能
6 4.3 需要评审的功能和性能
健康枕
7 4.3.1 检查表7 4.3.2 报告12 4.4 文本信息12
5 性能试验14 5.1 总则14 5.2 性能试验的参比条件14 5.2.1 概述14 5.2.2 阀门特性14 5.3 一般
试验程序15 5.3.1 试验配置15 5.3.2 试验注意事项1
6 5.4 初步观察和测量1
7 5.4.1 总则17 5.4.2 安装程序17 5.4.3 组态程序17 5.4.4 阀杆位置校准程序17 5.4.5 阀杆位置整定程序17 5.5 性能试验程序1
导热胶带8 5.5.1 总则18 ⅠG B /T 22137.2 2018
5.5.2 影响量的影响21
6 其他事项2
7 6.1 安全27 6.2 外壳防护等级27 6.3 电磁发射27 6.4 改型27 7 评定报告2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振动试验配置2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30 参考文献33 Ⅱ
G B /T 22137.2 2018
G B/T22137.2 2018
前言
G B/T22137‘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阀门定位器“分为以下两部分:
第1部分:气动输出阀门定位器性能评定方法;
第2部分:智能阀门定位器性能评定方法㊂
本部分为G B/T22137的第2部分㊂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㊂
本部分代替G B/T22137.2 2008‘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阀门定位器第2部分:气动输出智能阀门定位器性能评定方法“㊂与G B/T22137.2 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8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术语 配置 为 组态 (见3.2,2008年版的3.2);
修改了术语 可配置性 为 组态能力 (见3.3,2008年版的3.3);
修改了术语 组建 为 设置 (见3.6,2008年版的3.6);
修改了术语 行程截断 为 行程截止点 (见3.7,2008年版的3.6);
增加了评审功能检查表中对 双向作用型 的考虑方面(见表1);
将 阀门诊断 检查阀门诊断范围和工具 从可靠性操作部分调整至功能部分(见表1,2008年版的4.2.1.4);
低温油墨
删除了可靠性审评表中 不正确使用的检测 用于降低前期故障的环境应力筛选 (见2008年版的4.2.1.5);
增加了失效保护特性表格(见表6);
删除了 生产商支持 表格(见2008年版的4.2.1.6);
焗炉
修改了性能试验参比条件中动态测试和气流实验中气源压力的变化量(见5.2.1,2008年版的5.1); 删除了执行机构的具体尺寸(见2008年版的表1㊁表2);
删除了执行器行程的推荐值(见2008年版的5.1.1.2);
修改了摩擦力条款中死区的大小(见5.2.2.7,2008年版的5.1.1.6)㊂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 E C61514-2:2013‘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第2部分:安装在执行机构/阀门组合体上带气动输出的智能阀门定位器性能评定方法“㊂
低压注塑热熔胶
本部分与I E C61514-2:2013相比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具体调整如下:
Ә用等同采用I E C60068-2-1:2007的G B/T2423.1 2008代替了I E C60068-2-1:1990;
Ә用等同采用I E C60068-2-2:2007的G B/T2423.2 2008代替了I E C60068-2-2:1974;
Ә用等同采用I E C60068-2-78:2012的G B/T2423.3 2016代替了I E C60068-2-78:2001;
Ә用等同采用I E C60068-2-31:1982的G B/T2423.7 1995代替了I E C60068-2-31:1969;
Ә用等同采用I E C60050-351:2006的G B/T2900.56 2008代替了I E C60050(所有部分);
Ә用等同采用I E C60529:2013的G B/T4208 2017代替了I E C60529:1989;
Ә删除了未规范性引用的I E C61069㊁I E C62098和I E C61158;
Ә增加了规范性引用的I E C61508(所有部分)和I E C61511(所有部分)㊂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Ⅲ
G B/T22137.2 2018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B,列出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㊂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㊂
本部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124)归口㊂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㊁常熟市维特隆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㊁常熟市惠尔石化仪表有限公司㊁浙江派沃自控仪表有限公司㊁乐清市人民仪表有限公司㊁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㊁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㊁浙江贝尔控制阀门有限公司㊁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自动化仪表七厂㊁杭州蓝圣阀门有限公司㊁中环天仪股份有限公司㊁深圳万讯自控股份有限公司㊁杭州良工阀门有限公司㊁浙江瑞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㊁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㊂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明华㊁张建伟㊁吴维君㊁徐志龙㊁王汉克㊁王剑㊁杨富江㊁冯晓平㊁林小克㊁叶林宋㊁林权武㊁李强㊁谢晓辉㊁李展其㊁邵万岳㊁王炯㊁王嘉宁㊁钟盛辉㊂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T22137.2 2008㊂
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