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器的常用指标及半导体激光器

阅读: 评论:0

文字模块一、 激光器的常用性能指标
1、 激光器的门限电流功率输出
    激光的输出光功率与驱动电流并不成直线比例关系。在门限电流(或称阈值电流)以下,激光器工作于自发射,输出光功率极小,在门限电流以上,激光器工作于受激发射、输出激光、功率随电流的增大而上升,基本上成直线对应关系,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求门限电流越小越好。激光器功率特性的线性程度对模拟光纤传输系统的非线性失真指标影响很大。
    2、激光器的调制增益
背光片
    激光器的调制增益是指输出光功率与输入射频驱动电流的比值,如0.42mW/mA,表示输入驱动电流1mA,输出0.42mW的光功率,调制增益一般越大越好
    3、激光器的相对强度噪声RIN
    激光器的相对强度噪声定义为单位频带宽度中噪声与输出光强的比值。常用dB/HZ作单位,激光器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激光器内光子涨落的量子噪声,相对强度噪声是描述激光器量子噪声特性的参数,我们希望它越小越好
    4、激光器的线性范围
    激光器的线性范围指激光器能线性工作的最大范围,通常它越大越好,我们可以用饱和电流(即激光器输出饱和时对应的激励电流,当激励电流超过饱和电流时,再加大激励,也不能使输出光功率增加,这时可能会造成激光器的损坏)与阈值电流之差来近似的代表其线性范围,实际上在线性范围内,激光器的输出光功率随注入电流变化的曲线,也不是绝对的直线,我们总是希望它尽量接近直线,使其非线性失真指标尽可能小,当温度升高时,阈值电流以1%—2%/ ºC的速度增大,而饱和电流则相应降低,使激光器的线性范围减小,因此在激光器内部要加温控装置,保持其工作稳定。
    5、带内平坦度
    普封装的激光器由于引线电感等分布参数的影响,频率响应并不理想,一般为±1dB(750MHZ带宽),在CATV领域,激光器的封装形式一般为蝶形封装,这种封装引线最短。
    6、激光器的温度特性
    激光器的特性对温度相当敏感,随着结温的升高,其输出功率将降低,当结温过高时,其输出功率将急剧减小,甚至损坏激光器,另外,随着结温的升高,其门限电流也将增大,噪声增加,波长变化。因此为了使激光器能稳定工作,必须先控制结温,以免在给定偏置电流下的输出光功率随环境温度变化。在实用化的器件中,都装有用于温度控制和半导体致冷器和热敏电阻。
    7、激光器的谱线宽度。
高梁红谱线宽度是指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波长的范围,常用 Δλ来表示,激光器的谱线宽度越小,其单性就越好,相应的输出特性也越好
    8、激光器的交流等效输入阻抗
    激光器的交流等效输入阻抗和输入频率有关,RF输入信号的频率带宽应小于共振频率FT,否则,输入阻抗升高,将导致调制系数的骤然上升,增加非线性失真。低于共振区的频率范围是一个平坦的曲线,这是可利用的频率范围,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光发的带宽。
除以上参数外,描述激光器的参数还有发光效率,激光器寿命,工作稳定性等。
二、 半导体激光器
1、P-I 特性及阈值电流
激光熔覆头
  P-I特性揭示了LD输出光功率与注入电流之间的变化规律,是LD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典型的激光器P-I曲线
由P-I曲线可知,LD是阈值型器件,随注入电流的不同而经历了几个典型阶段。
当注入电流较小时,有源区里不能实现粒子数反转,自发辐射占主导地位,LD发射普通的荧光,光谱很宽,其工作状态类似于一般的发光二极管。
随着注入电流的加大,有源区里实现了粒子数反转,受激辐射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当注入电流仍小于阈值电流时,谐振腔里的增益还不足以克服损耗,不能在腔内建立起一定模式的振荡,LD发射的仅仅是较强的荧光,称为“超辐射”状态。 冶金石灰
只有当注入电流达到阈值以后,才能发射谱线尖锐、模式明确的激光,光谱突然变窄并出现单峰(或多峰)。
2.激光器线宽
半导体的激光器的线宽是多少?有的用nm表示,有的用Hz表示,计算公式是什么?经常会提到激光器的线宽<0.0001 nm  换算成“Hz”是多少赫兹啊?
线宽即为激光某一单独模式的光谱宽度,一般表达形式:nm,Hz,cm-1。该参数与激光本身的波长有关。
例:比如波长为1064nm, 线宽0.1nm,则换算为Hz单位:
生产数据采集
3. 边模抑制比(SSR)

本文发布于:2023-07-26 03:18: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24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激光器   电流   输出   功率   噪声   线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